金锁记方面论文范文数据库 跟张爱玲《金锁记》的修辞方面学术论文怎么写

关于免费金锁记论文范文在这里免费下载与阅读,为您的金锁记相关论文写作提供资料。

张爱玲《金锁记》的修辞

摘 要:本文主要分析张爱玲小说《金锁记》的辞格,从比喻、对比、反复角度分析语言中修辞的使用方式和特点.

关键词:张爱玲;金锁记;修辞

作者简介:李璇,女,广东珠海人,硕士.

[ 中图分类号] :I206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002-2139(2017)-35-026-02

张爱玲是一位细腻多情的女作家,她笔下精妙绝伦的小说、散文等,无一不是在修辞运用方面的优秀典范.中篇小说《金锁记》是张爱玲最成熟的作品之一,被中国旅美文学评论家夏志清誉为“中国自古以来最伟大的中篇小说.”本文就以《金锁记》为例,深入分析其张爱玲在文学创作中对修辞的选择与运用.

一、比喻

比喻是张爱玲作品中最常见的辞格,比喻的运用主要有着化陌生为熟悉、化抽象为具体、化深奥为易懂、化平淡为生动的效果.

1. 喻体的选取

《金锁记》中比喻的喻体有着世俗化、色彩丰富、古典与现代的交织的特色.首先,选取世俗化的喻体,如“锯了嘴的葫芦”、“滚烫的蜡烛油”、“一棵较嫩雪里红”等,将人们生活中最常见的事物作为喻体用于文学语言中,突显了俗物其实也是有诗意和美感的,这样的处理让读者产生既熟悉又陌生的感觉.其次,选取具有色彩丰富的喻体,用“金灰”来形容姜家沉闷敝旧的阳光,用“一窠红的星”和“一窠绿的星”来形容长白在热恋中所见的车窗外梦幻般的红灯和绿灯,鲜艳的色彩对比不仅可以增进语言的可视性,还能通过色调的冷暖来表达感情,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和浓烈的情感对比,具有奇特的艺术感染力.此外,既选取了古典的喻体,如用“云轩信笺上的一滴泪珠”这样含蓄柔美的喻体来形容年轻人眼中的三十年前的月亮,又选取了富有时代气息的喻体,如用“电影配音机损坏之后的锈轧”来形容七巧尖刻的声音,这种古典与现代的交织对比,给人一种新旧时空和文化碰撞的新鲜独特的感受.

2. 本体与喻体之间的感觉转换:

《金锁记》中的修辞融通了视觉、听觉、触觉、味觉等多种感觉,这几种感觉又可以自由转换,不固定在一种感觉中,可以拓展我们对作品的体验角度,创造出了一种陌生的修辞效果.

例:她那扁平而尖利的喉咙四面割着人像剃刀片.

这里就是听觉向触觉的转换,将曹七巧那种尖锐刻薄的声音比作剃刀片,听起来就像用剃刀刮心一样刺痛.这种对声音新鲜、陌生的语言修饰延长了我们的感受,修辞力度大胆而深刻.

3. 本体与喻体的动静转换

《金锁记》中,用一个静态的事物来比喻富于变化的、稍纵即逝的动态的事物,在同一静止的时空上可以让读者欣赏到变化着的事物,这给读者一种非常奇异的、陌生的感受.

例:地平线上的晓色,一层绿,一层黄,又一层红,如同切开的西瓜——是太阳要上来了.

这样的比喻像一幅油彩画一样将一个绚烂的过程凝固在静止的画面上,把渐变的晓色比喻成切开的西瓜,把日出时天空颜色的绿、黄、红三种层次变化以西瓜这种一种静止的、可视的喻体表现出来,让我们能够在瞬间捕捉到日出的渐变之美,修辞手法不拘一格.

4. 本体和喻体从有生命到无生命的转换

本体和喻体从有生命到无生命的转换,是一中非人化的过程,这种怪异的手法,能够产生难以接受的怪异的修辞体验.

例:她睁着眼直勾勾地朝前望着,耳朵上的实心小坠子像两只铜钉把她钉在门上——玻璃匣子里蝴蝶的标本,鲜艳而凄怆.

将曹七巧比作没有生命的蝴蝶标本,写出了她嫁入姜家后的生活空虚而没有生趣,连对小叔子的憧憬也由于不幸的地位而被无情地拒绝了,本是蝴蝶一样绚丽的青春,却被沉闷的封建婚姻套上了黄金枷锁的曹七巧,从鲜活的人成为了死寂的标本,给人一种难以承受的、沉重的体验.

二、对比

在《金锁记》全文中,对比的运用也起到了增强小说语言感染力的作用.对比是有意把两种相反相对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相反相对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映照,其作用是使语言色彩更加鲜明突出,表达的情感也更加强烈而真实.

1. 色彩对比

《金锁记》中的色彩对比尤为鲜明.在描绘人物肖像、心理和境遇时,多用的是灰冷的色调,如“青白色的手”、“蓝影子”、“白香云纱衫”、“黑裙子”、“冷去的尸身的颜色”等;在描绘姜家的环境是,多用的是俗艳、暖亮的色调,如“芙蓉鸟”、“金灰”、“金漆箱笼”等.色彩的冷暖对比,给我们以强烈视觉刺激,延展了我们的视觉体验,表现出在姜家安逸奢华的生活中主人公的空虚窒息、苦寂沉闷的内心感受.

2. 时空对比

《金锁记》中时空的对比写得尤为细腻.

例:她摸索着腕上的翠玉镯子,徐徐将那镯子顺着瘦骨如柴的手臂往上推,一直推到腋下.她自己也不能相信它年轻的时候有过滚圆的胳膊.就连出了嫁之后几年,镯子里也只得塞进一条洋绉手帕.

这里选取了一个很独特的角度,从细节入手,通过写镯子相对于手臂的大小变化,既夸张又真实地从侧面反映出曹七巧青春的流逝,让读者体会到曹七巧晚年时回忆的辛酸和凄凉,修辞效果新颖而独特.

3. 美丑对比

《金锁记》中的美丑对比尤为明显.

例1 :长安静静的跟在他后面送了出来.她的藏青长袖旗袍上有着浅黄的雏菊.她双手交握着,脸上现出稀有的柔和.

例2 :……她单叉着裤子,揸开了两腿坐着,两只手按在胯间露出的凳子上,歪着头,下巴搁在心口上凄凄惨惨……同样是写长安,其言行举止却有着天壤之别.例1 中温柔恬静的如同大家闺秀般的长安,是爱人眼中的长安,张爱玲用了“雏菊”、“柔和”等词语,将长安站在童世舫面前时娴静美丽的姿态写得淋漓尽致.例2 中是未遇见童世舫之前的长安,在母亲的逼迫下失去了生活的动力,越来越像母亲一般尖酸刻薄、举止粗陋.通过长安前后两种不同的姿态举止的对比,我们可以真切地体会到爱情的伟大,它可以瞬间使女子变得脱胎换骨,使读者印象深刻,产生共鸣.

三、反复

1. 人物对话中的反复

《金锁记》是张爱玲笔下情节最为起伏跌宕的小说之一,其中人物的语言,无一不是语气强烈、感彩浓厚的.通过分析,我们发现,小说中人物话语中出现的词语反复起到了加强语气和情感的作用.

例1 :七巧道:“天哪,你没挨着他的肉,你不知道没病的身子是多好的……多好的……”

这里两用了两次“多好的”,突出了曹七巧对自己患软骨病的丈夫的极端厌恶以及自然的压抑和憧憬.

例2 :“你要我卖了田去买你的房子?你要我卖田?钱一经你的手,还有得说么?你哄我——你拿那样的话来哄我——你拿我当傻子——”

这里出现了多次反复,且是连绵的、渐进式的反复,首先是“卖田”以问句的形式进行了反复,紧接着又是“哄”字的反复,最后是“拿”字的反复,在语气上显得急促、尖锐和强烈,正好把曹七巧质问姜季泽欺骗自己的感情时的暴躁、怒意和狠劲表现得淋漓尽致,呈现给我们一个伤透了心的人物形象,语言自然真实、爱憎分明.

2. 叠词反复

叠词的反复,加强了叠词的音响效果,能起到一咏三叹的效果.《金锁记》中出现了大量的叠词,如“疯疯癫癫”、“久久”、“吱吱咯咯”、“渐渐”等,这些叠词的运用可以叠词所表示的语言韵味更浓,形象更丰满,抒情达意时更婉转贴切,增强小说的韵律美、节奏感和形象性.

例:七巧低着头,沐浴在阳光里,细细的音乐,细细的喜悦……

这里的“细细”两字连用了两次,在音韵上,有一种连绵不绝、细腻婉转的感觉,将曹七巧内心难以言表的温柔和被爱的喜悦形象深刻地表现了出来,犹如阳光流水般,细细地从女主人公内心流淌出来,连我们也不知不觉被感染了.

3. 意象的反复与突破

《金锁记》中有许多新颖、独特的意象,如太阳、月亮、美丽而苍凉的手势、枷锁等,这些意象在全文中反复出现,前后呼应,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中太阳、月亮这两个意象的寓意本是相互对立的,但《金锁记》对这两种意象进行了扭曲,它们相互交融,创造出了另一种绝望的、阴森的、怪异的意象,给我们奇特的体验:

例1 :今天晚上的月亮比哪一天都好,高高的一轮满月,万里无云,像是漆黑的天上的一个白太阳.

例2 :窗外还是那使人汗毛凛凛的反常的明月——漆黑的天上一个灼灼的小而白的太阳.

在古典美学思想中,太阳这一意象大多意味着希望和光明,是温暖的、正义的象征;月亮则有着阴柔的、浪漫的意味,多用于喻指相思之情、闺怨之愁等.《金锁记》中,“太阳”和“月亮”这两个意象反复出现,起到了强调的作用,月亮这一意象是疯狂的、恐怖的、压抑的形象,而太阳这一意象也被扭曲成惨白的、怪异的、代表着人生幻灭的形象,打破了传统的对立局面,这两个意象的交融起来,共同喻指了在封建婚姻的枷锁和“丈夫不像个丈夫,婆婆也不像个婆婆”的疯狂世界中女性身心的痛苦和绝望.这种突破传统的手法给我们从未有过的新奇感受和深刻体验.

经过上述分析可以得出,《金锁记》中最突出的辞格是比喻、对比和反复.小说中的比喻不仅灵活多、不拘一格,而且有着世俗化、陌生化等特色;对比中色彩对比、时空对比、美丑对比不仅深刻而鲜明,而且感情饱满而强烈;反复中不仅有话语的反复、叠词的反复,更有意象的反复和对传统意象喻意的突破.这些辞格的灵活用法值得我们借鉴与学习,以达到巧妙利用语言文字手段,提升语言表达效果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华语修辞》,曾毅平,暨南大学出版社,2012.2.

[2]《张爱玲经典作品选》,当代世界出版社,2001.1.

[3]《张爱玲小说中的比喻研究》,胡孜娴,2008年.

金锁记论文范文结:

适合不知如何写金锁记方面的相关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金锁记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