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体育方面本科论文范文 和由日本民族体育的文化管窥蒙古国留学生的武德教育方面自考毕业论文范文

本论文主要论述了民族体育论文范文相关的参考文献,对您的论文写作有参考作用。

由日本民族体育的文化管窥蒙古国留学生的武德教育

1 前言日本相扑在蒙古国发展较好,不仅私立学校开设,公立学校也有.日本民族体育从古至今经历了无数次大规模的体育文化入侵,从大范围地学习唐宋到明治维新时效仿欧洲,再到二战后模仿美国,无一不宏阔而深刻.但面对外来文化的入侵,日本民族体育不仅洁身安保,惠及日本国民,而且成功进行了转型,走出国门,登上了国际舞台,且凸显相当的国际影响力.相扑之所以得到蒙古国的真诚拥戴,不仅因为其强调礼仪程式,注重道德教化,而且蕴含一定的文化内涵.

2 研究对象与方法2.1 研究对象以内蒙古自治区蒙古国留学生的武德教育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

2.2 研究方法2.2.1 文献资料法本人根据研究需要,在内蒙古大学图书馆和中国知网CNKI 数据库进行有关武德教育和蒙古国留学生教育相关文献的收集和检索工作.

2.2.2 访谈法针对蒙古国武术发展的现状及蒙古国留学生武德教育的难点及疑点走访内蒙古自治区散打队总教练白梦和老师;针对内蒙古大学蒙古国留学生的实际问题对国际教育学院学生处赵金色老师进行咨询.另外,深入内蒙古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工业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内蒙古医科大学和内蒙古科技大学的蒙古国留学生宿舍,就蒙古国的武术发展现状对博士、硕士和本科生进行咨询,并就武德教育征求意见和建议.

2.2.3 比较法将中国武术与日本的民族体育相比较,从日本民族体育的文化启示中对蒙古国留学生的武德教育进行探讨.

3 结果与分析3.1 日本民族体育所彰显的文化特征3.1.1 注重伦理道德教化早在16 世纪,日本武术思想家贝原益轩就提出德应该为本,艺应该为末.按照传统兵家的说法,武德为本,武艺为末,是不能本末倒置的.武艺从属于兵家理论,兵家理论则从属于仁义道德等人生观、价值观,这个序列也是不能颠倒的[1].”按照他的理解,我们习武的终极目的是在保家卫国的同时培养优良的道德品质,进而在人生道路中彰显武术的独特魅力.日本哲学家汤浅泰雄也认为日本体育重在修炼身心:“东洋的修行就是训练身心的各种机能,通过各种各样的训练实践,将原本深藏在心底的各种意识外在化和显现化[2].”

3.1.2 倚重艺道日本民族体育的最显著特色就是采用“艺道”,她将形而上学的文化理念注入到技艺当中.“艺道”,日本辞典《广辞源》的解释为两种:(1)专门的学问和技艺;(2)技艺中蕴含的原则、宗旨、神佛教义和宇宙原理[3].习练者不仅要学会技艺,还要明白技艺内在所含的丰富文化道艺,并在道艺的引领下完成外在肢体与内在心灵、技术与道义的和谐和统一,以此达到强身健体,愉悦身心的目的.“艺道”蕴含日本民族的精神和价值观,具有丰富的日本民族文化元素,其侧重于内在精神的修炼.日本民族体育对每一个动作都有极其严格的要求,但掌握技术并不是练习的最终目的,最终目的是通过“技”入“道”,获得内心的深刻感悟.

3.1.3 强调礼仪规范日本要求“以礼始,以礼终”.根据礼仪要求,习练者对师长、前辈要毕恭毕敬,相敬如宾,即使同辈之间也要严格遵守礼仪规范.比如剑道,学习前必须先学礼仪,入馆时必须向在场的前辈一一行礼,入座时必须按从上到下的顺序坐,不可随遇而坐.练习和比赛前必须先向老师和对方郑重行礼,且赛中不得喧哗.同样,柔道也有它的严格礼数.如今,日本的体育礼仪“虽然已不像古代那样繁琐而趋于简单,但是简单却不等于敷衍,短短几分钟的礼仪过程,仍然要求练习者全神贯注、庄重肃穆、一丝不苟,做到‘礼’从心生,绝不容忍作秀和浮躁化”[4].

日本民族礼节不仅表现在体育活动中,而且体现在日常生活中.在校园里,日本学生多次向我毕恭毕敬地行礼.川流不息的十字路口,日本学生向我敬礼,正骑自行车的我被怔住了,简直难以置信!与此同时,也被日本民族的礼仪所折服.当时就质问自己,中国学生能做到这点吗?“大武术观”下,如何才能达到武术在世界范围内的大发展、大繁荣,如何才能深入世界人民的心灵?中国武术发展的根和关键在哪儿?通过对蒙古国留学生的实地调查和访问,他们来中国之前都是通过电影、电视和小人书了解的武术,感觉影视里的武术好厉害,主人公能飞檐走壁、能一呼百应,能一拳一脚致敌人于非命.蒙古国对中国武术的了解仅停留在视觉、感觉方面,对其文化内涵知之甚少.对于蒙古族善斗、好胜的性格,这是可怕信号!鉴于此,在蒙古国留学生的武术教学中,我们必须将武德教育提升到首要位置,并切实认真地灌输到每一节武术课中.

3.2 对蒙古国留学生武德教育的渗透方法日本无论是对艺道的倚重,还是对道德的重视和礼仪的规范,更看重的是“术”以外的“道”,“道艺”成为日本民族体育发展的内在驱动力,这给当今武术的发展带来一定的启示和指引.武术要走向世界,实现大发展、大繁荣,就必须挖掘武术的内在精髓,注重武德培养,深入世人的内心,对于好斗的蒙古族更应该如此.

3.2.1 重视武德内涵的渗透“武德”字面意思为武术道德,属于体育道德的范畴,是参加武术运动的人们所遵守的公共体育道德,也是武术工作者应该遵守的伦理规范,其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武术伦理思想和道德体现,强调练武与修身养性的协调和统一.练武过程实际是一种求美过程 ,将真理认识与价值认识进行完美结合, 实现真善美的有效统一.武术之真讲的是有力 ,武术之善讲的是正义 ,武术之美讲的是体验[5].

伴随时展,在传统武德的基础上,武德涵义也在不断深化,习武者不仅要有一颗宽广、仁慈之心,而且要把习武与传承祖国灿烂文化和热爱祖国紧密联系起来,培养民族责任感,构建和谐民族文化,维护民族尊严.“艺无德不立”, 我们不仅要重视技术的发展, 更要高度重视武德的培养,否则将真成为人们误解的莽夫和鲁夫.

3.2.2 加强武术礼仪的实践和可操作性武术“礼仪”是一种行为规范,可以起到潜移默化的培养教育作用.武术教学中应加强武术礼仪的操作性和规范性,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技击方法,明确内涵,而且必须做到师生课前、课后抱拳礼及问候,以及递接器械时、辅导、练习、考核时师生之间的抱拳礼,培养蒙古国留学生武术学习中的良好习惯.实践中,武术教师必须从思想深处重视武术礼仪,并切实落实到武术教学的方方面面.

3.2.3 通过技术渗透武术套路练习中,通过武术基本功、武术套路的艰苦训练,培养学生不怕苦、不怕累的意顽强志品质.散打教学中,采取相互配合、攻防合作的练习方式,培养学生之间团结互助的协作精神,并不断鼓励双方勇字当先,不怕挨打,不怕输的顽强拼搏精神..武术套路教学,可采取“抓两头,带中间”的教学形式,教师先带领全体学生教授新动作,然后进行合理分组,指定接受能力强的学生为小组长,由小组长带领小组成员进行练习,教师针对接受能力差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最后,小组之间进行比赛.通过小组练习,培养学生互帮互助、相互团结的集体荣誉感.

3.2.4 提高武术教师的武德修养并潜移默化于学生教师是教学的主体, 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教师在教学中的一切语言举止将对学生产生最直接、最快速且最有效的影响.武术教师在传授动作的同时也向学生传播着武术文化内涵, 武术教师的武德风貌时时刻刻都在影响着每一个学生,都潜移默化地对学生产生影响.因此, 作为武术教师我们必须以身作则,爱岗敬业, 爱生如子,不仅要具备扎实的武术基本功, 更要在武德方面不断提升自我、完善自我,严格要求自己,使学生不仅学到武术技术,同时得到心灵的满足和升华.在更新如飞的今天,教师必须不断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身教重于言教,武术教师只有自身具备了高尚的武德,对学生才能有说服力,有感染力,才不至于丧失作为教师的威严.

武术教师除了要有高尚的武德和精湛的业务能力,在教学中还要善于了解学生的心理活动,有针对性地进行武德教育,区别对待.另外,在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武德教育要紧紧围绕当前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赋予他的鲜明时代特征和气息,将武德寓于社会规范中,使蒙古国留学生进一步明确学习武术的目的和意义所在,意识到身上的职责所在,从而学成回国后引领武术在蒙古国更好的发展.

4 结论与建议“未曾学艺先学礼,未曾习武先习德.”武德是武术教学中不容忽视的一个关键点,尤其是格斗类教学.否则,将给我们的国粹脸上抹黑,破坏和谐社会的构建,违背“大武术观”的宗旨.武术教学中必须以德为本,贯穿始终.日本民族体育之所以未被西化,经久不衰,且得到国际认可, 相扑之所以在蒙古国得到年轻人的真诚拥戴,被公立、私立学校所接纳,不是因为日本的相扑有多能打,而是注重道德教化,注重文化的渗透.武术也不是简单的肢体活动,其蕴含丰富的中国文化元素,在蒙古国留学生的武术教学中必须把德育提升到首要当头,抓住德育这一根脉.只有被严格要求,回国后他们才会更严格地要求更多的武术习练者,使武术得到较好地发展,实现武术在蒙古国的大发展、大繁荣.

民族体育论文范文结:

关于民族体育方面的的相关大学硕士和相关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相关民族体育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1、民族论文发表

2、体育科学期刊

3、体育论文范文

4、体育论文

5、关于体育的论文

6、体育世界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