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机械化相关专升本论文范文 与东平县农业机械化 历程与展望相关专升本毕业论文范文

本文关于农业机械化论文范文,可以做为相关论文参考文献,与写作提纲思路参考。

东平县农业机械化 历程与展望

  回顾东平县农机化发展历程,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

  一、基础阶段:建国后的1949—1978年,在及地方政府农业机械化的政策与方针引导下,初步形成了从到地方的一套比较完整的农业机械保障服务体系,广大农民群众对于应用农用机械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积极投身农业机械的初始建设当中,使得我国的农业机械有了基础性的进步.这其中包括成立县级国营拖拉机站、人民公社集体拖拉机站.1955年,在《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中指出:“中国只有在社会经济制度方面彻底地完成社会主义改革,又在技术方面,在一切能够使用机器操作的部门和地方,统统使用机器操作,才能使社会经济面貌全部改观”.4年后,把他关于农业机械化的论述概括为:“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东平县主要粮食作物的小麦、玉米,耕种收主要以人蓄力为主.

  二、改革开放阶段:1978-1993年土地经营权的主体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变成了农民本人.伴随着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机制的确定,1983年的1号文件《当前农村经济政策的若干问题》明确指出:“农民个人或联户购置农副产品加工机具、小型拖拉机和小型机动船,从事生产和运输,对于发展农村商品生产,活跃农村经济是有利的,应当允许;大中型拖拉机和汽车,在现阶段原则上也不必禁止私人购置.”党和政府新的政策使农民由此获得了自主购买、经营农业机械的权力,突破了建国30多年来农业机械由国家经营的单一模式,东平县农村逐步形成以农民投资、经营为主体,国家、集体、农民个人和联合经营、合作经营等多种形式经营农业机械的新局面.根据当时农民购买、操作农业机械的能力有限以及农业机械应用小型化的特点,农业机械的生产模式有所侧重,重点生产小型、应用广泛的农业机械,因此这一类农业机械在该进程中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在我县的代表机型有:东方红—55、东方红—60、东方红—75履带式拖拉机;泰山—12、泰山—25轮式拖拉机,另外还有上海—50轮式拖拉机等.收获机械主要有与小型拖拉机配套的割晒机、后发展成为背负式小麦收割机,小麦收获实现了收割、脱粒为一体的机械化模式.轮式拖拉机主要承担当时田间耕作及道路运输,多为95系列为主.主要特征:市场在农业机械化发展中的作用逐渐增强国家用于农业机械化的直接投入逐步减少,对农机工业的计划管制日益放松,允许农民自主购买和使用农业机械,农业机械多种经营形式并存.

  三、提升阶段:1993-2003年开始,随着城市化进程发展,农村出现“进城热”的现象,大量劳动力开始向城市转移,导致农村劳动力出现了季节性短缺.为改善此类情况,经过国家农业部等部委的决策,在1996年开始对小麦进行规模化的跨区域机械收割,在市场引导下,中国特色的农业机械道路形成了.1994年党的十五大确定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7月1日,国家取消了农用平价柴油.至此,国家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出台的农机化优惠政策全部取消.农业机械化进入了以市场为导向,以服务效益为中心的发展阶段.这一时期,全省农机化服务的社会化、市场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小麦联合收获跨区作业的服务模式开始兴起.

  小麦联合收获跨区作业极大地提高了机械利用率,大幅度地提高了联合收割机的经济效益,成了农业生产的亮点和农民收入新的增长点.在小麦联合收获跨区作业的带动下,机耕、机播等其它生产环节的跨区作业也开始起步.这一阶段全县掀起了农机销售淡季不淡、农民持币待购的“农机热潮”.农民从主要购买小型拖拉机或农用汽车跑运输,转换到争相购买联合收获机等田间作业机械搞跨区作业.我县跨区作业地域主要是安徽、河南、山东的胶东.农业机械的大量增加,特别是小麦联合收获机的迅速增加,使全县小麦基本实现了生产过程机械化,成为东平县主要农作物中率先基本实现机械化生产的作物.背负式小麦收割机逐渐被自走式小麦收割机替代,机械化作业率不断提升,农机跨区作业市场不断完善,农机手经济收入年年增加,世代相传的落后生产工具和“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劳动方式,正在被机械化生产所代替,“耕地不用牛,收割不用愁,播种不用人拉耧”,这一农民多年的梦想,在东平县逐渐变为现实.

  四、黄金十年:历史的车轮驶入21世纪,我国进入工业化中期,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从2004年起连续下发“一号文件”,提出了“统筹城乡发展”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略,做出了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部署.在这一时代背景下,2004年国务院颁布了《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山东省确立了“立足大农业发展大农机服务新农村”的农机发展新思路.这一阶段是东平县改革开放以来农机化发展的最好时期.其主要特点:

  一是农业机械化法规体系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扶持政策有了新突破.2005年3月省人大重新修订了《山东省农业机械管理条例》,2007年9月21日省人大颁布了《山东省农业机械化促进条例》,进一步强化和规范了农机管理工作.两部条例与《山东省农业机械事故处理办法》一起构成了比较完备的符合山东实际的农机化促进与管理法规体系.特别是《山东省农业机械化促进条例》的出台,适应了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和农机化发展的新需要,从农机化发展的社会环境、科研开发、质量保障、推广应用、社会化服务、扶持措施和安全监督管理以及法律责任等方面都作了明确规定,建立起了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促进农机化发展、规范农机管理工作的法律制度体系,巩固和发展了农机化在农业、农村经济乃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应有地位,为依法管机、依法兴机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保障和良好的法制环境.随着农机化法律法规的进一步完善和实施,各项扶持农机化发展的优惠政策也相继出台.

  二是农机装备总量突飞猛进.自2000年来,东平县农业机械化出现了强劲的发展势头,农机装备总量迅速增加.到2007年末,全县大中型机械快速增加,大中型拖拉机数量增长了1.2倍,配套机具增长了近1倍;联合收割机数量增至1785台,增长了1.6倍.同时,随着山东省农机化创新示范工程的深入开展,从粮食作物到经济作物,从林业、牧业、渔业到农副产品加工业等各类机械都有了技术上的突破和数量上的发展,使东平县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初步展现出“大农业、大农机”的特征.

  三是玉米机收和保护性耕作机械化突破发展,农业机械化作业水平跨越式提高.在小麦生产基本实现机械化后,玉米生产机械化成为东平县农机化发展的瓶颈.近年,东平县把玉米收获和保护性耕作机械化作为农机化工作的重中之重,集中力量,进行攻坚,呈现出整体推进、快速发展的大好局面.玉米机械化作业水平的快速提高,促进了东平县主要农作物生产机械化的跨越式发展,全县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95.6%.东平县自开始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通过示范开发研制出了一整套适合东平县特点的保护性耕作机具,保护性耕作机械发展到0.78万台,全县14个乡镇(街道)推广实施保护性耕作,保护性耕作面积发展到89.2万亩.

  四是农机服务市场化、专业化、产业化进程加快,农机服务业蓬勃发展.东平县把农机服务业作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新兴产业来抓,通过对农机作业、销售、维修三大市场的进一步整合、培育和规范,使农机服务业得到进一步发展壮大.各类农机经济合作组织应运而生,促进了农业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提高了农产品质量和效益.目前,全县农机合作社145个,农机种粮大户459户.从业人员1.26万人,实现农机作业和维修产值2.8亿元,全县农机化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机服务业已成为农业生产和乡村振兴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技术支撑,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

  五、未来展望:节能环保、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是方向.忆往昔,岁月峥嵘,看未来,信心倍增.一直以来,东平县的农业机械化采用的是一种高投入的粗放型生产方式,依赖传统的设计方法,以高能源、资源消耗来得到较低的生产效益,同时对环境也造成了一定的破坏.未来的农业机械通过增加环保节能设计,向低能耗、环保型方向发展,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使用成本,实现农业的全面可持续发展.向智能高效发展.农用机械的马力系统将向无级变速转变,实现更平稳的驾驶;GPS定位技术在农业机械的应用,将使农业实现导航作业、精准定位;“互联网+现代农机”模式,利用互联网大数据平台,以信息化技术引导智能化农业机械技术和装备的创新.随着农业机械的发展,农民在注重其生产效率的同时,也逐渐增加了对其舒适度的关注,数字化、智能化在农机装备中已不再是“梦想”.

农业机械化论文范文结:

关于农业机械化方面的的相关大学硕士和相关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相关农业机械化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1、农业水利工程论文

2、农业杂志投稿

3、农业论文

4、农业机械期刊

5、农业期刊

6、农业期刊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