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方面在职研究生论文范文 跟面向一带一路战略的新型图书馆联盟体系ROST-U构建类毕业论文题目范文

本文是一篇关于一带一路论文范文,可作为相关选题参考,和写作参考文献。

面向一带一路战略的新型图书馆联盟体系ROST-U构建

摘 要随着“一带一路”战略推进,建立面向“一带一路”合作各国图书馆联盟新体系成为推动“一带一路”各国文化交流及图书馆发展的契机.文章从知识图谱视角出发,分析近70 年来图书馆联盟研究的引文量、引文关系及期刊和学科分布,提出面向“一带一路”战略的新型图书馆联盟ROST-U 体系.ROST-U 体系以用户为主体,主要定义四个维度元素:资源、组织、服务和技术,细化各元素下各级指标及内容范围,为“一带一路”战略合作国家提供图书馆协作、信息交流的途径和方法,也为构建图书馆联盟新体系提供参考.

关键词知识图谱图书馆联盟一带一路ROST-U 体系

引用本文格式张皓珏,严承希. 面向“一带一路”战略的新型图书馆联盟体系ROST-U 构建[J].

图书馆论坛,2018 (9):92-101.

0 引言

图书馆联盟是实现文献资源共享最有效的组织形式[1].图书馆合作可以追溯到1880年代,但“联盟”这个词直到20世纪五六十年代才在图书馆及科教领域的专业文献中出现,“图书馆联盟”的概念是用来形容一组图书馆为协调信息服务的供应商,共享资源与服务,并游说政府以获得更多资金而开展的合作[2].随着“一带一路”战略推进,建设面向“一带一路”合作国家的信息走廊,可以有效提高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图书馆馆际互借、资源共享、学术研究合作以及数字图书馆建设等领域的交互、调控和创新能力,从而扩大文化交流及传播的力度和范围,最终形成区域一体化的图书馆跨界“知识带”.由此可见,构建科学、健全的“一带一路”合作图书馆联盟新体系,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又是进一步推动图书馆转型发展的重要契机.

本文旨在从知识图谱的视角出发,通过图谱对照和阐述“一带一路”合作国家关于图书馆联盟研究的前沿、热点、发展历程和不足,归纳和揭示出图书馆联盟建设的关键要素,并据此提出“一带一路”战略下新型图书馆联盟体系,为“一带一路”战略合作国家开展图书馆协作与信息交流提供借鉴和思路.

1 数据来源与分析方法

1.1 数据来源与预处理

本文对“一带一路”合作国家图书馆联盟的研究情况进行分析.选取Web of Science平台的索引数据库SCI-EXPANDED,SSCI,A&HCI,CPCI-S,CPCI-SSH 为数据来源,以“主题:(library consorti*) OR 主题: (library alliance)OR 主题:(library cooperation) OR 主题:(librarycollaborat*) OR 主题:(collaborative librar*)OR 主题:(cooperative librar*)”为高级检索式,时间跨度为1940-2017 年,精炼条件为“文献类型:(ARTICLE OR PROCEEDINGSPAPER), 类别: (INFORMATION SCIENCELIBRARY SCIENCE) ”,共检索得到2233 篇文献.按照“一带一路”收录国家名单(以“一带一路”合作国家和与中国签订“一带一路”相关合作协议的国家为主,网址见https://www.yidaiyilu.gov.cn/index.htm),筛选出“一带一路”国家文献集合和非“一带一路”国家的文献集合各348 篇和1885 篇.数据采集截止时间为2017年5月20日.

1.2 数据分析方法

科学知识图谱是建立在信息计量学理论基础之上,结合统计分析、社会网络分析和可视化技术的一种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数据分析的方法.运用科学知识图谱,可以更客观地理解和把握学科的核心结构、主流研究发展和趋势及其科研动态演化情况,有效揭示学科知识的内部和外部的本质问题.本文运用科学知识图谱,对图书馆联盟的引文总体状况和分布进行统计与比较,并基于共被引网络分析引文在不同时期研究领域的动态本质、发展状况及演变方式,即Price 强调的“知识基础”与“研究前沿”[3].通过期刊与学科之间的类目关系,本文将期刊引证关系逐步递进到学科分布的转化,从更宏观和开放的视角对不同类型国家的主题知识演变进行全面说明.

2 面向“一带一路”战略的图书馆联盟知识图谱分析

2.1 图书馆联盟引文与期刊分析

根据“ 图书馆联盟” 主题引文量分析,1940-2017 年全球图书馆联盟领域引文总数为5908 次,被引频次7622 次,平均引用次数3.41 次,h 指数29.引文数和平均引用次数在1990年后呈现逐年指数递增趋势,2016年达到912次,引文量呈指数增长的趋势反映出图书馆联盟仍是目前图书馆学研究的重点领域之一.出版文献数的递增趋势表现为“S”型曲线,即2007 年达到年最大产出量129 篇后,出现近10年的稳定(局部出现衰退).这一结果符合Price所提到的科学发展“饱和现象”,即在一个周期内某种实证性范式和新思想的出现驱动新研究方向的快速发展,呈现出前半期指数递增现象,但当驱动作用逐渐减弱时,增长率会逐步转变为线性增长直至达到饱和边界,此后将等待新的范式出现而形成新的逻辑曲线[4].

图书馆联盟研究的瓶颈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地理区域上图书馆联盟的研究在全球分布不均衡,整体上表现为发文量在1940-2017 年呈“长尾分布”态势(见图1),同时发文量分布进一步折射出两类“核心-边缘性”的差异格局:“一家独大”的非“一带一路”国家分布反映出,尽管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西班牙在图书馆联盟领域的发展与科学研究处于领先地位(占总量的67%),但美国具有绝对的话语权和影响力,而除了中国、印度、南非和韩国之外,大部分“一带一路”合作国家发文量较少甚至零发文,展现出“多极竞争”的局面.二是内容上缺乏对跨国家、跨文化的图书馆合作的探索研究与应用,这在后文知识图谱分析中有具体阐释.

双重图层覆盖技术可以将两种相关却截然不同的全领域科学地图进行叠加组合分析,即引用期刊和被引期刊的轨迹图层[5].从引证关系来说,它是所检索期刊对经典期刊的引用时序形成的知识空间和主题的“有向”演变.从图2“图书馆联盟”期刊的双重图层分析来看,两类数据集“( 一带一路”国家为红色,非“一带一路”国家为绿色)都是施引文从图书馆学研究出发,如Library Trends、College & Research Libraries、Electronic Library 等期刊,且整体引用轨迹相似.被引文献分布区域较为广泛,期刊涵盖学科包括聚类18(历史,心理,文献)以及聚类7(教育,社会,哲学)、聚类12(经济,政治)等领域,说明图书馆联盟的理论来源和知识基础来源并非仅为图书馆学领域.绿色被引范围似乎更显著(图中绿色影响圈更大),主要表现为非“一带一路”国家的被引文献和期刊数量更多“( 一带一路”与非“一带一路”国家施引文比为91∶232,被引文比为3809∶15978),引用关系和视野更丰富(“一带一路”合作国家的被引文献不涉及Science、Nature 等顶级期刊),研究领域与知识基础稳定且起步较早(其起步时间1967年早于“一带一路”国家的起始时间1984年).

综上所述,一方面,图书馆联盟的发展与国家和区域的综合实力紧密相关,这种不均衡性既体现在技术投入的差异,也反映了理论认识程度和时序先后性的差异,当然可能与国家政策、地域文化和宗教习俗存在一定联系;另一方面,出版文献水平的瓶颈和被引期刊的单一性也反映一个新的问题:如何在全球化和“一带一路”战略的契机下,加强跨地域、跨文化、跨组织的图书馆文化共知与共享,充分发挥图书馆联盟的互惠性和协作性优势,拓展单一国家和单一学科领域的图书馆联盟建设理论与方法,这也将是图书馆转型过程中一个充满挑战且重要的课题.

2.2 高被引文网络的知识聚类分析

知识基础是科学研究工作所参考和引用的证据.共被引引文网络是挖掘和分析主题领域知识基础和研究前沿一种常见的科学计量方法.鉴于“一带一路”施引文量较少,本文选择总体数据集(总体引文)作为科学图谱的数据基础.共被引分析获得的结果,将作为下文中“一带一路”图书馆联盟体系构建的重要依据.总体引文的共被引聚类结果如图3所示.

科学知识图谱共获取聚类47 个(图3D),通过对共被引聚类标引词进行梳理与整合,发现聚类标引词主要涉及服务、资源、技术和组织四个范畴(具体见表1):(1)服务范畴,包括互联网服务、开放存储、资源共享、科学知识服务、主题领域、信息素养等,其中信息素养是图书馆联盟研究所重点参考和关注的主题,经典文献是Raspa D E等对大量信息素养教育案例的分析研究;(2)资源范畴,包括学术基础设施和联机与图书馆分类;(3)技术范畴,包括共著网络、数字图书馆、共词分析等,经典文献如Yan E 团队对图书情报领域合著网络的分析,Milojevic S 等对图书情报领域分支学科的研究,Liu X等对数字图书馆领域近十年的研究进展与现状的研究;(4)组织范畴,包括创新团体、合作结构、学术图书馆、教师馆员等,经典文献如Oakleaf M对新信息环境下学术型图书馆的研究.本文将高频被引文献记作经典文献,Top10高被引文具体见表2.

通过对经典文献区域进行深入解析和可视化分析,笔者发现经典文献集可以分为两类:“激增”的高被引文献(图3B1区域)和“普通”的高被引文献(图3B2区域).Chen C等认为激增模型可以用于判断节点在某时段内的突发增长率,依据其数值的波动变化,可以判断某节点的激增时段和激增程度,将高激增文献视作近年最活跃的研究领域所在[16],图3中B1红色的三个节点正是激增点所在.通过分析burst 检测的结果,本文进一步(见图3B3)看到这三篇文献的激增度都在4~6 之间,年代区域为2010-2012 年,可以说基本符合理论预期.于是本文将与图3B1区域联通的整个分量记作C,C是包含关键节点的局部最大联通网络,即本文所需要考察的潜在主题热点区域.C区域主要涵盖两大研究课题:A1数字图书馆与参考咨询领域研究,如Liu X 关于数字图书馆研究的相关研究以及Arnold J在大学文本实时参考咨询方面的调查与探索(见表2);A2共著网络与科学合作模式、结构的研究.除表2中Yan E和Hou H的共著网络研究外,还有基于文献计量分析的LIS 作者引文分析和耦合分析[17]、国际天文和天体物理学国际合作网络分析[18]和西班牙共著作者网络研究[19]等.根据前文中范畴的语义关系,可以看到图书馆联盟的研究方向侧重于技术和服务知识范畴,特别是“技术”范畴已经成为近些年图书馆联盟领域研究关注的重中之重(见图3B1激增区域).

由上文对图书馆联盟研究的高被引文网络的知识聚类分析可知:服务、资源、技术和组织是四个图书馆联盟研究主要参考和借鉴的知识范畴,特别是以图书情报领域的技术方法为支撑,如何高效和科学地整合图书馆联盟的技术、服务、资源和组织等,使其协作式发展与优化转型已然成为当前图书馆联盟建设的重点考虑问题.基于此,本文将这四个范畴作为构建“一带一路”图书馆联盟体系建设的四个维度.其中,参考咨询、共著与合作网络、数字图书馆等是比较受关注的主题领域.本文将经典文献所涉及的主题领域进行提炼,并概括为体系建设维度下的部分重要指标,同时结合相关文献阅读,丰富和完善不同层次的指标体系构成.

3 “一带一路”战略新型图书馆联盟体系构建

3.1 新型图书馆联盟构建框架

由图书馆联盟70 年发展历程来看,整体经历了两个鼎盛时期.第一个是20 世纪60-70 年代OCLC(OnlineComputer Library Center,Inc.)、WLN(Western Library Network)和RLG(The Research LibrariesGroup)三大图书馆联盟成立.联盟的目标是自动化文献记录和促进国际间馆际互借.第二个是在20 世纪末21 世纪初,网上获取资源和建立数据库引发第二波图书馆联盟发展浪潮,许多图书馆联盟在资金运作和成员馆数量方面扩大规模[20],图书馆服务成为联盟建构的主要驱动力.对图书馆联盟评价的核心已由以资源为导向的输入评价转向为以服务为导向的输出评价,对图书馆服务重要性的认识改变了图书馆界重藏轻用、静态僵化等被动的服务理念[21-22].然而,提供能够满足用户多样化、个性化需求的服务一直是图书馆亟待解决的问题.随着大数据时代下互联网发展,面向用户的图书馆联盟重组是趋势.因此,本文倡导以“一带一路”国家用户为中心的图书馆服务,突破物理馆舍的界限,将图书馆和图书馆员融入到用户之中,强化图书馆联盟在“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中的文献信息保障作用.

面向“一带一路”战略的新型图书馆联盟体系ROST-U 以用户为核心,根据前文“一带一路”合作国家图书馆联盟研究领域的相关分析,将图书馆联盟知识基础涵盖的四个范畴构建为ROST-U体系中的四大元素,即Resource(资源)、Organization(组织)、Service(服务)和Technology(技术),体系结构见图4.同时,根据上文文献分析,本研究提出和细化各元素下的I、II级指标及指标的具体范围和内容,见表3.下文具体阐释ROST-U体系,并对主要指标及重点内容作解析.

3.2 新型图书馆联盟资源建设

信息资源共建是信息资源共享的基础和前提.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虚拟馆藏由于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更符合全球性图书馆联盟资源建设的需求.然而,Hoadley、Kane等学者认为拥有和存取不应是互相替代,而是要找到一种平衡存取和拥有的方法, 使两者互相补充[23-24].因此,“一带一路”战略下图书馆联盟的文献资源建设应是现代网络环境下的虚拟馆藏与现实物理馆藏建设的集合.

资源元素下分资源采购、资源整合与开放存取三个一级指标.在ROST-U 体系中,除传统的资源建设方式外,要突出以用户为中心,比如资源采购在传统的联合采购或集团采购基础上,结合读者决策采购(Patron Driven Acquisition,PDA),使联盟采购更有针对性、更高效[25].此外,“一带一路”战略是对“丝绸之路”的传承与弘扬,丝绸之路留下大量的文化遗迹,图书馆联盟通过调研、挖掘、整理、策划,合理利用文化遗产.因此,开发、保存珍贵文献,建设特色文献数据库是ROST-U 体系中资源整合非常重要的指标,为“一带一路”战略提供历史镜鉴.

3.3 新型图书馆联盟组织构建

系统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要素相互作用形成的整体,具有整体性、相关性和有序性等特点[26].图书馆联盟可以看作是多个个体图书馆在一定组织方式的连接下,各要素相互制约形成的整体.因此,本文所提出的图书馆联盟涉及“一带一路”相关的60 多个国家和地区,由不同地域、种族、文化背景的图书馆所组成,不是图书馆个体的简单相加,而是形成一个各图书馆个体和要素之间紧密联系、相互影响的系统.

组织元素下分组织架构、资金渠道与组织文化三个一级指标.EBLIP(Evidence BasedLibrary and Information Practice)模型是ROSTU体系中新引入的一个关于图书馆联盟组织形式的内容.本文将EBLIP应用于“一带一路”图书馆联盟的组织形式建设中是想通过建立EBLIP模型,使各国图书馆的决策者收集、整合、评估相关研究和实践结论,确保在获得最有效证据的基础上作决策[27],避免经验主义、政治立场或国家利益等因素造成误判.随着图书馆联盟的发展,跨系统、跨区域的融合成为图书馆联盟的热点.“一带一路”战略是国际性的合作战略,联盟与联盟的再组织、图书馆联盟国际化也因此变得尤为重要.而“一带一路”国家涉及不同的宗教、文化背景,文化差异容易导致合作关系处于一种不稳定状态.如何在图书馆联盟中培育组织文化、降低文化冲突风险、促进不同文化交流与融合是“一带一路”图书馆联盟需要格外关注的问题.

3.4 新型图书馆联盟服务模式探索

图书馆界著名的“阮氏五定律”“戈氏新五定律”强调图书馆服务效率、质量、效用及其重要性,并且指出服务是一种社会教育[28].“一带一路”战略下的新型图书馆联盟承担着为“一带一路”国家科技创新和文化交流提供知识服务的重要使命,既应包括传统文献传递服务,也应体现现代知识发现服务、教育支持等,提供主动服务、充分服务、区分服务和科学服务.

服务元素主要从文献服务、信息服务到知识服务三方面进行构建.协同过滤信息推荐利用兴趣相投、拥有共同经验的群体的喜好来推荐用户感兴趣的信息,以用户为中心,提供主动的信息服务,既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又可以充分开发数字图书馆资源[29].然而考虑到“一带一路”各国数字图书馆之间的数据由于政治、技术、语言、管理体制等方面限制,不能很好地被协同起来集中利用,还面临国家信息安全和个人隐私保护等问题,协同过滤信息推荐在“一带一路”图书馆联盟体系构建中要谨慎处理.“一带一路”国家之间发展层次差异较大,图书馆事业和国民信息素养呈现出不同发展水平,有数字图书馆事业较为发达的新加坡,也有相对滞后的马来西亚、缅甸和东帝汶等国[30].信息素养是现代图书馆服务的重要基础,提高用户信息素养的平均水平,既是“一带一路”图书馆联盟的重要任务,也可以为“一带一路”图书馆联盟开展其他服务奠定良好基础.

3.5 新型图书馆联盟技术框架设计

新技术的发展使图书馆业务重心逐步由传统纸质文献管理转向数字化、自动化和专业化的服务方式,如高校电子资源的普及[31],不仅一定程度上推进了学术理论研究和跨学科合作,更将图书馆生态环境置于广阔和开放的互联网网络环境中,大大改善了各自独立的图书馆物理空间所存在的信息孤岛现象.同时,随着近年来大量的研究者运用图书情报技术来研究图书馆联盟相关问题,使得技术驱动图书馆联盟研究发展成为热点领域.所以,技术功能也是图书馆联盟体系构建的重要元素.

技术元素下分信息管理、科学研究和应用开发三个一级指标.“一带一路”国家在文献计量、网络分析、统计模型等方面都有丰富的研究,而数据监管和应用开发方面的关注较为缺乏.在未来图书馆联盟体系建设中, Web2.0、云计算、3D模型等新技术的应用开发与大数据管理等需要加强重视.例如,3D 打印技术将CAD程序与3D虚拟模型结合,使用不同原材料,实现对不同事物和对象的快速建构和生产[32],目前已成为数字图书馆服务中最具特色的前沿项目.典型的案例是达尔豪斯大学将三维打印和扫描技术用于电子数据可视化和文档服务应用,为不同学术部门具有相似研究兴趣的师生提供了创新合作和交流实践的理想的入口平台[33].此外,数字图书馆中各类大数据分析算法的使用有效提高了图书馆数字化资源利用和分类的效率,如Niu Z 等将MapReduce 算法和贝叶斯模型相结合,用于数字图书馆的文本自动分类中,有效提高了图书馆服务质量,完善了管理模式[34].

4 总结与展望

本文运用科学知识图谱方法,分析了近70年全球及“一带一路”合作国家图书馆联盟研究状况,重点对不同层次的分析单元:文献、期刊、学科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通过共被引引文网络和期刊引用网络,分析了全球视野下的“一带一路”合作国家图书馆联盟研究的现状和发展历程,对“一带一路”合作国家的数据和非“一带一路”合作国家的数据进行了比较分析.

根据知识图谱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图书馆联盟的发展与国家和区域的综合实力紧密相关.出版文献水平的瓶颈和非“一带一路”国家被引期刊的多元性揭示出,在全球化和“一带一路”战略的契机下,图书馆联盟亟待进一步发展.本文以用户为主体,构建了ROST-U 体系.ROSTU体系主要定义了四个维度元素即资源、组织、服务和技术,并细化了各元素下各级指标及内容范围.近年来图书馆联盟研究在技术与服务范畴日益凸显,特别是图书情报领域的基础分析技术与方法的运用,受到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图书馆不应再囿于提供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等传统服务,而应转型为以用户为中心的智能化知识服务平台,结合多元学科的技术理论与方法,带动图书馆联盟成员之间的交互与合作,加强在组织、资源范畴方面的共建共享,从而提升图书馆联盟的服务效能.本文不但为“一带一路”合作国家提供了图书馆协作、信息交流的途径和方法,更为图书馆联盟体系的理论与实践提供了参考.

限于各国语言、信息开放渠道、信息隐私等问题,本文并不涉及母语非英语国家的相关研究,因此没有将这部分数据纳入进行考量和分析.另外,本文所提出的ROST-U 图书馆联盟体系只是从科学计量实验和理论分析综合得到的,并没有在实践中予以证明,这都将是未来进一步有待完善和改进的地方.

参考文献

[1] 吴建中. 新常态下图书馆联盟发展的新课题[J]. 新世纪图书馆,2015 (1):5-8.

[2] Kopp J J. Library Consortia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The Past,the Present,the Promise[J].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Libraries, 1998, 17 (1):7-12.

[3] Price D D. Networks of scientific papers[J]. Science,1965,149:510-515.

[4] Fernández- Cano A , Torralbo M , Vallejo M.Reconsidering Price’s model of scientific growth:An overview[J]. Scientometrics, 2004, 61 (3):301-321.

[5] Chen C,Leydesdorff L. Patterns of connections andmovements in dual-map overlays:A new method ofpublication portfolio analysis[J]. Journal of the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Technology,2014,65 (2):334-351.

[6] Yan E,Ding Y,Zhu Q. Mapping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in China: a coauthorship networkanalysis[J]. Scientometrics,2010,83 (1):115-131.

[7] Yan E, Ding Y. Applying centrality measures toimpact analysis: A coauthorship network analysis[J].Journal of the Association for Information Scienceand Technology,2009,60 (10):2107–2118.

[8] Hou Haiyan, Wang Chuanli, Luan Chunjuan, etal. 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collaboration networksin Scientometrics [J]. Scientometrics, 2008, 75(2):189-202.

[9] Milojevic S, Sugimoto C R, Yan E, et al. Thecognitive structure of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Analysis of article title words[J]. Journal of theAssociation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1,62 (10):1933–1953.

[10] Liu X, Bollen J, Nelson M L, et al. Co- author?ship networks in the digital library research communi?ty[J]. Information Processing & Management,2005,41 (6):1462-1480.

[11] Oakleafm M. The value of academic libraries: acomprehensive research review and report [EB/OL].[2017-05-25]. http://www.ala.org/ala/mgrps/divs/acrl/issues/value/val_report.pdf.

[12] Arnold J, Kaske N K. Evaluating the Quality of aChat Service[J]. Portal Libraries & the Academy,2005,5 (2):177-193.

[13] Raspa D E,Ward D E. The Collaborative Imperative:Librarians and Faculty Working Together in theInformation Universe[M]. Chicago: Association ofCollege and Research Libraries,2000.

[14] Sonnenwald D H. Scientific collaboration[J]. AnnualReview of Information Science & Technology,2007,41 (1):643–681.

[15] Kuhlthau C C,Maniotes L K,Caspari A K. Guidedinquiry : learning in the 21st century[J]. Journal ofAcademic Librarianship,2009,35 (1):102.

[16] Chen C, IbekweSanjuan F, Hou J. The Structureand Dynamics of Cocitation Clusters: A Multiple-Perspective Cocitation Analysis[J]. Journal of the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Technology,2010,61 (7):1386-1409.

[17] Zhao D,Strotmann A. Evolution of research activi?ties and intellectual influences in information science1996- 2005:Introducing author bibliographic- cou?pling analysis[J].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8, 59(13):2070-2086.

[18] Chang H W,Huang M H. Prominent institutions ininternational collaboration network in astronomy andastrophysics[J]. Scientometrics,2013,97 (2):443-460.

[19] Ardanuy J. Scientific collaboration in Library andInformation Science viewed through the Web ofKnowledge: the Spanish case[J]. Scientometrics,2012,90 (3):877-890.

[20] Horton,Valerie. Whither Library Consortia? Threatsand Opportunities for Library Consortia[J]. Collabora?tive Librarianship,2013,5 (3):150-153.

[21] Chad K,Miller P. Do Libraries Matter? The Rise ofLibrary 2.0[EB/OL]. [2017- 05- 30]. http://www.talis.com/applications/downloads/.white_paper/Do ?LibrariesMater.pdf.

[22] 柯平. 当代图书馆服务的创新趋势[J]. 高校图书馆工作,2008 (2):1-7.

[23] Hoadley I B. Access vs. ownership:Myth or reality[J]. Library Acquisitions Practice & Theory, 1993,17 (2):191-195.

[24] Kane L T. Access vs. Ownership:Do We He ToMake a Choice?[J].College & Research Libraries,1997,58 (1):59-67.

[25] Shepherd J,Langston M. Shared patron driven acqui?sition of E- books in the California State UniversityLibrary Consortium[J]. Library Collections,Acquisi?tions, & Technical Services, 2013, 37 (1- 2):34-41.

[26] L V Bertalanffy. General System Theory: Founda?tions, Development, Applications[M]. New York:Geoge Braziller,1969.

[27] Todd R.The Evidence- Based Manifesto for SchoolLibrarians[J]. School Library Journal, 2008, 54:38 -43.

[28] 柯平. 图书馆服务理论探讨[J]. 大学图书馆学报,2006 (1):38-44.

[29] 黄晓斌. 基于协同过滤的数字图书馆推荐系统研究[J]. 大学图书馆学报,2006 (1):53-57.

[30] 陈信,赵益民,柯平. 东盟图书馆联盟发展现状及对我国的启示[J]. 图书情报工作,2014(1):91-95.

[31] Dhanandan S,Eail S M,Nagarajan M. Use ofElectronic Resources at Krishnasamy College of Engi?neering & Technology Library,Cuddalore[EB/OL].

[2017-05-03]. http://unllib.unl.edu/LPP/dhanan?dan-eail-n- agarajan3.pdf.

[32] Jessica R. M. Chan, Head S A E. CopyrightConsiderations for Providing 3D Printing Services inthe Library[J]. Bulletin of the Association forInformation Science & Technology, 2015, 42(1):26–31.

[33] Groenendyk M, Gallant R. 3D printing and scan?ning at the Dalhousie University Libraries: a pilotproject[J]. Library Hi Tech,2013,31 (1):34-41.

[34] Niu Z,Yin Z,Cui H. MapReduce-Based Bayes?ian Automatic Text Classifier Used in Digital Library[C]//Proceedings of 6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ISICA, Computational Intelligence and IntelligentSystems. Berlin:Springer,2012:121-126.

作者简介张皓珏,严承希(通信作者,ORCID:000-0003-1128-550X,yanchengxi@pku.edu.cn),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博士研究生.

收稿日期2017-08-23

(责任编辑:付伟棠)

一带一路论文范文结:

关于一带一路方面的论文题目、论文提纲、一带一路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