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小方面有关专科毕业论文范文 跟合理运用小组合作学《史记》方面自考开题报告范文

本文关于用小论文范文,可以做为相关论文参考文献,与写作提纲思路参考。

合理运用小组合作学《史记》

小组合作是高中语文课堂上常见的教学模式,但实际操作中问题很多,为了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我在高二《史记》选修课中改进了这一模式,模仿《百家讲坛》形式,由小组主讲课文,重点培养学生语文学科能力,使学生的文本阅读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科学质疑能力、书面表达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学生围绕《史记》自主创作了大量优秀文段.这种有益的探索进一步推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发展.

实践证明小组合作学习将传统教学中师生之间单向或双向交流改变为师生、生生之间的多向交流,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了课堂效率,也促进了学生间良好的人际合作关系,促进了学生心理品质发展和社会技能的进步.

然而,合作学习虽然是一种契合《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并有实际效用的学习方式,但是也存在很多问题,遇到的问题主要有:课堂热闹之后,学生的实际收获不大;教师主导不够,要求不明确;小组合作学习效率不高;一部分学生不够积极,缺乏主动性;针对这些问题,我对语文课堂的小组合作学习进行了重新研究和实践,在鲁教版高二选修课《史记》的教学中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创新,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激发了学生非常高的学习热情,拓展了课堂教学的深度和广度,上出了语文课应该有的“生活即语文”的学科特色.

我组织的学生小组合作讲《史记》,主要在以下方面有了初步的成效.

一、明确教学中需要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内容,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最大效用,在该用的地方用好.《史记》是鲁人版选修教材,安排在高二年级学习,这本选修教材不论是思想内容还是语言表达都是我国传统文学的经典代表,思想博大深厚而文字浅显、通俗易懂.高二学生经过高一必修课本的学习,文言文的词语积累、阅读能力、鉴赏能力有了一定的基础,这就有利于自主合作学习的展开.同时,高一年级的文言文学习主要采取老师讲、学生听的讲授法,这虽然有利于学生文言文知识的积累,但长期采用这种方式,势必造成审美疲劳,降低学习效率,所以改变课堂模式、提高教学效率势在必行.这时采取小组合作形式会改变教师主讲、学生被动听的既有的模式化教学,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展现个性化学习所得.

二、小组合作学习的前提是自主.任何合作和探究的前提是对学习内容先有自己的思考,否则,其它学习内容都是空中楼阁.开讲前,我要求学生自己先看、先读、先写,然后再和组内成员交流,保证有原生态的自我思考,为讨论、探究、提升作基础.

三、具体划分任务,让每个小组成员有事情可干.上课之前,我会根据对学生的了解,合理分组,考虑性别、性格、学习成绩等综合因素,将全班学生划分为六至八个小组,每一组或两组主讲一篇课文,指定组长,给每个组长下发学习要求.总体要求包括:每个小组必须进行的项目要有朗读、翻译、积累文言文重点知识等,组长带领全组同学认真研读文章,引导同学分类积累必备文言知识,并能进行深入的文本鉴赏,每小组基础分100分,最后按分数高低实行奖励.加分项目包括:小组合作形式有创意,对其它小组提出合理质疑,能结合历史背景、人物生平等背景知识分析文章,能鉴赏本篇文章的写作手法、艺术特点,能为议论文写作积累素材等.扣分项目包:括翻译出错,不能全员参与,合作环节不流畅等.学习任务的安排要细致具体且有可操作性.教师做好幕后指导工作.

四、培养学科能力,保证学有所获.学科特点不一样,小组合作学习应该凸显学科特点,培养本学科应该具有的知识、能力、习惯、素养等.也就是说要有贯穿学科始终的价值和魅力,小组合作学习也应紧紧围绕本学科的价值和意义.我着重在《史记》的小组合作学习中培养学生以下这些方面的语文能力.

1.文本阅读能力.任何形式的语文学习都不能偏离文本,合作的形式也不是替代或削弱学生对文本的阅读能力.就文言文来讲,学生的畏难情绪比较大,对文字的接受能力远不如对现代文的强,但我在学生发言之始就要求学生一切以文本为依据,争取在文本的基础上言之有物、言之有据.学生在我的引导之下,慢慢地在文言文的阅读中也能做到以文本为依据.比如一位同学,在讲《赵氏孤儿》时就结合原文的众多语句论证了自己观点,用“胡不死”“儿竟无声”“谬诸将军曰”等关键语句论证《史记》叙事讲究波澜和注重矛盾刻画的写作特点.还有一位同学甚至结合《廉颇与蔺相如》的很多语句做了一番“文言之美”的发言,他认为“文言之美更深、更沉,须细细发掘,潜心鉴赏”.他的话赢得了同学们的众多掌声.

2.口头表达能力.因为有分数的激励,所以几乎每个小组都在做好基础积累之外努力争取拓展加分,而这些项目,像背景介绍、文章内容分析、人物分析、文学手法分析、素材积累角度等,都要求学生在查阅资料的基础上重新再加工,加上个人的理解,用适合课堂表述的语言表达出来,这在训练了学生处理信息材料能力的同时,还培养了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有些同学甚至能用非常个性化的语言表达观点.比如一位同学在总结《井陉之战》的人生启示时,他这样总结:

从这篇文章我得出了四点人生启示:首先,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做人要大气.面对一位不可多得的兵家怪杰,韩信义释李左车,无疑是明智之举.正是韩信对昔日敌人的宽容,才换来了他日后更多的胜利.其次,盲目自负,害人害己.井陉之战中,成安君陈馀自恃兵多,轻视韩信,面对李左车的奇兵计,他选择了正面进攻,也因此留给了韩信取胜的机会.像这样自大的结果,便只能是赔了君王又折了自己.再其次,认清自我,方能进退有度.韩信在井陉之战中取胜的基础,就是这背水一战的阵势,而它是建立在韩信清楚地了解自身军队之上的.面对手下一帮樵夫猎户,韩信知道,若是留给他们逃跑的机会,没等打完一阵,人早就跑光了,要想取胜,就只有通过背水一战激发出他们的斗志.正是因为韩信洞悉自身的军队,才能做到如此这般对症下药.最后,我们要打破清规戒律,让自己成为真理.背水布阵乃兵家之忌,可韩信偏没有规规矩矩地听从逝去久矣之人的建议.规矩是死的,而人是活的.事实证明,也唯有打破原有的思想限制,打破原有所谓的常识,才能有所创新,形成新的常识.

3.质疑精神.素质教育离不开质疑精神、科学精神,作为人文学科的语文同样应该担当起培养学生质疑精神的任务.在讲《晁错》时,学生对晁错是否故意凿穿太上庙院墙的问题展开了争论,一方认为他是故意凿穿,以此来试探汉景帝对自己的容忍度,理由是文章下文特别突出了汉景帝对晁错的优宠有加,晁错恃宠而为,不仅更改了更多的法令,还侵削诸侯封地,闹得满城风雨.一方认为晁错不是故意凿穿,只是工作的失误.两方争论不休,我建议他们去看《史记》《汉书》相关记载,要找到确凿证据,不能妄加揣测,最后一位同学在《史记》的“申屠嘉”文段中找到了依据:“(嘉奏请诛错)错客有语错,错恐,夜入宫上谒,自归景帝.”一个“恐”字说明晁错并非故意而为,而是失误.质疑,探讨,解疑,科学精神也就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培养起来.

4.写作能力.听、说、读、写都是重要的语文能力,写作能力尤其能表现一个学生的语文素养.小组合作学习也不能忽视对这方面能力的培养.在任务布置和分配上我都非常注意落实写的任务,《史记》的小组讲课提倡有书面表达,不限于一段或一篇,小组内择优交流,加分鼓励.小组合作中的书面表达训练不同于平时的课堂作文训练,课堂作文训练限时限题,表达要受一定的限制.小组内的书面表达训练,通常题材自由,读课文之后有感而发,比较贴近自身生活,是新近沉淀和体验的再现,学生自主创作了大量优秀文段.例如下文.

《荆轲》有感

学生习作

论曰:“著于经史者,帝王公侯也.及若荆轲、专诸诸辈,举世而非之.”韩子曰:“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其不见称者若此.孔孟既没,火于秦,道不传,尚儒者不察,多治董生之策而习程朱之学,无论佛老,自以为得之矣.外虽称于世,而实陷于人主彀中.侠者,虽行不轨于法而言不称于礼,然其重诺轻躯,仗节死义,不求辅翼世主荫蔽子孙之功,而图赴友恶困身受斧锧之刑.其行事可传之后人,其终始能载于汗青.

赞曰:“雕鸷之秦,独夫擅之.见陵之怨,计无所出.於期归命,終不忍弃.怨暴及燕,国如累卵.危命之秋,荆卿始见.要离之技,不纳于形.曹沫之志,实发于心.於期之首,奉与民贼.夫人之匕,得藏于匣.图穷匕现,大盗失度.欲以生劫,得诺报国.事所不成,惟以此焉.易水之别,壮士不归.呜呼哀哉,以此吊之.”

学生的文字充满了对古人通达的理解、深挚的情感、对古典文学的热爱与向往,在我看来,这是最好的文学启蒙.在小组合作学习研究这条道路上我不会停止,我会继续研究、实践、反思.正如《做有思想的行动者》中所说,“研究改变眼界,智慧改造环境”[1],教学研究的智慧永无止境,小组合作学习的路上我们还能走很远.

参考文献:

[1]郑慧琦,胡兴宏,王洁.做有思想的行动者.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5:276

张艳,山东青岛第五十八中学教师,硕士研究生学历.

用小论文范文结:

适合用小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相关本科毕业论文,相关用小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1、小论文排版与格式

2、小论文查重

3、初中历史小论文范文

4、小论文格式模板范文

5、数学小论文三年级

6、大学生小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