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默类有关硕士毕业论文范文 与瑞典图画书大师的幽默、想象和才情走进伊娃林德斯特伦的图画书世界相关硕士毕业论文范文

该文是关于幽默论文范文,为你的论文写作提供相关论文资料参考。

瑞典图画书大师的幽默、想象和才情走进伊娃林德斯特伦的图画书世界

胡丽娜

对中国读者来说,伊娃·林德斯特伦是一个相对陌生的名字.但就图画书艺术而言,伊娃·林德斯特伦不仅是瑞典国宝级的存在,而且是世界性图画书大师.出生于1952 年的伊娃·林德斯特伦,以其丰沛的才情与鲜明的艺术个性创作了一系列图画书杰作, 并斩获ElsaBeskow Plaque 奖(1995)、BMFPlaque奖(2001)、Expressen’s Heffaklump奖(2002)、瑞典年度最佳图画书Snobollen 奖(2012) 等多项殊荣.2014年,伊娃·林德斯特伦获得了国际安徒生插画奖的提名.林德斯特伦的创作大多取材于孩子们的日常生活,以孩子的语调、节奏、逻辑书写故事,通过细腻灵动的笔触、简洁童趣的画风摹写描摹孩子的内心世界及其背后耐人寻味的孤独、友谊等主题.

2015年,海燕出版社引进了伊娃·林德斯特伦的《我不喜欢水》《在森林里》《猴子和我》《奥利和妈妈去郊游》等8本图画书,这些带有鲜明个性和特色的图画书,延续了《尼尔斯骑鹅旅行记》《长袜子皮皮》等瑞典经典作品在中国的传播之旅,又为当下繁盛的图画书出版注入了新的声音与光彩.

日常生活的幽默呈现与书写

伊娃·林德斯特伦的创作灵感源发于日常生活,并以灵动的笔触呈现这种童趣和幽默,可谓日常生活的想象力游戏.《猴子和我》《奥利和妈妈去郊游》《我们喜欢藏起来》都是这样的创作.

《猴子和我》故事一开始就是我和好朋友猴子欢乐地玩耍香蕉的画面.可是,猴子不见了,它是藏起来了吗,它去了哪里?接下来故事就围绕着猴子去了哪里渐次展开.刚开始,我通过找它来消磨时间,后来就陷入对它生活的各种猜想与思念.它可能乘着火车到了另一个全新的地方了, 可能有了新的朋友.想念的同时, 更多的是盼望与等待,希望它回来找我.兴许是心有灵犀,我决定举办一个聚会,一步步做着准备,炸水果,煮好吃的,一切都准备了两份.可是,一直等到食物吃光了,亲爱的猴子在哪里呢?

日本图画书大师松居直曾用一个数学公式(文×图=绘本)来概述图画书的特征.也就是说,文字内容呈现的故事仅是图画书的故事之一.伊娃·林德斯特伦在这本图画书中, 就将“文×图”的效果进行了充分而智慧地展现.在双线叙事中, 文字部分是我对猴子“离开”之后生活的倾诉,而在图画的世界中, 仿佛是在回应我的想念与忧虑,图画细细地展现了猴子生活的点滴,如何离开,如何新交朋友,开始生活,如何因为思念而回归,如何默默打量着我为团聚的精心准备.这种“双线”叙述的组合形成了富有张力的故事,也形成了两种不同的叙述效果:文字故事略带伤感与失落,而图画的内容饱含细节,仿佛游戏一般蕴藏了很多发现的乐趣.最富有喜剧效果的是在准备聚会等待的部分: 切洋葱时留下的眼泪,是被洋葱呛着,还是想念的泪水?明明已经回来了,猴子都藏在哪里呢?如此揪心、深情的故事,终于在末页给出一个团圆的结局,两个好朋友亲密的背影,这也是作者给予读者的一种抚慰吧.但抑或,猴子并未离开,这一切都只是我的一种想象?因为林德斯特伦在画页中蕴藏了那么多细节,猴子的踪迹一直伴随着我.林德斯特伦总能不动声色地在不经意间营造多重阅读的可能与乐趣.

这种孩子的思维与想象在作品中的贯穿,在《奥利和妈妈去郊游》中体现得淋漓尽致.星期天,妈妈准备郊游,邀请奥利同行.可是一出门,妈妈就犯迷糊,她竟然不知道去哪儿.接下来喝咖啡吃东西时没钱付款,只好留下洗盘子.天黑了, 回家的路上居然就迷路了.妈妈急得直冒汗,大喊要奥利帮忙找回家的路.后来他们选择了一条路,到了莫德居住的地方.他们吃饭、看电视、睡觉,一切都好像是在家里一样.第二天妈妈坚持要到山顶, 郊游才结束,故事的最后是郊游结束后他们回到了家里.故事就是这样一场乏味没有惊喜的郊游.《奥利和妈妈去郊游》典型地体现了她的创作特色.略显平淡的故事,波澜不惊又充斥各种细节,叙述琐碎而不连贯.一个孩子与大人的故事,孩童视角下成人世界的故事,这一切仅仅是无趣的日常生活片段之一吗? 抑或,这是一个有关想象和旅行的故事.因为在故事中,地图再三地出现且参与叙事.当妈妈不知道去哪儿的时候,奥利幽默地回应说: “我们快跑到第三页的边上了.” 迷路的时候,奥利查看了好一阵子地图.接着地图变得模糊了,似乎一切都不对劲了.故事中的奥利始终抱着地图.于是我想到了作家蒋韵的一部小说《完美的旅行》,讲述的也是一个女人和男孩的想象旅行.一张地图,两人进行了精神上的旅行,书中有一句话说“有很多种方式可以去我们想去的任何地方, 比如想象.” 那么, 能否将奥利和妈妈的郊游视为一场想象力的游戏呢?

《我不喜欢水》是林德斯特伦的另一重要代表作.这是一个不喜欢水的男孩的喃喃自语.他叫阿尔夫,他不喜欢水,不喜欢下雨, 不喜欢湖水、泉水,也不喜欢水坑、河沟、大洋、小河、小溪、池塘和游泳池,也不喜欢大海、大洋.整个故事就是男孩絮絮叨叨地罗列了各种对水的排斥,他与水的各种不愉快经历.阿尔夫在对水的抗拒中,坚持自我的选择,不参加和水相关的事项.这是怎样的一个不合群,不与人乐的男孩啊.可问题是,尽管阿尔夫如此不合群,伙伴们的行为他总是若即若离地知晓.他并没有因为自己和大家的不同而苦恼,违逆自己的天性以融入大家.他泰然自若地坚持自我,淡定地快乐着.这是一个以孩子的语调与视角呈现的,迥异于传统叙述的故事.这个坚守着自己小世界的男孩太有个性了.同样难得的是,阿尔夫并没有被刻画成被孤立和排斥的对象,那些伙伴真诚地接纳他,他们各行其是,安然相处.创作者深谙孩童对水的热爱,将水之好玩种种细腻地表现, 增加了故事的生动性和趣味性,成就了一个温馨又不失内涵的故事.伊娃的画图总是具有丰富多彩的调色.橙黄和粉色、天蓝色的混合,或者是米和淡蓝色的混合,这样的图画总是有某种柔和感.就是这个不喜欢水的男孩,在水彩画的背景下,故事结束的时候他在水中了.

伊娃·林德斯特伦细致入微地描摹了孩子的心理,她有着洞悉孩子内心世界的魔力.故事讲述的语调、节奏、逻辑都是孩子式的,同样在图画的表现上也完全是孩子视角,这些富有想象力和表现力的画面对文字进行了很好的延伸,文图相得益彰带给读者充满惊喜的阅读体验.《还我们帽子》中的索菲,饶有兴趣地讲述了一个平淡无奇的关于帽子的故事.可是正是这些有着丰富的内心世界和对生活洞察的孩子,在日常平淡无奇的生活中生出波折与魔法,赋予生活以幸运与别致.

孩童之眼对成人世界的打量在孩子眼中,成人世界总是有着诸多困惑好奇的不解之处.而在儿童文学的艺术表现中,经常会通过孩童一知半解的认知和独特的感受来构思情节,制造幽默和惊喜效果,以此来呈现孩子之天真童趣.

《我们喜欢藏起来》正是两个孩童试图成人世界诸种谜团,或者说以孩童之眼打量成人世界的故事.他们发现总是有东西会不见,他俩就想看看它是怎么丢的.他们试图找到线索,却总是找不到.不过, 他们坚持着各种努力.比如试图从一个男人那里抢回丢失的橘红色帽子,从商店抢下芥末拼命跑回家.他们还试图洞悉更多的秘密,比如天黑的时候成人们的忙碌和“胡闹”.东西会不见,更糟糕的是人也会失踪,河流分岔的时候人就不知道往哪里去了.他们现在又盯上了一个人,把他拽进去,结果不是同一个人.他们就这样潜伏着,隐藏在各处.他们从容不迫地等待着,因为又有东西要失踪了.这是两个孩子的游戏,一场沉浸于自我、自成体系的快乐游戏.这也是两个孩子对世界的一种发现与改变的尝试.他们对成人世界的种种充满好奇与疑惑,努力地理解并参与其中.这就是孩子对世界的简单理解,他们的逻辑思维迥异于成人,可是这样的逻辑背后有着天然的哲学.难得的是作家对孩子的心理有着敏锐又细致入微的把握与描摹,这是一个能自如穿梭于孩子内心世界与成熟艺术表现的创作者,她营造了一个温暖神奇的世界任由孩子探索发现.和孩子讲清楚这个世界运作的规则,解释人类的各种行为规约, 是充满困难与挑战的事情.与其如此,不妨将自己变幻成一个孩子,对这个世界进行一番打量,这肯定是一场充满乐趣的发现之旅.

《我逃跑了》更能彰显创作者的艺术个性,可谓逃跑者的内心独白与渴求.一只羊因为无聊,没有人关注,于是就逃开了,开始了逃跑者的生活体验.显然,这是一只有着强烈的情感需求、渴望被关注和温暖的羊.它的逃跑既是对无聊现实的逃避,又是对孤寂内心的自我关怀.它试图在逃跑中寻求关爱、友情,在改变与沟通中获得心灵的慰藉,它一步步地努力探寻着自我的个性空间.它曾经和貂、布谷鸟谈及自己是逃跑者,它曾经返回之前的牧场,胡乱冲撞试图引起注意,不过并没有人关心它的内心与渴望,它甚至写明信片来表现抗争与不满: “我逃走了,你们应该找我.”它的内心依旧有着憧憬与希冀,只是最后它却谢绝了同伴的回家之邀.整个故事都弥漫着浓烈的孤独、无奈,逃跑者忧伤的情绪贯穿于故事的始终.这是一个孤独的,需要关注和抚慰的灵魂.

伊娃·林德斯特伦很擅长表现遗失之物、孤独、友情、渴望等主题,并通过画面的色彩、人物的个性、布景的呈现来烘托与汇聚.《我逃跑了》是其风格的典型代表,她也在书中倾注了很多思考.除了逃跑者之外,貂的形象令人印象深刻, 它始终是一个忙碌而沉默者,对于逃跑“它不想再说别的什么了”.是的, 总得有人观照内心世界,发呆沉思,也总得有人劳碌着生活.

创新与个性的完美展现

伊娃·林德斯特伦是一个富有创新意识的艺术家,每每赋予作品以新的艺术气质.伊娃·林德斯特伦曾说,她经常会将人物和动物混杂在故事中,这样会使创作变得有趣,同时,动物和人类混合的设计会将故事带到日常世界以外的地方,这种别出心裁的创意,让孩子与动物并置在一个故事中,带给故事更有趣和多元的意涵.《我们是朋友》和《伦德和狗狗》就是这类风格的典型代表.一个孩子走进森林,会发生什么故事呢?从《小红帽》开始,孩子与森林的故事已为很多创作者书写,演绎了或恐怖或温馨, 或成长或劝诫的纷杂主题.伊娃·林德斯特伦自写自画的《我们是朋友》,可谓女孩与森林故事中温馨而富有启示意义的创作.莉莉走进了森林,与野兔和蛇成为好朋友,他们放松地游戏, “野兔龇着牙笑,蛇笑得直打嗝”.只是,高兴的同时也会无聊和难过,他们都会努力想法子解决.他们互相邀请着做客,尽管生活习性与爱好都有不同,但这一切都不妨碍他们的友谊.在季节变换的森林中,在女孩的絮絮叨叨中,我们分明看到了孩子们对友谊的体悟、对生命的理解.这是一种浑然天成的,伴随着孩童的纯真、诗意与好奇的尊重与思索.无论是故事还是图画,都是满溢想象和温情,或者说这是一本可以与《在森林里》相媲美的精良制作.

《伦德和狗狗》是又一部表现摘月亮的图画书.詹姆斯·瑟伯的《公主的月亮》中的小丑、艾瑞·卡尔的《爸爸,我要月亮》的爸爸都是懂得孩子心理并给予关爱的成人.正是这些形象的存在,使我们明白这个世界有一群闷头做事、务实无趣的成人,也有一群永葆童心、愿意和孩子游戏嬉闹、理解孩子好奇和童真的另类成人.《伦德和狗狗》中伦德便是一位进行“摘月亮”壮举的成人,该绘本是对“摘月亮”情节的另一番演绎.

作为一名有个性与成熟的创作者,伊娃·林德斯特伦获得了2014 年国际安徒生奖插画奖提名.在图画的表现上,她偏爱水彩、水粉和石墨.她说水粉画的一个好处是便于帮助她弥补错误,因为很容易在不满意甚至画错的地方画上其他东西.她还坦承说《我们是朋友》这本图画书中冬天来临了的页面就有这种处理.她说如果不是画了很糟糕的兔子,画中一些树木和树桩就不会存在.这是一个成熟且追求完满的创作者率真的省思.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西方儿童文学的中国化与中国现代儿童文学(11cww005)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浙江师范大学儿童文化研究院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责任编辑郎静)

幽默论文范文结:

关于本文可作为幽默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幽默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下载。

1、幽默大师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