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计算机基础方面自考毕业论文范文 和基于微课版教材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学习活动设计类电大毕业论文范文

本论文主要论述了计算机基础论文范文相关的参考文献,对您的论文写作有参考作用。

基于微课版教材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学习活动设计

  摘 要:分析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结合翻转课堂的教学理念,提出基于微课版教材的课程学习活动模式,为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实践借鉴.

  关键词:微课;教材;大学计算机基础;学习活动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7800(2018)08-0080-02

  1微课与微课版教材概述

  1.1微课

  微课是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如重点、难点、疑点、考点等),运用信息技术呈现的以微视频为核心的碎片化学习内容.微课由于其主题突出、指向明确、资源多样、情境真实、短小精悍、使用方便、半结构化、易于扩充等优点[1],深受广大师生的关注,相关理论研究、技术探讨与实践应用也在全国展开.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课程资源,目前被广泛应用于各级各类学校的翻转课堂、混合式学习等教育改革项目中,既可以作为学习新知、难点处理、巩固拓展的学习资源,也支持独立学习、协作学习、集体学习等多种学习形式[2].

  1.2微课版教材

  微课版教材,是以纸质教材为主体,以微视频为核心的多媒体资源为教辅内容.通过在教材的章节开始、重要内容处、习题处印刷二维码,将纸质教材与多媒体教辅内容相关联,利用移动终端与移动互联网络实现平面阅读和网络学习的关联,达到书网互动、助学助教、延伸学习的目的[3].

  2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问题分析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是普通高校针对非计算机专业大一新生开设的一门公共必修课,旨在培养大学生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能力素养.当前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普遍存在以下问题[4]:

  (1)无法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由于地区差异等原因,大一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传统的“以教为中心”的大班授课模式使学生的知识获取路径单一,容易造成学习中“吃不饱”和“吃不消”的两极分化问题,同时学生也缺少个性化学习和指导.

  (2)教学模式单一.计算机基础教学通常采用传统的理论(课堂讲解)+实践(上机实验)模式.在理论课中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讲授、学生听,而实验课采用学生提问、教师被动答疑的方式,如何正确处理理论课与实验课中教与学的关系,加强课堂交互、提高教学效果值得进一步探讨.

  (3)实验教学效果不佳.教师一般会花费较大精力准备理论课,而实验课只负责答疑解惑.学生在实验课中局限于理论课所举范例的验证,缺少综合型、设计型、研究型的实验,学习只停留在消化、理解理论课上的内容,致使实验教学效果不是很理想.

  由于各种原因致使教学效果远不如我们的期望,为此各院校一线教师都在积极开展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各高校性质、信息化水平、师资力量等方面不尽相同,教师们只能依据本校的情况进行教学改革.

  3基于微课版教材的课程学习活动设计

  在总结和借鉴先前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翻转课堂的教学理念,构建一个以任务驱动为核心,以微课为资源,以碎片化学习、混合式学习为手段的课程学习活动模式[5-6],如图1所示.

  在该模型中,整个学习活动过程分为课前、课中、课后3个环节,各环节的学习活动各有侧重,环环相扣,循序渐进,每一个环节的学习效果都会影响到课程学习的整体效果.

  3.1课前

  (1)教师-课前:①明确学习目标,实施任务驱动.根据课程培养目标和教学内容,将教学目标进行分解,形成以学习任务完成可达的学习目标,学习任务可根据需要分为基础任务、综合任务和拓展性任务;②搭建在线学习平台,发布课程学习资源.教师充分利用群、微信公众号等建立课程交流平台,并将搜集、制作好的辅助学习资源(如教学课件、教学案例、小测验等)通过网络平台呈现给学生,这就可以将有限的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③在交流互动中不断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效果,适时提供在线指导,并记录疑难问题.

  (2)学生-课前:依据教师发布的学习任务,利用教材、微课等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并通过完成课前基础任务了解自己的学习效果.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自主地安排学习时间与地点,自己控制学习进度,遇到问题可以通过网络平台与老师、同学交流讨论,并将最终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进行记录、反馈.

  3.2课中

  (1)教师-课中:①对学生课前基础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点评,刺激学生回忆课前所学内容;②根据学生课前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通过集中讲授或操作示范答疑解惑,或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小组协作学习、案例学习等学习活动,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入的学习与实践;③组织学生交流与汇报学习成果,并开展多元化教学评价,如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同伴互评.

  (2)学生-课中:通过参与课堂活动,解决课前学习过程中的疑难问题,然后把学到的理论和技能运用到新的情境中,完成以强化巩固基础任务为目的的综合任务,解决更复杂的问题,进行高阶学习,学有余力的学生还可以挑战创新性任务.

  3.3课后

  (1)教师-课后:①上传学生的优秀作品到网络平台上,以供学生进行观摩和学习;②将学生的课前学习情况和课中参与各项活动(提出学习问题、参与交流讨论、分享学习成果等)情况进行记录与总结,形成综合评价结果并反馈给学生;③教师进行自我反思,根据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对各环节中的内容、方法等进行总结和优化.

  (2)学生-课后: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效果进行总结反思,并利用相关资源进行拓展性学习.

  4基于微课版教材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实践

  将基于微课版教材的课程学习活动模式应用于“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采用问卷调查与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对学生进行调查,同时结合学生期末的评教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学生对基于微课版教材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效果给予高度肯定.现将基于微课版教材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学习活动模式应用策略总结如下:

  (1)模块化组织教学内容.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材包含内容较多,因此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和基础水平,对课程内容重构,模块化组织教学内容,每个模块可以分为必学模块和选学模块.根据不同知识点,将每个大模块再划分为若干小模块,对有些小模块进一步细分为基础模块和进阶模块,以解决“吃不饱”和“吃不消”的问题.

  (2)学习任务的设置以职业技能为导向.课程教学过程中,每个模块的教学都以任务为导向、成果展示为促进.学习任务的设计建议结合学生专业特点及就业方向,设计具有职业岗位特色的教学情境,以仿真的工作任务为主线,突出实际应用能力,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加强对职业技能的认识,从而激发学习兴趣.例如在为师范生设置学习任务时,将学生置身于教师岗位的角色,以教案制作、试卷编排、考试成绩的统计分析、教学幻灯片的制作等仿真工作任务为主线开展教学.

  (3)教学活动多样化.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内容包括理论型、操作型和理论操作结合型,要根据课程各个模块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组织开展不同的教学活动,如问题探究、讨论辩论、任务驱动、案例学习、小组协作学习等,让学生通过参与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实现知识的内化.

  (4)学习评价多元化.考核评价不仅是检验教学效果的手段,更是调控和激励学生学习的有效措施.因此,必须围绕线上、线下学习活动,采用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参与的各项活动情况(包括观看微课资源、提出问题、参与交流讨论、学习成果展示、分享学习经验等)进行记录、评价,实现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可以是对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价,通过学生自评和同伴互评完成.例如一篇长论文的排版,一个PPT设计的评价,先由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然后其他同学给出评价、提出建议,实现同学之间互相学习、互相借鉴.

  5结语

  基于微课版教材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可以很好地衔接实体课堂教学与在线学习,让纸质教材和微课相互弥补不足而实现更好地教学,有效解决当前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存在的问题.笔者所在学校是一所省属师范院校,目前缺乏适合学生个性化学习的优质资源,因此选择了微课版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材,希望借助“他山之后”探索适合本校的教学改革之路.但基于微课版教材的教学改革还在尝试与探索中,还有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与探讨,例如:如何合理设计学习任务以达到促进学习的目的;如何通过有效的教学评价督促、激励学生的学习;教材配套的微课资源是否适用于本校的课程教学?学生自带移动智能设备的大量使用,会不会给学校的网络带宽和信息安全带来较大的影响和挑战等.上述问题将是持续开展教学研究、建设本校优质资源的内在动力.

计算机基础论文范文结:

适合计算机基础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相关本科毕业论文,相关计算机基础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1、论文计算机

2、计算机应用毕业论文

3、计算机应用技术论文

4、管理学基础论文1500字

5、计算机科学和技术专业导论论文

6、计算机硕士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