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家风家训方面专科开题报告范文 与中华家风家训的传承价值与实现途径探析相关自考开题报告范文

本论文主要论述了家风家训论文范文相关的参考文献,对您的论文写作有参考作用。

中华家风家训的传承价值与实现途径探析

石栋凌

(江苏师范大学 传媒与影视学院,江苏 徐州 221009)

【摘 要】中华家风家训是中国特色的传统文化价值观的呈现形态,它反映了中国人民的人文价值与精神价值.传承中华家风家训,不仅有利于培养伦理道德素养,进而领悟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还有利于社会和谐发展.在新媒体时代,要更好地传承中华家风家训,必须要营造社会文化氛围,创新媒介宣传方式,注重传承的广度及深度.

【关键词】家风家训;传承价值;伦理道德;传统文化;实现途径

中图分类号:B82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10-0229-04

前些日子,央视播出的动画片《郑义门》引起社会热议,该片通过“江南第一家”中的多个生动故事,体现了“家风”与“家规”的重要性,深刻体现着中华民族独有的“国家”概念,即国与家紧密相连、不可分离,治国从治家开始.在2016年纪委六次全会和春节团拜会上,总书记特别强调“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世人对“家风”的定义已有很多,在笔者看来,“家风”是指由父母或祖辈所提倡,并能身体力行和言传身教,用以约束和规范家庭成员的一种风尚与作风.它是一个家庭或家族精神道德的沉淀,是世代传承、经久不息的文化品格.家风纯正,社会风气才能积极向上.“家训”是将温情化管理与惩罚性管理有机结合起来,寓管理于福利之中,化管理于日常生活,春风化雨般地对我们的言行举止形成一种定向性与原则性的约束管制,是中国传统社会的基本治理方式.

对中华家风家训概念的理解,不少前辈做过精确定义,笔者更喜欢将它归为一种中国特色的文化.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文化,而家风家训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在文化的大环境下一点一滴孕育出来的,这也是中华家风家训得以在世界文化中历久弥新的原因.总书记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详细阐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习总书记指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们提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充分体现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升华,体现了古圣先贤的思想.”①不难发现,中华家风家训的很多内容都包含深刻的儒家文化.作为中国历史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中华家风家训肩负传承的重责.

一、中华家风家训的文化理念与公共诉求

古语云:“齐家、治国、平天下”,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古老的河流文明让我们形成了深刻的家国一体思想.中华家风家训是中国特色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体现了国人的文化思想与价值观念.古时中国人喜欢聚族而居,重视家风世泽,团结人心,形成了良好的家族风气.人们一方面强调继承,向高贤大德学习,保持德行不坠;另一方面,努力做好自己,成为新一代的典范.从哲学的角度来看,中华家风家训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指导着我们的行为实践.良好的家风家训一经养成,就能不断地继承发扬,潜移默化地陶冶人们的思想性情,从而形成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

关于中华家风家训的艺术美德,丰子恺的《护生画集》中就有不少体现,将形象的漫画与贴切的诗词结合起来,给人以深刻的艺术美感.2016年7月,北京国学典籍馆、北京书法院与平凉市委宣传部共同举办《时贤弄翰,古训重温——“北-平”传统家风家训书法展》暨国学典籍馆学者艺术家西部采风公益助学活动,把书法艺术与家风家训巧妙融合,创新展现了中华家风家训的艺术美德.不得不承认,每一个国家的家风家训都是其艺术美德的缩影,而中华家风家训传承的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艺术,彰显国民的精神价值和艺术理念.

二、传承中华家风家训的社会价值

中华家风家训作为一种拥有中国特色的文化理念,体现了中国人民的精神价值与艺术美德的追求,其蕴含的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无论在哪个时代都会陶冶人的性情,这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长期培育和形成的文化和道德氛围,带给我们强大的感染力和深深的认同感.有时我们的言行举止在不经意间表达的是对家风家训的传承和默认,这也就解释了海外华侨和留学生会有“根文化”一说,可见中华家风家训有其无与伦比的艺术魅力和社会价值.

事实上,大多数家庭都受到儒家文化的熏陶,具体表现为勤俭、节约、好学、上进……这些构成了家风的基本内容.也许中国传统家庭教育中诗礼传家的内涵会随着时代有所变化,但核心价值不会改变.社会在变,家风也在与时俱进,更加开放、自由、健康、向上.在现代社会,弘扬好的家风家训,可潜移默化地传达社会规范,社会风气自然会得到改善.通过对当前社会的观察和文化市场数据分析,中华家风家训的传承价值可以归纳为如下几点.

第一,有利于培养伦理道德意识.“上以风化下,下以风讽上”,高尚的德行既可以影响教化别人,亦能够以此严格自律.《颜民家训》原本目的是教育颜氏子孙,然而后人从中汲取了许多教训,成为普世皆可适用的道德警言.若人人都能维护自己的家风,借鉴别人他姓的家风,必将发扬好传统伦理的精髓.

翻开历史长卷,不难发现,古代名臣、近代贤士们,其成才成功无不深受优良的家风家训熏陶.北宋的司马光虽官高权重,但教子严格,很注重培养子女自律自立意识.其《训俭示康》里总结了历史上许多达官显贵之子,因受祖上荫庇不能自强自立而颓废没落的教训,告诫其子:“有德者皆由俭来也.”“俭以立名,侈以自败.”梁启超对于子女的爱,是全方位的,不仅在求学方面,在为人处世,甚至理财、时政等诸多方面,皆以平和、平等的态度对待.如他在学习上教育梁思庄“求学问不是求文凭”,所以产生了“一门三院士”的佳话.丰子恺认为孩子要在爱的空气中自由成长,极力反对把孩子培养成“小大人”,他还重视培养孩子的独立精神,与子女“约法”:大学毕业后,子女各自独立生活,并无供养父母之义务,父母亦无供给子女之义务.

中华家风家训的传承是我们对传统伦理道德的吸收,让我们在先贤的教育启发中成为更好的自己与更有用的社会人才.家风家训是融入血脉中的骄傲,是先人从一代又一代的生活中总结出的家族风气.尤其在世风日下的今天,提倡家风家训,更是一件别有意义的事情.

家风是一种无言的教育,润物无声地影响孩子的心灵,家长们都希望孩子健康成长.因此,很多年轻的妈妈们从小就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勿以善小而不为,可以说,笔者很认同这种中华家风家训在当下年轻人世界里的表现方式.现今,中华家风家训的范围不应局限于“夫妻间相和”“不过分宠溺子女”“父慈子孝”“亲友和睦”等,这些方面固然要重视,但更要注重德才兼备.

新媒体时代下的人们生活节奏高效、快捷,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十分迫切,正因如此,我们对人才的培养更不能放松,在才能获得认可的同时,也要具备优秀的思德素养和良好的家教.所以要从小注重家风家训的熏陶,规范自身言行,学会承担对家庭、社会乃至国家的责任.

第二,有利于传承中华文化的深刻内涵.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中华家风家训是先祖留给我们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这些闪烁着智慧光芒的人生经验总结,是启迪我们为人处世、治家育人的济世箴言.用优秀的家风家训来培养子女的心灵美、行为美、人格美,是当代商业化社会中势在必行的大事.我国正值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现代社会价值观向多元方向发展,道德文明的滑坡现象层出不穷,人们思想品质出现了诸多问题.面对现状,我们除了客观认识以外,更重要的还应该找出解决的办法.家庭教育是人的启蒙教育,它在道德教育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我国古代十分注重家庭对人的教化,中华家风家训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经典,从它能够存在于不同的时代并且经久不衰,就可以看出其存在的合理性和强大的生命力.站在新时代的角度,重新学习和研究我国的传统家训,探寻先人智者们的宝贵思想,对当代的家庭教育很有启发意义.②

继承和发扬先祖们留下的精神财富,重塑现代家风家训的新理念,继往开来,推陈出新,将中华家风家训的建设融入到社会主流文化的发展中,使中华精神文明如春风化雨般潜入人心,形成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传承中华文化.

第三,有利于提高国民的精神文明.当前,国家大力倡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教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传承中华家风家训作为一个很好的依托和载体,是维护社会团结与和谐的重要精神力量,是提高国民精神文明的重要保障.常言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家风家训所培养的良好素质会延伸到家庭外的社会生活中,从而提升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传承中华家风家训能够强健个体的心灵和精神.在变化多样的现代社会生活中,人们常常会感到迷茫与困顿,此刻,如果想起父母一两句言传身教的话,就会克服心理和精神上的障碍.中华家风家训蕴含的伦理规范和道德理念,不仅增强个人主体对中华民族本土文化的自觉认同,而且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加强全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离不开家风家训的传承.它于社会而言,就是一种道德的力量和规则的信仰.强化家风家训,会产生道德认同感,形成文化自觉,国民的精神文明才得以提高.中华家风家训始终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点.

三、传承中华家风家训的实现途径

综上所述,中华家风家训在培养伦理道德意识、传承中华文化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但是在实践中如何实现这些价值,如何使中华家风家训的传承更具艺术性和创新性、更深入人心,这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并提出具体解决方案.在笔者看来,中华家风家训的艺术传承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加强制度保障.中华家风家训的传承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教育和引导作用,从大环境来说,规范社会制度显得尤为重要.要重视中华传统文化研究,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要有中国精神,而中国精神的很大一部分内容就来自中华家风家训的传承.

在政府层面,要为中华家风家训的传承出台一系列相关政策,让普通公众形成一种规范性的纲领意识.近年来,和地方发布了一些相关文件,但落实效果并不明显,主要是缺乏对传承中华家风家训的系统性和实施性的认识,所以不免出现了一些“空头制度”.

在公众层面,要深入贯彻并执行政府出台的政策制度,将中华家风家训的传承工作落到实处.其实,在现今依法治国的大背景下,笔者认为,可以将家风家训中的部分内容做为法律规范,从而激发公众心中的敬畏感.这样,无论是家风家训的宣传还是落实,都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建立健全家风家训的制度保障,兼顾相关监督和奖励机制,让家风家训的传承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同时,政府要倡导先进文化,高度重视网络宣传和文明风气,公开工作,建设好、管理好、使用好门户网站,把门户网站打造成宣扬中华家风家训传统文化的前线主阵地,调动全社会的积极性,提高全社会的精神文明意识和全民的传统文化素质.

其次,完善教育环境氛围.近年来,随着国家相关政策的出台和有关部门的要求,“重才轻德”的教育方式已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要使中华家风家训的文化理念得到社会大众的认同并传承推广下去,就要发挥各种教育机构和教育人士的宣传作用.一方面,各级学校或者办学机构要开设中华家风家训的相关课程,也可以参加一些户外锻炼;另一方面,家长在关注孩子学习成绩的同时,也要注重其德智的全面发展.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言谈举止、社交方式等都不可忽视.只有每个家长都注重家风家训的言传身教,才会散发出积极向上的正能量,社会才能文明进步、和谐发展.虽然,中华家风家训精神对现在的家庭来说有些陌生,甚至由于时代背景的限制,会有其消极性和局限性.但不可否认的是,在古代社会,它是家庭文化以及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中华家风家训在教育子孙志向高远、诚实守信、孝亲尊长等道德树立及品德培养方面表现出了积极的作用.它可以为现代社会关于公民道德建设、和睦家庭关系、和谐社会文化等方面提供很多有利的参考.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社会教育的大环境能形成对中华家风家训传承的敬畏感和使命感,通过健全学校教育形成浓厚的社会氛围,促使每一位公民牢记中华家风家训,时刻约束自己的言行,自觉抵制违背中华家风家训理念的行为,共同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当然,在新媒体时代,可以使家风家训的教化更富有时尚气息.比如,开展“网民最喜欢的家训”网络活动,通过网络点赞和短信方式评议出最受网民欢迎、便于传播的优秀家训.

第三,创新媒介宣传方式.当下人们对中华家风家训推广传承的手段主要集中在平面广告上,一些交互性的社交软件和移动设备虽然有所涉及,但还未形成主流.表现的内容也是参差不齐、浮于表面,没有体现中华家风家训的内涵深度.其实无论是借助传统媒体,还是现今的新媒体交互平台,这只是传播手段的不同,真正要做好的是中华家风家训的实质,换句话说,就是要达到传承的最终目的.

从小的方面来说,研究路径的创新是指运用传播学、设计学、广告学等相关理论方法,分析中华家风家训,调研传播媒介,包括时行的微博、微信、头条号、H5平台、APP社交软件等.但笔者认为更创新的渠道是,对中华家风家训做一些线下活动的安排,让大家在实际的体验中真正感受到中华家风家训的实质内涵和精神意义.将中华家风家训的理念融入诸如旅游策划案、主题公园、文化展览中.譬如说,可以为某生态旅游公司策划一个以中华家风家训为主题的方案,主要是举办“亲子假日”的观光游览活动,针对现在忙碌的生活节奏下,一家人聚少离多的情况,“亲子假日”活动倡导花些时间和家人一起在生态农庄中劳作、游戏、阅读家箴家训的书籍,享受和家人在一起的时光.旅游场地也可以布置成中华家风家训的主题风格,小到纪念品的选择,大到旅游宾馆的建筑设计、旅游活动的具体方案,每一个点都可以加入中华家风家训的艺术理念,形成全新的集商业性手段、公益性目的、创意性思维、实物化运作于一体的整体性多赢研究战略.另外也可以针对大学生群体举办中华家风家训书法展,陈列当代大学生的家训美德和书法艺术,彼此交流有关家风家训的理解和体会,将中华家风家训的宣传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弘扬家庭美德,传承优良家风,关键在于行动,在于实践.要在创新家风传播方式上多花心思,充分运用全媒体传播理念和宣传手段,注重发挥主流网络媒体的平台作用,有效运用新媒体平台,开展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传播推广活动,提升传播效果,扩大受众面,形成广覆盖、广传播的宣传阵势,切实以好的家风家训支撑起好的社会风气.因此,要开创新型家风,与时俱进,吐故纳新,剥离落后保守,倡导开放多元,将传统家风融入时代精神内涵.

第四,注重传承实质.在信息时代,如何利用商品文化来传承中华家风家训,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一方面,我们要适应这个商品信息化的世界.要知道,完全公益性的家风家训传承推广是很单调的,有的时候甚至达不到预期效果,最终沦为“面子工程”.另一方面,我们要把握好商品化的尺度,始终牢记商品只是一种手段,重要的是中华家风家训的内涵传承.例如,在诸如月饼、糕点等传统意义美食的外包装设计上融入家风家训的传统元素,综合色彩搭配、纹理结构、材质选择、图案塑造等,通过商品实物,融入崭新的中华家风家训的视觉元素,将传统文化概念实物化,又不失公益传播效果,可谓一举两得.

中华家风家训是一个理念,它没有具体的轮廓形状.因此,无论是一个产品的Logo设计,还是一个策划方案的出台,我们始终要把握好主方向,即再好的象征实物也只是一个依托,最关键的是要表达中华家风家训精神层面的内涵.如果一味重视实物包装,忽略实质内涵,仿佛没有了筋骨,象征实物的生命力也是有限的,无法达到传承推广的最终目的.

最后,强调传承的深度.有的时候推广宣传方案做得很成功,短时间内也深入人心,可是却无法继之以长,这也是现下传承路径的一个瓶颈.正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系统工程,需要从孩子抓起,需要拓宽渠道和途径,丰富载体,让人们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自觉践行.

家风家训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形式,内含丰富的道德素质教育和价值观培育的内容,理应成为承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推动其得以践行的重要载体.中华家风家训的传承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笔者也不赞成“面子工程”——急功近利的传承手段.应循序渐进,一点一滴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由此才能推动中华家风家训理念在社会大环境的扎根践行和深入传承!

注释:

[1]颜世元.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道德理念[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4,53.

[2]樊虹.我国传统家训蕴意及其现代文化价值[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8.

作者简介:

石栋凌(1995-),女,江苏南通人,本科,江苏师范大学传媒与影视学院,研究方向:广告设计.

基金项目:本文系作者主持的大学生创新创业重点项目《中华家风家训公益广告设计与推广》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610320008.

家风家训论文范文结:

关于本文可作为家风家训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家风家训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下载。

1、家风家训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