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管理专业学士学位论文范文 跟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析有关硕士学位论文范文

本文关于管理专业论文范文,可以做为相关论文参考文献,与写作提纲思路参考。

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课题名称:人力资源管理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以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为例(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校级科研项目,课题项目编号:SGYYB2016-38).

摘 要: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是高职教育的核心,对目前我国高职人才培养的现状进行分析,根据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过往三届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毕业生毕业就业质量追踪的调研数据,探索就业质量与人才培养的影响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新构想.

关键词: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高职人才培养是高职院校教育管理工作的出发点与落脚点,是高等职业教育的核心内容,对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技术人才培养的现状进行分析,高职院校必须准确把握人才培养目标,构建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才能更好地肩负起为社会发展培养高职人才的重任.

一、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我国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大多均由以前的劳动人事管理等专业演变而来,不少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开设时间不长,加上受到院校自身知名度、办学规模、师资力量、教学设施与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存在诸多不足.主要现状分析如下:

1.专业定位及培养目标不明确

专业定位包括宏观方面和微观方面,宏观方面主要指对社会需求的学生应具有的素质和能力比较清楚;微观方面主要是各个高职院校对市场及社会需求有比较清晰的定位.目前,高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在这两个方面均存在定位不够准确的问题.

2.实训基地与企业岗位需求匹配度不高

各个学校由于资金及资源等限制,教学的专业实训室、实训基地的建设跟不上需要,尤其是针对企业及社会岗位需求的实训室和实习基地.由于人力资源管理岗位工作有一定的保密性等特点,校外实训基地开拓难度更大,大型中企业不愿意接受学生顶岗实习;小规模企业对人才的需求量不大,也不愿意接受学生实习.

3."双师"型教师数量不足,实践教学内容与社会需求缺乏有效协同

目前国内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师资相对短缺,尤其是有企业管理实践经验方面的教师数量极少.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教学往往需要具备一定实践经验或管理技能.大多数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师一般具备基本的理论知识,但大多数教师缺乏实践经验.专业教师应该具备"双师型"素质.实践师资不足将导致学生的职业实践能力与社会需求存在一定的脱节,教学质量将受到影响.

4.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教学手段与方法单一

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没有充分按照人才定位的目标、职业岗位群所需能力及职业需求特点设置课程;公共类课程的设置没有把握好原则,设置比重较大,实践教学课程设置比重较小.教学大多集中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上,教学手段与方法比较单一,忽视了学生实际情况及起码的认知规律,抑制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更不利于职业能力及应用能力的培养.

5.课程体系缺乏特色,不能体现专业优势

高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培养具备管理、心理学、劳动法及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的人才,能在企业、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综合管理、行政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相关工作.但是,目前大多数开设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高职院校,在制定专业教学计划时,缺乏自己学校的专业特色和优势.

6.人才培养模式没有突出"职业"的特点

高等职业教育的关键在于培养的人才具备较强的"职业"特点,才能与本科甚至是中职有明显的区别,培养出来的学生应该是能够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实用技能人才.而目前高职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职业"特点不明显.

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质量分析

本着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角度考虑,同时也为了为制定更为合理有效的人才培养方案,在上一版的人才培养方案编制完成实行后,课题组成员对该专业2013、2014、2015三届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展开了调研活动,本次调研主要通过问卷调查和个案访谈两种形式展开;在此数据分析基础上,以期能够找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方向人才培养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不足与问题点,提出针对性对策和建议.

1.学生问卷调查数据分析

通过分析毕业生调查问卷内容和用人单位的问卷调查,总结分析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不足:

1.1毕业生视角

(1)工作基本情况:毕业生专业对口率有待进一步提升,专业知识在工作中运用不多.

(2)对教学情况的评价:理论课程多、实训少,实践教学环节欠缺,动手能力不足;实习安排尚存不足,有待于进一步完善;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有待于进一步提高;毕业生就业指导缺乏.

1.2用人单位视角: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创新能力需要进一步提升.

2.访谈分析

除问卷调研外,调研组还就毕业生的就业状况评价、教学质量评价、课程设置评价、期待与建议等几个方面对三届毕业生共计36名学生进行了访谈.访谈情况分析如下:

(1)求职过程中存在障碍:人际沟通和交际水平有限,不能够很好的表达和展现自己.(2)工作适应能力:希望可以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职业精神方面,提高写作、沟通与交往的能力.(3)课程设置方面:多增设实践教学课程,设置相关的专业或拓展性选修课.(4)多增加实习实践机会.

三、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新构想

根据高职教育的特点,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应该以满足社会发展需要为目标,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核心技能为主要内容.研究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理应从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内容、过程控制、师资力量等方面考虑,提出更为切合实际的思路.

1.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树立新型人才培养理念

高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具有与本专业工作岗位相适应的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管理意识,熟练掌握人力资源管理基础知识与职业技能,能够在企事业单位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或相关管理岗位工作.

2.加强实践教学内容,突出"职业"特点

加强实践教学内容,是提高学生职业技能及应用能力的重要手段.高职教育的关键在于其人才培养模式要具有"职业"特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职业"特点主要体现为:1、以培养职业技能及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该专业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培养方案;2、以应用能力培养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3、实践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职业技应用能力和综合素养,因此,实践教学在教学计划中应占较大比例.

3.学习成绩考核与评价

学习成绩考核根据不同课程的不同特点采取多角度、多样化的考核方式,在考试形式上采取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加强实践性考核的比重,结合课堂提问、学生作业、课堂听课及掌握程度、实训等情况,注重考核学生动手能力和应用能力.

4.提高教师教学水平与教学质量,加强"双师型"师资的培养力度

高职教育属于应用型教育,教育质量的高低和教师的经历和水平有直接关系,而"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尤为重要,建设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才能为教学质量提供基础的保障.学校应当为教师的挂职锻炼等提高实践能力的方式提供更多的机会,努力打造一支高水平教师队伍是保证教学质量的根本.

5.在课程体系的能力拓展模块中开设一定数量的选修课程

互联网经济时代,不但对人才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有一定的要求,对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拓展性能力有了进一步的要求.高职院校理应跟上时展的步伐,在培养学生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也应当加强拓展性能力的培养,培养出更多适应时展和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因此,在能力拓展模块中开设一定数量的选修课程,将选修课的选择权交给学生,将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也能够提高该专业学生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由于许多高职院校在学生入学后的第五学期只上2个月的课程,然后就安排实习,因此该方案最好的实习时间为第四学期和第五学期,如下面的例子所示:

某高职院校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在第四学期开设课程共需10门课程可以完成教学培养计划,则可以提供14门课程(其中8门为必修),举例:企业文化、劳动经济基础、公文写作、人力资源管理软件实训、办公软件操作、薪酬管理、员工关系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市场营销、人员素质测评、秘书实务、档案管理实务、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Ⅲ、职业生涯规划Ⅱ,共计14门课程(必修课为8门,总需开课门数为10门),则学生可从8门必修课以外的6门选修课里选择2门课,这样学生可以根据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规划有选择性的选择适合自己的2门课程.第五学期开设8门课程(3门必修课,需再选2门选修课),但仅需要5门课程可以完成教学培养计划,则学生除上3门必修课以外,从其余的5门选修课中选择2门课程.比如可以开设如下的选修课:电脑平面设计、专业英语、速录、领导科学等.当然,不同高校培养目标有较大的差别,在设定这些课程的考虑是有差异的,在保证总学分的前提下,可以结合不同学校毕业生的反馈建议进行调整,这样可以在最大程度上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能达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李雯雯,方昆,冯玲.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人力资源管理"参与式教学改革研究[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6,(01):127-128.

[2]韩红蕾.高职院校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构建[J].现代营销(学苑版)2015,(6):69-70.

[3]金延平.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管理观察》2009,(10):130-131.

[4]李建忠.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大学生职业胜任力开发研究[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43-45.

[5]王萍.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8,(10):43-45.

[6]刘永安.地方性本科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产学研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08,(6):26-28.

管理专业论文范文结:

关于对不知道怎么写管理专业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管理专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的作为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1、工程管理专业导论论文

2、旅游管理专业毕业论文选题

3、工商管理专业论文

4、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论文题目

5、行政管理专业论文题目

6、物流管理专业毕业论文选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