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历史本科论文怎么写 跟高校公选课中国历史人文地理课程建设刍议有关硕士论文范文

此文是一篇中国历史论文范文,为你的毕业论文写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高校公选课中国历史人文地理课程建设刍议

罗权

(贵州师范大学 喀斯特生态文明研究中心、历史地理研究中心,贵州贵阳550001)

摘 要:中国历史人文地理公选课在培养学生人文素养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因公选课的特殊性,在教学内容选择上要求全面性的同时应有所侧重,注重趣味性,将自身研究与课程讲解相结合,并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关键词:高校;公选课;历史地理;课程刍议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615(2017)02-0095-03

DOI:10.15958/j.cnki.jywhlt.2017.02.019

中国历史人文地理课程在高校历史学、地理学等相关专业课程中具有重要地位.然而,目前将该门课程作为选修课的高校并不多见.2016年9月,贵州师范大学首次将中国历史人文地理作为公选课,学校高度重视这门公选课的设置,并对此做了精心设计.就开设该门课程的班级规模而言,每学期开设4个班,每班学生人数上限为80人.就选修生的专业背景来说,选修学生专业涵盖自然科学、农业科学、工程与技术科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四大类别(本校没有医学类专业),理工科选修学生的占比与文科学生基本持平,体现了各专业学生对这门课程强烈的学习诉求.从授课反馈情况来看,这门公选课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选修学生的热情出乎预期,四个班全部满员,为何如此多的学生选择选修这门课程?我们又将如何实现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怎样满足高校学生对这门课的本质诉求?本文对此类问题抛砖引玉,以求教于方家.

一、“中国历史人文地理”课程开设的意义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选择标准,不仅强调人才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还注重人格品质、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协作意识等综合素质,这些“软实力”的提升都需要人文素养的培育.加强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已经成为高校教育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它不仅关乎高校人才培养的好坏,也关乎高校教育的最终成败.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必然需要让其从历史长河中明辨善与恶、真与伪、美与丑,从而养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培育健全的人格,这也正是历史人文地理课程的开设意义之所在.

历史人文地理学是研究历史时期地球表面人类活动或人与环境之间关系所形成人文现象的分布、变迁及其地域差异的科学,是历史地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1]9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辽阔疆域的文明古国,历史上游牧文明和农耕文明、中原礼仪与边疆风情的激烈碰撞造就了绚丽多姿的文化,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历史人文内涵,为历史人文地理的研究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中国历史人文地理的研究起步较晚,谭其骧先生曾指出:“建国以后将近三十年,人文地理遭受冷落,大致和社会学、法律学等学科一样,长期废而不讲.”[2]从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学界开始重视人文地理学,很多学者投入此领域进行研究,逐渐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将历史人文地理的内容从单纯的政区地理(或说是沿革地理)扩展到政治、经济、文化、城市、交通、军事、人口、民族等领域.近年来历史社会地理、历史乡村聚落地理、历史物流地理、历史景观地理、古地图研究与历史地理信息系统等领域的研究也在蓬勃展开.由是观之,历史人文地理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对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二、教材的选择与教学内容设计

教材是课程开展的基础,选择合适的教材不仅便于教师教学过程的开展,也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全面系统掌握.目前,学界有专论中国历史人文地理的通识性专著,即邹逸麟先生的《中国历史人文地理》(科学出版社2001年),但此书成书年代距今已有十余年,不能完全反映最新的研究成果与学术动向,特别对历史军事地理、历史民族地理、古地图研究与历史地图编绘等重要内容涉及较少,因此,我们必须借鉴其他研究成果.可喜的是,改革开放以后已经有18部通论性的中国历史地理著作正式出版,是历史地理学走向成熟的标志.[3]当前,在全国高职、大专院校最广泛采用的教材是蓝勇主编的“专升本”教材《中国历史地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本科院校最广泛采用的则是蓝勇主编的《中国历史地理(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同时,邹逸麟《中国历史地理概述(修订版)》(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张全明《中国历史地理学导论》(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陈昌远《中国历史地理简编》(河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等书目也较受欢迎,这些著作内容较为系统、全面,为课程的开展提供了资料保障,但知识体系亦有滞后性的缺点,不能及时反映学科动态.同时,这些教材主要是针对历史学、地理学专业的学生,而高校公选课中大多数学生缺乏基本的历史学、地理学基础,若照搬教材难免使其无所适从,极大影响课程的开展.

为了适应高校公选课的实际要求,本课程的开设在蓝勇《中国历史地理(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中历史人文地理章节的基础上,广泛采纳其他教材之长,并尽可能汲取学术前沿成果的基础上,制作了一本《中国历史人文地理简编》的公选课教材.这本教材在兼顾内容全面性的基础上,在章节论述中有所侧重,在探讨“人地”、“时空”两大主题的基础上,突出历史地理的现实关怀,重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与问题意识.本门公选课课时设计为16讲、32课时,为了加深学生对贵州历史文化地理的认识,本程专辟贵州历史人文地理专题,着重探讨贵州的政区演变及国家认同的形成,贵州文化地理的分异及其地位等内容.

三、讲授该课程应当注意的问题

(一)注意内容的趣味性和讲解的生动性

中国历史人文地理课程的讲授,要在较短的时间内让学生全面了解历史人文地理的学科内容是较为困难的,若讲解内容过多,反而会将历史人文地理基础薄弱的学生不能适应,及至出现厌学情绪.因此,应注意课程内容的趣味性及教学方法的生动性、灵活性,不能简单地罗列概念和生硬地展示课程内容.例如,在讲解中国历史地理学创立的背景时,可简要介绍《禹贡》半月刊的成立前的社会形势.一方面,“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已经发动了灭亡中国的侵略战争,国土正在迅速沦丧;另一方面,中国自古有天下观念而无国家的地理认知,导致民国成立二十余年后自政府到民间对我国的疆域具体情形仍不甚了了,所以顾颉刚先生才大声疾呼研究经世致用之学,“不要空谈救国,到民间去,要把自己的脊梁竖起来,真正去唤醒民众.”并着重开展史地研究,“好看看我们民族的成分究竟怎样,到底有哪些地方是应当归我们的.”[4]这样的内容讲述就使学生能深刻感受历史地理学强烈的现实关怀特点.

(二)教学内容有所侧重

历史人文地理知识体系丰富,如果全面平铺直叙,不仅增加老师的负担,而且会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达到事倍功半、事与愿违的效果.因此,在各专题中必须寻找一些问题的切入点和知识的闪光点进行探讨,如在探讨历代疆域变迁时,不需要强调某朝某代有多少州郡,也不必细致讲解某年某月一城一地的得失,而应主要探讨大一统国家形成的过程及其内在原因,如先秦时期的天下一统观与秦帝国统一疆域的形成,清帝国的民族观与边疆民族地区的内地化进程等.

(三)将自身研究与课程讲解相结合

需要注意的是,任何一名合格的大学教授,都应该是一名优秀的学术研究者.如果没有自身的学术研究体验,就不能深刻地掌握学术发展的脉络,随时根据学术前沿更新自己的知识,所讲授的内容也只会是一些单调、乏味、空洞、过时甚至错误的内容.由于中国历史人文地理内容庞杂,在公选课背景下要让学生短期掌握也绝非易事.老师在讲授过程中应当有所侧重,在为学生厘清中国历史人文地理大致脉络的情况下,对自身研究所长部分可以着重进行讲解,这样更容易使课程更生动活泼,也可使学生走入老师的研究世界了解学术研究的兴趣,并初步掌握一些研究方法和技巧.如在历史军事地理专题的探讨中,笔者并不像通常一样重点探讨长城的演变,而结合自身特长探讨关隘寨堡的演变,并选取一些西南寨堡进行个案分析,将田野考察的经历与学生分享,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四)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大学课程的教学目的与中小学课程有着本质区别,它不仅要求老师将知识正确地向学生传授,而更需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目前高校要求教师在科研与教学两方面并行发展,同样老师也应要求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同时,掌握初步的学术研究技能.就本课程而言,就是引导学生以怀疑的眼光看问题,培养其问题意识及初步研究的能力.例如提到禅让制度时,除了将《史记·五帝本纪》、《史记·夏本纪》中关于尧舜禹禅让的美誉列出,还应列出史籍中的相反记载,如《竹书纪年》中所载:“昔尧德衰,为舜所囚也.舜囚尧于平阳,取之帝位……舜囚尧,复偃塞丹朱,使不与父相见也.”《荀子·正论篇》载“夫曰尧舜禅让,是虚言也,是浅者之传,陋者之说也.”《韩非子·说疑》又载“舜逼尧,禹逼舜,汤放桀,武王伐纣,此四王者,人臣弑其君者也.”这种大众耳熟能详的典故中的不同记载,更能够引起学生的热烈探讨,从而使他们在问题讨论中得到收获,并养成时常怀疑的问题意识.

(五)课程作业可与学生专业相结合

公选课作为一门通识课程,必然有各类别专业的学生进行选修,专业背景复杂,年级层次不一是其最大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难免有众口难调之感.如果讲授的内容过于专业,难免让学生望而却步,产生厌恶情绪.只有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将历史地理与所学专业结合,才能使各专业学生积极融入课程学习,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并学以致用.特别是课程作业,可引导学生将历史地理研究的“人地时空”理念与学生的所学专业想结合来完成.

历史地理学是研究历史时期人类地理环境变化,以及环境与人类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的科学.[5]如果说历史学更多关注人类社会在时间上的发展过程(即“时间”的科学),地理学重视探究地理要素在空间上的分布特征(即“空间”的科学),历史地理学则是将研究对象在时间与空间上进行综合研究的学问,可以称之为“时与空”的科学.从时间上来看,自人类产生以来的历史直至近现代(不包括当代)的人地关系及其相关事物,都可以作为历史地理的研究范畴;从空间上来,无论是自然地理要素还是人文要素,均可采用历史地理学的研究方法进行科学探讨.由此来看,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是非常巨大的.在这个学科框架下,任何有时间和空间背景的研究对象,都可以纳入历史地理学的研究范畴.在历史地理学的两大分支中,历史人文地理的内容相较历史自然地理,更能够与学生的所学专业结合.例如某名学生所学专业为酒店管理,即可让他用历史地理学的时空分布方法,来探讨本市在改革开放以来酒店的分布及其演变,注重各区域酒店数量的变化规律及不同层级酒店的分布规律;某名学生所学专业为新闻专业,即可让他去复原民国时期某一著名外国记者对中国勘察的路线;某名学生所学专业为化学专业,即可让他去探讨建国以来中国化学研究所的分布变迁.这样不仅使他们掌握了历史地理学的研究方法,更使他们多了一个研究本专业的视角,从而做到因材施教,极大提高了学术的学习热情.

参考文献:

[1]邹逸麟.中国历史人文地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2]谭其骧.积极开展历史人文地理研究[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1).

[3]袁从秀,李鹏.《近三十多年来中国历史地理通论性著作的综合研究》[J].史学史研究,2013(3).

[4]顾颉刚.发刊词[J]. 禹贡(半月刊),1934(1).

[5]蓝勇.中国历史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责任编辑蒲应秋)

中国历史论文范文结:

关于对不知道怎么写中国历史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中国历史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的作为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1、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初中历史小论文范文

3、中国文化论文

4、中国社会科学期刊

5、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6、如何写历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