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类专科开题报告范文 与学习儒家经典〈大学〉应具备的心理基础梁漱溟真传八步功夫有关专科开题报告范文

本文是一篇关于学习论文范文,可作为相关选题参考,和写作参考文献。

学习儒家经典〈大学〉应具备的心理基础梁漱溟真传八步功夫

高琳 中国佛学会江苏省佛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

我在本刊2017年06期发表了《从现代化的眼光研究儒学经典<大学>》-文,已经介绍了《大学》的开始部分——三纲、五步、本末和提到八条目.但是我发现由于人们在心理基础和心理功夫方面存在障碍,因此直接学习八条目有困难,因为这种困难不是文字讲解的困难,而是心理上的障碍,思想上的障碍,思维模式上的障碍,因此我想结合我学习梁漱溟为研究他的老师伍庸伯、闫立三、陈亚三等前贤往哲而写的一部书《礼记大学篇伍严两家解说》,谈谈我的体会,这对于人们理解怎样学好《大学》是有帮助的.以前我花了二十多年的时间研究梁漱溟的东方学术思想,终于在2016年出版了《梁漱溟东方学术思想研究》-书(清参看本刊2016年第5-6期P30的介绍),现在我想再花一些时间和大家一起学习和研究梁漱溟和他的老师们的研究成果,我相信这对我们提升心灵境界和传承真儒精神是大有裨益的.我手头这本《礼记大学篇伍严两家解说》(巴蜀书社出版于一九八八年十二月),是梁漱溟的儿子梁培宽老先生在梁漱溟于1988年逝世后寄赠给我的,意在鼓励我继续深入研究梁漱溟的东方学术思想.以前我虽然读了此书,也作了笔记,但由于我思想境界不高,理解不深刻,因此体悟是肤浅的.时隔二十多年重读此书,我才发现此书确实如梁漱溟评价的那样,伍庸伯、闫立三、陈亚三等前贤往哲确实弥补了宋明以来朱熹、王阳明等儒学宗师们的局限和不足,伍庸伯、闫立三等确实发展了儒学,为儒学的现代化作出了特殊的贡献(但此问题不属于本文重点论述范围,容后再作专题介绍).一、我们应该在前人的研究成果上再实践再创新

我学习研究《礼记大学篇伍严两家解说》的初步体会是,学习儒学经典《大学》是必须具备一定的心理基础的,虽然此书所涉及到的心理领域是非常深广的,但是为了让初学儒学的人们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我还是选择了一些基本的心理内容进行了概括,于是就有了“梁漱溟真传八步功夫”这个提法,人们可以用它来对照自己,人们只有具备了这八种心态和功夫才能真正学好《大学》,特别是真正做到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成为真儒精神的传承者,否则用梁漱溟的老师伍庸伯老先生的话来说: “虽儒言、儒行、儒服焉,终不过旋转于门外而已,不知为学也.” 在介绍“梁漱溟真传八步功夫”之前,我还是再提醒大家一个问题——关于身心灵的概念.我在《从现代化的眼光研究儒学经典<大学>》-文中重点讲了开发灵性的问题,也就是说人的生命不仅包括“身和心”,还包括了“灵性”,而开发“灵性”的问题是21世纪人类生存的重大命题,而《大学》正是东方心理学的模式,因此我们应该把《大学》中有关人类心理品质和心理功能很好地开发出来,而梁漱溟及其老师伍庸伯、闫立三、陈亚三等前贤往哲都是这方面的先驱,我们只有在他们亲历实践和创造的基础上进一步实践和创造,才能将儒学真正推向现代化发展的道路!

二、梁漱溟真传八步功夫

我研究梁漱溟在《礼记大学篇伍严两家解说》-书中提到的学习《大学》的心理功夫共有八步,这就是第一步:求仁;第二步:自觉不昧;第三步:心与物不隔;第四步:慎独;第五步:忠恕;第六步:寂静;第七步:诚敬;第八步:中庸.以下分别说明.

第一步功夫——求仁(求道).

“求仁”就是“求道”,因为“仁”就代表道,也就是学儒者要有求仁求道之心,这是关键,因此宋代大儒程子说“学者须先识仁.”由于仁、义、礼、智、信五常是人类灵性中本有的功能和本性,因此人们不用向外求,只要向内求,就可以具备,仁是“仁义礼智信”五常的代表,因此“求仁”就是开发、觉醒自己的灵性.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大学》说:“物有本末,事有终始,之所先后,则近道矣”.王阳明说:“致良知”(知是知非之本心——灵性).“仁、义、礼、智、信”五常是道的体现,所以《中庸》说:“道不可须臾离,可离非道!”由此可见中国历史在久远的发展过程中整个文化框架是离不开“道”的,后期儒家的式微可能就是因为整个社会逐渐背离了道的文化框架而儒学也就走向僵化,走向极端,违背了中庸,因此到满清时代,形成了“封建主义”,最后出现“打倒孔家店”,这是我们要吸取的惨痛历史教训,因此学儒是不能离开“求仁”、 “求道”的,因此说“求仁”是人们学习儒学经典《大学》的第一步功夫.

第二步功夫——自觉不昧(观察内心).

有一个八岁的小孩问我,他说: “虽然我知道不应该做一个野孩子,应该做一个好孩子,可是我心里就是有想做野孩子的想法,这是为什么?”这充分说明,我们人类不是只有一个意识层次,关键是人们能不能唤醒灵性这个更高的心理层次.如果人们能觉醒这个更高的灵性层次,就能为自己的言行举止选择正确的观念和方法,并且即使排除不良的想法,因此我对八岁小孩说,要保持正确的想法,要学会选择,而排除不良的想法,(这些不良的想法也许是过去世留在佛家说的阿赖耶识种子中的不良信息),做一个好孩子!

当人们知道自己的灵性,而能站在灵性的立场上观察自我的意识,就可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为自己选择正确的言行举止,选择正确的思想方法,为自己保持生命能量体的正能量,这样做可以使自己有一个正确的清醒的头脑,真正做到“自觉不昧”,做到不自欺,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应该做什么,用现代科学的眼光来看问题,就是使自己的正能量磁场不断上升,直到与宇宙磁场达到同频共振,因此说“自觉不昧”是人们学习儒学经典《大学》的第二步功夫.

第三步功夫——心与物不隔(同体大悲).

人们常常赞美“大爱”,人们也非常喜欢“友爱”、“亲情”、 “爱情”、 “敬老爱幼”,但是人们并不了解“爱”是从哪里来的,它与人类的本性有什么关系?梁漱溟和他的老师伍庸伯老先生告诉我们,由于人心有“与万物有分而不隔”的功能,才会产生爱:“人与人之间,从乎身则分则隔,从乎心则分而不隔,情同一体,是为仁,隔则不仁.”人与人之间,人与物之间,从身体的角度来看,是分隔的,但从心灵的角度来看是可以不隔的,因此有“心心相印”、“心灵相通”、“同体大悲”、“心物相通”的说法,人对人如此,人对物也如此,因此才会产生了“仁”,才会产生了“爱”,这说明人的境界越高,就越有大爱,人越有大爱,人的能量级次就越高,从科学的角度分析,人的能量磁场越高,就越能与宇宙同频共振,这样的人具有强大正能量的磁场,对人类充满了同情心、和睦心、共生心,地球充满了这样的人,世界大同才可能实现.因此说“心与物不隔”是人们学习儒学经典<大学》的第三步功夫.

第四步功夫——慎独(默而识之)

“慎独”这个词,大家都知道,但人们需时时做到却很难.“慎”是谨慎,“独”是独自,在一个人独处时能“留心”于自己内心,清楚自己内心在想什么,时刻反省自己,这与他人无关,如王阳明所说:“防于未萌之先,克于方萌之际”, “无声无嗅独知时”,这就是“良知”的境界.如果一个人做了“慎独”的功夫,就不会有心驰神散,漫无定向的状态,也不可能对自己做的错事模糊过去,也不可能对于自己做的错事,经人指出,仍不认错,甚至不思悔改,这种自欺的态度在一般人是常态化的、难免的,但如果人们做了“慎独”的功夫,那么人们把精神回到自己身上,即前面我们提到的“知止知本,”当自己留心自己有一个自欺之念出现时,即刻就知道了,这就是“默而识之”,这就是“格心物”.“格物”分为“格心物”和“格身物”, “格心物”是指当人们内心产生不良之念或不符合中庸之念时,能立即警觉,而将之排除,这是圣人境界;而“格身物”是指当人们已经说错了话、做错了事能改正、纠正,这是贤人的境界,这个就是“慎独”的功夫,有了“慎独”的功夫,人们自己就可以判别自己是什么境界,这与别人的看法无关.因此说“慎独”是人们学习儒学经典《大学》的第四步功夫.

第五步功夫——忠恕(尽心尽力为忠,推恩他人为恕).

“忠恕”是孔子对其学生的教诲,子贡日:“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引自《中庸》).忠就是要求自己“推己者忠”,尽心尽力为忠;恕就是要求他人“推恩者恕”,原谅他人,宽容他人.孔子日:“忠恕违道不远”.“吾道一以贯之”(引自《中庸》).“忠恕”对古人来说是常态,但对现代人来说,则是一个难以理解的名词,因为现代人有“以我为中心”的世界观,要求周边的世界为“我”服务,永远不会满足,就拿饮食来说,现在的人的物质享受已远远超过古人,由于营养太丰富而得了各种疾病,这在古人是没有的,现代人在其他方面追求穷奢极欲就不说了,因此要现代人做到“忠”是很难了.我认为现代人只有建立起尊重宇宙、尊重自然、尊重天道的信仰才能培养出为宇宙、为自然、为天道尽心尽意的心理品质,然后才能培养出忠(要求自己做到尽心尽意)的品质;要求现代人做到“恕”也是很困难的,因为现代人遇事不会向内找自己的原因,总是责怪别人、责怪对方、责怪环境,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极不和谐的负面能量的磁场,这对自己的身体和命运,对家庭单位,社会自然都是极不利的.如果明白这个科学的道理,人们应该学会“宽恕、包容、宽容”,整个社会才能达到和谐,否则无论是家庭、单位、社会在一个充满负能量的磁场中运行,就只会向坏的方面发展,“忠恕”是人们必须努力做到的心理品质,孔子说的忠恕为道,是有道理的,反其道而行之,什么坏事都可能发生,因此说“忠恕”是人们学习儒学经典<大学》的第五步功夫.

第六步功夫——寂静(感而遂通).

《礼记》曰:“人生而静,天之性也”.《论语》日:“仁而静”.《管子·内业》日:“天之正、地之平、人之安静”.梁漱溟说:中国文化的特征是: “清明安和之气”.人们也许把“寂静”想得很玄妙、深奥.其实我认为对一般人来说,还是应实际一些,梁漱溟和他的老师伍庸伯老先生说得很实在:“‘知之而后定’, ‘定’是说定向.自己精神之用有了定向,总朝着那个方向去,亦就是身心较有着落. ‘定而后能静’中‘静’杂念之减少.凡不合于此定向的杂念,经过斗争自然渐渐少了便是静”(引自《礼记大学篇伍严两家解说》P40).我认为这个“寂静”是人向“明明德”这个方向努力的一个过程,人们可以把“寂静”的功夫看作是给心灵洗澡、洗脸,每天静一静,观照一下内心,把心灵的垃圾排一排、洗一洗,自己会感到轻松、放松、宽松,对于紧张的生活和工作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充分的自觉的休息和享受,据现代医学研究,人类的神经是喜欢较为和缓的活动,而不适应太紧张的活动的,因此人类紧张的话动对神经有害,时间长了会严重影响身体.因此我们提倡每天有放松的时间,处于寂静的状态,也许时间久了,人们就能体会到“感而遂通”的境界.宋代大思想家周濂溪在<通书》中解释“诚”、“神”、“几”三种“寂静”的境界:“寂然不动者,诚也;感而遂通者,神也;动而未行,有无之间者,几也.”大致之义是,进入寂静状态是合于天的,这是“诚”;由于与天同步,与宇宙磁场同频共振,因此能“感而遂通”,这是“神”;《易经》说: “几者,动之微,”是指天然萌动之义,有些事的即将发生会有预先可见之征兆.这是指“寂静”的功夫和感应.由此可见,“寂静”是人们学习儒学经典《大学》的第六步功夫.

第七步功夫——诚敬(诚者,天之道也).

梁漱溟的老师伍庸伯老先生说:“‘诚’是什么?诚就是心在当下,不走作.诚与敬相通,心猿意马即不诚;亦就是不敬……精神就起了变化,立即发生了敬的作用——儆醒、留心的作用(见前).留心自己是修身起点……所谓诚意,同样地亦就是留心自己.意即自己;留心自己即须留心于意而心在当下不走作,那不是留心了吗?…意不诚的人,在自己做人上麻麻糊糊,不认真,散散.慢慢不要强,极有可能成为一个坏人,而不可能成功一个好人.意不诚,可说是一个总问题,一切其他问题都无非从这引出来的.我们所以说问题全在这意不诚上盖为此.——针对问题下手,意正是我们的做功夫下手处.”(引自《礼记大学篇伍严两家解说》P52-P53).我所以引了上面一大段话是我本人作为一个心理学的学者,长期观察人们的心理状态,我认为伍庸伯老先生提出的问题非常尖锐,因为他说出了我想说而没有说出来的问题,因为西方心理学还没有研究到这么深的人类心理层次,事实上“诚”这种心理品质是发自人类内心的,而且人们在与合作对方打交道时,也能感觉出合作对方有没有诚意,但是就是没法说.有没有诚意是一个合作的先决条件,否则其他条件再好,合作也有可能会失败或出问题.古人日: “修辞立其诚”,我们应该每说一句话,都要从“诚”出发,对自己的灵性负责,对他人负责,对众生负责,对前人负责,对后人负责,对天地宇宙负责,如果人们能这样做,就达到了伍庸伯老先生常常说的: “尽人以合天”(见上书P184),因此引述上述这段话表明我对这段话佩服之至,无以复加,我更要对人们进行提醒:即使是在中国传统文化处于颠覆泯灭的状态,人们对人才的鉴别还是需要看人才是否诚意、诚实、诚信、诚恳的品质,还是需要看人才是否恭敬、敬畏、敬仰、敬醒的精神,而这些都是现代人需要大力培养的心理品质,而现在还远远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因此说“诚敬”是现代人学习儒学经典《大学》的第七步功夫.

第八步功夫——中庸(阴阳平衡).

对于“中庸”这个概念,几十年来由于儒学的式微,人们对“中庸”了解甚少,甚至误以为是糊稀泥的意思.我本人是通过学习台湾国民党元老、台湾孔孟学会理事长陈立夫老先生的《四书道贯》而建立了“中庸”的理念和思想方法的,早在1997年,当陈立夫老先生知道我想出版《梁漱溟东方学术思想研究》一书,他就为我题写了二幅字“梁漱溟东方学术思想研究”和“德常有邻”,梁老和陈老是亦师亦友的好朋友,我认真地学习了陈立夫老先生的《四书道贯》一书,写了长篇论文《开发“人格潜能”实施历史人文教育——用“中庸”思想方法疏导社会心理障碍,转变教育改革的重心》,可参看我写的《梁漱溟东方学术思想研究》-书P201(中国国际文化出版社2016年2月第一次出版).我还用“中庸”思想方法分析了一些历史问题,例如对于“五四”运动、 “打倒孔家店”的问题,我在《明体达用、性理真传——学习台湾版《学庸圣经》(吕祖注解)的心得体会》-文中对“五四”时期“打倒孔家店”的运动进行了分析: “但是历史发展到清末民初, ‘五四’运动提出了‘打倒孔家店’, ‘’否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结果是什么?结果就是这个社会失去了文明的秩序,人心也陷入了道德的低谷,虽然国家一直在强调‘以德治国’,实施各种‘精神文明’和‘道德教育’,但收效仍然是有限的,那么我们是否可以把眼光放在‘周礼’上,思考一下‘礼’的真正含义呢?这本来是我们老祖宗的东西,合理的继承又有什么不妥呢?关键是要把握‘中庸’的精神,不能‘过’,也不能‘不及’,可以这么说,‘五四’时代和‘文化大革命’时期就是一种对‘礼’的不及,而清朝末年的‘封建礼教’就是对‘礼’的一种‘过’,因此现代的人们,若用‘中庸’的精神来看待‘礼’,那就可以恰到好处地奉行‘礼’…我们认为中庸的准则、精神和方法是建立在人的思维基础上的,中庸的根源在于心理活动的规范化、准则化、标准化、平衡化,中庸的基础是人的思维神经活动的高度自控,思维是很容易走极端的,而中庸是一种智慧的权衡力量和极高的道德境界,是符合自然法则的天道理念和最佳的方法论,是有一种高度的自控力,它必须执其两端而用其中,它必须做到‘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中节谓之和’(引自《中庸》)可以证明说,如果掌握了‘中庸’的境界来研究儒学,把握儒学,就能促使儒学的发展和进步;如果违反了‘中庸’的境界来研究儒学,把握儒学,就必然出现清末的‘封建礼教’以致于‘物极必反’,引发‘五四’时代的疯狂的‘打倒孔家店’,开启反封建的极端思潮,这应该就是一个历史的重要结论.由此可见能不能按‘中庸’精神的方法来处理清末儒家思想走向僵化的问题是一个重大的历史情结和关键,既然我们找到了这个关键,我们就应该针对关键来解决问题,回避之、模糊之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台湾的儒学已经解决了这个问题,所以台湾的儒学研究是特别讲究‘中庸’精神的,而大陆的儒学对‘中庸’精神避而不谈,这就会拖延儒学研究的发展,因此我们说,虽然海峡两岸的儒学研究存在着各种差异,但最根本的差异还是在于有没有‘中庸’的精神和境界!既然大陆的儒学缺乏对‘中庸’的研究和弘扬,让我们老老实实地向台湾学习取经.我们认为,海峡两岸的儒学研究应该在‘中庸’精神和思想方法指引下共同努力,形成合力,求同存异,互相补充,互相支持,共同发展,这才能上接天时,下接道运,顺应气数,平衡人心,弘扬台湾版的《学庸圣经》(吕祖注解)的真儒精神,开发人的心灵潜能,在‘真天命’的道统指引下,向孔子提出的‘世界大同’迈进.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而做一些切合实际的贡献.”(本文登载于2016年9月在河南省安阳市召开的海峡两岸周易学术论坛的论文集).梁澈溟和陈立夫都是我的儒学前辈和师长,在他们的学术思想指引下,我掌握了“中庸”的思想方法,才可能对各种历史情况和社会现象作出准确的分析和判断,这是“中庸”的智慧和方法,因此从我的亲身实践,我体会到必须要学好“中庸”精神能更好的理解《大学》.事实上《大学》和《中庸》是儒家的二本最重要的经典,《大学》重在修身养性,正如我在《从现代化的眼光研究儒家经典<大学>》一文(此文已刊于本刊2017年06期)中提出的《大学》是“人类精神修养的东方心理模式”;而儒学经典<中庸》重在提升人们的思维方法和把握平衡事物的能力,这两本经典可谓是国学的核心中的核心,也是重中之重,因此将《大学》能够学以致用,这是梁漱溟及其老师伍庸伯、严立三、陈亚三和陈立夫等前贤往哲对后人的期望,也是我本人作为真儒精神的传承者对当代人的期望!

高琳写于2017年7年7月

学习论文范文结:

关于学习方面的论文题目、论文提纲、学习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论文写作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