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痹类有关大学毕业论文范文 和心痹、胸痹和心痛方面大学毕业论文范文

该文是关于胸痹论文范文,为你的论文写作提供相关论文资料参考。

心痹、胸痹和心痛

【摘 要】笔者结合古典医籍对心痹、胸痹、心痛从中医病因、病理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可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之中医相关疾病之一斑.

【关键词】心痹;胸痹;心痛;冠心病

祖国医学对心痹、胸痹与心痛记载良多,笔者试从经典入手,对其进行浅析,并就冠心病之中医相关疾病略陈管见,以求同道指正.

1 心痹

《内经》中首先出现“心痹”病名,《素问? 痹论》云:“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暴上气而喘,嗌干善噫,厥气上则恐.”《素问?平人气象论》曰“: 脉涩曰痹”,《素问?脉要精微论》云:“涩则心痛”.故心痹在《内经》中指心脉闭阻,气血不通引起的,以心痛为主证的疾病.《素问? 痹论》曰:“心痹者,脉不通,”可见,心痹主要病理是因为脉不通,从心痹与脉不通的疾病关系判断,脉一定是与心相关的经脉或络脉.由《灵枢? 邪客》可见闭阻之经脉为心包之络,《灵枢? 邪客》中云:“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其脏坚固,邪弗能容( 当为客) 也,容( 客) 之则心伤,心伤则神去,神去则死矣.故邪之在于心者,皆在于心之包络,包络者,心主之脉也.”由上可知,心痹发病部位为心包络.心痹发生的病因《内经》中亦有阐述.《素问?调经论》曰:“寒气积于胸中而不泻,不泻则温气去,寒独留则血凝泣,凝则脉不通.”又有《素问? 五脏生成论》云:“赤,脉之至也,喘而坚,诊曰:有积气在中,时害于食,名曰心痹.”《素问? 五脏生成论》中则指出:“心痹,得之外疾,思虑而心虚,故邪从之.”“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由以上可知在心虚的前提下,外邪乘虚而入,伤心而发生心痹,饮食等原因为心痹发生的诱因.

综上可知,心痹为心包脉络拘急不通,脉中气血瘀滞,致心失所养,出现心痛为主症,包含“烦则心下鼓,暴上气而喘,嗌干善噫,厥气上则恐”等一系列临床证候,包括心烦、心慌、突然喘促、善太息,甚则濒死感.

2 胸痹

《内经》中首先出现了胸痹病名,《灵枢? 本脏》曰:“肺大则多饮,善病胸痹、喉痹、逆气.”指出肺大而多饮而易发胸痹.可见在西汉时期,胸痹为肺系疾病.《伤寒杂病论》中明确阐述了胸痹的脉证并治,并将胸痹的包括的病变范围扩大了,书中云:“夫脉当取太过不及,阳微阴弦,即胸痹心痛,所以然者,责其极虚也.今阳虚知在上焦,所以胸痹、心痛者,以其阴弦故也.”由此可知胸痹为胸中经脉痹阻不通而引起的疾病,胸痹的病理为胸部经脉痹阻.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寒气客于五脏六腑,因虚而发,上冲胸间即胸痹.”亦在《胸痹候》中云:“胸痹之候,胸中愊愊如满,噎塞不利……胸满气短,咳唾引痛”,其所言“胸痹”实际上包括了心、肺及胸隔等胸部经脉痹阻病变.巢元方将胸痹与心痹明确地区别开来:胸痹,痹在胸,痛在胸;心痹,痹在心,痛在心.可见胸痹的病位为胸.胸痹的病因《伤寒杂病论》中明确提出为“阳微阴弦”,即为胸阳不振、阴邪上乘,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气,寸口脉沉而迟,关上小紧数,为胸痹病之主症.

综上可知,胸痹病为胸部阳气不振,经脉痹阻不通而发生的胸部病变.

3 心痛

心痛在《足臂十一脉灸经》中首先被记载,“足少阴脉……其病:病足热,……心痛,烦心”,为足少阴病的一个症状,《内经》中心痛即为症状,又为疾病.《灵枢? 五邪》曰:“邪在心,则病心痛.”《伤寒杂病论》将心痛属于胸痹范畴,论中曰:“胸痹不得卧,心痛彻背者,栝楼薤白半夏汤主之.”巢元方而《心痹候》中云:“思虑烦多则损心,心虚故邪乘之.邪积而不去,则时害饮食,心里愊愊如满,蕴蕴而痛,是谓之心痹.诊其脉,沉而弦者,心痹之候也.”可见心痛为心痹与胸痹具可出现的证状.

笔者更倾向于将心痛只作为症状,不作为疾病探讨,中医的发展更应细致化,疼痛仅是症状,各种疾病都可以伴发,中医的疾病亦有自己的病理、病因、病机及演化规律.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指冠状动脉硬化使血管腔狭窄或阻塞,或(和)因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痉挛)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统称冠状动脉性心脏病[1],由此冠心病的定义可知其中医的病位应为心,中医的病因为经络痹阻而致心之脏受损,失其功能而发病;心痹恰为心包络痹阻,致心失所养的中医疾病,心痹与冠心病在病因病机、病理改变等方面更具相关性.

参考文献

[1] 叶任高. 内科学[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72.

胸痹论文范文结:

关于本文可作为胸痹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胸痹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