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样类有关论文范文资料 和穆青和《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类本科论文怎么写

本论文主要论述了榜样论文范文相关的参考文献,对您的论文写作有参考作用。

穆青和《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

“焦裕禄的心里,装着全体党员和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

“焦裕禄同志,你没有辜负党的希望,你出色地完成了党交给你的任务,兰考人民将永远忘不了你……你没有死,你将永远活在千万人的心里!”

1966年2月7日,新华社播发穆青和冯健、周原合作采写的长篇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动人的事迹随着人民广播电台的电波、随着一份份报纸传遍大江南北,一个为人民鞠躬尽瘁的员形象,鲜活地矗立于天地之间,铭刻在人民心中.

这篇稿件的诞生,源自1965年12月穆青和新华社记者冯健的一次中原之行.

当时的中国经历了“大跃进”和三年自然灾害.自1961年国家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后,国民经济开始进入复苏时期.

作为新华社副社长,穆青的脑海中反复思考着—个问题:该怎样将蕴含于人民之中那种打不垮、压不倒的英雄精神,通过新华社的报道,播撒到每—个中国人的心头?

为了能找到一个突破口,穆青决定到自己熟悉的故乡河南去.这片土地历史上就是—个饱受水旱灾害的地方.他希望能在这里找到新闻素材.

到河南后,根据新华社河南分社记者周原摸到的线索,穆青得知,在豫东兰考县有—位深受百姓爱戴、“开展除‘三害’斗争活活累死”的县委书记焦裕禄.

兰考是一个古县城,连年不断的沙荒、盐碱、内涝、水灾使兰考成为豫东重灾区中的“黑锅底”.

1965年12月17日上午,穆青一行来到了兰考县委大院.大院里有两排破旧的平房,白花花的盐碱漫地而生,爬上墙头、窗台,红砖墙被盐碱咬蚀得斑斑驳驳,有的地方成了.

尽管对这位县委书记的事迹已有所耳闻,也看了当时报纸的一些报道,但穆青还是被现场看到的、听到的故事深深震撼.

“那晚下大雪,我看见焦书记房间里的灯光亮了一夜.大清早他挨门把我们干部叫醒,干啥?他说快去看看老百姓,在这大雪封门的时候,员应该出现在群众面前!这一天焦书记硬是忍着病痛,在没膝的雪地里转了九个村子……”

“焦书记家里也困难,没条像样的被子,烂得不行了翻过来盖.我们县里补助他三斤棉花票,他就是不要,说群众比他更困难……”

“他后来被查出肝癌,人都不行了,还在病床上念叨,张庄的沙丘,赵垛楼的庄稼,老韩陵的泡桐树.临死前还要我们去拿把盐碱地的麦穗给他看一眼……”

“焦书记得病的消息传开后,四乡八村的老百姓涌到县委,都来问焦书记住在哪家医院,非要到病房里去看看他.后来焦书记的遗体运回兰考,老百姓扑在他的墓上,手抠进坟头的黄土里,哭天哭地地喊:回来呀回来…一”

听着这些故事,抚摸着焦裕禄留下的三件遗物——双旧棉鞋、一双破袜子、一把破藤椅,穆青悲恸得不能自持,眼泪抹了一把又一把.

穆青一行访问了几十位基层干部和群众,走到哪,群众都满含热泪叙说着焦书记.又亲眼看了焦裕禄带领群众挖的沟渠、封闭的沙丘群后,穆青对冯健和周原说,

“焦裕禄就是—代员的典型!我们一定要把他的事迹原原本本写出来,让人们看看咱们的干部是怎么舍生忘死为人民群众服务的!”

他们对这篇报道反复推敲修改,先后七易其稿.稿子基本完成后,穆青又让周原把稿子带回兰考,在县委常委扩大会上朗读征求意见,除订正了几个人名地名外,大家表示事实准确.

1966年2月7日上午,人民广播电台播出了新华社长篇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焦裕禄这个名字传遍了全国各地,震撼了千千万万颗心灵.

焦裕禄顶风冒雪走进一个低矮的柴门,向一双无儿无女的老人问寒问饥,老大爷问他是谁?他说:

“我是您的儿子!”——这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中震撼人心的一个场面描写,也是穆青自己内心的写照,对人民的热爱催促着穆青的脚步不停地走向群众,走向基层.

穆青从16岁离开故乡奔赴抗日前线,到60余岁任新华社社长,在历经沧桑的革命和新闻生涯中,深深体会到人民的伟大和可爱.

穆青曾说:从我个人几十年的记者生涯,我在群众中间、在采访对象中间、在那些先进人物身上,学习到的东西实在太多了,是他们给了我很多营养,是他们教育了我,鼓励了我.我之所以有今天,功劳也在人民群众身上.是人民哺育了我,并给予我以前进的动力.

穆青时常告诫年轻人要“勿忘人民”.他的一生都热爱劳动人民,他的心始终同人民相通.

从风雨如磐的战争年代到蓬勃奋进的建设时期和改革开放年代,穆青始终敞开身心,去感受可爱的祖国、可爱的人民;从一名年轻记者到新闻界巨擘,他始终孜孜以求,以一篇篇名篇力作为时代鼓起精神之帆.

(文稿来源:新华社)

榜样论文范文结:

关于榜样方面的的相关大学硕士和相关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相关榜样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