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塑相关论文范例 与应物象形在中国写意性雕塑中的运用相关论文写作技巧范文

该文是关于雕塑论文范文,为你的论文写作提供相关论文资料参考。

应物象形在中国写意性雕塑中的运用

【摘 要】“应物象形”是“谢赫六法”中的一项美学准则,是关于绘画的一个论述.作为一种造型观,同样的准则或者创作规律运用到雕塑艺术的创作中时,也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文章将中国古代绘画品评标准的美学原则运用到中国写意性雕塑当中,分析总结了应物象形在中国写意性雕塑中的运用,及其造型特征的体现.阐述了中华传统文化艺术的重要性,为今后的艺术创作奠定了理论基础.

【关键词】造型艺术;写意雕塑;应物象形;意象

中图分类号:J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9-0182-03

中国传统文化内容丰富、历史悠久,而雕塑和绘画都是中国古老的造型艺术,它们有着共同的渊源和共通的造型因素.受中国古代传统思维的影响,中国传统绘画以“意象造型”为主,重在表达对象内在的精神,中国古代雕塑的风格也重在表“意”,充分发挥艺术家的主观感受,对自然物象做相应的处理,达到造型艺术所追求的“以形写神”“形神兼备”的特点.相通的艺术可以用相通的准则来品评.“应物象形”属于造型观的范畴,雕塑也属于造型艺术的种类,因此以应物象形的准则来评判雕塑的造型特点.

中国传统雕塑和绘画都是造型艺术的种类,但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它们的地位却大不相同,绘画象征着文化修养,文人士大夫参与其中,而雕塑却只是工匠所从事的.因此,中国传统绘画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能逐渐形成并完善自己的理论体系,而雕塑则在发展中逐渐迷失方向.受全球化的影响,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为了继承中国传统雕塑的文化精髓以及造型特征,必须立足于本土文化,必须建立自己特有的理论体系.吴为山教授就做到了这点,立足于中国传统的写意精神,提出了“写意雕塑”,对中国传统雕塑的传承产生了深远影响.

一、应物象形的历史渊源

应物象形,也称“应物,象形是也.”出自南齐谢赫的《六法论》.是指要准确生动地描绘对象的形状.“应物”,包涵着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象形”,是通过深入观察研究物象后,概括总结而产生的符合艺术家审美的形象.因此,可以说应物象形是将事物的形象和绘画者的态度相融合,揭示事物的内在性质.无论是绘画还是雕塑,都离不开具体的形,都属于造型观的范畴.对艺术家而言,就是通过物象表达精神.

不同的艺术家创作出来的艺术作品有所不同,这是个性差异和审美差异所造成的,这里包含了艺术家对客观物象的认识.所以说,“应物象形”,首先强调对物象的摹写能力,但是要放到造型里去认识并加以运用,就需要对物象全面了解,对形式加以斟酌.有人把“应物象形”理解为简单的外形的相似,或者是单纯的复制,这是不全面的.其实,六法中的“应物象形”不是指纯粹描绘对象的本来面目,而是指艺术家通过对客观事物的把握、理解,生成所要描绘物象的“形”,最终把它表现出来.这里的“象”和“形”都是写神的,“象”既不是具象的也不是抽象的,它不只是事物的表象,还包含了艺术家的情感.形式感是雕塑最直观的表达,仅靠“信手拈来”的“形”是没有办法让雕塑作品产生生命力和感染力的.“形”既是造型艺术的载体,也是艺术家表达情感的艺术手段.

北宋苏轼说过:“论画与形似,见与儿童邻”,意思是如果仅以形似为标准来评论画的好坏,这种见识是跟小孩子差不多的.其实,不只是绘画,在整个艺术领域包括雕塑在内,都是同样的道理,所以,不能仅仅以形似来论艺术作品,更应该从对象的本质出发,理解艺术作品要表达的更深层次的内涵.

因此,“应物象形”在绘画实践、雕塑实践乃至整个艺术实践不断更新的今天是更应该加强,更应该运用,更应该传承的.

二、中国写意性雕塑之历史发展

中国雕塑的写意性特征比比皆是,从古代原始社会的朴拙意象之风,到秦汉时代的雄浑写意风格,再到现代社会融化、渗透精神的写意雕塑.

原始社会中,先民受宗教感情的束缚,把人瞬间最精彩的神态、动势刻画出来,肯定的手法,自在的造型,将之作为“神”的形象,通过夸张、鲜明的手法表达直接感受,在造型上表现为简单的几何形,这种模糊的意象在造型上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写意性.

汉代的意象之风,注重尊重自然,天人合一,处处体现古人重“意”的艺术表现思维方式.典型代表作品霍去病墓石刻,质朴自然,大多以原石为型,略施雕琢.而汉俑中的动物俑,造型简练概括,富有装饰趣味,瞬间的神情、细节的捕捉,处处洋溢着古人纯朴而天真的意韵.

汉代之后,雕塑中的写意精神渐减,没有得到很好的继承和发展.直至吴为山教授在“第八届中国雕塑论坛”上提出“写意雕塑”的文化概念.他在写意雕塑论中提到写意雕塑三方面的特征:形态的夸张意象,形体凹凸隐显的质感意象,以及人物瞬间神态的意象.现意雕塑不仅吸收传统文化艺术中的养分,还学习西方写实雕塑中的精华,进而更全面地感受造型的变化.

写意雕塑的提出,对中国雕塑的发展乃至世界雕塑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为现代雕塑家指明了发展方向,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奠定了基础.

三、“应物象形”在中国写意性雕塑中的造型体现

吴为山教授在《雕塑的诗性》一书中提到:“写意”,先有意,而后写之.整个造型艺术包括雕塑在内,“意”与“象”是相统一的,即“意象”.这种“意象”的表现形式是“形”或“型”,是艺术家瞬间形成的一种强烈的思想感情,是内心对物象的理解与肯定.说到“形”或“型”,自然离不开古代造型观的品评标准“应物象形”.反过来,“应物”又包涵着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对艺术家而言,就是通过物象表达精神.“应物象形”在中国写意性雕塑中的造型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师法自然,古朴稚拙

自然,不只是指大自然中的万事万物,还包括人们生活中的自然状态,艺术家的创作过程是对自然有所感悟并以自然为基础,表达自己的心理感受,创作出优秀的作品.不同时期的艺术家对同一事物的认识是不同的,但优秀的作品有着共同的特点:师法自然.这里所说的师法自然,不是指完全按照自然的样式照搬,而是艺术家在创作时,用心去体会,通过自己的艺术方式把自己理解的自然展现出来.

中国古代雕塑是中国传统艺术的精华,有着造型简练概括,以意成象,象而寓意的特征.中国原始的艺术造型是意向的表达,原始时期的雕塑没有刻意追求写实,注重表现主观愿望,一切与主观愿望无关的东西都可以舍弃,如三星堆的青铜器,人物形象夸张,五官简练,完全是摆脱真实自然的意象造型.

典型代表作霍去病墓石刻,整体造型特点简练概括,浑厚质朴.大多是以原石为型态,顺其自然,略施雕琢,以突出对象的神态和动感.其中典型佳作《伏虎》恰当地运用类似于匍匐的虎的天然石块,在关键处略施刀斧,去粗存精删繁就简.为了体现石块的天然之形,便把尾部蜷于背上,生动地体现虎视眈眈的神态.仅在身躯上刻画几道花纹便很自然地把老虎身上的花纹体现得惟妙惟肖.又如《马踏匈奴》,刻画了一批英勇的战马,将一个匈奴踩在脚下的情形.作品整体造型概括,取舍大胆,舍弃了鬓毛、马尾等细节,着重体现战马强壮、气宇轩昂的特征.

汉代的人物雕塑大多为陪葬俑,造型质朴简练,一般没有细致刻画,主要采用夸张的比例和粗壮的轮廓来表现气质,毫无矫揉造作之感.最具典型的《击鼓说唱俑》,工匠为了表现说唱俑手舞足蹈的快乐心情,把胳膊、肚子等身体结构做了相应的夸张,这种艺术手法并没有影响神情的传达,而是通过这种夸张,更好地传达了人物的情思与意象.

现意雕塑中吴为山教授所塑造的孔子形象,是一个循循善诱的长者,祥和仁慈,浑厚渊博,整体造型以一块巨大的石头为主,外形尽量单纯,简练概括,像高山,半圆体的身体暗示儒家文化的中和,衣纹用线刻的表现手法,古朴单纯,古韵十足.孔子的正气来自于大自然的磅礴,得益于中华文化的厚重,是自然与文化的交融,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体现.

(二)气韵生动,形神妙合

气韵生动,指的是内在的神气和韵味.气韵,是精神状态,即神态,指人物内在的品质、精神,指物象的内涵、韵味.内在的精神指的就是神,优秀的艺术作品既有形式感,又有内涵,谓之形神妙合.

雕塑的传统之一:一定赋予雕塑另一个生命的存在,造型取其神似,突出人物精神的瞬间状态.中国传统雕塑注重意象造型的同时,也十分注重神情,都是为“写意”做铺垫.

中国的写意雕塑处处体现作者对生活的热情,因此,艺术家通过对对象的把握,通过外部塑造的手法,潜意识的变形来表达自己深深的情与意.有了精神,也就有了灵魂,也就是所谓的内在的“气”,进而便有了无数耐人寻味的艺术作品.正如齐白石老先生所说:“太似则媚俗,不似则欺世”.

吴为山教授在为齐白石老先生塑像时,灵感来源于他的一幅画,觉得画中的巨石很像穿着长衫的白石翁,画中的小鸟和草虫与之相呼应,便隐约有了齐白石老先生独特的形象,脸孔瘦削、长髯披洒,长袍皱褶叠折,矍然独立,取名为“似与不似之魂”,手法写意,后人虽没有见过齐白石,但看到这尊石雕像后都说:这就是齐白石!不可否认的是吴为山教授在对神似的体会已经远远超出了形似.

饶宗颐先生在欣赏吴为山教授所创作的“老子”、“孔子”以及“齐白石”等一系列作品后,曾为其题字“形神妙合”.而吴为山教授又在饶先生的书法作品中看到了所谓的“气”.因此,在为之塑像时,吴教授着重表现他的气,沉浸在心底的静气,有涵养的骨气,由内而外散发的灵秀之气.以此达到气韵生动,形神妙合的效果.

(三)虚实相生,主客交融

所谓“虚实相生,主客交融”是属于意境范畴的.意境就是艺术家用所表现的形象来表达胸中之意.“意”是情与理的统一,“境”是形与神的统一.在两者相互统一的过程中,情理、形神相互制约、相互渗透,便形成了“意境”.

中国的写意雕塑注重生活的原型,“外师造化,中得心源”,重视主体的感受,善于捕捉瞬间表情,并把这种表情夸张化、理想化,进而达到“传神”的写意.

中国民间艺术是情、意的真切流露,匠师们无拘无束,畅快地把玩泥巴,使泥巴在艺人手中发出热情,主客交融,意态百出,妙趣横生.一般,面人形体流畅,瞬息万变,泥人则形体圆厚,简练概括.这些都体现了民间艺术中的“意”.

吴为山教授在为历史文化名人塑像时,他的精神世界与历史文化人的精神世界是相通的,他用心感受,走进历史人物的内心,真切地与他们进行思想交流,把他们的精神和自己的精神融为一体,达到情感交流的和谐统一,是内在意念与外在境界的结合.他在创作《老子》时,在古文化中汲取灵感,从《道德经》中体会老子的精神,运用中国书法的笔法,将老子的天人合一、包罗万象、集天地于一体表现得活灵活现,让人体会到诗一般的骨韵,体现了文化波澜与天地正气的交合,塑像的身体被铸成一只鼎的造型,里面刻有《道德经》经文,显示出老子的满腹经纶、虚怀若谷,体现中国文化的和谐与包容,使人回味无穷.另外,他在为鲁迅、林散之、齐白石等造像时,先去分析人物的形象特征,然后走进人物心里,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把内在的和外在的相结合相统一.

四、结语

总之,“应物象形”的造型观与写意雕塑的表现特征是相通的,二者有相同的艺术因素,物,象,意,形……“应物象形”追求的是准确描绘物象的本来面目,表层意思是指形似,但更深层次的理解便是物象的本质,即心,即神,即气.而写意雕塑的精神特征也是神、气、韵的统一.因此,二者的本质追求和审美准则也是相通的.

中国的写意雕塑不仅是在写形,更是写神,写心.陈郁“写其形传其神,传其神写其心”,是不满足于形似而强调神似的追求.中国写意雕塑提炼生活,凝练情感,表达所思所想,反映人类思维精神,是有意蕴的形式,体现民族的多样化、个性化,以此来渗透、弘扬民族精神,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

应物象形和写意都是中华民族传统的美学思想,是中华民族特有的艺术观念和艺术方法,是先辈遗留下来的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

当今世界,各个艺术流派兴起,作为新时代的我们,应该肩负起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保持神似与形似之间的精妙平衡,让我们的艺术既不失个人情怀又具有民族精神.

参考文献:

[1]牛志远.汉代雕塑雄浑写意风格研究[D].南京大学,2013.

[2]吴为山.写意雕塑论[J].中国美术,2011,(01):38-43+163.

[3]张倩.浅谈“应物象形”的造型艺术[J].美术大观,2010,(06):200.

[4]汤海英.浑然天成——霍去病墓石刻之写意雕塑风格[J].大众文艺(理论),2009,(21):94.

[5]周剑峰.观物取象虚实相生[D].中国美术学院,2008.

[6]贾佳.应物象形[D].天津美术学院,2007.

雕塑论文范文结:

关于对写作雕塑论文范文与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雕塑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