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类有关参考文献格式范文 跟珊瑚礁移动科普平台的设计*方面论文例文

这篇平台论文范文为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可用于相关写作参考。

珊瑚礁移动科普平台的设计*

徐兵1,廖宝林2,项顺伯1

(1.广东徐闻珊瑚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广东湛江524100;

2.广东石油化工学院计算机与电子信息学院,广东茂名525000)

摘 要:文章指出珊瑚礁保护是一件重要且紧迫的环保问题,提出借助互联网和移动通信技术设计开发移动科普平台是一种有效且新颖的珊瑚礁科普方式,从珊瑚礁科普场馆基础条件建设,举办珊瑚礁主题科普展览活动,开发移动互联网科普平台,各类科普资源的查询检索、消息推送、在线互动、个性化等服务方式的研究4个方面,阐述了珊瑚礁移动科普平台的研究内容,并介绍了珊瑚礁移动科普平台的实现过程及应用案例.

关键词:珊瑚礁;移动科普平台;微信

中图分类号:TP393.09文献标志码:ADOI:10.3969/j.issn.1674-9146.2016.10.023

[基金项目]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2014A070707014)

收稿日期:2016-08-06;修回日期:2016-09-06

作者简介:徐兵(1979-),男,江苏南京人,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信息系统设计研究,E-mail:arbeng@126.com.

珊瑚礁是非常宝贵的自然资源,其最大价值在于作为生态系统主体的珊瑚与藻类共生带来极高的初级生产力,从而能够支撑起一个绚丽的珊瑚礁生态系统,维持了丰富的渔业资源,维护了生物的多样性,保护了海岸线等[1].珊瑚礁主要分布在热带温暖的海域,我国的珊瑚礁主要分布于东海和南海区域,如福建东山岛造礁石珊瑚、广东万山群岛海域造礁石珊瑚、广东徐闻县珊瑚礁、广西湄洲岛海域珊瑚礁、海南岛的珊瑚礁等.由于受到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巨大压力,南中国地区珊瑚礁资源长期遭受不合理开发利用模式的严重破坏,退化趋势明显,严重影响了这些区域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2-3].由于珊瑚礁生态系统在全球海洋生物资源方面具有重要地位,珊瑚礁生态系统的保护对一个区域、一个国家乃至全球的环境、生态、社会、经济的发展都具有特殊意义.鉴于此,对珊瑚礁的保护和管理已成为许多国家紧迫的任务.因此,要加强对公民的环境教育,宣传珊瑚礁资源保护的迫切性和重要性.随着我国移动3G/4G网络技术和移动终端的不断发展,各种基于移动互联网平台的产品和应用开发日趋活跃,以移动互联网为平台的第五代媒体方兴未艾.近年来,我国科普产业逐渐从传统传播方式向数字化网络科普传播方式延展.如何利用移动互联网进行科学普及和知识传播,是我国政府及环保部门研究的重点问题之一[4].笔者将对珊瑚礁移动科普平台展开研究,阐述如何设计开发基于移动互联网的珊瑚礁科普平台,目的在于:一方面以最广泛的移动互联形式在社会公众中普及珊瑚礁资源保护知识;另一方面强化公众对保护珊瑚礁生态环境的紧迫性与必要性的认识,唤醒公众用实际行动保护人们共同家园的愿景.

1珊瑚礁移动科普平台的研究内容

笔者阐述的珊瑚礁移动科普平台的内容来自广东徐闻珊瑚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利用已有的各类资源和设施,建设移动科普平台.珊瑚礁移动科普平台建设内容很多,首先要进行基础建设,即建设和改造原有的珊瑚礁科普场地和实体,使之能数字化及网络化,之后才能实现移动平台建设,因此,笔者阐述的珊瑚礁移动科普平台的研究内容,有以下4点.

1)珊瑚礁科普场馆基础条件建设,增设移动信息服务,实现数字化及网络化.在保护区原有的珊瑚礁科普标本馆基础设施上,进一步扩大建筑面积和场地,增加更多的珊瑚礁标本资源,制作珊瑚礁标本二维码名片对外发放,学生、环保人士、游客等通过移动终端扫描二维码即可获取标本科普信息进行学习和交流[5],政府及保护区有关部门为珊瑚生态馆、标本馆、潜水训练基地等场所新增高清投影仪、触摸屏、音响、工作电脑等设备,改善科普服务条件,加大宣传保护力度;在保护区范围内架设网络服务器,增加网络带宽,新增一批无线Wifi热点,为参观人员免费提供网络服务[6];设计制作一万份珊瑚礁科普宣传册以及十个珊瑚礁科普壁画,进一步完善珊瑚礁科普基地宣传资料.

2)举办珊瑚礁主题科普展览活动,设置公益广告、宣讲、宣传、培训等内容.保护区管理部门利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珊瑚礁科普教材、标本库、数据库、宣传册、图片、视频、多媒体光盘等科普产品开展主题展览[7],新增基于移动互联网的珊瑚礁科普平台进行公益广告、科普宣讲及宣传培训等活动.基于上述资源和平台,着力推进科普进校园、进社区、进农村等主题展览、专题讲座和培训活动,进一步提高社会公众尤其是青少年的珊瑚礁保护意识;针对不同人员对象,开展科普展览、广告、宣讲宣教、培训等活动20场次以上.

3)开发移动互联网科普平台,使得互联网信息传输方式多样化.将珊瑚礁保护区有关部门已有的各类科普资源进行有效梳理、整合及数字化,借助信息化手段,制作一批具有较强科学性、趣味性、互动性的移动端科普资源;进一步强化各类科普资源的深加工,创作多个深受青少年欢迎的微课程、微视频资源,满足移动科普的需求;与软件开发公司合作,研究并开发移动端手机应用APP,建立珊瑚礁科普微博、微信公众号,借助手机短信、海报二维码等宣传方式公开微博链接、微信公众号等,完善基于移动互联网的科普宣传手段[8].

4)各类科普资源的查询检索、消息推送、在线互动、个性化等服务方式的研究.将移动互联网科普平台和传统的科普活动相结合,实现对各类科普资源的查询检索、消息推送、在线互动、个性化等服务,提高科普宣传的实效性.

2珊瑚礁移动科普平台的实现过程及案例分析

笔者阐述的珊瑚礁移动科普平台的实现过程,见图1.在图1中,“科普资源整理创作”“科普基地条件建设”及“科普活动”已在研究内容中进行了阐述.移动互联网科普平台的内容包括移动手机APP、微博、微信、手机短信等服务形式,平台主要应用和功能包括以下5个方面.一是科学家/专家在身边:“问专家”移动科普应用.当有兴趣的用户遇到珊瑚礁保护方面的科学问题或专业问题时,可以通过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向“问专家”系统提问.系统通过智能检索或专家在线服务的方式直接解答.二是科学前沿:由科普基地技术人员直接分享和发布有关珊瑚礁前沿科学相关的资讯、新闻、微视频等内容,提升珊瑚礁保护的力度.三是掌上珊瑚礁:公众可以利用移动终端应用了解保护区珊瑚礁资源的即时信息,提供参观访问的预订、指导和事后反馈等互动服务.四是科学微解读:结合社会热点,深入挖掘公众兴趣点,邀请相关领域专家以微访谈的视频形式主动传播珊瑚礁相关的科学知识和科学原理.五是科学进行时:以2~3min的微视频、微课程形式邀请各领域研究专家讲述珊瑚礁研究的科研课题,向社会公众传播领域专家的研究成果.此外,推送、资源检索、用户反馈、科普调查和系统管理等模块主要实现用户服务,以及科普资源的管理和维护.

该案例是广东徐闻珊瑚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珊瑚礁移动科普平台建设,其原有的资源是广东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在此基础上,通过笔者阐述的珊瑚礁移动科普平台的研究内容及实现过程,借助软件开发工具,开发出珊瑚礁移动科普平台及相关手机APP,目前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正在测试应用中.

3结论

珊瑚礁保护的科普是一个重要问题,笔者阐述了一种新的科普方式——珊瑚礁移动科普平台,先介绍了珊瑚礁移动科普平台的研究内容,接着阐述了其实现过程及应用案例,通过这两方面的内容,能有力提升和促进珊瑚礁保护及科普方面的实力,增强我国公民的珊瑚礁保护意识.

参考文献:

[1]姜峰,陈明茹,杨圣云.福建东山造礁石珊瑚资源现状及其保护[J].资源科学,2011,33(2):364-365.

[2]兰竹虹,陈桂珠.南中国海地区珊瑚礁资源的破坏现状及保护对策[J].生态环境,2006,5(2):430-434.

[3]傅秀梅,邵长伦,王长云,等.中国珊瑚礁资源状况及其药用研究调查Ⅱ·资源衰退状况、保护与管理[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2009,39(4):685-690.

[4]王志荣.媒介融合环境下应用移动互联网发展科普产业的研究[J].移动通信,2012,36(19):53-55.

[5]邵慧.浅谈二维码系统在科技馆的应用[J].科技风,2014(13):31-32.

[6]谢凯强.北京市WIFI无线宽带城域网建设项目的风险管理研究[D].北京:北京邮电大学,2010.

[7]卫金磊.信息技术在农业科技信息传播中的应用策略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9.

[8]袁洁.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科普App与科学传播[J].科技传播,2014,6(20):153-155.

(责任编辑 邸开宇)

平台论文范文结:

关于对写作平台论文范文与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平台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有帮助。

1、论文平台

2、新闻投稿平台

3、电子杂志阅读平台

4、约稿平台

5、毕业论文平台

6、论文投稿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