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进步教育相关在职毕业论文范文 和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机制有关在职毕业论文范文

本论文主要论述了进步教育论文范文相关的参考文献,对您的论文写作有参考作用。

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机制

摘 要: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具有长期性、发展性、系统性等特征,各高校虽已探索形成了一些固定的教育模式和方法途径,但大部分仍停留在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上,因机制老化而引发各种各样的矛盾.高校需要健全完善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机制,如明确领导机制、健全协同育人机制、创新活动载体机制、完善表彰激励机制、建立评估机制等,以发挥高校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中的示范引领作用.

关键词: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教育机制;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332(2018)06-0033-04

党的十九大提出“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1].高校是各民族优秀人才汇集和培养的高地,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应走在全社会前面.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深刻变革时期,各种思想相互渗透碰撞,大学生价值观多元化;国际组织和“三股势力”从未停止对我国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分化渗透;现实生活中也存在一些破坏民族团结、影响和谐民族关系的不利因素.在2014年,总书记在第二次新疆工作座谈会上提出“有序扩大新疆少数民族群众到内地接受教育、就业、居住的规模”[2],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学生进入内地高校学习.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不仅仅是民族院校的工作,而是整个高校系统共同的工作,它关系到校园的稳定、社会的长治久安、祖国的繁荣发展,高校必须加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机制建设,发挥高校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中的示范引领作用.

一、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特征

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目标是通过有效的教育活动让大学生形成民族团结进步的意识和观念,并在实践中转化为维护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共同进步的行为.我国的“民族问题具有普遍性、长期性、复杂性、国际性、重要性、敏感性和连锁反应性”等特点,[3]301-303与之相应,我国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具有长期性、发展性、系统性的特征.

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长期性是指大学生民族团结进步观念的树立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长期不懈地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多民族长期存在”是我国一大国情,“多民族是我国的一大特色,也是我国发展的一大有利因素”[4].新时代对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众多高校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还停留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活动上.高校在坚持思想政治课程主渠道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为大学生创造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良好环境,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融入教学、管理和课外活动中,保障大学生在校期间不间断的接受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遇到的和民族相关的困惑与问题能得到及时的引导和妥善的解决.

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发展性,是指随着时代的发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内容不断发展、完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作为上层建筑,受到经济基础制约,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方式方法要符合历史发展潮流,符合大学生的实际需要.国外民族形势的变化、国内民族关系的新情况,尤其是在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内涵随时代的发展不断深化,各民族既要相互团结,又要共同进步,民族团结是促进各民族共同进步的基础,实现各民族共同进步是维护民族团结的方向.

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系统性,是指民族团结进步观念的形成、实践的展开,不仅仅是高校单方面的事情,也不仅仅是大学生个人成长的事情,是关乎民族团结、社会和谐、国家稳定的大事,决不是仅凭高校教育就可以完成,它受到校外社会各方因素的影响,是一项由诸多要素组成的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是一个社会合力的过程,需要社会各方面、各部门通力合作.

二、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机制现状分析

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机制就是与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活动相关的学校内部要素与社会外部因素之间所具有的内在联系与运作方式.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我国高等教育一直重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并取得了一定成绩,在维护民族团结、促进社会和谐、帮助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长期以来,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通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展开,民族院校还设有《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等课程,部分民族地区高校结合当地发展实际,安排有专题讲座,并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机制是一项政治性、时代性很强的教育系统,各高校虽已探索形成了一些相对固定的教育模式和方法途径,但是,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部分,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观念的陈腐、教育角色定位的偏差、教育内容的滞后、教学方式的僵硬、教育手段的原始和孤立等情况,已不能适应社会多元化发展的需求,且阻碍了思想政治教育自身的现代化和受教育者主体能动性的创造发挥”[5],大部分高校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机制仍停留在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上,机制老化引发各种各样的矛盾.

(一)校园民族成分多元化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工作简单化的矛盾

随着高等院校扩招和民族地区教育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学生进入内地高校学习,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数量越来越多,校园里的民族成分也越来越多,高校民族工作内容也越来越复杂,不仅有教学工作,还有衣食住行等一系列工作.但高校一直简单地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内容,并由思政教师在课堂完成,教学过程中道理多而空,不能与大学生思想动态结合,也不能帮助解决学生所遇到的现实问题.简单化的单向教育方式剥夺了大学生的话语权,学生们被动接受教育,师生之间缺乏互动,教师教学的积极主动性也大打折扣.

更严重的矛盾是,大学生的民族观问题大都不在课堂上产生,而是在日常生活中形成,如校园的行政管理、后勤服务,然而这些部门的老师和工作人员并不能承担和解决大学生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工作,也无法解决相应的问题.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简单定位于思想政治教育,影响学校内部形成教育合力,不利于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效果的最大化,也降低了大学生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管理的效益.

(二)学生需求多元化和培养模式单一化的矛盾

我国少数民族成分众多,各民族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背景,各地经济社会发展不同,各地民族关系的历史与现状不同,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学生在学习、生活上的困难不同,民族观也不尽相同,大学生对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需求多元化.然而,在当前的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中,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课程设置整齐划一,并没有根据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学生的实际情况有的放矢.教学培养模式的单一与学生需求的多元产生矛盾,学生的困惑得不到正确引导,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失去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应急式风格与常态化需求的矛盾

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应该按照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特点和要求,进行中长期规划,使之成为一种日常化、常态化的工作.目前,高校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融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以必修课的形式要求大学生学习,部分实现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常态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内容丰富,却没有专门章节来论述民族团结进步,所以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主要依靠主讲老师来安排,这就使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落实存在一个不确定因素.当国际国内民族关系出现新情况、新问题时,高校往往根据有关指示精神,进行集中宣讲,应急性凸显.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需要日常化,帮助大学生解决日常生活学习中可能遇到的与民族问题相关的困惑,将各种可能出现的矛盾解决于萌芽状态.

三、创新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机制

(一)明确领导机制,健全组织机构

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领导机制是指在充分认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重要性的前提下,明确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整体决策与责任落实的机构设置及其协调运作,确保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顺利高效开展.高校党委统领本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根据当地民族关系的历史与现状、本校民族关系状况和大学生民族观,制订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总体规划,对大学生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进行全面部署,明确工作任务,形成党政工团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的机制,把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融入教育教学、管理服务的各个环节.

高校在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工作过程中可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如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办公室等),并由学校主要领导分管,对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进行全面统筹和规划.各院系成立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工作小组,由专业教师和优秀学生组成教师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指导委员会和学生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社团,实现工作重心下移.

(二)健全协同育人机制,增强教育实效

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不仅是学校教育,也是一种社会教育,“受社会经济环境、社会政治环境、社会文化状况及各种社会文化活动、社会公益活动、大众传媒等影响.”[6]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与社会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宣传联系紧密,社会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宣传能为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创造良好的社会思想基础和社会实践环境,而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能对社会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要取得实效,不仅需要高校对大学生开展切实有效的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还必须建设与之相适应的社会生活环境.只有得到了整个社会的呼应,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才能落到实处,才能提高教育实效,这就需要健全协同育人机制,构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一体化育人体系.

高校要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纳入学校教育教学、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确保各部门协同育人机制通畅,提高运行效能;同时,还要合理开发利用校外教育资源,促进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互动,拓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社会支持系统,构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互动机制,整合教育资源,建立“学校政府一体”、“学校家庭一体”协同育人机制,实现各育人主体间的优势互补、互相协作,“做到民族理论、民族政策法规、民族知识和民族团结教育常态化、多样化、社会化.”[7]

(三)创新活动载体机制,搭建教育平台

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课堂,还要走进大学生的生活、学习、交友等过程,解决现实问题,这就需要解放思想,创新活动载体,搭建教育平台.首先,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和民族观.通过开展爱国爱家主题演讲、民族文化社团活动、民族文化知识竞赛,组织参观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等活动,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贯穿于高校国家安全教育、法治教育、道德教育的全过程,帮助大学生对“民族”形成理性认知,在关系国家根本利益的大是大非面前依法行事.其次,利用国际国内发生的重大事件,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帮助大学生了解我国的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树立科学的民族观,理智地观察和处理带有民族性的社会关系.第三,根据高校实际,编写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教材,形成理论与实践、课本与多媒体结合的多方位立体教材体系,抓住课堂教学主阵地的同时,实现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本土化和大众化.第四,组织开展帮扶活动,设立专项助学金,资助品学兼优的少数民族困难学生,把解决学生实际困难作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重要内容.通过多方搭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平台,让少数民族学生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的思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四)完善表彰激励机制,树立身边榜样

加强社会舆论引导,对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和模范个人的表彰要制度化、常态化,在全社会形成维护民族团结光荣、促进民族发展人人有责的观念.首先,高校要加强新媒体与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融合,根据大学生特点,充分利用主流媒体、新媒体,为校园民族团结教育营造良好的氛围,扩大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影响力和覆盖面;第二,高校要大力宣传全国各地尤其是高校当地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模范个人的优秀事迹和先进经验,树立身边的榜样,拉近优秀人物与学生的距离,使优秀人物具象化;第三,高校积极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先进集体”、“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先进个人”等评选表彰活动,通过表彰先进,调动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五)建立评估机制,追踪大学生民族观变化

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关系到国泰民安,绝不能走过场,必须建立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评估机制,对教育实效进行检验,确保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持续高效发展.高校尚未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纳入评估体系,也没有建立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评估机制.建立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评估机制,以教育实效为基础,各项工作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民族团结进步观念、促进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培养而展开.

作为一种观念,大学生的民族观并不是一成不变,会受到国际国内多种社会因素的影响,所以民族团结教育不能一劳永逸.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需要科学、持久、系统的进行,以提高教育的实效.高校要长期追踪学生民族观的变化,分析发展趋势,查找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过程中存在的薄弱环节,总结教育经验,不断创新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机制,改进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方式方法,使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富有时代性、彰显创造性.

进步教育论文范文结:

关于本文可作为相关专业进步教育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进步教育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

1、关于教育的英语论文

2、教育杂志投稿

3、师德教育论文

4、教育杂志社

5、医学教育管理杂志

6、教育教学论坛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