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批相关论文范文资料 与蓝天娇子空中巾帼访新中国第一批女飞行员伍竹迪有关专科毕业论文范文

本论文为您写第一批毕业论文范文和职称论文提供相关论文参考文献,可免费下载。

蓝天娇子空中巾帼访新中国第一批女飞行员伍竹迪

作者韩郑

伍竹迪新中国第一批女飞行员

她有着传奇的经历和神秘的色彩,今年82岁高龄依然精神矍铄,思路敏捷,身体硬朗.我和伍大姐相识多年,总想着把她的飞行生涯记录下来,让人们知道在那燃烧的岁月里,有这样一位可歌可泣意志坚强的优秀女性,她激励着一批批女飞行员博击蓝天,翱翔在白云蓝天之上.

今年春节期间我前往天津伍大姐家中,说明了来意,就架起了摄影装备聆听起她的口述记忆.

伍竹迪,1933年出生在广州市一个较为富裕的家庭里,自幼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在上中学期间就受到革命思想的影响,16岁那年在广州执信女中加入了地下学联进步组织,走上了革命的道路.1951年初,正当抗美援朝仗打的角逐之时,她报名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本想到朝鲜参战,却被分在了中南预科.刚巧入伍不久,就赶上了空军招收女飞行员,当时她在部队任团支部副书记,起先她并没有参加招飞体检,帮着指导员写总结材料,谁知道符合条件的女战士几乎没有,指导员就让她也去充数体检了,幸运的是她被选中了.说到这时她脸上掩饰不住的喜悦,同时又给我讲述了一个小插曲.在体检一路顺利进行中到了最后,医生却让她靠边站,说还要复检,也可能就此淘汰了.细心的医生又把她叫到身边细细的询问她是不是太紧张,她回答我不紧张.可是她的脉博跳的太快了,是不符合规定标准的.这时医生提出量一量体温,啊!39度多,原因找到了,问她你发烧了你不知道呀,她回答真不知道自己发烧了.医生一边夸她身体好一边果断的在体检本上写下了“飞行及格.”事后伍竹迪在想,在关键的问题,关键的时刻,如果没有认真负责的精神,可能事情就大不一样了.她非常感谢那位不知道姓名的医生,改变了她一生的命运.

穿上了新军装,从热带的广州来到我国东北的牡丹江,空军第七航空学校学习飞行驾驶技术.伍竹迪从小就喜爱运动,篮球,排球,田径都喜欢,这对她接受飞行训练很有帮助,在同学中一直是飞的不错的佼佼者.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员带飞,马上就要起落放单飞了.人人都想第一个或是第一批放单飞,离开教员的帮助自己一个人驾驶飞机,翱翔在祖国的蓝天上,那该多骄傲啊.不巧的是伍竹迪正好赶上生理期,学校当时规定,女学员在生理期间不能放单飞,她的名字在第一批放单飞考核的名单上删除了.她感到有极大的压力,大家都说自己飞的好,可却不能第一批放单飞,这多没有面子呀.从此飞行注意力总是不集中,技术上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怎么也飞不好,自信心也大打折扣,教员也开始烦躁,批评也多了.一度出现了放弃飞行的念头,可她还是有天生不认输的信念.她请求教员再飞一次,她知道这次飞行的意义,放弃一切杂念,集中精力,大胆操纵飞机,在教员的鼓励下找回了自信心.自信心太重要了,人一旦失去了自信,什么事情都会做不好.年轻是要负出代价的,那时候我太年轻了.后来在飞编队飞行时,主任教员当长机,看到她飞的好还转身回头给她竖大拇哥,她的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在这期间还有一些小插曲,在教员队伍中有延安时期的老八路,也有国民党军队起义的,还有日本投降后留下来的飞行教员.当女学员得知日本教员带飞时,抵触情绪很大,坚决不和日本教员握手,更不愿意跟日本人学飞行,通过政治教育慢慢的接受了日本教员的带飞.新中国刚成立,国家一穷二白,在接收国民党的烂摊子上建设自己的空军实属不易.

通过七个月的学习飞行,就结束了初教机飞行训练,女学员们正式毕业了.从东北一下就转到了四川.改装新的飞机,苏制里~2运输机,这种飞机可以乘坐14 - 16名乘客,在当时也算是最先进的飞机了,而且是刚引进的全新飞机.在改装训练中大家都非常努力,希望能尽快掌握新飞机的性能.这时上级突然来了一道命令,要求新中国第一批女航空员参加在北京西郊机场举行的,1952年三月八日国际劳动妇女节起飞典礼,将飞越天安门.届时将会向全世界宣布新中国有自己的女飞行员了.听到这个消息,女飞行员们高兴的都蹦了起来.可距离三八节的时间很近了,中间还有春节元宵节.上级临时决定加大飞行强度,调来干部教员带飞,一个飞行日当两个飞行日用,阶段性训练讲评,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大家怀着激动地心情刻苦训练,争取以优异的成绩接受党和人民的检阅.

1952年三月八日,来自空军航校毕业的55名女航空员聚集在北京西郊机场,迎接朱德总司令的检阅.她们是14名女飞行员,6名空中领航员,5名空中通讯员,还有空中机械员30名.女航空员在六架里~2飞机前一字排开,接受朱德总司令,总政肖华副主任和空军司令员刘亚楼的检阅.到西郊机场参加第一批女航空员起飞典礼的还有全国妇联副主席邓颖超,李德全及名誉主席何香凝和七千名首都各界妇女的代表,50多个各国驻华使节夫人.伍竹迪是5号机的机长,副驾驶万婉玲,领航员沈靓,通讯员王竞梅,空勤机械员孟云云,王淑玢,地勤机械员王淑芳,奚成鹿,张芸文,她们九个人组成了5号机机组.在六架飞机依次跟近通过天安门时,在中南海走出办公室招呼其他领导人,抬头观看并向在场的同志们大声说道: “这是我们的女飞行员啊.”3月24日,刘少奇,周恩来在中南海颐年堂接见了全部女航空员,问刘亚楼同志: “她们都成器了吗?”刘亚楼回答:“都成器了,飞的很好.”这其中还有一个小插曲,为了保证这六架飞机安全飞越天安门,空军领导决定每架飞机上一名教员,当听到这个决定时,女飞行员们都不干了,说他们上去那还算是我们飞的吗?把他们关到厕所里锁起来,这当然都是玩笑话了,最后教员登机后都坐在客舱里,全程飞行全由女航空员完成,当时所有女飞行员飞行总时间都不超过100小时.

这在当时来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让封建的中国妇女走出家门,参加社会主义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此前还产生了新中国第一个驾驶拖拉机的女拖拉机手梁军,女火车司机田桂英等等.

伍竹迪不是歌星,也不是电影明星,但她却在一夜之间红遍了大江南北.起因是一张宣传画,三八节那天新华社记者在伍竹迪驾驶的5号机前拍摄了一张照片,前面是她的特写镜头,背景是飞机和机组人员,这张照片通过新华书店作为宣传画向全国发行了,一时间伍竹迪飒爽英姿的戎装照在全国家喻户晓.

新中国女飞行员飞越天安门的壮举在世界上也引起了一定的轰动,同时也夹杂了许多质疑的声音. “这是真的吗?”英国女专栏作家向中国外交部提出专访中国女飞行员的要求.空军宣传部选定伍竹迪接受专访,事前做了充分的准备,包括一些不友好的提问,还特意为她换了一套新军装.在空军宣传部干事的带领下伍竹迪同翻译人员走进了北京”六国饭店”如今的风华宾馆,接受了英国女作家的专访.访问在友好的气氛中进行,通过一个多小时的采访,让英国人和全世界了解到中国妇女的崛起.英国作家回国后即写了一篇报道,在文章中大加赞扬中国女飞行员飞越天安门的纪实,并感谢中国外交部的接待和安排.六十多年过去了,伍竹迪成为第一个接受外国媒体采访的女飞行员.伍竹迪的靓丽形象登上了《人民画报》,苏联《真理报》记者阿·科仁赞扬她的文章标题是:“伍竹迪,好样的.”她光荣的出席了“全国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代表大会,在会上见到了苏联卫国战争的英雄卓娅与舒拉的母亲,并合影留念.

1958年10月,伍竹迪的女儿出生了,产后40天就把女儿交给了在天津的婆婆.回到部队即参加飞行训练,1959年元旦的凌晨,伍竹迪接到紧急任务从北京起飞去乌兰浩特抢救因事故受伤的工人兄弟,飞机在天亮时降落在包头,拉上抢救伤员所需的氧气瓶紧急起飞赶往乌兰浩特,乌兰浩特是一个日本侵华时修建的小机场,跑道又窄又短.她在去之前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当飞机进入跑道前即拉平飞行,使飞机一进跑道就着陆,飞机安全的降落在乌兰浩特,前来迎接她们的工人兄弟激动地将她举了起来,当她摘下飞行帽,工人们发现是一个女飞行员时高兴的不得了,同时感到刚才的举动不免有些突兀,脸上露出了尴尬的笑容.飞机当天飞到郑家屯过夜,伍竹迪创造了产后40多天即参加飞行且空中飞行11点20分钟的记录,她的身体经受住了考验.她说:“过了一个有意义的元旦节,抢救了工人兄弟的生命,值得.”

1963年8月,石家庄地区遭受特大洪灾,伍竹迪连续几天参加空投救灾任务,身体十分疲劳.一天下午天气非常不好,她又向灾区飞去,像这样的任务是没有导航点和固定航线的,云层很底,很难看到地面,更找不到灾民,飞机一再下降高度,有时可以在云缝中看到下面一片汪洋,偶尔看到高处有人挥动着衣服向飞机招呼,她们就立即把物资空投下去.在飞机返航北京进入良乡时,天气突变,瞬间下起了瓢泼大雨,两台发动机一下停车了.飞机还在不断地降低高度,情况十分危急,她果断采取措施,减小飞行速度,用变距调控进气量,保证发动机温度上升并向机械师下达空中开车命令.轰的一声,两台发动机奇迹般的起动了,机舱里随即响起了庆祝的掌声,大家得救了,飞机安全了.伍竹迪感觉到刚才自己出了一身的冷汗.

伍竹迪飞行技术好是大家公认的,她是四种气象的女机长,教员和指挥员.经她带飞出来的男女飞行员就有几十人,她飞行胆大心细,善于钻研,虚心向有经验的老同志学习.刚开始飞里~2飞机时,带飞她的教员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飞行员,在飞机做完工作需要试飞时,就让伍竹迪当他的副驾驶,想让她体会飞机落地前拉平飞机要失速着陆的感觉.没想到在做示范动作时,没有做好,飞机在空中突然失速了,飞机迅速下降,即将进入螺旋,速度表指示已降到50公里/小时.就在这危急关头,只见教员将反舵蹬到底,同时压顺杆,飞机迅速改出,当时他的脸都吓青了.这件事让伍竹迪学会了失速改出的方法,对她以后当教员带飞起到了极大的帮助.

正当伍竹迪在飞行事业上更趋成熟的时候,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了.1967年10月的一天领导找她谈话,组织上决定停飞她,原因是家里有海外关系,红线划到这里了.听到这个消息她简直不敢相信,这怎么可能呢?入伍的时候和现在比较家里根本没有发生任何变化,怎么现在就不能飞了呢.她想不通,一连三天睡不好觉,人立马瘦了一圈.她无话可说,只能服从组织决定,离开了北京,离开了蓝天,离开了她心爱的飞行事业.她心里不服,多次向上级党委机关和的领导反映情况,寄出去的信,一封封石沉大海,渺无音信.她在西北,在陕西的空军十六航技当一名副科长,为了发挥她当过飞行指挥员的作用.她向学校主动请求“辞官”去当教员.当时教员被称为“臭老九”没人愿意干,她却乐于把自己所学的知识认真的教给航空管制班的学员们.

很多年后,文化大革命终于结束了.有一次她回到北京,回到她的老部队,探望师里面的老首长.老首长亲切的问她: “伍竹迪,你知道你当年,为什么停飞的吗?”她说“不是因为我们家有海外关系吗?”老首长笑了笑说:“不是,不是的,是因为你当时太红了,你记得你有一组照片登在了《人民画报》上吗?《人民画报》有海外版.当时台湾是可以看到的,他们拿这篇报道做起了文章.”伍竹迪不解的问, “知道呀,那位拍照的记者叫吴文,拍了一些我的工作照,还有我和女儿在一起的生活照.不过当时不是有了结论,保持现状,让我继续飞行吗?”原来事情是这样的,1962年在台湾公开叫嚣,要用武力反攻大陆.并派出大量的特务到大陆来搞策反,搞破坏.其中空军就收到过台湾国民党有关策反伍竹迪的信件,当时空军保卫部长还专门找伍竹迪谈过话.伍竹迪明确表示,热爱党,热爱新中国,我是党员.策反,他策我不反,这和我没有一点关系.谁知道到了文化大革命在思想的影响下,越左越好,因此伍竹迪受到了不公正的停飞处理.当时还有过各种风传,说伍竹迪每到东南沿海飞行,台湾海峡一侧就会呼叫她,让她驾机投奔台湾.其实这纯属谣言,根本没有发生过这种事.有一年伍竹迪回到阔别多年的广州,看望父母,父亲还以为女儿犯了什么错,怎么好好的就停飞了.小心翼翼地问她,为什么停飞了.她就把老首长告诉她的那些话原本的告诉了父亲,父亲听后心中十分诧异,这是为什么?那封信是1962年你姨夫从香港寄给我的,台湾特务机关看到你的照片,知道你在大陆当女飞行员,就下令派你姨夫对你实施策反.当时台湾和大陆三不通啊,就派你姨夫到香港写信给我,要策反你去台湾.我收到信后感觉事关重大,立即把信交给了广东省厅.这封信经厅转向总政,转向空军,直到造成伍竹迪的停飞.伍竹迪听了父亲的描述,真是无话可说.父亲做的没有错,应该相信组织,与党交心.况且父亲本身就是做国民党方面统战策反工作的人,是懂得党的政策的.却不知,正是他上交的这封信改变了伍竹迪的人生,当年伍竹迪正处在飞行事业的巅峰,年龄34岁,也是人一生最显才华的时刻.这一切能怪谁呢?就在前几年伍竹迪在原北空司令,空军战斗英雄刘玉堤将军家做客时,刘将军说: “伍竹迪如果你不是那么早停飞,也许你现在已经是将军了.”伍竹迪笑着回答: “这完全有可能,不过也可能会在以后的运动中站错队,结果会不好,也可能在飞行中遇到特殊情况不在了呢.说完她笑了笑,接着说,感觉现在就很好,自从1983年底从部队离休回到天津生活,现在儿孙满堂,生活其乐融融.真是很幸福.”

伍竹迪的爱人程宝海是与她比翼双飞的战友,因受到伍竹迪停飞的影响,毅然随伍竹迪离开北京,不久前他们欢度了50年的金婚庆典.在天津过着平淡的幸福生活.

伍竹迪,好样的,愿您永远幸福快乐!

(本刊编辑)

第一批论文范文结:

适合第一批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相关本科毕业论文,相关第一批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