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岁月类论文范例 跟冯骥才:岁月失语,惟石能言方面毕业论文的格式范文

本论文为您写岁月毕业论文范文和职称论文提供相关论文参考文献,可免费下载。

冯骥才:岁月失语,惟石能言

“传承文化是每一个人的事.只有我们每个人都关心和爱惜前人给我们留下的这些财富,我们民族的精神和独特的审美、独特的气质、独特的传统,才能传承下去.我们需要共同努力”

“每个村落都是一部厚厚的历史,但是我们中华民族最大的问题就是村落没有村落史,村志里记载最多的是到一个乡,到了村往往就只有一个名字,没有历史记录,我们失去什么都不知道.我们已经把600多个城市变成千城一面,这是我们的文化悲剧.世界任何一个民族都没有以这么快的速度失去它的村落.”这是冯骥才与时任领导面对面交流的内容,由此引起领导的高度重视,国家住建部、、文物局、财政部于2012年组建了由建筑学、文化学等各方专家组成的专家委员会,对传统村落进行调查与认定,冯骥才先生任委员会主任,被誉为“传统村落保护”第一人.

在长期致力于民族民间文化和传统村落保护的冯骥才看来,中华文明最遥远绵长的根就在村落里,大量的历史事件和民族文化都跟村落有密切关系.而现实状况是,古村落的抢救和保护进度,赶不上古村落逐渐消失的速度.

据《中国传统村落蓝皮书:中国传统村落保护调查报告(2017)》,自2003年至今,我国先后公布了6批276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4批4153个中国传统村落.“据我所知,中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专门对传统村落进行保护并建立名录的国家.”2018年4月底,国务院参事、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主任、著名作家冯骥才在贵州凯里召开的中国民族文化旅游暨中国传统村落·黔东南研讨会上说,他也呼吁,各级政府要以最快速度为传统村落建立档案,盘清和抢救传统村落的家底,国家层面要尽快出台古村落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

另外,冯骥才认为,要更好地保障传统村落原住民的生活,更多地唤醒他们的文化自觉,“他们是传统村落的缔造者,是农耕文化的守护者,只有让他们生活得更有尊严,对自身的文化更有自信,这样的传统村落才是有魅力的和可持续发展的.”冯骥才说,“当初我们提出保护中国传统村落,是因为它是一项弱势文化,弱势的文化对经济的推动作用有限,对古村落还是应以保护为主.别让古村落背负太多经济责任.”

在中国古村落或传统村落保护的里程上,冯骥才的呼吁与行动至关重要,具有着里程碑式的意义.他第一个明确地说出,平均每天有90座村落消失;他横贯文学、艺术、绘画的综合修养,倾力于古村落和民间文化保护;多年在全国议事平台疾呼古村保护事业,打开古村保护宏观局面;推动国家传统村落资助计划,为近3000传统村落争得实质帮助;常年奔走于祖国古村,整理出数亿计的民间文字与古村普查,工程之巨大,难以想象.冯骥才表示,当国家传统村落名录确定下来,其保护的工作不是已经完成,而是刚刚开始.要防止以往申遗时出现的谬误——把申遗成功当做“胜利完成”.其实,正是历史文化遗产被确定之日,才是严格的科学的保护工作开始之时.他说,传统村落保护刚刚开始,它有待于系统化、法治化和科学化;它需要相关的理论支持和理论建设,需要全民共识和各界支持,需要知识界的创造性的奉献,以使传统村落既不在急骤的时代转型期间被甩落与扬弃,也不被惟利是图的市场开发得面目全非.我们要用现代文明善待历史文明,把本色的中华文明留给子孙,让千年古树在未来开花.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保护中的政府责任

2018年 5月25日,在北京召开的十三届全国政协第三次双周协商座谈会上,围绕“历史文化名城名镇保护”,冯骥才说,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实际上是两个概念,一个是遗产保护,一个是名城保护,这两个有一致性,但也不完全一样.遗产是指一个静态的历史事物,名城则是具有重要历史文化价值的现代人生产生活的活态的聚居地.一边要保护,一边城市还要发展.名城的保护更难.我们常说名城保护要像对待我们的生命一样,但保护的法规由谁来执行?这才是最关键的问题.执行者应该是城市的决策者,他们的观念,他们的眼光,他们对历史文化的重视不重视是决定因素.为此,他建议:

政府应建立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清单.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按照特点主要分为七类.政府要先分清楚历史文化名城是传统风貌类型,还是近代史迹类型,还是民族特色类型.可以邀请各方专家参与进行研究论证.保护中,应加入“非遗”等新概念,重新认定历史文化名城的定义和内涵.清单确定后,坚决依照施行保护.

不要重建.历史文化名城损毁了、破坏了,已经没有了,就没有了,有多少就多少,这就是历史的真实.如果重建一定是从精神上重建,而不是单纯从景观上重建,假古董没有任何价值.所以历史文化名城的建设一定要慎重.因为草率重建,对城市绝对是破坏,我们要尊重并保持历史文化名城的尊严.

让老百姓热爱历史文化名城.国外把文化遗产日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纪念日,每个城市老百姓会自发举行各种活动,亲近城市的历史,以城市的历史为荣.我们也应该想方设法,鼓励人民热爱自己的城市.

多年前,冯骥才的西塘古镇行,他描绘了一个动人的生活场景,并被无数人所引用,“夕阳下乘船穿行于西塘的河道中,岸边的一位老妪正要将窗口的一盆杜鹃花搬进屋.忽的她又从窗口探出,轻轻抖了抖花盆,一只蝴蝶从花上展翅飞开.”在冯骥才看来,有原住民生活的古镇才是活着的古镇.“我们看到的小镇,不光是几百年的建筑、街道,还有它们几百年的生活.中午行走的时候,沿街上摆着躺椅,老头在那儿晒太阳,老太太在阳光下挑花,有人打瞌睡,有人喝咖啡,就在那儿坐着.他们不是为游务的,也不是表演的,就是平常的生活.”

冯骥才走访过很多地方,据他了解,“中国目前有2800多个县,19000多个镇,有几十万个村庄.相对地说,特色比较鲜明、保留比较完好、历史的记忆比较深厚、民俗和民间文化遗产比较丰富的村落至少有几千个.由于年轻人到城里打工,很多古村落人去楼空.加之开发商对古镇、乡村的不合理开发,古村落内在的、沉甸甸的历史文化积淀在被抽空.”

古镇古村保护中“人”的重要性

在有关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座谈会中,很多与会专家也谈到了“人”的重要性.首先是名城名镇中的居民.正如冯骥才所说,遗产是针对一个静态的个体,名城名镇更是生产生活的聚居地.古人们在这些名城留下了可贵的人文记忆,但这种记忆不可能是静止的、停滞的,而是随着时代的变迁不断变化.对于尚未丧失功能的古迹,它的特点之一就是“人在其中”的生命力.当我们承担起名城保护的使命时,同样需要“以人为本”,把名城名镇交还给原居民,让原住民有权利、有条件享受现代生活,及时分享发展红利,实现原居民与城镇的融合共生.协调好城中居民生活,调动其保护意识,使其成为景观中动态活力的一部分,是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应有之义.

其次,是城市的决策者.多位委员表达了同一个意思,很大程度上,城市规划建设决策者的态度、意识、审美,就是历史文化名城名镇风貌的决定性因素.如何让决策者树立保护意识,真正理解为什么保护非常重要.避免刻意追求“政绩完美”,建立健全保护机制,确保“一张保护蓝图绘到底”,充分发挥决策者的积极作用,对于历史文化名城的存续、保护、利用意义重大.

在历史文化名城名镇保护中,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群体——相关各学科专家、专业修缮工匠.保护和利用,需要调查、研究,也需要不同学科的综合判断与协调.在具体修缮维护上,更要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发挥传统建筑工匠、掌握现代科技的专业人才的作用,为名城名镇保护提供全方面支持.最后,古镇保护应当关联的是历史文化名城名镇保护的初衷——让被中华文明滋养的每一个现代人,都能建立起古与今、人与国家、人与人紧密的文化联系,拥有深厚历史根基之上的文化底气.“让我们的人民热爱自己的文化.”冯骥才说的,既是因也是果.因为热爱,所以保护;因为保护,而更加热爱.当我们的人民都拥有了对于中华文化的准确认知和信心,历史文化名城名镇的保护也就有了更广泛的自觉;当名城名镇获得了更有效、更科学、更有远见的保护,我们对于历史文化的认知,也就多了一个活力十足的载体.

对于未来,冯骥才最想说的话是:“传承文化是每一个人的事.只有我们每个人都关心和爱惜前人给我们留下的这些财富,我们民族的精神和独特的审美、独特的气质、独特的传统,才能传承下去.我们需要共同努力.”

“岁月失语,惟石能言”,文化遗产对于文化传承而言重要性不言而喻,那作为文化遗产中重要的一方面,既要算经济账也要算文化账,既要有物质方面也要有精神方面,既要有筋骨肉也要有精气神.只有这样,才能让文化记忆不会遗忘、让文化基因入脑入心、让文化传统根植大地.

责任编辑 华南

岁月论文范文结:

关于本文可作为岁月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岁月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下载。

1、岁月推理杂志

2、青春岁月杂志

3、青春岁月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