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教师资格证论文写作资料范文 和教师教育转型期地方师范院校教师资格证改革探析相关自考毕业论文范文

本论文主要论述了教师资格证论文范文相关的参考文献,对您的论文写作有参考作用。

教师教育转型期地方师范院校教师资格证改革探析

摘 要2015 年教师资格证政策实行改革,师范毕业生不再直接认定教师资格,教师资格证的考核实行全国统考的模式,增设考试的范围,加强知识性考题以及教育实践能力题.教师资格证政策的改革对于各地师范院校培养师范生人才培养计划都造成一定的影响,本文主要探讨在教师教育转型期的大背景下,地方师范院校该如何应对此次改革,师范生的人才培养计划如何发生变动等问题.

关键词教师教育转型期 地方师范院校 教师资格证改革

自20 世纪90 年代以来,我国明确提出师范院校要实行转型发展,这将打破我国长期以来所形成的师范教育体系,突破师范教育存在的“定向”“单科”“封闭”问题,加强对师范生的能力素质培养,外延师范院校本身的专业建设,实现师范院校的自身转型.现今,各地方院校都在根据教育发展的规律,适时调整教育人才培养的方式,各地方师范院校在转型期间,打破原有的封闭教育体系,打破专业界限,注重学科渗透,鼓励师范生在学科知识和实践教学中不断突破,增强师范性,为教育市场培养出适应型的教学新人才.教师资格证考核方式的变化对师范生有什么影响?在专业知识考察、实践能力教学等各方面发生哪些变化?在这些变化中地方师范院校的人才培养体系具体存在哪些问题?师范院校依据教师资格证考核的具体方向怎么转型?怎样突破师范生的师范性问题?本文拟对这些问题作具体探讨,这些问题的分析对于当前地方师范院校所面临的层次性失衡、结构失衡、学科失衡等问题的解决具有一定的作用.

1 教师教育转型期教师资格证改革

1.1 教师资格证改革的方向

自2011 年至2015 年,我国的教师资格证考核都在不断进行适时调整,2011 年,我国实行教师资格考试改革和定期注册试点工作,执行国家统一的标准,提高教师入职的门槛.2014 年,逐步在湖北、上海、广西、海南、河北、山东、安徽、山西、浙江、贵州进行教师改革的试点工作,逐步扩大教师资格证的统考范围.2015 年,教师资格认证考试实行全国统一考试的模式,实行定期注册,这打破了过去那种教师资格终身制.同时,要求所有师范专业的学生也必须参加统一的教师资,不再像以前毕业时直接授予教师资格证.

教育部于2015 年颁布了《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暂行办法》,要求全国各地实现教师资格证的改革,全面推进教师资格证的统考,不再区分师范生与非师范的区别,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制定考试大纲和考试标准,考试样式综合多样化,考核的内容注重专业素养和实践技能相结合,考试增设的难度加大,将全面提高教师入职的门槛.教师资格证的改革对师范生发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向:

首先是考试样式综合化,考试科目有所增设.考试一般采取机考形式,覆盖面较广,不仅涉及教材教法、新课程、教学设计、课堂教学等实践知识,而且涉及学科专业等理论知识;面试主要考查考生讲课的基本功,包括理解力、解释力、表达力等综合能力.[1]

其次是师范专业的毕业生不再直接认定教师资格,师范生纳入教师资格证必考的人员范围.在此方向的指导下,师范生的竞争性开始显露,师范院校该怎样转变对师范生的人才培养方案,以便师范生可以全面提高师范性,加强在教师资格证考核中的应试性.

最后,教师资格证的考核将更加注重师德素养,师范生或者入职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业绩.注重考核教师预备军的教师素养,不断促进教师队伍的建设和发展,以此推进教师教育内涵式发展,深化教师教育改革.

1.2 教师资格证主要的考核方式

教师资格证改革促进教师认定程序走向规范化,提高教师入职的学历要求,制定严格的教师考核标准,目前主要为笔试和面试两种考核方式.

在笔试考核中,考取幼师教师资格证的考试内容包括综合素质、保教知识与能力;小学教师教师资格证的考试内容有综合素质、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中学教师教师资格证的考试内容则为综合素质、教育知识与能力、学科知识与能力.

在面试考核中,实现应试的新形式,采取结构化的考核方式和情景模拟等形式,主要的环节为抽题、课堂活动设计、回答规定问题、课堂试讲、答辩等环节,全方位考核应试者的实践教学能力和临场突变的执行力.面试主要考查考生是否具备教育基本素养和教学基本技能,侧重于考生的专业后发力、现有教育基础力和教学实际应用力.[2]

1.3 教师资格证改革对师范生的影响

教师资格证的考核方式推行改革要求地方师范院校在进行师范生的人才培养上注重创新,转变师范院校的课程内容设计,构建综合性的课程内容,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推进创新教育新模式,加强培养师范生的师范性.在师范生失去教师资格证的免考后,对于师范生又有何影响?

首先是师范生丧失了教师资格证的免考资格,师范生即便在师范院校中完成本科教育,仍然需要通过参与国考来获得教师资格证,即师范生在国考面前失去优先被认定的优势.

其次是师范生难以充分发挥师范院校教师教育的优势和特色,这一改革则要求师范生将“实践导向”和“专业导向”二者结合起来,在提高教学水平的同时,也要加强师范生的专业能力的锻炼,也就意味着师范生必须达到“教”和“育”的真正融合.

最后,师范生要改变在师范院校中所接受的传统教育观,革新教育方式,以此应对面试中遇见的考核问题.改革后的笔试内容比以前宽泛多了,内容涉及面广,涵盖了教材教法、课堂教学、教学设计、学科专业等知识;面试内容也比以前灵活很多,重点考查考生的讲课基本功和课程意识,甚至考查考生对问题的解释、分析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等.[3]

2 教师资格证改革下师范院校转型必要性

为深化教师教育改革,推进教师教育内涵式发展,全面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提升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地方师范院校在教师教育转型期也必定与之相适应要进行教师教育课程、教学内容、方式、方法等革新.

2.1 教师资格证改革对师范生新要求

新改的教师资格证考核制度提高教师预备军入职的门槛,严格控制教师入职的考核制度,对于师范生的各方面素质考核都采取静态考核和动态考核相结合,其中最主要的考核要求体现在教师道德素质考核、专业学科素质考核以及学科教学知识考核三个方面.

首先是考核师范生的师德素养.教师资格证的改革更加注重师范生自身品格的塑造,教育是良心的事业,教师的品德是教育事业中最重要的前提防线,师德素养在教育过程中将深刻影响到学生的思想.

其次加强师范生的学科专业素养建设,加强本专业的课程学习,同时触类旁通,涉及与之相关的其他类课程,不断提高师范生的学科教学能力,广泛学习各类相关的课程,扩充其知识储备,将各学科的知识融会贯通,善用知识,建构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最后强化师范生的实践技能训练,也是成为教师专业的核心力.师范生要注重学科教学知识的锻炼,怎样传递好知识,作为教育者,需要掌握教学知识的技巧,注重怎样解读知识点能够让学生明白,这点在师范性的培养中是相当重要的.师范生在实践技能的训练中提高学科话语表达能力,加强课堂教学技能的训练,注重课堂教学技能的多样性,促进教师教学中与学生形成良性互动.

2.2 地方师范院校人才培养体系存在的问题

地方师范院校在转型的过程中不断向综合化办学转型,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的同时,各专业学科布局出现模糊现象,尤其是师范专业中所开设的课程设置不够合理,地方师范院校以培养师范生师范性的人才培养模式也在走向综合化.在教师教育转型期地方师范院校人才培养体系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是师范院校教师教育培养模式单一,师资培养模式封闭独立.师范院校培养师范生师范性中并未有效地提高师范生专业理论水平和实际教育从教能力.地方师范院校的办学目标要从过去培养单一的基础教育师资到培养基础教育师资和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各类人才;地方师范院校教师教育办学目标的改革,要从过去单一的职前教育,向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一体化方向发展.[4]

其二是师范院校向综合化院校过程中,非师范专业挤占师范专业资源.随着综合化的发展,地方师范院校非师范专业设置逐步增加,根据不完全统计,各地方师范院校的非师范专业占学校全部专业的比例已经达到60%到70%,非师范专业的在校学生也已超过50%.[5]地方师范院校在转型过程中向综合化靠拢,增设非师范专业,而师范专业的教育资源在一定程度上被分占,地方师范院校本身存在着教育资源不足的状况,广泛增设非师范专业所需的教育基础设施,则师范专业的优势、课程设置和见习活动都存在着被削弱的现象.

其三是师范院校对师范生的实践技能培训不够重视,学生的实践教学技能弱化,见习制度不够强化.地方师范院校教育资源有限,实际所开设的实践教学基地有限,实践教学时间有限,无法有效保障每个师范生都能够积极参与实践教学中,师范生的教育实习时间短暂,在实践过程中也未有专业的老师予以监督评价,导致师范生对于自身的教学评价不够完善,无法正确地认识自身教学能力.

最后,地方师范院校对于师范生所开设的课程内容单一传统,不具创新性.师范生在接受本科教育中,学科知识不够丰富,学术水平低.在课程设置中,各个学科间的知识无法贯通,学科单一,专业之间的界限清晰,学科结构不够合理.

2.3 地方师范院校所面临的新挑战

根据2016 年《教育部关于深化高校教师考核评价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中对于教师队伍的考核意见,地方师范院校据此对师范生师范性进入一个新时期的培养阶段,首先严格把控师范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塑造师范生良好的品德素质,其次引领师范生的专业发展,提高在校师范生的科研水平,最后注重师范生的教学能力和专业发展结合,提高教师预备军的素质教育.在教师教育转型期间,地方师范院校将面临办学的新挑战:

(1)地方师范院校亟待更新人才培养方案.

(2)师范生的教学内容陈旧,学科单一,课程体系不够灵活,改进师范生的课程设置体系,提高学科水准.

(3)师范生教学技能弱化,理论专业知识薄弱,加强对师范生学术水平和实践教学技能结合培养.

(4)地方师范院校转型过程出现综合性不足与师范性弱化的问题.增设非师范的综合课程同时要坚持自身师范性的特色建设.

(5)加强课程体系的综合化建设;西方发达国家强调教师教育的职业化和专业化,其课程改革的基本倾向是由“训练模式”转为“开发模式”.[6]

3 地方师范院校的转型发展问题

整个社会教师教育转型期,教师资格证改革的背景下,地方师范院校怎样实现自身的转型,如何在保持自身师范性的特色中继续向综合化院校转型具有可争性?

第一,地方师范院校要整合目前的教育资源.在实现向综合性院校转型的过程中,地方师范院校也增设非师范专业,要注重师范专业与非师范专业学生教育资源共享问题,非师范专业不能够分占师范专业固有的教学资源,地方师范院校在转型中要保持师范院校特性的基础上,再发展综合化的学科专业.

第二,地方师范院校要完善师范生的见习制度,加强见习教育基地的建设,尽量与周边学校构成联系网络,为师范生提供教学技能实践的基地,提供良好的教育情境,确保其充足的实践学习时间.教学既是科学也是艺术,通过教育见习,不仅可以提高教学技能,也能提升教学艺术.[7]师范生通过教育见习才能够将所学的专业知识灵活运用,融合教学技巧、语言表达能力,让师范生对自身的师范性、教学能力都有一个客观的教学评价.在对师范生的教育中,将教学理论融入教学情境,方能凸显师范生的优势.[7]全面提高师范生的教学水平,这也是加强师范性的重要方面.

第三,地方师范院校加强专业课程体系的灵活性建设,统一学术性和师范性建设.地方师范院校顺应教师资格证改革的趋势,祛除传统教学单一、僵化的课程设置体系,建设灵活专业的课程,构建综合性的专业学科课程体系,全面提高师范生的综合理论知识.在进行课程更新时要注重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更新教学内容,切实符合时代主题,与时俱进.同时地方师范院校要重视学科知识和专业能力的培养,鼓励师范生在大一、大二期间参与科研项目,充分调动师范生所学的专业知识,加强建设高水平的学科专业,提高师范生的学科专业素养.

第四,地方师范院校注重开展教学技能大赛活动,调动师范生参与度.师范生技能大赛不仅局限于本校内的活动,可以与省内其他师范院校相互联系,共同举办师范生的课堂教学技能大赛.通过师范生技能大赛相关的活动调动学生锻炼教学技能的积极性,在技能大赛中由专业的老师进行客观的指导评价,各个师范院校的师范生之间也能够相互交流,共同学习,加强师范技能.

第五,师范院校要更加注重师范生的“品德”教育.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师范生的“师德”培养必须放在培养的核心地位,师范生的思想政治素养不能落后,同时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引导师范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将“立德树人”作为教师的核心本质,完善师范生的“师德”规范.作为育人的教师,思想苗子不能出现偏差,一定要有正确的三观,才能符合作为教师的基本素养.地方师范院校可通过设置相关课程以及各类实践活动,潜移默化地影响师范生的思想品德,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

4 结语

教育是良心的事业,教师队伍的培养在教育中起到关键的作用.近年国家实行教师资格证的改革是为了提高教师队伍的质量,取消教师资格证的终身任期制.师范生毕业后不再直接认定教师资格证,想加入教师队伍仍需参加教师资格证的考核,国家提高教师入职的门槛,选择更加优秀的人进入教师队伍中,建设高素质的教师群体,推进教育的内涵式、高层次的发展.

本文通过对2015 年改革的教师资格证方案进行解读,明确教师资格证对于入职教师的各方面具体要求,掌握教师资格证考核的具体方向,对报考群体的具体要求.而后较大篇幅地分析在教师资格证改革的视阈中地方师范院校师范生所面临的问题分析以及地方师范院校如何在教师教育转型过程中实现转型,如何加强师范生的师范性作出回答.

本文研究至此仍存在不足之处,对于教师资格证改革后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地方师范院校如何在改革的视阈中有效展开对师范生的教学模式更新,以及师范生怎样实现课堂教学技能训练的多样化、参与新式教师资格证的面试中怎样应对、师范院校如何针对性创办教学技能赛以增加师范性等问题未给予具体详细的回答,诸如此类问题仍需改进.

教师资格证论文范文结:

关于教师资格证方面的论文题目、论文提纲、教师资格证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

1、教师资格证论文

2、教师资格证论文范文

3、教师论文网

4、教师杂志

5、教师论文发表刊物

6、幼儿教师评职称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