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有关硕士毕业论文范文 与基于技术技能积累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相关硕士毕业论文范文

此文是一篇人才培养论文范文,为你的毕业论文写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基于技术技能积累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提升

摘 要:自《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施行以来,高职院校积极响应国家对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要求,不断调整教学方略,优化教学体系,促进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较好地满足了当今社会及国家建设发展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切实需求,为充分发挥教育强国战略施行价值奠定基础.本文通过对技术技能积累视域下,提升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方略进行研究,以期为助力高职院校育人体系优化发展提供依据.

关键词:技术技能 高职教育 人才培养 质量

高职院校作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基地,需在“中国制造2015”积极创新育人方略,推动当前人才培养体系转型升级,尤其需要发挥高职院校技术技能积累优势,使人才核心素养更加满足新时期国家发展及社会建设新要求,提升人才培养成效,为国家发展夯实人才基石.然而,有些高职院校受传统教学方法及育人思想影响较为深远,固守原有的模式,重视书本知识的传授,忽视对学生的职业技能培养和职业精神养成教育,毕业生岗位胜任能力不强,不符合现代职业教育的本质要求.基于此,为提升高职院校人才培养针对性,基于高职院校的技术技能积累,研究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方略显得尤为重要.

一、基于技术技能累积,找准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方向

(一)技术技能累积方向

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大致经历三个阶段:一是理论型人才.主要是指掌握某一领域专业知识,能在工作过程中熟练应用相关知识的优质人才;二是应用技术型人才.依据人才结构类型,高职院校在教育体制改革浪潮下,逐渐将高等技术教育设为自身发展方向,使人才在工作岗位上能使用相关技术,能用专业知识提高技术施行能效,借助技术技能充实理论知识;三是复合型人才.新时期国家建设与社会发展对人才有新要求,若干岗位、经济领域交叉现象日趋频繁,这就要求人才技术技能得以朝着丰富、高效、复合方向发展,继而使高职人才能满足当前综合性职业岗位选聘标准.例如,当前金融专业人才不仅需掌握金融领域技术技能,还需具备产品开发、市场调研、客户维系、信息技术等技术技能,满足新时期国家建设对金融人才的切实需求,为此高职教育人才培养需以技术技能累积为导向进行研究[1].

(二)市场发展方向

高职教育人才最终需面对市场的甄选,只有满足市场经济发展需求,能帮助企业提高其竞争实力的人才,才能受到企业青睐,为此高职教育需以市场为导向研究其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方略,确保人才技术技能科学、先进.

例如,高职院校可以围绕不同专业在市场经济中的发展方向开展教研工作,教研工作围绕市场分设国内、国外两大模块,确保学生所学技术技能与时俱进,能在教师教研工作指导下掌握高新科技,跟随不同专业技术技能发展情况完善育人体系,着重调研本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后,对技术技能人才的切实需求,适当开设极具交叉性、复合性的学科,为人才累积技术技能奠定基础,使高职教育逐渐打破专业与学科限制,依据我国及国际市场发展方向,制定全新人才培养机制,引导高职院校教育事业稳健发展.

(三)终身教育方向

在改革开放40年间我国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能力得以提升,主要是源于其注重专业技术技能教育,以市场发展对人才切实需求为导向,不断优化构教学体系,使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然而市场经济瞬息万变,企业发展对人才技术技能的要求随之发生转变,为此高职院校需树立终身教育意识,实现对人才的持续性培养,与当前《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相契合,引导高职院校人才不断学习、锐意进取、敢于创新,结合自身所在岗位对技术技能的需求努力学习,接受高职教育的洗礼,优化自身技术技能,使人才专业素养能符合当前职业结构、产业结构及就业结构变化的客观需求,助力市场经济蓬勃发展,凸显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优化价值.

(四)人才发展方向

为使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得以提升,教师需立足教学方式方法创新,不断学习先进教学方法,转变传统育人思想,颠覆固化教学体系,继而引导教师依据人才成长及个性化发展方向开展教学实践,达到助力人才累积技术技能的目的.基于此,高职教师需秉持以人为本教学思想,充分发挥自身专业引导教学能效,使教师能在学生累积技术技能过程中更加关注其发展方向,用以设计全新的育人体系,完善教学机制以此为由开发新课程,制定人才培养质量考核机制,安排学生进行实践训练满足学生个性化成才需求[2].

二、基于技术技能积累,构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机制

(1)岗位标准融入机制.“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特征.高职教育的专业在设置之初就明确了其培养人才针对的行业、企业和具体岗位,将职业岗位既有的标准要求转化为教学内容并且保持联动更新,是高职院校实现技术技能积累的重要途径.在课程体系构建过程中,运用科学的设计方法,将岗位标准转化成系列化学习领域课程,加大实践性课程所占比重,增加企业实践环节,使得高职院校对某一职业领域的技术技能积累能够有效作用于人才培养过程中.

(2)职业资格培育机制.为对劳动者的技能水平或职业资格进行客观公正、科学规范的评价和鉴定,国家建立了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将职业资格证书分为初级(五级)、中级(四级)、高级(/助理职称)、技师(二级/中级职称)和高级技师(一级/高级职称)等五个等级,其中四级和五级是主要针对技能人员的职业资格.职业资格证书的引入有效地解决了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内容标准和技术技能水平评价问题.为此当前高职院校需持续完善职业资格培育机制,明确各专业应取得的职业资格证书,并通过课证融合方式,将证书内容融入教学,将课程考核与证书考核相结合.与此同时,我国职业资格证书考评体系也应不断优化,提高职业资格证书含金量,如设立职业资格校验周期,在1年或3年内未能再次得以校验的资格证书则将作废,使人才始终处于学习状态,为其吸纳更多技术技能奠定基础.

(3)科研创新引领机制.科学研究是高校的基本功能之一,高职院校越来越重视通过科研来促进相关行业领域的技术进步和产品、业务升级,加强与企业的纽带联系.随着高职院校技术研发和创新能力的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企业将研发和创新中心建在高职院校,借助高职院校的优秀师资和生源力量,开展科研和创新实践.科研和创新成果的不断推陈出新,使得高职院校的技术技能积累能够在行业企业中发挥引领作用,也必将更好地作用于人才培养.

三、基于技术技能累积,设计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一)施行“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高职院校在完成了一定数量和质量的技术技能积累的同时,也为自身发展凝聚了大量优质教育资源,这些资源成为校企合作育人的基础和推动力.教育部正在组织试点的现代学徒制,在推动高职院校和企业联合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应该大力推行.

例如,高职教育可积极与企业创设“双师课堂”,地点可以在学校,也可以在企业,使技术精英与专业教师得以携手打造高效课堂,专业教师负责讲述理论知识,技术精英负责结合岗位实践经验,向学生讲述技术技能相关知识,弥补以往高职教育重理论、轻实践问题,达到提升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目的.再如,现代学徒制模式下,合作育人企业将为学生定期提供岗位实习机会,提供专门的师傅指导,学生通过在岗位上的实际工作,实现理论联系实际,促进职业技能提升和职业精神养成.深度的校企融合、合作,使得企业资源转化为学校资源,成为高职院校技术技能积累的有机组成部分.

(二)制定“市场化”人才培养质量管理体系

新时期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必须主动面向社会,单纯符合高职院校教育目标的人才培养结果,已经无法代表其教育质量,只有人才技术技能水平符合社会发展需求,能在就业、创业中占据优势,满足企业用人需求,才能表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科学高效.基于此,高职院校需以市场为导向,引入新的“质量文化”,加强人才培养全过程管理,更加关注学校原有技术技能累积资源和企业实际的结合以及应用效能,并以此作为教学质量、育人质量过程管理的重要方面,建立全新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

例如,教师在培养金融专业人才时,需看到“互联网+金融”市场的发展潜力,在教学过程中,加入互联网金融的知识和实际应用,充实教学内容,活跃学生思维.相应的,上述教学改进是否付诸实施以及实施效果,是“市场化”思维下各级质量管理部门应该关注的重点.

(三)开发“校本化”教材,为有效提升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奠定基础

每个高职院校教学环境、教育理念、育人条件及师资力量等因素均存在极大差异,在以往高职教育施行过程中,相关院校不注重发挥自身特长,人才培养缺乏特色,在陈旧的教育模式下,其技术技能积累沦为空谈.基于此,高职教育需立足自身特色,充分用好已有的技术技能积累资源优势,在国家中长期人才培育战略加持下,积极开发“校本化”教材,用以统筹、整合、灵活运用本校技术技能育人资源,发扬高职教育特色,为提高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奠定基础.

例如,有些高职院校在办学过程中,过于重视硬件条件建设,教学环境不断改善、信息化教学不断普及,然而对于更能反映自身特点和特色的校本化课程缺乏系统开发,尤其缺失与其相契合的教材,不利于校本课程质量的提升.为此高职院校要鼓励教师编写校本教材,尤其要支持反映自身技术技能积累特色的校本教材,以教材为载体,拓宽学生技术技能成长路径,同时赋予高职院校教材无限“生命力”.

(四)培育高职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

教师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主力军”,“双师型”教师无疑能够更好地促进学校的技术技能积累和传承,能够更好地开展校企合作育人.为此高职院校需不断提升师资队伍的实践能力,通过多种渠道为教师提供企业实践锻炼机会,不断提高教师队伍中“双师型”教师比例.

例如,高职院校可以在编制“校本化”教材时,组织专业教师到企业进行岗位调研和实践,将企业最新的技术技能编入教材中,提高教材的时效性和针对性.再如,高职院校应为教师营建和谐、的教育工作创新实践氛围,使教师在教学岗位上乐于实践、敢于实践,积极总结育人经验,优化当前教学体系,在各项激励机制引导下,思考专业人才技术技能累积方略,实现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目标.同时,高职院校应关注每位教师的成长,引导其指定职业生涯发展规划,与校方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相融合,针对教师灵活施行专业技能技术培训方略,旨在提高其育人实力,为提升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奠定育人基础.

四、结语

综上所述,以“岗位标准融入、职业资格培育、科研创新引领”三大机制为基础,促进高职院校技术技能积累过程的不断完善,助力于高职院校成为技术技能积累的高地.以此为基础,通过施行“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制定“市场化”人才培养质量管理体系,积极开发“校本化”教材,培育高职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等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具体举措,优化人才培养方略,提高人才核心素养,提升高职院校师资力量,能够有效实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郭春雷.利用茶文化提升高职教育服务珠三角经济发展人才培养质量[J].福建茶叶,2018(1):367.

[2]翟志华.影响高职人才培养质量因素的研究[J].辽宁高职学报,2018(1):9~13,75.

基金项目:本文系河北省高等学校教育科学规划项目《基于技术技能积累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研究》(项目编号:GH172030)成果.

作者简介:叶红英(1974-),女,河北邯郸人,石家庄邮电职业技术学院招生工作办公室主任,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招生管理与教学改革研究、职业教育研究.

人才培养论文范文结:

关于对不知道怎么写人才培养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人才培养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的作为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1、大学生如何培养职业能力论文

2、企业人才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