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大学生类电大毕业论文范文 跟当代女大学生幸福观的现状调查与教育相关本科论文范文

本论文主要论述了女大学生论文范文相关的参考文献,对您的论文写作有参考作用。

当代女大学生幸福观的现状调查与教育

近些年来,随着女性受教育范围的扩大及程度的加深,女大学生逐渐成为一个引人关注的群体.她们是中国未来女性精英人才的基石,也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对将要面向社会的女大学生而言,具有怎样的幸福观,不仅影响到其思想观念的形成、人生道路的选择、自我价值的实现,也影响到国家的发展与和谐社会的建构.因此,笔者通过对湖南三所不同类型的高等院校女大学生幸福观的现状开展调查,在此基础上对女大学生幸福观存在的问题和成因进行分析和探讨,并提出相对应的教育对策.2016年9—12月,笔者采用无记名随机抽样的方式对三所高校的女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600份,回收有效问卷586份,问卷有效率97%.调查问卷围绕对女大学生现阶段幸福感受、影响幸福的因素、追求幸福的方式、对未来幸福的预期等共设计了10道问题,用以了解女大学生的幸福观.

一、女大学生幸福观现状

1.在对现阶段满意度调查上,大多数女大学生表示对大学生活基本满意.调查发现,有强烈、较强烈和一般幸福感的女生比例分别为11%、38%和29%,感到不幸福和很不幸福的人有21.5%和0.5%.可见,多数女生对大学生活较为满意.

2.调查显示在影响幸福感的原因上,其中选择个人因素的占43%、家庭因素的占31%、人际交往因素的占15%、经济因素的占9%、其他因素的占2%.可见,影响女大学生幸福的因素主要涉及自我、家庭、社交、经济等方面.在调查经济状况与幸福的关系上,大部分女大学生可以正确对待物质给她们带来的幸福感.在问题“你认为金钱对幸福的作用”时,79%的女大学生认为金钱对幸福比较重要,5%认为一点都不重要,可见绝大多数女生意识到经济状况和幸福之间的关系,较为重视金钱的价值,实事求是地承认物质生活对幸福的保障.有16%的女大学生认为金钱对幸福非常重要,说明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思想在少数女大学生中仍然存在,部分女大学生的幸福观受到了不良价值观的误导.

3.在追求幸福的方式上,多数女大学生追求幸福的意志比较坚定,追求幸福的方式也较为正确.调查结果发现,在追求幸福的方式上倾向于依靠自己的努力占80%,依靠父母、爱人和朋友的比例分别为14%、3%.这表明绝大多数女生都能正确认识个人在获得幸福中的作用,反映了新时代知识女性渴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追求幸福,其幸福观正趋向成熟.在问题“在追求幸福遭遇巨大困难时”,选择抗争到底的女大学生占57%,选择转移幸福目标的占31%,选择听天由命的仅占4.7%,其他占7.3%,这表明绝大多数女大学生追求幸福的意志比较坚定,少数的女大学生在追求幸福道路上遇到困难时表现出消极情绪.

4.在对幸福目标的设定上,大多数女大学生将拥有美满的家庭作为自己的幸福目标.91%的女大学生选择了拥有幸福美满的家庭或爱情,在事业中实现自我价值的仅有8%,选择有知心朋友的占2%.可见女大学生更注重婚姻、家庭对幸福的影响,对在工作中实现自我价值的追求较低.在问题“当在追寻幸福目标时,家庭和工作出现冲突时你的选择是什么”,98.4%选择放弃工作选择家庭,仅有1.6%选择放弃家庭选择工作.这说明“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性别分工在女大学生中仍然根深蒂固,绝大多数女大学生缺乏主体意识,固守传统观念.

5.年龄与事业对女大学生的幸福影响很大,幸福观出现差异性.调查发现年龄与幸福度成反比,即随着年龄的增大,女大学生对现状的满意度越低,大三、大四学生对生活不满意度占8.9%,这与此阶段出现的就业、情感压力及对即将踏入社会的迷茫和恐慌有很大关系.

二、女大学生幸福观特点

1.多数女大学生的幸福观具有积极性,但也有少数人存在消极的幸福观.调查发现,家庭幸福对女大学生幸福感影响较大.她们能正确认识物质生活与幸福的关系、能够清晰认识个体与幸福的联系,执着而主动地追求幸福.可见,女大学生的幸福观总体上是健康向上的,但由于每个人生存的家庭背景、性格、接受的教育不同,以及社会多元价值观的影响,使该群体的幸福观念也表现出个体差异性.在调查中发现,也存在少数女大学生幸福观不健康的情况,如依靠他人或是爱人获得幸福,认为有钱就会有幸福等.

2.女大学生的幸福观存在矛盾性.例如她们认同需要靠自身的努力获取幸福,并了解到自身不幸福的因素,但在行动上却依靠家庭或者爱人来满足自身幸福感,她们一方面认同不应该仅仅满足于物质幸福,追求精神幸福也是很有意义的事,但现实生活中大多数却总是停留在物质享受上.

3.女大学生的幸福观存在传统性.调查显示,家庭生活在女大学生心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这受到中国传统性别观念的影响,“男强女弱”的价值观念、“男主外女主内”的社会性别分工以及“男主女从”的性别定位在其中起到关键的作用.从表面上看,好像部分女大学生比较崇尚个性和自我发展,但本质上却无法真正逃脱传统观念的桎梏.这无形中抑制了女大学生自我价值的实现,进而使其缺乏主体意识,使得她们无法实现自我价值,这既减少了她们幸福感的真正获得,也严重阻碍了正确幸福观的形成.

三、女大学生幸福观成因

1.高校幸福观教育的缺位阻碍着女大学生正确幸福观的形成.目前中国还没有专门系统地针对女大学生的幸福观教育模块.

2.传统性别观念阻碍着女大学生正确幸福观的形成.由于中国传统性别观念的影响,沿袭了几千年的责任在于“相夫教子”的“贤妻良母”形象通过家庭理念、学校教育和媒体宣传等途径不断向女大学生渗透,使部分女大学生逐渐认同并内化这些传统的女性观念,将为、为人母作为自己的身份追求,将拥有美满和谐的家庭生活当成自己幸福生活的首要目标,普遍认同女人最大的成功莫过于一段完美的婚姻.

3.负面的社会思潮与社会环境阻碍着女大学生正确幸福观的形成.在全球化、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个人主义、功利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文化思潮不断在大学校园散播,这些错误的思想导向妨碍了女大学生正确价值观和幸福观的形成.

综上所述,大多数女大学生的幸福观是积极的,但也有少数女大学生存在消极的幸福观.因此,引导女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幸福观势在必行,社会、学校、家庭应从不同层面和角度整合资源,加强女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她们养成良好的自我规范,从而促进其形成正确的幸福观.据此,笔者就如何培养女大学生正确的幸福观提出几点措施.

四、解决女大学生幸福观问题举措

1.社会应关注女大学生群体,促进社会参与,发挥社会教育的主渠道作用.(1)确立正确的女性评价体制,消除男强女弱的性别价值观念,淡化男主外女主内的性别分工.社会应消除社会性别中对女性的刻板印象,抵制传统观念对女性的歧视与不公,正视女性的社会权利与历史贡献,使女大学生能够认识到自己也是社会的主体,意识到为社会服务也是自己所应尽的责任与义务,进而使她们能合理地平衡家庭角色与社会角色之间的矛盾.(2)完善男女平等公正的人才选拔机制.社会必须完善男女平等公正的人才竞选机制,建立平等公正的就业体制,全社会要致力于消除文化观念中的性别歧视和性别偏见,广泛而深入地宣传男女平等的基本国策,树立公平竞争意识与平等意识.同时要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强化舆论宣传,进一步营造男女平等就业的良好风气.(3)加强社会立法,健全保障机制.相关部门应制定消除就业性别歧视的政策和规定,加快建立健全的保障机制,加强对劳动市场的监督和管理,促使男女就业机会均等,真正实现同工同酬.同时,社会应引导女大学生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适时为她们提供必要的法律指导和援助.另外,国家还可以出台一些优惠政策,为女性创业提供更广阔的平台,进而推动女大学生的就业发展.社会相关部门还应该在就业市场方面健全监督机制,严惩不法行为,为女大学生求职择业构建一个和谐理想的外部环境.(4)净化社会文化环境,推广积极向上的主流文化.稳定、和谐的社会氛围有利于女大学生的成长,社会应该加大监管力度,抵制不良性别文化,遏制社会上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风气.同时,应广泛宣传社会的正能量,媒体应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幸福观.

2.高校重视并践行德育工作,关注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积极开展相关文化教育活动,帮助大学生树立积极的幸福观.(1)在德育课程中添加有关幸福观的内容,引导女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幸福观.现今高校德育课程单一且枯燥,也并未实现教师与学生心灵上的互动,导致实际效果并不理想.因此,高校应改革德育课程内容、教学及讲授方式,教师应了解学生的各种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将德育内容内化于学生.高校应增设“幸福”课程,能够直接让学生正确地认识幸福、理解幸福,让学生对幸福更加向往,对现有的幸福更加珍惜.(2)高校应该开设女性、社会性别方面的选修课程或讲座,在女大学生中开展幸福观专题教育.笔者调查发现,在“您所在的学校是否进行过有关幸福观(讲座、课程等)的教育?”的问题上,仅2.5%的女大学生所在的学校进行过幸福观教育.通过调查,笔者发现来自湖南女子学院的女大学生有较积极的幸福观,湖南女子学院是一所单一性别的高等院校,该院校在女性教育领域颇具特色,开设了《女性学》、《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代礼仪》等全校性公共课.该校还有特色专业“女性学”,“女性学”专业开设了大量培育女性成才的课程,如《女性领导力开发与建设》、《女性心理学》等,这些课程受到广大女大学生的欢迎和喜爱,有利于增强女大学生正确的性别意识与积极的幸福观,其经验值得借鉴与推广.因此高校应该以选修课或讲座等形式开设如女性学、女性心理与成功、女性与生殖健康、女大学生与婚恋家庭等课程,指导女大学生如何成长为独立人格的人,增强她们的性别平等意识,唤起其群体意识和主动意识,使其充分发挥女性特有的潜能和优势,努力实现知识女性的人生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开拓属于自己的幸福人生.(3)关注女大学生心理健康,注重心理健康教育,积极开展心理咨询服务,提高女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各大高校应加强心理健康知识的传播,加强心理健康知识普及的范围与深度,设置针对性强的心理教育课程,有目的地引导其心理发展,进而提高女大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各大高校还应为解决女大学生个体的相关问题和矛盾提供和开展心理咨询服务.

3. 优化家庭环境,家庭教育中注重幸福观教育.(1)创造和谐的家庭环境.父母应与子女建立和谐良性的亲子关系,创建和谐宽松的家庭环境,努力塑造子女乐观、开放的精神品质,使子女能积极乐观,能站在对方角度思考问题,有自主意识和权利意识,能够正确认识自我,更加珍惜已有的幸福生活,提升感知幸福的能力.(2)家庭教育中应关注幸福观教育.家长应在家庭教育中有意识地添加幸福观的教育内容,引导孩子如何设立并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教育她们如何应对人生的变数和挫折,让她们意识到获得幸福的主观能动作用,懂得依靠他人获取的幸福并不可靠.父母应该赋予女孩子更多空间和,改变刻板的性别印象,帮助她们树立“男女平等”的现代意识,不要以传统社会预设的性别模式来规范和束缚她们,而是应给予她们更多的机会和空间参与各项活动.

4.女大学生加强自我教育,充分发挥女大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1)女大学生应增强自我的主体意识.首先,女大学生要能客观仔细地剖析自我,能够理性思考问题,分析自己的长处和短板;其次,精神上要独立,摆脱依附心理;最后,克服女子不如男的自卑心理,要敢于直面困难,对自己喜爱的事物有着执着的追求,成为新时代的知识女性.女大学生还需要加强自身素质与能力的培养,做到自尊、自强、自信、自立,加速女大学生自身的全面发展,实现自己的幸福愿望.(2)女大学生应提升自我的女性意识.从调查中可以看出,在大部分女大学生看来,再有学识最终还是要嫁人.可见,“男尊女卑”、“男主女从”等传统观念对女大学生的影响十分深远.追根究底,这是女大学生缺乏应有的女性意识的表现.因此,女大学生应正确地认识女性的社会地位与价值,正确评价自己,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自觉批判传统观念与固定思维模式,坚信女性在任何方面都可以发挥独有的贡献和魅力.

五、结论

通过对湖南几所高校的调查,笔者发现当代女大学生的幸福观呈现出积极性、矛盾性、传统性等多种特点,而造成其中部分人幸福感偏低的因素主要来自社会、学校、家庭、自我等方面,这些因素造成了她们对幸福的认识、评价有一定程度上的偏差、对自身获取幸福的信心不够、争取幸福的途径有所不恰当等方面的结果.通过对数据的分析,笔者认为女大学生的幸福观不仅关系到高校德育本身,还涉及到自身因素、家庭教育、社会环境等各方面,家庭、学校、社会三者应全力协作,加之女大学生自身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共同引导女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幸福观,从而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选择正确的人生道路、推动国家的发展与和谐社会的建构,进而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

女大学生论文范文结:

关于本文可作为相关专业女大学生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女大学生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

1、学生杂志有哪些

2、医学生毕业论文范文

3、医学生就业论文

4、医学生毕业论文

5、学生论文

6、学生管理系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