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发展现状相关专科毕业论文范文 与芥菜类蔬菜产业现状与前景类专科毕业论文范文

本论文是一篇免费优秀的关于发展现状论文范文资料,可用于相关论文写作参考。

芥菜类蔬菜产业现状与前景

范永红,沈进娟,董代文

(重庆市渝东南农业科学院,重庆涪陵408000)

摘 要:立足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科学发展、生产实际的需要和做大做强芥菜产业的目标,通过对芥菜产业发展现状的整体系统调查和科学分析,针对目前制约中国特别是南方芥菜产业化生产中存在的客观技术瓶颈及难题,提出了具体的研究思路、前景展望和建议措施,为推动具区域特色的中国南方芥菜产业化健康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对丰富全民“菜篮子”和调整蔬菜产业结构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芥菜;产业;发展现状;技术瓶颈;前景展望;科技支撑

中图分类号:S637 文献标志码:A 论文编号:cjas15060005

基金项目:重庆市重大科技项目“优势蔬菜专用新品种选育及优良材料创制”(CSTC,2010AA1023).第一作者简介:范永红,男,1964 年出生,重庆丰都人,研究员,大学本科,研究方向:芥菜遗传育种及栽培技术研究.通信地址:408000 重庆市涪陵区兴华中路81 号,Tel:023-72166401,E-mail:cqflfyh88@163.com.

通讯作者:董代文,男,1963 年出生,重庆垫江人,研究员,学士,主要从事以植物病理为主的芥菜病虫防控技术研究,通信地址:408000 重庆市涪陵区黎明北路26 号2 号楼8-1 重庆市渝东南农业科学院,Tel:023-72166198,E-mail:ddw9899@163.com.

收稿日期:2015-06-05,修回日期:2015-08-05.

0 引言

芥菜(Brassica juncea)是原产于中国的古老十字花科芸薹属重要蔬菜,在中国起源历史悠久,种类繁多,栽培也十分广泛.在漫长的自然演变进化及人们的选择驯化栽培过程中,芥菜的各器官特别是各营养器官产生了多向而强烈的分化,形成了今天的包括根、茎、叶、薹4 大类16 个变种以及众多的变异类型[1],在秦岭淮河以南特别是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的栽培种植及分布表现尤为普遍突出.芥菜类蔬菜产品除长期供作生产当地市民和“南菜北运”的时鲜特色蔬菜外,目前已经形成了以四川盆地(含重庆市)、长江中下游(华中、华东)地区为中心,并向四周迅速扩散的芥菜类蔬菜种植及众多的“名特优”农副产品商品化生产加工基地[2].

国外由于资源及地理条件的限制,仅有印度、以色列、前苏联等少数国家对籽芥(白芥)的遗传育种及栽培进行过研究,偶有报道[3-5];国内从20 世纪30始,相继开展了芥菜类蔬菜(含榨菜)品种资源、遗传育种、栽培技术、病虫防治和产品加工等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从目前大面积生产实际情况看,仍存在现有品种及综合品质难以满足生产发展的需要,配套技术不完善、缺乏规模化标准化生产、产品加工技术有待提高等技术瓶颈,严重制约着中国特别是南方地区芥菜产业的快速发展.中国芥菜研究起步晚,技术及手段相对落后,目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急需培育出有突破性以及不同类型有特色的芥菜新品种,以适应芥菜产业发展需要,同时育种水平和育种技术也有待提高;缺乏规模化、标准化的芥菜种子生产基地及配套生产技术,芥菜丰产高效种植模式、种植制度也亟待进行研究和优化;芥菜产品的采后贮藏保鲜技术严重缺乏,加工工艺和产品品质有待提高,以适合消费者多元化需求.笔者针对目前存在的客观技术瓶颈及难题,提出了具体的研究思路、前景展望和建议措施,旨在为中国特别是南方芥菜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撑.

1 芥菜类蔬菜产业发展现状

1.1 种类及分布

中国是芥菜的起源地,中国西北地区是芥菜的原生起源中心或起源中心之一[6],四川盆地是芥菜类蔬菜的次生起源及多样化中心[7].

目前,中国大面积栽培的芥菜种类主要包括:茎瘤芥(榨菜)、大头芥(根芥)、分蘖芥(雪菜)、宽柄芥(酸菜)、结球芥(梅菜)、大叶芥(冬菜)、小叶芥(芽菜)、抱子芥(儿菜)、笋子芥(棒菜)等9 个变种;并已形成了诸如重庆、四川、浙江的榨菜,湖北、江苏、云南的大头菜,浙江、湖南、湖北的雪菜或梅干菜,四川、广东、贵州的酸菜和盐酸菜,四川冬菜及芽菜等众多名特产品.其中,“涪陵榨菜”被誉为世界三大名腌菜(涪陵榨菜、欧州酸菜、日本酱菜)之一[8].

芥菜在中国不存在分布的边界,除高寒和干旱地区外均有种植.秦岭渭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至东南沿海地区,是中国芥菜的主要栽培区域.在此区域内,芥菜种植极为普通,16 个变种均有分布[2].目前已达133.3 万hm2左右,但以西南、华中、华东、华南的15 个省市区种植栽培最为集中,分布也最为广泛,累计面积已达100 万hm2 以上.其他地区(华北、西北)近33.3 万hm2.芥菜目前在国内蔬菜产业及人民日常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9].

1.2 市场与价值

芥菜既是重要的鲜食蔬菜,也是重要的农副加工产品,有的更是中国独有的“出口名特商品”,与同属的甘蓝和白菜相比较,其加工产品更是出类拔萃.重庆“涪陵榨菜”、浙江余姚“斜桥榨菜”和“江浙雪菜”、“湖北武汉雪里蕻”以及“襄樊大头菜”早已驰名中外.重庆涪陵榨菜集团股份公司是国内唯一的以榨菜生产为主导产品的酱腌菜行业上市公司;四川、湖北、江苏、云南的大头菜,浙江、湖南、湖北的梅干菜或雪菜,四川、广东、贵州的酸菜和盐酸菜,四川南充冬菜和宜宾芽菜等,在国内外市场倍受欢迎,许多产品已成为国家名牌产品和驰名商标,也是出口创汇的拳头产品.据初步统计,目前全国芥菜类蔬菜年收获达5000 万t 以上,年加工产品2000 万t 左右,累计产值达600 亿元以上,稳定出口达20 万t 以上,创汇2 亿美元左右.2013 年,仅重庆市榨菜种植面积就突破8.3 万hm2,青菜头(瘤茎)产量200 万t,产销成品榨菜70 万t,榨菜产业总收入近80 亿元[10];浙江省榨菜常年栽培面积在2.7 万hm2 以上,年产量120 万t,青菜头年产值3~5 亿元,榨菜原料年加工量近100 万t,年加工产值达25 亿元左右[11];四川泡(酸)菜常年种植面积都在3.3 万hm2以上,年产量达300万t,产值4亿元以上,加工产值40亿元以上[12].

1.3 技术难题及瓶颈

1.3.1 现有品种及综合品质难以满足生产发展的需要

目前中国芥菜类蔬菜生产上主要使用地方常规品种,“品种单一”或“多杂乱”现象较为突出.更缺乏优质高产适合鲜食和加工的专用优良品种(腌制加工品种通常味苦不适合鲜食,而鲜食品种通常含水量高不适合腌渍加工),给芥菜产业向多元化发展带来了品种障碍.

现有品种总体抗病性较差,特别是抗病毒病、根肿病、霜霉病的品种更是奇缺,造成芥菜生产基地的原料产品经常因病虫害而减产或绝收,商品质量也大幅度降低.此外,生产上也常发生未熟抽薹和腋芽抽生等现象,造成芥菜产量大幅度下降.

不同熟性、不同季节品种类型很少,生产上更缺乏合理的品种搭配,致使在同一基地种植时间及产品收获期都很集中,影响了芥菜产品的周年供应,无法满足市民对芥菜产品的多元化消费需求,更不能解决芥菜类蔬菜精深

1.3.2 芥菜高效安全生产栽培技术不配套不完善同一地区不同的芥菜栽培目的需要,甚至是生态气候发生了迥异地区,只要是芥菜种植栽培,大多仍沿袭运用传统经典的栽培技术,没有“因时因地”和“栽培目的不同”适时适地研究并推广应用科学先进的高效安全生产栽培技术.

当前,大面积生产急需轻简、高效、安全、标准化的实用技术,以减少生产成本、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效率.而作为较高繁重体力劳动支撑的“芥菜类蔬菜生产”在这方面突显空白.

1.3.3 缺乏规模化标准化芥菜种子生产基地及技术就全国而言,虽然芥菜类蔬菜种植遍及30 个省市区,在南方15 个省市区集中种植栽培也比较普遍.但目前,除重庆涪陵初步建立了规模化标准化的53.3 hm2榨菜良种繁(制)种基地,并已形成了规模化的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外,其他均无专业的种子生产基地.此种状况,不但导致供作芥菜商品化生产基地的种子质量难于保证,也常因种子数量不足,限制了种植规模的不断扩大.

1.3.4 采后储藏和产品加工的技术有待提高芥菜产品的采后贮藏保鲜技术严重缺乏,加工工艺和产品品质有待提高,适合多元化消费需求的加工产品也有待开发,芥菜综合开发利用率更需要大幅度提高.如目前对茎瘤芥作物器官的利用往往偏重于瘤状茎的生产与加工,而对大量的榨菜叶片多数则采取废弃处理.

2 国内目前研究进展

2.1 芥菜种质资源鉴定及创新研究方面

完成了中国芥菜分类起源研究,明确了中国芥菜的原生起源地,西北地区是芥菜的原生起源中心或起源中心之一[6],四川盆地是芥菜的次生起源及多样化中心[7];发现鉴定并命名了4 个芥菜新变种[13-14];提出了芥菜4 大类16 个变种新的分类系统[15],且已进行了生物数学(植物学性状聚类)分类、花粉粒形态特征分类和芥菜AFLP 分子标记分类等初探[16-17],研究结果均认为芥菜起源于中国,中国是芥菜类蔬菜的原生起源地或起源中心之一.目前,国家蔬菜种质资源库保存有芥菜资源1500余份;对1000余份芥菜资源的农艺及经济性状进行了初步鉴定观察,编写了《中国芥菜品种资源目录》[18-19];开展了茎瘤芥及中国、印度及澳大利亚的叶用芥菜的遗传多样性研究和利用SSR标记进行了茎瘤芥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及其优势研究[20-24];采用表型分析和SSR分子标记技术对133 份茎瘤芥材料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证明茎瘤芥种质材料遗传基础相对狭窄[20];利用人工杂交、回交、远缘杂交及后代系统选择等方式培育出了“早晚熟、丰产、抗病、抗逆及耐先期抽薹”且性状基本稳定的育种新材料30 余份.同时,利用云南省农科院报道的芥菜型油菜不育系‘欧新A’(ouxinA)和华中农业大学报道的芥菜‘Hau CMS’为不育源,在国内外率先育成了不育性状稳定、经济性状良好且各具特色的一大批芥菜类蔬菜胞质雄性不育系及保持系[25-26],其中,茎瘤芥23 个、笋子芥5 个、大头芥2 个、抱子芥2 个、宽柄芥5 个、分蘖芥(雪里蕻)1 个、结球芥1个.

2.2 芥菜新品种培育方面

在发掘鉴定出一批优良地方品种供当时当地大面积生产使用的基础上,培育出了基本适应且生产需要的芥菜特别是榨菜杂交种“涪杂系列”[27-28]和“甬榨系列”[29]及叶用芥菜‘华芥1 号’等;同时依托现代生物技术开展了芥菜育种方法及育种技术的创新研究,如航天诱变[30-31]、小孢子培养[32]、单(多)倍体培育[33]、特异基因定位与克隆[34]、芥菜雄性不育分子机理研究[35]等,均取得一定进展.

2.3 芥菜栽培技术研究与应用推广方面

先后开展了芥菜类蔬菜特别是榨菜生长发育[36-37]、养分吸收及优质丰产施肥原理及应用技术[38-39]、主要病虫害发生危害、预测预报及有效防控研究[40-43]、丰产优质无公害栽培[44]、涪陵两季榨菜栽培等相关的基础理论及配套技术研究[45]等,均取得良好效果,为中国南方芥菜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

2.4 芥菜产品及加工技术研究方面

开展了青菜头作为大宗蔬菜冬春淡季鲜食蔬菜应用、青菜头生物贮藏保鲜[46-47]、芥菜类蔬菜精深加工及优化升级[48-55]、袋装及听装方便榨菜杀菌技术及工艺、低盐高品质榨菜产品加工及精制[56]与榨菜、芥菜配套等新工艺新产品的开发应用[57-60],为芥菜产业化的上档升级及规模的不断扩大奠定了基础和条件.

3 现有工作基础及条件

3.1 工作基础

根据系统调查和可靠资料及现存成果显示[1],目前,在根芥、茎芥、叶芥和薹芥4大类16个变种中,研究较深的是作为榨菜加工原料作物——茎瘤芥,其次是宽柄芥(酸菜原料)、根芥(大头菜)、分蘖芥(雪里蕻和梅干菜)、结球芥(岭南梅干菜)、抱子芥(儿菜)、笋子芥(棒菜)等.涉及的研究单位主要有重庆市渝东南农业科学院(原涪陵区农科所)、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宁波市农科院、四川省农科院、西南大学、重庆市农科院、浙江大学等,其中,以重庆市渝东南农业科学院的研究领域最广、涉及面最宽、在业内的影响也最大.各单位依托各自地域及学科优势,先后开展了大量的芥菜类蔬菜相关创新研究和技术开发工作,获得各级科技成果奖30 余项,其中,获国家授权专利5个,发表论文400余篇,编写出版专著6 部,编写有关芥菜的农村及企业精深加工实用培训教材10册.

3.1.1 种质资源的搜集与鉴定初步收集并鉴定了来自全国各地的芥菜资源.其中,重庆市渝东南农业科学院有芥菜资源1200 余份,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所有叶用芥菜资源382 份,四川省农科院有芥菜地方资源300余份,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有芥菜品种资源200 余份,宁波市农科院有芥菜品种资源300 余份,重庆市农科院蔬菜花卉所有抱子芥(儿菜)、笋子芥(棒菜)资源39 份,并相继完成了种质资源的初步观察和农艺性状鉴定及相关研究评价利用等.

3.1.2 品种遗传改良及优势利用在对芥菜种质资源进行系统鉴定评价的基础上,各研究单位进行了种质资源遗传改良、新品种选育以及优势利用研究,选育出以‘涪丰14’、‘永安小叶’、‘甬榨1号、2号’等为代表的榨菜常规品种,以‘涪杂系列1~8 号’和‘甬榨5号’为代表的榨菜杂交种,以‘甬雪2 号’为代表的分蘖芥常规种、以‘甬雪3 号’、‘甬雪4 号’和‘华芥1 号’为代表的分蘖芥杂交种,以‘甬高2 号’为代表的结球芥常规种,以‘渝芥1号’和优选‘宽叶青1 号’为代表的宽柄芥常规种[61].同时开展了芥菜(含榨菜)倍性育种、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芥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不育基因差异表达分析、茎瘤芥(榨菜)瘤状茎膨大相关功能基因研究、外源目的基因转化榨菜高效遗传转化技术体系等研究.这些品种的育成和相关工作的开展,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中国芥菜产业的健康发展.

3.1.3 栽培技术研究完成了榨菜不同品种、不同时期养分吸收规律及优质丰产施肥原理及技术研究[39],研制并开发出了榨菜高中低浓度复合肥配方并规模化应用于大面积生产,提出了榨菜“六改”栽培技术.围绕新品种的应用推广,提出了涪陵早市青菜头(鲜食蔬菜)、两季榨菜栽培和榨菜原料高产优质无公害栽培技术操作规范[44-45];围绕芥菜主产区耕作制度和农艺措施改革优化,分别开展了稻菜轮作、桑(麻、果)菜套作等栽培技术研究[62],为榨菜原料作物的高产稳产和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

3.1.4 主要病害研究开展了芥菜品种资源对芜菁花叶病毒抗病性鉴定研究[63],完成了榨菜病毒病发生流行危害规律研究,制定了茎瘤芥病毒病流行程度的预测预报模型及方法和以农业防治为主的综防技术并在大面积生产上应用[40];开展了榨菜霜霉病、根肿病等主要病害的发生流行危害规律及综合防控技术初步研究[41,43].

3.1.5 规模化制种及配套技术研究在重庆市涪陵区建立了总规模为66.7 hm2的榨菜良种繁(制)种基地,常年生产符合有关质量标准要求的榨菜良种(杂交种)3万kg 左右;与此同时,完成了与相关品种(常规种、杂交种)配套的亲本繁殖、杂一种生产操作技术规范的制定并在大面积生产上应用.

3.1.6 采后处理及加工研究开展了青菜头及叶芥类产品采后的主要生理生化指标变化监测与分析[46-47],进行了青菜头及相关产品生物保鲜、低盐和无防腐剂加工、巴氏杀菌等技术研究[56];开展了芥菜类产品生产传统加工技术的改造及优化升级[52-55],并适时适地开发出了基本能满足市场所需要的各类芥菜类蔬菜加工新制品(半)和新商品.

3.2 继续深化研究的条件

依托国内相关研究单位,即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所、华中农业大学、重庆市渝东南农业科学院、浙江大学等,建立的农业部“园艺作物生物学与种质创新重点开放实验室”、“作物细胞育种国家工程实验室”、“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油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园艺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南方芥菜品种改良与栽培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和“重庆市芥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科技创新平台,多单位、广领域、高层次、多专业及人员协同进行联合攻关,为芥菜类蔬菜继续深化研究及产业的上档升级和顺利进行,奠定了强有力的人力资源及各种试验条件支撑.

4 研究前景思考与设计

针对中国南方地区芥菜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关键技术及制约“瓶颈”问题,建议在国家农业部的统一领导下,将芥菜类蔬菜的研究与推广应用纳入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进行管理,组织国内有关芥菜研究的主要科研单位、高等院校和企业进行协作攻关,整合各相关单位优势,同时对其他已有并公开的科研成果进行选择、链接和集成创新,重点开展优异种质资源发掘创制和新品种选育,研究集成优化芥菜丰产安全、轻简高效栽培技术,建设规模化标准化芥菜种子生产繁育基地,研究芥菜产品采后贮藏保鲜及加工,加大新品种、新技术的示范推广应用等.通过相关项目的实施,培育一支行业科技创新研究队伍,培养一批基层技术骨干.解决芥菜产业发展的重大技术瓶颈问题,为中国特别是南方芥菜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撑.

4.1 芥菜特异种质资源的发掘与创新

4.1.1 针对问题目前,中国芥菜种质资源不仅量小不齐不完善,而且可供有效育种的种质不多,加上芥菜起源历史较晚、部分类型的地理生态区域性特强、遗传基础较狭窄、同类型之间有质的自然变异不多,给有突破性的新品种培育带来遗传性障碍.

4.1.2 关键技术与实施内容在国内外广泛收集芥菜地方品种资源,特别是用于榨菜、大头菜、酸菜、霉干菜、雪菜、酸咸菜等,供作产品精深加工原料生产的种质资源,并开展资源的鉴定与评价利用研究;建立具区域特色的芥菜品种资源鉴定评价体系及种质资源数据库;利用遗传工程与现代生物技术,通过芥菜种内或种间、属间杂交或回交,筛选和创制优良种质;开展南方芥菜品种资源遗传多样性及具特定区域特色的芥菜生长发育分子生物学及适应环境条件研究.

4.1.3 近期主要目标在国内外收集芥菜种质资源500份并建立资源评价及利用数据库;筛选、创制芥菜优异种质资源材料50 份;挖掘起源于中国的芥菜特异优良基因若干;探索芥菜特异性状形成(根用芥菜、叶用芥菜和茎用芥菜)的分子机理.

4.2 芥菜育种技术研究

4.2.1 针对问题中国芥菜类蔬菜的育种技术水平,除少数变种及类型已初步进入优势利用外,仍普遍存在育种技术及手段落后、后代选择盲目性大、育种年限长、工作任务重且效果不佳等问题.

4.2.2 关键技术与实施内容开展芥菜小孢子培养技术、双单倍体育种技术、雄性不育育种技术、诱变育种技术、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等研究,建立与之相关的高效育种技术体系,加快新品种培育进程;克隆控制叶裂、缺刻、结球等性状的关键基因;研究主要叶用芥菜变态叶的发育机制;克隆芥菜瘤茎膨大和根膨大的突变基因,研究其相关分子机理;对目前生产上广泛利用的主要芥菜雄性不育类型的分子机理进行功能解析,为芥菜优势利用提供理论支撑.

4.2.3 近期主要目标建立芥菜类蔬菜育种新技术体系和方法6~8项;获国家授权专利3~5项.

4.3 芥菜新品种选育

4.3.1 针对问题中国目前芥菜大面积生产特别是一些具有一定规模的商品化生产基地,仍然使用常规种或以农户“自留种”和自由“串换种”为主,不但直接导致生产上品种“多杂乱”现象十分严重,而且种子质量和数量得不到足够保证;同时,芥菜属常异花作物,长期自交必将导致种性退化,生产力降低;更为重要的是,芥菜在中国具有很强的区域性,不同的地理生态环境和不同的栽培目的,客观上需要不同类型及特性的芥菜优良品种,以保证该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然而,在这方面仍突显空白.

4.3.2 关键技术与实施内容开展榨菜新品种选育,主要培育不同熟性、高产、抗病(病毒病、霜霉病)、优质(高蛋白含量、低纤维含量)、适应不同生态环境、加工和鲜食兼用的新品种;开展宽柄芥菜新品种选育,主要培育高产、优质(叶片中肋肥厚宽大、纤维含量适中、蛋白质氨基酸含量高)、抗病毒病的宽柄芥新品种;开展雪菜新品种选育,主要培育高产、优质(叶片蘖芽肥厚、纤维含量适中、蛋白质氨基酸含量高)、抗病毒病、抗逆(耐寒、耐贮运)的雪菜新品种;开展结球芥菜新品种选育,主要培育产量高、结球紧实、纤维含量适中、有益硫甙含量高、抗病毒病的新品种;开展大头菜新品种选育,主要培育高产、肉质根质地脆嫩、纤维含量低、抗病的大头菜新品种.

4.3.3 近期主要目标创造具自主知识产权的芥菜亲本系6~8 个;育成具自主知识产权的芥菜新品种10~12个并通过省(市)级审定或鉴定.

4.4 芥菜丰产高效安全栽培技术研究

4.4.1 针对问题在南方芥菜主产区特别是在供作加工原料生产的商品化生产基地,芥菜的种植生产技术,基本上还处于原始的传统栽培阶段,都是沿袭着手工操作,如播种育苗、本田移栽、施肥施药到产品收获等栽培模式,这种生产技术,不但劳动强度大,需要强壮体力作支撑,而且种植的成本特别是劳动力成本较高,经济效益较低.同时,在近年来发展的芥菜种植新区,其丰产高效种植模式、种植制度也亟待进行研究和优化.

4.4.2 关键技术与实施内容开展种植模式研究,主要进行芥菜栽培的茬口衔接、稻菜轮作、桑(果)菜套作、免耕栽培等新技术;开展育苗移栽技术研究,主要进行穴盘育苗、露地或大棚护根育苗、水培漂浮育苗等有利于工厂化集中育苗技术;开展芥菜轻简化栽培技术研究,主要进行适宜机械化直播技术、一次性施肥技术、节水灌溉技术研究等;开展芥菜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研究,重点进行病毒病、根肿病和霜霉病的发生流行危害规律及安全高效综合防控技术研究等.

4.4.3 近期主要目标综合组装集成各类芥菜丰产高效安全栽培技术规范(规程)3~5 套,并在大面积生产上使用.

4.5 芥菜规模化繁(制)种技术研究及种子生产

4.5.1 针对问题在南方诸省(市、区)的芥菜种子生产,无论是杂交种,还是常规种,除有零星的小规模种子生产基地外,普遍缺乏规模化标准化的芥菜种子生产基地及配套生产技术.这种状况,不但导致大量供作芥菜商品化生产基地的种子质量难于保证,给生产带来巨大损失,也常因种子数量不足,限制了其种植规模的扩大.

4.5.2 关键技术与实施内容根据生产需要,结合客观实际,分区建立比较稳定且具有一定规模的标准化芥菜种子生产基地;开展与品种相配套的繁(制)种技术研究与应用,包括亲本(原原种、原种)繁殖技术、杂一代(良种)制种技术等.

4.5.3 近期主要目标建立规模化标准化芥菜种子生产基地8~10 个;综合组装集成各类芥菜良种高产优质种子生产栽培技术规范(规程)3~5 套,并在大面积生产上应用.

4.6 产品贮藏保鲜和加工技术研究

4.6.1 针对问题就全国而言,目前普遍存在芥菜产品的采后贮藏保鲜技术严重缺乏问题,加工工艺和产品品质有待提高,适合多元化消费需求的加工新产品也有待开发,芥菜加工综合开发利用率需要提高,特别是主要加工作物——茎瘤芥、大头芥,其利用仅偏重于膨大的肉质茎和肉质根,而对大量的绿色菜叶多数采取废弃处理.

4.6.2 关键技术与实施内容开展芥菜产品特别是茎用芥菜采后贮藏保鲜技术研究,主要进行安全高效生物保鲜剂、专用保鲜膜以及气调贮藏、控温贮藏和长途贩运等关键技术研究;开展芥菜精深加工新技术研究,主要进行芥菜榨菜加工新工艺新产品研究,开发出适合多元化消费需求的芥菜速食、休闲新产品等.

4.6.3 近期主要目标综合组装集成各类芥菜产品贮藏保鲜和加工技术3~5 套;开发出适合多元化消费需求的芥菜加工新产品8~10个并投放市场.

4.7 新品种、新技术示范推广

在各芥菜主产区,进一步完善产学研相结合的研发模式,建立“研究—示范—推广”技术新体系,促进大面积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整体提升中国特别是南方地区芥菜类蔬菜生产的科学技术水平.

参考文献

[1] 刘佩瑛.中国芥菜[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24-26.

[2] 陈材林,杨以耕,周光凡,等.中国芥菜分布的研究[J].西南农业学报,1990,3(1):18-19.

[3] Rawat D S, Anand I J. Male Sterility in Indian Mustard[J]. IndianJournal of Genetics and Plant Breeding,1979,39(3):412-414.

[4] Zohara Yaniv D, Schafferman Y, Elber E, et al. Evaluation ofSinapis alba, native to Israel, as a rich source of erucic acid in seedoil[J]. Industrial Crops and Products,1994,2(2):137-142.

[5] Benjaporn Khatikarn 他.热帯农业.カラシナ类の开花性に关する种内変异[J].:日本热帯农业学会(1957-2007),1991,35(2):71-78.

[6] 陈材林,周源,周光凡,等.中国的芥菜起源探讨[J].西南农业学报,1992,5(3):6-11.

[7] 周光凡,陈学群,陈材林,等.四川盆地芥菜次生多样化中心及其成因探讨[J].西南农业学报,1990,3(3):5-8.

[8] 中国农业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蔬菜卷编辑委员会.中国农业百科全书(蔬菜卷)[M].北京:农业出版社,1990:334.

[9] 百度文库, 第四章, 芥菜类[EB/OL].(2014- 09- 05). http://wenku.baidu.com/view/08fc6f815022aaea998f0fac.html.[10] 重庆市蔬菜工作总结[Z].2013.

[11] 胡美华,潘慧锋,赵建阳.浙江省榨菜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J].浙江农业科学,2006(6):608-612.

[12] 四川省农业厅,四川省农业产业化领导小组.四川省泡菜产业发展规划[Z].2009.

[13] 陈材林,杨以耕.芥菜的一个新变种[J].园艺学报,1984(4):187-190.

[14] 陈材林;杨以耕.芥菜的三个新变种[J].园艺学报,1986,13(3):187-191.

[15] 杨以耕,陈材林,刘念慈,等.芥菜分类研究[J].园艺学报,1989,16(2):114-121.

[16] 孟秋峰,王毓洪,任锡亮,等.芥菜类蔬菜不同品种园艺学性状初步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06(21):25-26.

[17] 孟秋峰,汪炳良,皇甫伟国,等.芥菜花粉形态特征及分类初探[J].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06,32(1):65-70.

[18]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中国蔬菜品种资源目录(第一册)[M].北京:万国学术出版社,1986:178-219.

[19]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中国蔬菜品种资源目录(第二册)[M].北京:气象出版社,1998:106-135.

[20] Chen F B, Yang K C, Zhou G F, et al. Analysis of Heterosis,Combining Ability and Genetic Diversity in Tuber Mustard(Brassica juncea var. tumida Tsen & Lee) Inbred Lines Based onSSR Markers and Combining Ability Estimates [J].Philipp AgricScientist,2011,94(2):124-131.

[21] Chen F B, Yang K C, Zhou G F, et al. Karyotype Analysis of TuberMustard (Brassica juncea var. tumida Tsen & Lee) in China [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griculture & Biology,2011,13(5):737-740.

[22] 刘婷.芥菜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RAPD和ISSR分析[D].重庆:西南大学,2009.

[23] 李宁,司军,任雪松,等.芥菜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的SRAP分析[J].中国蔬菜,2014(5):26-33.

[24] 张加强,骆霞虹,陈常理,等.叶用芥菜种质表型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J].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15,16(3):535-540.

[25] 范永红,周光凡,陈材林.茎瘤芥胞质雄性不育系的选育及其主要性状调查[J].中国蔬菜,2001,1(5):4-7.

[26] 万正杰.芥菜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hauCMS 的研究[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08.

[27] 陈材林,周光凡,范永红,等.茎瘤芥新品种涪杂1 号的选育[J].中国蔬菜,2003,1(1):23-24.

[28] 范永红,周光凡,林合清,等.茎瘤芥新品种涪杂2 号的选育[J].中国蔬菜,2008,1(8):38-40.

[29] 孟秋峰,汪炳良,王毓洪,等.春茎芥菜新品种‘甬榨2 号’[J].园艺学报,2010,37(8):1371-1372.

[30] 沈进娟,刘义华,张召荣,等.芥菜航天诱变选育后代的酯酶同工酶与SSR分析[J].核农学报,2012,26(9):1230-1236.

[31] 沈进娟,冉广葵,张召荣,等.航天诱变对芥菜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J].西南农业学报,2012,25(4):1242-1247.

[32] 顾祥昆,李菲,张淑江,等.芥菜游离小孢子培养技术研究[J].中国蔬菜,2013,1(12):23-30.

[33] 杨续蕊.芸薹属异源六倍体的遗传分析与菌核病抗性鉴定[D].重庆:西南大学,2012.

[34] 朱磊,杨景华,张明方.芥菜Rubisco 小亚基的基因克隆及其在芜菁花叶病毒侵染后的表达分析[J].核农学报,2011,25(5):945-950.

[35] 邹瑞昌.叶用芥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0912A的评价及优势利用[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12.

[36] 史会.榨菜瘤状茎生长发育调控的分子机理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12.

[37] Sun Quan, Zhou Guanfan, Cai Yingfan, et al. Transcriptomeanalysis of stem development in the tumourous stem mustardBrassica juncea var. tumida Tsen et Lee by RNA sequencing[J].BMC Plant Biology,2012,12:53.

[38] 吴金钟,陈景平,蒋同生,等.涪陵区茎瘤芥“3414”肥效试验研究初报[J].中国农学通报,2009,25(21):194-197.

[39] 季显权.茎瘤芥优质丰产施肥原理及应用技术研究论文集[J].土壤农化通报,1992,7(3):1-118.

[40] 李新予,蔡岳松.四川“榨菜”花叶病毒鉴定及不同季节和地点发生情况调查[J].植物病理学报,1992,22(3):275-276.

[41] 彭洪江,王旭祎,高明泉,等.涪陵榨菜上严重发生根肿病[J].植物保护,2002,28(2):59-60.

[42] 王旭祎,吴朝君.茎瘤芥霜霉病病原菌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J].中国农学通报,2014,30(30):265-268.

[43] 蔡岳松,李新予,余家兰,等.四川榨菜病毒病的毒原种群及其分布[J].西南农业学报,1991,4(4):99-104.

[44] 冷容,范永红,胡代文,等.涪陵早市青菜头(鲜榨菜)高产优质无公害栽培技术[J].长江蔬菜,2011(18):32-33.

[45] 胡代文,张红,王旭祎,等.品种、播期及育苗方式对第二季茎瘤芥(榨菜)生育期及产量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13,29(9):129-133.

[46] 康建平,董代文,陈蓉,等.气调袋保鲜青菜头(茎瘤芥)的研究[J].农产品加工(学刊),2012(11):112-114.

[47] 罗远莉,谭革新,范永红,等.简易气调保鲜对茎瘤芥贮藏品质的影响[J].食品与发酵科技,2011,47(1):77-79.

[48] 杨美秀,黄祥光,陈广山,等.包心芥菜无公害栽培与腌制加工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1(20):127-128.

[49] 姜莉.即食芥菜的加工技术[J].中小企业科技,2003(5):14.

[50] 王一淇,李宗军.湖南芥菜腌制发酵过程中的菌相变化规律[J].食品科学,2014,35(11):200-203.

[51] 肖华志,幸胜平,陈斌,等.纸型酸芥菜的加工工艺[J].食品研究与开发,2009,30(8):91-94.

[52] 励慧敏.提高酸菜风味包保存期品质的研究[J].食品研究与开发,2011,32(8):53-55.

[53] 李恒,陈功,李国斌,等.营养酸菜新产品的生产工艺研究[J].食品与发酵科技,2011,47(6):1-4,21.

[54] 易俊洁,李琳,冯仑,等.超高压处理酸菜褐变机理初探[J].食品工业科技,2010(12):97-100,103.

[55] 肖然,陈文珊,李春.直投发酵剂对酸菜发酵品质影响的研究[J].食品科技,2011(1):64-67.

[56] 李学贵,严晓燕.低盐化榨菜生产原理及其应用初探[J].中国酿造,2004(5):4-6.

[57] 曾凡坤,王中凤,吴永娴,等.传统涪陵榨菜工业化生产工艺研究[J].中国食品学报,2004,4(1):24-29.

[58] 贺云川,周斌全,刘德君.涪陵榨菜传统工艺概述[J].食品与发酵科技,2013(4):57-60.

[59] 曹勤士.浙江榨菜加工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J].中国酿造,1992(3):16-21.

[60] 苏扬,张聪,黄文刚.榨菜加工新工艺的探讨[J].中国调味品,2011,36(4):118-120.

[61] 吴康云,郭惊涛,邓英,等.叶用芥菜新品种黔青1 号[J].中国蔬菜,2011,1(3):36-36.

[62] 周光凡,张龙云,何超群.重庆市苎麻榨菜套作模式的研究与应用[J].中国麻业科学,2010,32(1):57-60.

[63] 李新予,王彬,余家兰.芥菜品种资源对芜菁花叶病毒抗病性鉴定研究[J].植物保护,1992,18(2):6-8.

发展现状论文范文结:

关于对不知道怎么写发展现状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发展现状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的作为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1、论文现状

2、论文现状怎么写

3、农村小学教育现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