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研究类本科毕业论文范文 与黔东南州苗族武术起源和类本科毕业论文范文

本论文是一篇免费优秀的关于发展研究论文范文资料,可用于相关论文写作参考。

黔东南州苗族武术起源和

刘文燕1,2,王振1

LIU Wen-yan1, 2, WANG Zhen1

摘 要:采用文献资料、田野调查、访谈和录像分析等方法,对黔东南州苗族武术进行调查研究,重点分析了凯里市鸭塘乡青虎寨、麻江县龙山乡秧塘寨的苗族武术.结果表明:苗族武术是在特定的历史和自然环境中,经过长期发展而来,它与苗族人民的生活环境、传统节日等紧密联系在一起,突出了苗族人民的文化特色,然而随着历史的发展和现代体育文化影响,苗族武术面临传承危机.建议:黔东南地区科研人员充分挖掘和整理苗族武术理论,积极开发苗族武术所具有的社会价值,改进传承方式,达到弘扬苗族武术,促进社会发展的目的.

关键词:苗族武术;黔东南;起源;传承;发展

中图分类号:G852.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2076(2017)05-0052-04

苗族主要分布在我国贵州东南、湖南湘西、广西桂北、云南文山等地区,其中,黔东南是我国苗族人口最多、最集中的地区,当地苗族人民在长期自然迁徙和生产劳动过程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传统体育文化,苗族武术就是其中的一种.苗族武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它是一项以提高搏斗技能为主旨而又能获得健体延寿之益的古老的体育运动形式[1].近年来国家大力提倡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苗族武术得到快速发展.

中国武术作为强国强种的“身体工具”诉说着近代中国的“文化自觉”[2].课题组以黔东南地区的苗族武术为主要研究对象,重点到黔东南州凯里市鸭塘乡青虎寨、麻江县龙山乡秧塘寨、凯里市鸭塘中学和麻江县龙山中学进行了苗族武术的田野调查,旨在弘扬和传承我国的优秀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1研究方法

1.1文献资料法

充分利用中国知网等电子文库和百度等电子引擎收集查阅了相关电子文献资料,通过地方特书馆,查找黔东南州和各县市地方志收集并整理与苗族武术相关的资料作为本研究的理论支撑.

1.2田野调查法

根据黔东南州各地区苗族武术的开展情况,选取黔东南州有特色和代表性的凯里市鸭塘乡青虎寨和麻江县龙山乡秧塘寨等苗族地区,在充分熟悉当地情况的基础上进行了田野调查,了解当地苗族武术开展现状.

1.3访谈法

对凯里市鸭塘中学、麻江县龙山中学的拳师进行访谈,向当地体育专家学者进行了咨询,收集相关资料作为研究的事实依据.

1.4录像分析法

在实地调查过程中录制了各地区的苗族武术视频,为分析和了解苗族武术套路在实际演练中的特点提供事实支撑.

2黔东南苗族武术的起源

苗族武术是苗族传统特色文化,它谱写着苗族人民的历史兴衰.苗民是中国最古老的土著居民之一,是由东方夷人、九黎部落、三苗集团、南蛮、荆蛮、武陵五溪蛮到苗族一脉相承.据记载苗族源于炎、黄帝时期居住在黄河流域及长江流域部分地区以蚩尤为首的“九黎”集团,尧、舜、禹时代,“九黎”集团分化为“三苗”(或称“有苗”“苗民”)集团,苗族先民为“三苗”一部分,并初步形成苗族雏形.商、周时代,苗族先民属“南蛮”集团,系“三苗”一分支.秦、汉时期,“南蛮”集团中的苗族先民逐渐发展成为占据“武陵郡”一带的“武陵蛮”主体.秦、汉以后,经长期的分化、融合,“武陵蛮” 中的苗族先民逐渐形成了以武陵郡为中心,具有共同心理素质的苗族.由于封建王朝一再进剿,迫使苗族又一次大规模迁徙,一部分南下广西融水后北进都柳江流域.这部分苗民在榕江定居一段时间后,又向雷山、剑河、丹寨、凯里、黄平、麻江、锦屏、天柱等地分散,形成黔东南苗族的主体.[3]

据《述异记》记载,九黎族首领蚩尤“与轩辕斗,以角抵人,人不能向”,苗民由崇拜牛,到效仿牛以角低人,这种较力斗硬的“角抵”虽无攻防“奇巧”可言,但它却孕育着武术徒手格斗技术的因素[4].一直以来苗民在这苗岭之中过着与世无争、半耕半猎、自给自足的自然生活.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下,面对豺狼虎豹、毒虫猛兽等生存威胁,加之生产力低下、生产工具落后,苗族家庭、家族或部落为了生存,选择狩猎和刀耕火种等生产生活方式.为了躲避毒虫猛兽的袭击、获取猎物、与同类争夺生存空间,苗民开始尚武自卫,积累了一些用于与动物搏斗的技能和方法.每当打到猎物或闲暇的时候,苗民就聚在一起把狩猎时的技术用“舞蹈”的形式表演出来,为以后狩猎获得更多的猎物提供了可能.苗民就是通过模仿动物的身体姿势和脚步动作,通过长时间的观察、积累和实践,将这些动作进行不断的创编,组成了利用肢体、器械打击对方,保护自己的技术动作,逐渐形成了具有一定规范动作的套路,通过自身经验的积累和拜师求艺,终于创造出不同于其他套路的防身技术——苗族武术.

目前黔东南州的苗族武术派别很多,有本土传承的,也有外出交流融合的.其中开展较好的一支是龙山乡秧塘寨的潘氏苗族武术,相传是由潘志成所创.据苗族武术第三代传人潘有森介绍,其祖父潘志成年幼时比较憨厚老实,喜欢运动和舞刀弄棍.由于潘志成的父亲是从舟溪搬迁而来,主要靠租田种地为生,因此总是受当地人的欺负和歧视.眼见阶级压迫和民族歧视,以强凌弱常有发生,潘志成心中充满愤懑,一心想要强身自卫.于是拜四川拳师向吉全为师学武,学满百余天后,发现向师傅硬功夫较少,水法太多.当时湖南苗族拳师刘少成恰巧在猫耳屯设馆收徒,遂转到刘少成门下,苦练十余载.刘少成妻子身怀绝技,暗自把精要的武艺传给他.潘志成学成归来,又进行整理创编,形成了独特的苗族武术.后来为了传承弘扬少数民族传统武术,改名为苗拳.

3黔东南苗族武术的发展现状

大凡苗民居住之地,都有苗族武功的流传及影响.黔东南是我国苗族人口最多的自治州,苗族武术至今仍然起着保存本民族传统价值观念以及维护民族团结和民族认同的作用.在黔东南一代,苗拳根基颇深[1].据《贵州通志》记载:“九股苗(明清两代凯里一带的苗民)性尤彪悍,头戴铁盔……身披铁铠……尚能左持木牌,右持标杆,口衔利刃,疾走如飞……前明播州之乱,为杨应龙党翼,虽调兵十数万株灭杨应龙,而独九股苗未伏.”据《明史》记载,凯里一带的苗族人民在起义中以武功高强,彪悍善战震惊王朝.据《贵州通志》和《续黔书》中都有九股苗制造“双环刀”的文字记载,黔东南苗族人民的器械打造之精,已经达到十分惊人的程度.

3.1黔东南苗族武术的地域分布

黔东南苗族武术流行较为普遍,凯里、麻江、黄平、镇远、黎平、榕江、从江等广大苗族居住区,大都有开展,尤其是凯里市鸭塘乡青虎寨、青曼乡青冈林,麻江县龙山乡秧塘寨,黄平重安镇枫香村以及台江县五里河乡等,都是开展得较好的地方,各地的套路和名称有所差异,但是风格特点大致相同,它们同出一源.其中,凯里市鸭塘乡青虎寨被誉为贵州省苗族武术之乡,麻江县苗族武术被列为贵州省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3.2黔东南苗族武术的特点

黔东南苗族武术是一项以提高搏斗技巧为主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是一个古老的拳种.它是黔东南苗族人民在生产、生活中日积月累而来,用以强身健体、增强体质、自身防卫、抵御野兽和外来战争的一种攻防技术.黔东南苗族武术包括徒手和器械两方面.徒手有炮拳、鹰爪、八合拳、大四门拳、小四门拳等,拳法紧凑,架势凶猛,动作弧度不大、灵活多变,且攻击性强,攻防结合,招式多样.器械有棍、叉、刀、剑、、档耙、棒管烟和竹条镖等.黔东南苗族武术用动物动作形象立功架,以动物争斗的动作为技击手段,有“战拳”之威势[5].

黔东南苗族武术强调以防为主、攻防结合,注重桩功,最基本的步法为犁田步,讲究在练功或比武时脚不离地、身体沉稳,没有花架子,招招致命,具有拳打四门、实用性强、占地面积小等特点,这是由于苗族同胞长期的生活环境所致.苗族人民长期生活在崇山峻岭之中,在打斗的时候经常是短兵相接,又因受树木、岩石等环境的影响,使活动面积变小,因此特别注重桩功的练习.

3.3黔东南苗族武术的武德戒律

黔东南苗族拳师的收徒条件十分苛刻,门规极其严格,有“三教三不教”和“三打三不打”的门规.所谓“三教三不教” 就是脾气好的教,不好的则不教;游手好闲、嗜酒成性、小偷小摸者不教,诚实本分、勤劳者教;六亲不认的不教,注重礼义的教.“三打三不打”就是危害到自己生命的必打,不是故意伤害的不打;对侵犯到我族的必打,被打败而求饶的不打;对横行霸道者必打,被迫参与者不打.授徒的过程中强调习武先习德.

3.4黔东南苗族武术与苗族医药

苗族武术是苗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通过实践得到的,它与苗族医药是密不可分的.在黔东南地区,但凡有学习苗族武术的地方都有苗医,因为学苗族武术的人大多都会医术,并且功夫越高的人,医术也越高,特别擅长治疗跌打损伤.因此,民间有“未学功夫先学跌打”之说[6].苗医在行医就诊的时候,常常给受伤者进行练习指导,增强他们的强身保健知识和练习过程中如何预防损伤.

3.5黔东南苗族武术的传承现状

武术的发展正遭遇着来自各个方面的阻力和挑战[7],黔东南苗族武术同样面临传承危机,主要表现在社会传承方式相对封闭、社会传承人逐渐减少、学校传承力度不大等方面.

3.5.1社会传承方式相对封闭

受地理环境的影响,苗族同胞很少与外界进行沟通,几乎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苗族人民的社会组织普遍存在以家族、村寨、族长、寨老为首领的原始形态上[6],其生产劳动和生活交往大多数是在亲缘关系内进行.黔东南地区苗族武术的种类较多,但因受到祖制的影响,各自的武术套路都不外传,依然实行“传男不传女、传内不传外”的封闭式和隐匿性的传承方式.平时根本就看不到苗族人民习武,他们大多选择凌晨在自家院子里封闭练习.在现今社会,这种封闭的传承方式对苗族武术的发展具有很大的限制,致使许多苗族武术面临消亡的危机.

为了缓解这种生存危机,促进苗族人民之间的交流与沟通,苗族同胞正在探索更为开放的传承方式,如在丰富多彩的传统节日中表演苗族武术,让大家以武会友,相互切磋武艺,取长补短,进行交流,促进了苗族武术的不断发展和提高.黄平县重安镇枫香村,将每年的正月初一至十五定为寨中拳师传授苗族武术的日子[8].黎平县龙额区甚至形成了一个专门的节日——武术节[9].通过这些方式可以使更多的人了解苗族武术,促进苗族拳师之间的交流,改善传承危机.

3.5.2社会传承人逐渐减少

苗族武术是苗族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他们辛勤劳作、为人处世的一个缩影,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瑰宝.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眼球被现代体育所吸引,我国特有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成为非主流体育.苗族武术大多数根植于农村,但现实社会中越来越多的人涌向城市.如今传授苗族武术的人大都是老年人,中青年没有时间习练,只能把希望寄托在年龄较小的孩子身上,然而与不断追求创新的现代运动项目相比苗族武术传统的教授方式不能勾起青少年的学习兴趣,使得苗族武术的传承出现了断层现象,直接影响到苗族武术的传承和发展.

3.5.3学校传承力度不大

传统武术是中国武术的脊梁,是中国武术之根,为了继承和弘扬黔东南少数民族传统武术,必须改善传统封闭的传播方式.学校是文化传播的主渠道,应将苗族武术引入黔东南各级学校,推广普及.但目前黔东南地区开设苗族武术的学校较少,开展较好的有凯里鸭塘中学和麻江龙山中学.

凯里市鸭塘村青虎自然寨是拥有500多年历史的武术之乡[10],鸭塘中学将苗族武术作为体育特色项目引进校园,目前有5名苗族武术教师,在全校向学生推广普及苗族武术,涉及学校的1 080个学生.

2009年黔东南州麻江县的苗族武术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当地的龙山中学将苗族武术作为本校的办学特色引入校园,取得良好的传承效果,因此被省教育厅命名为省级“体育特色学校”.麻江龙山中学聘请当地苗族武术传承人为学生授课,但没有在全校开展普及教学,只开设苗族武术班.

4结论与建议

黔东南苗族武术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以蚩尤为首的“九黎”集团.黔东南苗族武术根基颇深,派别很多,有本土传承的,也有外出交流融合的.黔东南苗族武术强调以防为主、攻防结合,注重桩功,其武术器械打造十分考究,已达到了十分惊人的程度.黔东南苗族拳师的收徒条件十分苛刻,门规极其严格,其社会传承方式具有很强的封闭性和隐匿性.凯里鸭塘中学和麻江龙山中学已将苗族武术作为体育特色项目引进校园,是目前黔东南地区开设苗族武术较好的学校.

苗族武术是我国的传统体育,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瑰宝.它既有强身健体的作用,又有技击和防身的性能,既动静结合,又内外兼修,同时与苗族医药有着极为密切的关联,至今仍然起着保存本民族传统价值观念以及维护民族团结和民族认同的作用.近年来苗族武术在民族传统体育旅游开发中也体现出极大的经济价值,建议黔东南地区科研人员充分挖掘和整理苗族武术理论,积极开发苗族武术所具有的社会价值,将其引进学校课堂,改进苗族武术的传承方式,通过定期举行苗族武术比赛、创编苗族武术表演项目在民族节日中广泛推介,达到弘扬苗族武术,促进社会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吴荣臻.苗族武功[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

[2]韩政,王岗. 近代以来中国武术从“草根文化”到“符号文化”的历史变迁[J].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4(6):50-55.

[3]杨斌.黔东南州志·民族志[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0.

[4]康戈武.中国武术实用大全[M].北京:中华书局,2014.

[5]戚虎.贵州松桃县的现状与发展研究[J].凯里学院学报,2013(2):171-173.

[6]余刚.贵州苗族体育的传统性与地域性研究[J].魅力中国,2009(13):183-184.

[7]刘文武,金龙,贾亮.武术竞赛——现状·问题·对策[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5(4):44-48.

[8]欧仕柱,杨品杰.贵州黔东南苗族武术套路运动产生和发展[J].凯里学院学报,2009(3):86-87.

[9]杨昌文.贵州苗族武术的特点[J].贵州文史丛刊,1990(2):155-157.

[10]杨艳.武术之乡——青虎自然寨[EB/OL].[2011-08-30]http://www.gzjcdj.gov.cn/wcqx/detailnew.jsp?Id等于2839869.

发展研究论文范文结:

关于发展研究方面的论文题目、论文提纲、发展研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论文写作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