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方面毕业论文范文 跟猪繁殖障碍性疫病诊断和防治技术集成示范方面毕业论文范文

这篇技术论文范文为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可用于相关写作参考。

猪繁殖障碍性疫病诊断和防治技术集成示范

摘 要:近年来,我国养殖行业的发展较为迅速,尤其是猪的养殖数量逐渐增加.然而随之而来的各种疾病也困扰着养殖人员,降低了经济效益.针对猪繁殖障碍性疫病的诊断与防治展开研究,以期在日后的发展中能够有依据可寻,并为农户提供更多的参考资料.

关键词:猪;繁殖;疫病

0 引言

猪繁殖性障碍疫病主要表现症状为母猪返情、久配不孕、母猪流产以及产死胎等现象.近年来随着饲养猪产量的上升,繁殖障碍性疾病也是困扰农户的另一大隐患.深入研究其疾病发生原因,诊断方法以及防治技术有利于农户增加收益,提升养殖技术,保障养猪产业顺利发展.

1 猪繁殖障碍性疫病诊断

猪繁殖障碍性疫病的发生主要由各种疾病导致,分为临床诊断与解剖诊断,本文主要以临床诊断进行介绍.

调查疾病的方法主要为群体普查与个体检查相结合的方法,针对猪繁殖障碍的主要表现进行观察,经过多方面检查进而判断[1].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猪其临床症状也有所不同,青年母猪与空怀母猪通常现象为返情、屡次配种却未孕以及无发情现象,妊娠期母猪常表现为流产、死胎,而公猪则表现为睾丸肿胀、萎缩、性功能下降等症状.其主要原因如下.

1.1 猪伪狂犬病

常发生在冬季末端以及春季初期,怀孕母猪伴有拉稀、发热、呼吸道异常等现象,若头胎与经产母猪都有发病现象,将导致预产期延后.母猪表现为流产、死胎等症状,其中死胎居多.母猪返情率增加,多次配种却未孕.

1.2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

常表现为怀孕母猪流产、死胎等症状,新生猪仔感染后体温会有所升高,呼吸困难,肌肉震颤,死亡率高达80%以上.感染的猪在耳后与侧腹部、阴部皮肤常呈现青紫色或蓝色板块.断奶的新生猪仔大多伴有呼吸困难,咳嗽以及肺炎等症状,后备猪以及育肥猪的感染可能较低,通常仅出现厌食、呼吸困难,体温一般不会上升,但会出现食欲下降,嗜睡以及质量下降等症状.

1.3 猪细小病毒

该种疾病主要发生于初产母猪,常见症状为流产、死胎、弱仔等病症,其中主要以木乃伊胎为主.感染细小病毒的母猪无明显症状,乳猪也无神经症状.

1.4 猪乙型脑炎

常见与夏季与秋季,常在妊娠后期出现流产现象,胎儿为死胎或木乃伊胎,流产前会有发热现象,而公猪高热后会出现单侧睾丸肿大现象.

1.5 猪圆环病毒

感染该种疾病的猪常表现为系统衰竭综合征,僵猪增多,生长不良或消瘦、贫血等症状,皮肤会产生圆形、不规则隆起以及呈现紫红色为黑色的症状.在后躯、腹部最先发生不规则隆起圆形融合为条带状或斑块,仔猪若被感染常在出生后的第一周便先天性震颤,病情严重时发生跛脚、发热、厌食甚至死胎等现象.

1.6 猪瘟

孕猪感染成为病毒携带者将无感染症状,但常会发生流产、死胎、畸形以及弱仔等情况,初产与经产母猪均有可能发生,胎次越高,患病可能越高.幸存猪在产后10~24h后发病,症状为精神抑郁、震颤或间歇性腹泻,甚至会发生呕吐和运动失调等症状.病猪仔在2~3天内死亡.猪瘟的死亡率较高,尤其仔猪的死亡率高达98%.

2 猪繁殖障碍性疫病防治技术

饲养管理妥善的猪场其发病现象较少,猪繁殖障碍性疫病多发育管理粗放、圈舍条件较差的猪场,以及妊娠期母猪营养不良、饲养管理不畅等环境.因此通过改善猪场环境,加强其饲养管理水平,改善猪舍环境,同时做好消毒工作能够极大程度上降低猪发生繁殖障碍性疫病的可能.以下具体介绍疫病防治措施并介绍技术集成示范.

2.1 猪繁殖障碍性疫病主要防治措施

单一病源导致猪繁殖障碍疫病的可能较少,大多数的病因都为病毒、细菌、寄生虫等综合作用导致.因此在防治过程中也应找到发病原因,全方位立体化治疗.

2.1.1 接种疫苗防治疾病.免疫接种预防是降低猪感染疾病的基本举措,也是构成生物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方式.当前,我国大部分养猪场都要求接种猪瘟、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等疫苗.该举措能够有效降低猪流行性与常发性疾病的产生,能够更好的预防猪繁殖障碍性疫病的发生.要求按照当行疫病的种类与特征,以及猪场的实际情况合理接种预防疫苗,并严格按照规定计量与次数进行接种,根据疫病监测结果调整免疫程序,争取以最小的成本换取最大的预防效果.

2.1.2 重视疫病监测结果.有效的疫病监测对猪繁殖障碍性疫病的预防与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尤其对具有一定规模的养殖场而言,更应发挥疫病监测工作的优势.因此应针对存栏猪的病毒免疫抗体水平进行检测,一旦发现存在感染可能的猪要及时淘汰,避免其危机其他健康猪群,降低疫病发生的可能.另外,针对猪免疫状态的检测要具有规划性,根据检测结果合理设计疫苗接种计划,在猪健康的状态下接种疫苗才能发挥其药性,确保接种的全面性与有效性.

2.1.3 做好卫生消毒工作.猪发生疫病的另一重要原因便是环境污染,做好卫生消毒工作对防治猪繁殖障碍性疫病具有促进作用.同时,猪场消毒也是肉猪养猪场的日常工作之一,为了避免疫病的出现,更应将卫生消毒工作做到彻底[2].定期对猪体、猪舍以及周围环境彻底清扫,具体来讲便是定期使用消毒液对猪舍进行消毒工作,检查猪体是否发生异常,并将猪舍内杂物清理干净,做到无异味、无异物.养殖场所用的消毒液也应特别注意,选用低毒性、广谱的杀品,并注意检查其生产日期与生产厂家,另外也应随时更换消毒液种类,以免长时间使用一种消毒液致使病原体产生抗药性,降低消毒效果.

2.1.4 定期消灭异常生物.鼠类以及蚊蝇是病毒的天然宿主,因此应定期驱虫并做好灭鼠工作以提升猪舍环境质量,同时也能够降低猪被感染致病的可能.另外,鼠类以及蚊蝇会以猪饲料为食,对饲料的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进而使得猪由口传入病毒,发生繁殖障碍性疫病.因此,消灭鼠类、蚊蝇不仅是提升猪舍生活环境质量,也是避免其由口致病的重要举措.与此同时,严格禁止家畜进入猪舍,猫、狗体内含有寄生虫,极有可能通过食物传播于猪体内进而造成疫病的产生.

2.1.5 封闭式管理模式.规模化的养猪场应以封闭式管理模式为主,猪场大门口需要设立消毒池,并配备消毒更衣室以及高压消毒间等设备,生活管理与生产管理区需要严格分开,养殖人员需消毒后方可进入生产区,以此提升猪舍环境质量并降低感染疫病的概率.

2.1.6 提升管理水平.饲养行业不仅包含基本技术,其管理也属于技术之一.若想综合防治猪发生繁殖障碍性疫病的可能,不仅要注重提升猪自身抵抗能力,以及注重环境健康问题,其饲养管理也应遵循科学化理念.提升管理水平,增加养猪场的产能.在日常饲养过程中,加大对管理的重视,根据气温的变化随时做好保暖与通风工作,确保猪舍内空气清新,环境干燥、清洁.同时,根据猪年龄的不同,合理供应营养,尤其针对妊娠期母猪,应根据其具体情况增加维生素摄入,适当加入营养物质,给予新鲜水源并提供优质饲料.

2.2 防治技术集成示范

2.2.1 程序化免疫.由上可知,猪疫苗接种能够大大降低发生繁殖障碍性疫病的可能,因此结合猪场实际情况,制定猪瘟、猪细小病毒以及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等疫病的免疫程序.

2.2.2 免疫抗体监测.以猪场的实际情况为基础,通常需要观察3个月的免疫效果,并对免疫后的21天到3个月内进行第二次的免疫抗体水平监测工作.根据免疫抗体的合格率随时调整,进而提升猪抗体能力[3].

2.2.3 药物敏感性试验.猪一旦发生呼吸综合征、细小病毒等疫病,死亡率将大大提升.因此常选用链霉素、诺氟沙星、青霉素等抗菌药物进行防治试验,根据其存活率以及实验室检测的综合结果进行分析,将药物治疗效果进行等级排序.

3 结语

综上所述,猪繁殖障碍性疫病的发病原因有环境问题、自身抵抗能力以及饲养管理等方面.因此,首要解决举措是提升猪自身抵抗疫病的能力,饲养人员则应加强对猪生存环境的重视,及时接种疫苗并观察猪的生长情况.全方位综合防治猪发生繁殖障碍性疫病的可能.

参考文献

[1] 吴小平.繁殖障碍性疫病在猪养殖中的诊断和防治[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7,33(6):189.

[2] 李果夫.繁殖障碍性疫病在猪养殖中的诊断和防治[J].养殖与饲料,2015,(3):30-31.

技术论文范文结:

关于本文可作为相关专业技术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技术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

1、计算机应用技术论文

2、电脑知识和技术杂志

3、农村新技术杂志

4、现造技术论文

5、计算机科学和技术专业导论论文

6、电脑知识和技术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