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修有关毕业论文格式模板范文 和新中国(1949年1966年)教师进修运动类毕业论文格式模板范文

本文关于进修论文范文,可以做为相关论文参考文献,与写作提纲思路参考。

新中国(1949年1966年)教师进修运动

内容摘 要:回顾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66年前的17年的教师进修发展,对于进一步提升我国在职教师的水平,提升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笔者主要采取横纵两个维度进行分析,横向上主要分析1949年到1966年间,我国开展教师进修的实践方式与方法;纵向上分析1949年到1966年我国教师进修运动各个发展阶段及不同阶段教师进修的目标、对象、内容、培训机构与方式.

关键词:教师进修 回顾 分析

一.教师在职进修的发展(1949-1966)

(一)建国初期:解决“数量不足,质量不高”的问题

建国初期的师资问题主要是:数量不足、质量不高.1949年12月,在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国家教育部由此提出了“加强教员轮训和在职学习”的任务要求,借以培训培训众多的称职的师资i.新中国要求全体教师队伍在政治思想、科学知识和教学方法等方面都要有高度的水平.但问题是在现有基础上,在短期内如何提高并改变当时的师资水平落后的状况.一方面需要教师的自觉,另一方面需要国家政府给予支持,为全体教师队伍创造进修的条件.

各级政府在教师队伍中开展了初步的政治思想教育,对教师进行思想改造,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觉悟.大多数教师的立场、观点和工作态度都得到了教育和改造.教师之间也出现了新的学习风气,中小学教师的学习范围已经扩大到钻研教学,深入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业务水平方面.城乡之间自觉自动地形成了一些互助组织,帮助一些需要帮助的教师跟上步伐,齐头并进.可惜的是,各级领导并未对这些有益的经验给予应有的重视与总结,以至于这些经验没有得到广泛推广,其中的不足也没有得到及时的修正.

(二)1951年以后:高等院校承担教师进修工作任务

1951年,教育部在全国第一次师范教育会议上,提出要为培养百万人民教师而奋斗的目标.明确指出“师范教育的政策必须是正规师范教育与短期培训的结合”ii.1953年11月,人民政府政务院颁布的《关于改进和发展高等师范教育的指示》中指出,“为了求得中等学校师资供求的平衡,综合大学具有培养一部分中等学校师资的任务.体育学院和艺术学院亦有培养一定数量的中等学校体育、音乐和美术师资的任务.iii”

(三)1953年以后:教师进修院校开始兴起

建国初,国家及社会逐渐开始关注教师进修,通过教师进修来改善教师的数量和质量问题,但是建国初各地建立的各种形式的互助组织缺乏经常性的学习制度及政府的领导与指导等.1953年,教育部在《关于1953年中等学校及小学教师在职业余学习的几件事项的通知》中要求各省市教育厅局建立教师进修学院,选择有条件的县筹办教师业余学校iv.

从1953年开始,教师进修院校逐渐建立,在职教师进修形式逐渐走向多样化.教师进修主要有以下集中形式:一是教师进修学校,主要分布在教师分布较集中的市级地区;二是面授组织,这主要是高等院校尤其是师范院校内附设面授科及在铁路沿线的各中小市县设置面授转播站;三是进修小组,这主要是不能参加前面两种进修方式的较偏僻地区的教师组成的小组,利用前面面授组织的教学计划及教材进行自学v.

但是一些问题也随之而来,一些进修学校的工作缺乏具体计划,在开班设科上表现得偏高或偏大,招收学员的标准不够明确,教学上缺乏专职教师,如此导致学员达不到预期的进修效果.

(四)1954年到前:教师进修院校与高校师资培训并行发展,吸收借鉴国外经验

各地教师进修学校逐渐建立起来,政府还积极要求苏联教育专家来进行讲学,传授进修工作经验,例如,1954年,普希金专家团在西南教育行政干部座谈会上,详细介绍了苏联教师进修工作中视导员的重要性及其选拔培养流程、主要任务等vi.

此外,各地政府还积极组织中小学教师学习团访问学习苏联的教师进修学院和德国的师范教育和教师进修工作.例如,1956年,中小学教师访苏代表团参观访问了苏联的教师进修学院之后得出结论,教师进修学院不仅要注重研究工作,还是重视各种组织工作,最大限度的利用社会力量来进行这一工作,教师进修学院的工作才有可能取得成立vii.

1958年,受到“左”的思想以及“大跃进”的影响,使得当时的教育工作脱离了实际,对教育发展造成了消极的影响.“大跃进”后,1962年,教师进修工作在新的教育方针“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指导下总结了以往的经验,重新出发,提出让各地教师进修学院举办教材分析讲座等进修活动,这些都为当时教师的专业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1966年开始的“”使教育领域受到极大破坏.在职教师进修难以幸免,全国取消了师范教育制度,各地教师进修院校也处于停滞不前状态.

二.当前我国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的最大挑战:对课程改革的适应性

“教师根据课程标准要求、教材的安排,设计教学方案,开展与学生一起进行的教学活动,这是课改的核心,也是课程改革的成败所在”viii.“如果说课程发展即教师发展,教师是课程改革的根本动因,那么教师对新课程改革的适应性将是课程改革的巨大挑战.教师适应性是指教师在课程变革中因应外界的变革要求,对自身的心理状态和行为实践作出调整,从而在自我与环境之间保持平衡的心理、行为特征”ix.

虽然众多研究成果表明,“教师对课程改革的适应性处于中上水平”x,但是也有学指出,现实情况并不是如此,当我们走进课堂,我们会发现依然有一些教师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方法,依赖教材及教参等资料,甚至照本宣科.这种现象在农村及偏远地区学校教育教学中较为常见,在中老年教师群体中尤为突出.这些教师并未适应课程改革的要求xi.“课程改革对教师的核心要求是:身份学习(identity learning).身份学习是教育变革的核心过程,现下的课程改革的最终要求就是教师专业身份的转变”xii.

三.关于当前我国在职教师进修的困境的几点思考

中国现行的教师进修形式大多是“外接式”进修模式,教师脱离教学实践岗位,到校外集中进修,例如之前已经结束的骨干教师进修培训为例,目的是为了发展和发挥骨干教师的辐射和带头人作用,但是实际效果却不如人意.

当下中国的在职教师进修主要采取集中进修、划一要求,如此不能体现不同进修学员的不同发展要求,进修内容相对呆板老套,难以拓展学员的专业视野,解决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难题,管理方面,忽视了进修学员的情感体验.另外,受到时间和空间限制,教师之间也很少互相分享彼此的有益经验xiii.此外,学历补偿和继续教育一直是在职教师进修的重要出发点,一些在职教师参加进修主要是为了加薪升职等功利性目的,参加进修在这些老师眼里就是为了追求一纸证书.如此,进修效果很不理想.

四.1949-1966年间教师进修运动对当前中小学在职教师进修的几点启示

在职教师进修运动的改善,极其重要的一点就是将教师作为主体,关注在职教师的主要发展需求和情感体验,让教师群体参与到教师进修的方方面面工作中去.因为指令式的参与进修,是外在的规定,而不是教师自发的诉求,如此必然导致进修效果的不达标.1949-1966年间教师进修运动中的几点举措是值得借鉴的:

(一)对进修学员的跟踪指导

目前,我国的教师进修还是以寒暑假集中组织进修为主,进修内容需要学员理解吸收,到了新学期才能得以实践,一些教师若对进修内容理解不够透彻,很容易会造成遗忘,在新学期的教育教学实践应用中也容易出现无从下手的情况.如果进修学院等机构的教学法指导员等专家能深入学校,通过听课、评课等方式帮助进修学员把进修内容准确应用于教学实践中,如此,将使得进修效果大大提升.1956年,我国的中小学教师访苏代表团也提到苏联教师进修运动中的这一点做法,并认为,教学法指导员不是坐办公室的人员,必须深入学校,非常值得借鉴xiv.

另外,考虑到教学法指导员等专家人员有限,进修学员分布面广的问题,可以选择有经验、专业知识扎实和具有责任感的学校校长、教导主任或教师加入到指导员队伍中来,定期组织教学法指导员开会汇报总结指导情况xv.这不仅可以促进进修学员的快速成长,还可以反思进修内容的合理性,及时修正.

(二)让教师参与课程教学研究

很多时候,教师对教材等教学材料使用不够全面,讲解不够透彻,主要是因为教师对材料编撰者的意图不够了解,如果让教师参与到课程教学研究、教材编写等,了解教学材料的编撰意图和目标,这样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教师才能有计可施、有的放矢地开展.“国宝”级特级教师在其自传中提到,1951年夏天,她借调部编写小学语文教学大纲的经历,每个老师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提出自己的观点,在不断的讨论磨合过程中,她从其他老师的发言中学到技能和知识,与苏联专家近距离接触,学习经验,也通过编写教学大纲,知道小学语文教学的方向.这段经历让她受益匪浅xvi.

(三)健全进修培训师资资格认证制度

必须对实施教师进修的学校的培训资格、进修课程体系、是否有相应课程的教师队伍、有没有实习基地等,要有专门的专家委员会来审核这些条件.德国早在1957年,就对进修师资资格做出了法律规定,视导员等进修师资由教师进修学院安排培训、考核通过后才能获得培训师资资格xvii.

参考文献

[1] Femke Geijsel, Frans Meijers. Identity learning: the core process of educational change[J]. Educational Studies, 2005, 31(4):419-430.

[2]顾明远.把课改落实到课堂上[J].中小学教材教学,2015(1).

[3]巩子坤,李忠如.数学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适应性研究[J]. 数学教育学报,2005,14(3):67-71.

[4]靳玉乐,尹弘飚.课程改革中教师的适应性探讨[J].全球教育展望,2008(9):37-42.

[5]康永祥,成汉三.东北区的中学教师进修工作[J].人民教育,1953.

[6]李臣之.课程开发呼唤校本教师进修[J].课程.教材.教法, 2001(5):6-10.

[7]汪红烨.城乡数学教师在新课程标准实验过程中的适应性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1(6):189-192.

[8]温寒江.师资培训概论[M].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9]萧敬若.德国的师范教育和教师进修工作——中国教育工作者访德代表团工作报告之一[J].人民教育,1957(8):56-59.

[10]杨新.从建国后历次师范教育会议谈师范教育的改革[J].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5(01):40-45.

[11]佚名.普希金專家論視導員的工作內容和方法——普希金專家在西南教育行政幹部座談會上的講話[J].人民教育,1954(1):30-33.

[12]袁贵仁.抓好师资培训是新课程改革的“重中之重”[J].人民教育,2005(z3):14-16.

[13]赵萱.霍懋征传[M].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2.

[14]中小学教师访苏代表团. 苏联的教师進修学院[J].人民教育,1956(5):7-12.

[15]在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总结报告要[EB/OL].http://edu.people.com.cn/GB/12119908.html

注 释

i.在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总结报告要点[EB/OL].http://edu.people.com.cn/GB/12119908.html

ii.详见杨新.从建国后历次师范教育会议谈师范教育的改革[J].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01):40-45.

iii.周恩来.人民政府政務院關於改進和發展高等師範教育的指示[J].人民教育,1954(1).

iv.温寒江.师资培训概论[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v.康永祥,成汉三.东北区的中学教师进修工作[J].人民教育,1953.

vi.佚名.普希金專家論視導員的工作內容和方法——普希金專家在西南教育行政幹部座談會上的講話[J].人民教育,1954(1):30-33.

vii.中小学教师访苏代表团. 苏联的教师進修学院[J].人民教育,1956(5):7-12.

viii.顾明远.把课改落实到课堂上[J].中小学教材教学,2015(1).

ix.靳玉乐,.尹弘飚.课程改革中教师的适应性探讨[J].全球教育展望,2008(9):37-42.

x.汪红烨..城乡数学教师在新课程标准实验过程中的适应性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1(6):189-192.

xi.详见巩子坤,李忠如.数学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适应性研究[J].数学教育学报,2005,14(3):67-71.

xii.Femke Geijsel, Frans Meijers. Identity learning: the core process of educational change[J]. Educational Studies, 2005,31(4):419-430.

xiii.参见李臣之.课程开发呼唤校本教师进修[J].课程.教材.教法,2001(5):6-10.

xiv.详见中小学教师访苏代表团.苏联的教师進修学院[J].人民教育,1956(5):7-12.

xv.佚名.普希金專家論視導員的工作內容和方法——普希金專家在西南教育行政幹部座談會上的講話[J].人民教育,1954(1):30-33.

xvi.赵萱.霍懋征传[M].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2.

xvii.详见萧敬若.德国的师范教育和教师进修工作——中国教育工作者访德代表团工作报告之一[J].人民教育,1957(8):56-59.

(作者介绍:桂斯芳,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硕士,研究方向:课程与教学论)

进修论文范文结:

关于进修方面的论文题目、论文提纲、进修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

1、护理进修杂志

2、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3、护士进修杂志投稿

4、护士进修杂志

热门进修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