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自考毕业论文范文 和春秋士阶层特点辨析类硕士学位论文范文

本论文是一篇免费优秀的关于春秋论文范文资料,可用于相关论文写作参考。

春秋士阶层特点辨析

内容摘 要:近三、四十年来,学界关于先秦“士阶层”的研究论文、学术专著可谓汗牛充栋.尽管大家对这个群体的成员构成和社会功能,还有些许争议,但也达成了部分共识.本文针对春秋“士阶层”的特点也谈谈个人看法.

关键词:春秋“士阶层”特点辨析

近三、四十年来,学界关于先秦“士阶层”的研究论文、学术专著可谓汗牛充栋.[1]尽管大家对这个群体的成员构成和社会功能,还有些许争议,但基本上达成了三点共识:

1.就社会等级而言,士阶层源出于最底层的贵族.自从武王伐纣、周公东征后,周民族根基已然牢固,分封宗法、世卿世禄制度随之大范围建立起来,天下民户上下有别、尊卑有序.《左传·昭公七年》记载:

天有十日,人有十等.下所以事上,上所以共神也.故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皂,皂臣舆,舆臣隶,隶臣僚,僚臣仆,仆臣台.马有圉,牛有牧,以待百事.[2]

从中可看出,士阶层的身份地位,仅高于人臣皂隶而已.当春秋战国之际,礼乐崩坏,这个群体在动荡中慢慢脱离了贵族体系,摇身一变成为庶民之首.根据社会职业分工的差异,与“农、工、商”并立.如《国语·齐语》曾记录管仲对桓公问:“四民者,勿使杂处,杂处则其言哤,其事易.”[3]联系上下文可知,此处“四民”即指“士、农、工、商”等平民黎庶.

2.在成员构成上看,士阶层是流动的而非固化的,因为它本身就处于上下等级交汇地带.除了有士之嫡子世继为士之外,还有上层贵族庶孽下降为士,复有下层庶民优秀者上升为士.逮至春秋后期,社会动荡,封建秩序进一步崩坏,上下间的流速越来越快,使得士阶层的人数激增,构成日趋复杂,社会性格发生重大转变.[4]《左传·哀公二年》中,晋国赵简子伐郑誓词有“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士田十万,庶人工商遂,人臣隶圉免”[5]云云,其中“庶人工商遂”一语,便充分体现了这一流动性和时代性.

3.从职能分工来说,士阶层成员或为高级贵族服务,或者充任国家低级官吏,但基本上都需要勤于兵事,甚至其中大多数就是武士.相关的旁证比比皆是,如《小雅·祈父》中有“祈父,予王之爪士”[6]云云,爪士者,王之卫士也.屈原《九歌·国殇》中还有“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7]之语,冒矢争先者,亦是军士.而春秋战国以降,武士渐渐让位于文士,他们不复“勇力文武备具”(《史记·平原君列传》),而更习惯于“藏书策,习谈论,聚徒役,服文学而议说”(《史记·吕不韦列传》).顾颉刚曾对这一变迁进行推测:“自孔子殁,门弟子辗转相传,渐倾向于内心之修养而不以习武事为急.”[8]并认为这与诸侯争霸的大环境,庶民渐有充当战士的新机会,以及士内部的功能调整有关.

通过上面的总结,我们可以得到如下的结构:

底层贵族——四民之首;

贵族下降——庶民上升;

起初武职——后边文士.

一般认为,春秋时期的士阶层,完全契合了以上三个特征.这几乎是所有学者进行下一步讨论和研究的起点.然而本文以为,这样的论断还存在粗漏,很多细节仍可商榷,而每一观点内中的复杂性,前人阐之未尽,有待深入挖掘.

(一)“贵族”与“四民”的分野

先说“贵族”与“四民”的分野.我们来看《国语·齐语》中管仲与桓公的对话:

桓公曰:“成民之事若何?”管子对曰:“四民者,勿使杂处,杂处则其言哤,其事易.”公曰:“处士、农、工、商若何?”管子对曰:“昔圣王之处士也,使就闲燕;处工,就官府;处商,就市井;处农,就田野.……故农之子恒为农,野处而不昵.其秀民之能为士者,必足赖也.有司见而不以告,其罪五.有司已于事而竣.”[9]

这番对话,发生在管仲出任齐相(前685年)之时,而内容编纂成篇当在战国初期,多与《管子》所载相近,虽未必是桓公时候的实录,但大体上能反映出春秋战国之际的情形.

管仲起初说“昔圣王之处士也”,是在回答桓公问“士、农、工、商”如何安置,强调四者不可杂处、混居.此处之“士”毫无疑问是“四民之首”,体现了一种社会职业分工.然而当管仲再说到“其秀民之能为士者”时,却像是在描述宗法等级社会中普通庶民升迁为“底层贵族”的情形.所以值得思考的是,桓公与管仲讨论的士阶层,究竟是庶民,还是贵族?其间的界限是否泾渭分明?

无独有偶,《孟子·滕文公下》亦收录了这么一段对话:

周霄问曰:“古之君子仕乎?”孟子曰:“仕.”

“三月无君则吊,不以急乎?”曰:“士之失位也,犹诸侯之失国家也.”

“出疆必载质,何也?”曰:“士之仕也,犹农夫之耕也.农夫岂为出疆舍其耒耜哉!”[10]

“士之失位也,犹诸侯之失国家也”,孟子先以士类比诸侯,强调其不能失去原有的职守,此处之“士”当接近于封建体系下“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序列中的士,身份固化;而“士之仕也,犹农夫之耕也”,孟子再以士类比农夫,强调其需要出仕,则更像是在谈论“士、农、工、商”四民之一,鼓励黎庶晋升做官.那么由此产生了相同的问题,孟子眼中的“士”,到底属于贵族,抑或属于庶民?二者是否判然有别?

事实上,自西周立国后,士阶层的成员就始终徘徊在“不失世袭职守”的贵族和“需要晋升出仕”的庶民之间.这两种状态看似矛盾,但其实并存了很长一段时间.前者由宗法制度决定,不用赘言;而后者在现实社会中也早已存在.《逸周书·作雒解》描述了营建洛邑时成周的具体情形:

农居鄙,得以庶士.士居国家,得以诸公大夫.凡工贾胥市臣仆,州里俾无交为.[11]

可见四民不相杂居的社会原型能一直追溯到西周初.而跨越阶层的拔擢,也应该是长期以来的制度规定.明季顾炎武在《日知录·士何事》中有详细的阐发:“三代之时,民之秀者乃收之乡序,升之司徒而谓之士.固千百之中不得一焉.……则谓之士者,大抵皆有职之人.”[12]因此,从庶民中挑选贤良晋升为士的情况,虽然数量不多,但是渊源有自.而这些信息会深刻影响到时人对士阶层这一群体的看法和判断.

(二)“上升”与“下降”的权重

次论“上升”与“下降”的权重.前引《左传·哀公二年》中赵简子伐郑誓词,中有“庶人工商遂”一语,即是说庶人、工商业者可以凭借自己的军功“上升”,进仕为士.这一则材料引起了不少学者关注,通常被用来说明春秋晚期固定的等级秩序,已经随着战争的频发,愈发被打破,庶民往士流动的规模扩大、速度加快.

倘若我们放宽视野范围,从更广阔的角度来审视问题,会发现自然地缘环境其实对春秋诸国的历史走向有着巨大的影响,各国文明的发展进程不尽相同.试以墓葬为例,在西周分封制下,墓葬原本有严格的等级规定.但近代考古发掘显示,春秋战国之际,在经济发达的东方六国地区,君王、卿大夫、士的墓葬确实等级差别明显,各阶层仍然相对独立;而与之完全相反,秦国地区唯独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已经没有明显差别.换言之,秦王君权独大,其余人等可能已不复细分高下.一件显见的事实即是,“固有阶层的打破”与“上下等级的交互流动”,这在每个国家的情况也是很不一样的,似乎也不能一概而论.

更何况,已经有学者敏锐地觉察到简子誓词中隐藏的问题.此处士的身份的获得,首先“是依靠外在的行政力量将其擢入士的行列当中”,其次“是在故有的等级次序内由庶人上升为士,并没有佚出宗法体系,而仍然是在旧的等级制内兜圈子,总之,这一类型的士,其内涵本质并没有发生变化”[13].换言之,庶民由军功晋升为士,自古皆有之,与民之秀者能获得拔擢的情况完全相同.这批士起于行伍之间,恰好与旧的宗法之士以武事为职守相近.同时他们也不太可能具备战国策士们游说诸侯的韬略技能,也不像方士、术士等精通天文历算、医卜农工,更不能如学士那样设帐收徒,教授弟子文化知识.因此,距离我们期待看到的知识阶层还有很远的距离.

反过来,同时期上层贵族的“下降”,对士阶层原有社会性格的改变恐怕要大得多.《左传·昭公二十六年》曾记载:

王子朝及召氏之族、毛伯得、尹氏固、南宫嚚奉周之典籍以奔楚.[14]

王子朝是周景王长庶子,与敬王争位失败,便率人携王室典籍出逃,造成周民族文化的一次南迁.《史记·太史公自序》亦云:

司马氏世典周史.惠襄之间,司马氏去周适晋.晋中军随会奔秦,而司马氏入少梁.自司马氏去周适晋,分散,或在卫,或在赵,或在秦.[15]

世典周史的司马氏,后裔也散落在各国之间.类似的变故频发,自然会导致原先由专门职官掌守的知识开始外传、四处流通,诚所谓“天子失官,学在四夷”(《左传·昭公十七年》).但文化知识的广泛传播只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则是人身份的转变.当这些“本属王官的知识人流入诸侯之采邑,或一些本是贵族的文化人家族衰颓降为‘士’”时,会天然地造成“思想与知识权力的下移”[16].长期以往,“文化圈”或“知识界”的格局就翻天覆地.因此,我们完全有理由推想,春秋卿大夫世族的分化、上层贵族的陨落,对春秋知识阶层最初的形成和转变起到了更加重要的作用.

(三)“武士”到“文士”的转化

再议“武士”到“文士”的转化.如果我们将春秋时期的士阶层简单地理解为具有一定身份地位,担当某些职务的相对封闭、阶层固化的群体,那么它的成员确实大多从事武职.随着历史的发展,武士不复尚武,更多就学,逐渐蜕化为文士.但如果我们认为士阶层具有开放性和流动性,是中国早期知识阶层的雏形,那么它还应该孕育自一个更广阔的群体.

钱穆在《中国知识分子》一文中说:

姑置邃古以来,从春秋说起.其时文化已开,列国卿大夫如鲁之柳下惠、臧文仲、季文子、叔孙穆子,齐之管仲、晏婴,卫之蘧伯玉、史鳅,宋之公子鱼、子罕、向戍,晋之赵衰、叔向、韩宣子,楚之孙叔敖、令尹子文,郑子产、吴季札,秦之百里奚、由余,其人虽都是当时的贵族,但已成为将来中国典型学者之原始模样.[17]

书中所列二十处人名,皆春秋各国之公子公孙或卿大夫.他们大都出身于贵族家庭,自幼受过良好的教育,长成以后身居高位而思想开明,是三代王官之学的重要传承者.因此,我们决不能将中高级贵族摒除在早期知识阶层的来源之外.更重要的是,春秋战国时期还涌现出了一大批“天文、历算、地理、医药、农业、技艺等器用之学的专门家,他们也是新兴知识阶层的重要组成部分”[18],这一群体往往为研究者所忽略.

《汉书·艺文志》曾于“六艺”、“诸子”之外,别立“兵书”、“数术”、“方技”等书目,汇集了有关器械、机关、天文、历谱、杂占、数术、医经、方技等知识的先秦两汉典籍.而精通此类行当的“器用之士”自有其师承和传绪,也属于古代知识阶层的重要组成部分.可惜从古及今,世人对他们的重视程度不够.尤其当汉武帝采纳董仲舒之贤良对策,“罢黜百家、表章《六经》”(《汉书·武帝纪赞》)以来,醉心于经学、理学者,往往前途通达,能俯拾青紫;擅长诗文、辞赋者,也可以任气使才,名显天下;唯独研究“技”、“术”的专门家们容易遭到冷落,著述常被束之高阁.至于明清两朝,用八股取士,学界画地为牢,思想愈发故步自封,“器用之学”的苑囿最终万马齐喑.

要之,以历时性的眼光来看,春秋战国其实是“器用之学”肇生、发展的黄金年代.古之圣人除了“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外,更需要“观乎天文,以察时变”(《易·贲卦》),且精于历算,制定法则,使日月不失其序,黎民“不违农时”(《孟子·梁惠王上》).于是当先秦之际,“鲁有梓慎,晋有卜偃,郑有裨湛,宋有了韦,齐有甘德,楚有唐昧,赵有尹皋,魏有石申夫,皆掌著天文,各论图验”(《晋书·天文志》),人才济济.其中甘德撰《天文星占》八卷,石申夫有《天文》八卷,后人合二为一,定名《甘石星经》.《甘石星经》观察了二十八星宿的周转运行,总结出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出现隐没的规律,记录下八百颗恒星的名字,还测定完其中一百二十一颗恒星的具体方位.齐国与三晋的天文家研究精深,南楚之地的学者亦不甘后人.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先秦楚国帛书《天文气象杂占》,内中约有250幅图画,描绘了日、月、星、辰、云气、晕虹等景象.尤其是关于彗星的观测,细致入微.

天象了然,“寒暑得其时,日月星辰得其序”(《管子·形势解》),便可施之于历法,用之于民生.《礼记·礼运》记载:

孔子曰:“我欲观夏道,是故之杞,而不足征也.吾得《夏时》焉.”[19]

文后有郑玄笺注:“得夏四时之书也.其书存者有《小正》.”《大戴礼记》中《夏小正》一篇保存了淮海地区每月的气候、星象、渔猎、蚕桑、畜牧等资料,以利农事.而《管子》之《地员》、《度地》,《商君书》之《垦令》、《农战》、《徕民》诸篇也记录了当时的农业生产.战国末期,《吕氏春秋》中《上农》、《任地》、《辩土》、《审时》等更详细总结了中原农耕文明,记录下五谷种植和六畜饲养的宝贵经验.

此时此刻,我国器用之学已经沛然而兴,各项门类争芳斗艳.《山海经》和《禹贡》开创了古代自然地理学,囊括了各地山川、地形、土壤、草木、物产之特点,并形成了系统性的地理观念.《管子》书中多记植物、矿物知识,发现了矿物共生规律,为寻找矿源提供了理论依据.《墨经》研究了力学、光学、算学、几何学和工程学等内容.《考工记》记述了三十项官营手工业的技术规范、工艺程序、检验方法和材料选择等,涉及木工、金工、皮革、染色、刮磨、陶瓷等六大门类.《》奠定了我国古代医学的理论基础,论述了人体解剖、生理、病理、针灸和卫生保健,其“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经络学说”、“病因学说”、“病症”与“诊法”等概念,在今天还有实际的指导意义.

括而言之,精通天文、历算,熟悉舆地、农学,擅长巧技、医道的“器用之士”,对传统文化也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因此,要真正理解透彻春秋时期士阶层的形成与发展,只局限于掌握从“武士”到“文士”的线性演变轨迹,是远远不够的.何况围绕武士的讨论都还有必要更深入地展开.而西周以来熟悉或了解王官之学、礼乐文化的卿大夫及其家臣,与史官、乐师、宗、卜、祝各色人等,连同长期被人们忽视的那些有一技一艺之长的专家,全部都需要在出现我们的研究视野之内.他们或者对早期知识阶层的演化起到了一定的助推作用,或者直接成为了新兴士阶层中间的一员.

注释

[1]知网检索:截止2017年6月,自1980年以来,以”先秦”+“士“为主题的硕博论文共计940篇,期刊文章有1682篇;以”先秦”+“士阶层“为主题的硕博论文共计52篇,期刊文章有109篇.

[2](唐)孔颖达:《春秋左传正义》,《十三经注疏》标点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237页.

[3]徐元诰:《国语集解》,中华书局,2008年,第219页.

[4]相关论述以余英时《古代知识阶层的兴起与发展》最有代表性,参见《士与中国文化》,第10—15页.

[5]《春秋左传正义》,第1618—1621页.

[6](唐)孔颖达:《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标点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673页.

[7](宋)洪兴祖:《楚辞补注》,中华书局,1986年,第82页.

[8]顾颉刚:《史林杂识初编》,中华书局,1977年,第87页.

[9]《国语集解》,第219—227页.

[10](清)焦循:《孟子正义》,中华书局,2009年,第420—426页.

[11]黄怀信等:《逸周书汇校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第566—567页.

[12]黄汝成:《日知录集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439—440页.

[13]罗新慧:《试论春秋战国之际的士与儒士》,《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8年第4期.

[14]《春秋左传正义》,第1472页.

[15]《史记》卷一百三十《太史公自序》,中华书局,1972年,第3285页.

[16]葛兆光:《中国思想史》卷一,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80页.

[17]钱穆:《国史新论》,三联书店,2010年,第119页.

[18]林甘泉:《中国古代知识阶层的原型及其早期历史行程》,《中国史研究》,2003年,第3期.

[19](唐)孔颖达:《礼记正义》,《十三经注疏》标点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664页.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中文系)

春秋论文范文结:

适合不知如何写春秋方面的相关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春秋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1、炎黄春秋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