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节有关自考开题报告范文 与教师节特辑:名家笔下的恩师方面硕士学位毕业论文范文

该文是关于教师节论文范文,为你的论文写作提供相关论文资料参考。

教师节特辑:名家笔下的恩师

我旁听过寅恪先生的“佛经翻译文学”,参考书用的是《六祖坛经》.寅恪师讲课,同他写文章一样,先把必要的材料写在黑板上,然后再根据材料进行考证分析,对地名和人名更是特别注意.他的分析细入毫发,如剥蕉叶,愈剥愈细愈剥愈深,然而一本实事求是的精神,不武断、不夸大、不歪曲、不断章取义.他仿佛引导我们走在山上,山重水复,柳暗花明,最终豁然开朗,把我们引上阳关大道.

读他的文章,听他的课,简直是一种无法比拟的享受.在中外众多学者中,能给我这种享受的,国外只有海因里希·吕德斯,国内只有陈师一人.他被海内外学人公推为考证大师,是完全应该的.寅恪师这种学风,影响了我的一生.后来到德国,读了吕德斯教授的书,并且受到了他的嫡传弟子瓦尔德施米特教授的教导和熏陶,可谓三生有幸.可惜自己的学殖瘠薄,又限于天赋,虽还不能论无所收获,然而犹如细流比沧海,空怀仰止之心,徒增效颦之恨.

总之,我在清华四年,读完了西洋文学系所有的必修课程,得到了个学士头衔.现在回想起来,说一句不客气的话:我从这些课程中收获不大.欧洲著名的作家,什么莎士比亚、歌德、塞万提斯、莫里哀、但丁等等的著作都读过,《尤利西斯》和《追忆似水年华》也读过,然而大都是浮光掠影,并不深入.给我留下深远影响的课反而是一门旁听课和一门选修课.前者就是在上面谈到的寅恪师的“佛经翻译文学”;后者是朱光潜先生的“文艺心理学”,也就是美学.

在清华时,除了上课以外,同陈师的接触并不太多.有时候在校内林上,会见到陈师去上课.他身着长袍,朴素无华,肘下夹着一个布包,里面装满了讲课时用的书籍和资料.不认识他的人,恐怕大都把他看成是琉璃厂某一个书店的到清华来送书的老板,绝不会知道,他就是名扬海内外的大学者.在这一方面,他给我留下了毕生难忘的印象,令我受益无穷.

她从来不打骂我们.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边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我用儿童的狡猾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真正要打的意思.孩子们是多么善于观察这一点啊!

在课外的时候,她教我们跳舞,我现在还记得她把我打扮成女孩子表演跳舞的情景.在假日里,她把我们带到她的家里和她朋友的家里.在她朋友的园子里,她还让我们观察蜜蜂;也是在那时候,我认识了蜂王,并且平生第一次吃了蜂蜜.

她爱诗,也爱教我们读诗.直到现在我还记得她教我们读诗的情景,还能背诵她教我们的诗:

圆天盖着大海,黑水托着孤舟,远看不见山,那天边只有云头,也看不见树,那水上只有海鸥……

今天想来,她对我的接近文学和爱好文学,有着多么有益的影响!像这样的老师,我们怎么会不喜欢她,怎么会不愿意和她接近呢?我们见了她就不由得围上去.即使她写字的时候,我们也默默地看着她,连她握笔的姿势都急于模仿.

沈先生的讲课,可以说是毫无系统.前已说过,他大都是看了学生的作业,就这些作业讲一些问题.他是经过一番思考的,但并不去翻阅很多参考书.沈先生读很多书,但从不引经据典,他总是凭自己的直觉说话,从来不说亚里士多德怎么说、福楼拜怎么说、托尔斯泰怎么说、高尔基怎么说.他的湘西口音很重,声音又低,有些学生听了一堂课,往往觉得不知道听了什么.沈先生讲课非常谦抑,非常自制,他不用手势,没有任何舞台道白式的腔调,没有一点哗众取宠的江湖气.他讲得很诚恳,甚至很天真.但是你要是真正听“懂”了他的话——听“懂”了他的话里并未发挥罄尽的余意,你会受益匪浅,而且会终生受用.听沈先生的课,要像孔子的学生听孔子讲话一样,“举一隅而三隅反”.

沈先生讲课时所说的话我几乎全都忘了!我们有一个同学把闻一多先生讲唐诗课的笔记记得极详细,现已整理出版,书名就叫《闻一多论唐诗》,很有学术价值,就是不知道他把闻先生讲唐诗时的“神气”记下来了没有.我如果把沈先生讲课时的精辟见解记下来,也可以成为一本《沈从文论创作》,可惜我不是这样的有心人.

沈先生关于我的习作讲过的话我只记得一点,是关于人物对话的.我写了一篇小说,有许多对话,我竭力把对话写得美一点,有诗意,有哲理.沈先生说:“你这不是对话,是两个聪明脑壳打架!”从此我知道对话就是人物所说的普普通通的话,要尽量写得朴素,这样才真实.

沈先生经常说的一句话是:“要贴到人物来写.”很多同学不懂他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我以为这是小说学的精髓.

据我的理解,沈先生这句极其简略的话包含这样几层意思:小说里人物是主要的,主导的;其余部分都是派生的,次要的.环境描写、作者的主观抒情、议论,都只能附着于人物,不能和人物游离,作者要和人物同呼吸、共哀乐.作者的心要随时紧贴着人物,作者的心“贴”不住人物,笔下就会浮、泛、飘、滑,花里胡哨,故弄玄虚,失去了诚意.

我以为沈先生这些话是浸透了淳朴的现实主义精神的.

他最不喜欢刻板的生活,常要做些很憨的动作和说许多趣话惹得大家捧腹大笑,如果不了解他的学问,谁也看不出他是教授.他对自己从来不讲究,但却极认真地办理别人托他的事.我几次在学校碰见一些请教学问的和办私事的人,在一旁的人就说:“你去找蒙老师!”蒙老师在中文系是最忙的人.

毕业之后,我练习创作,他已经是知名的文艺批评家.作协陕西分会在太白开会,会上大家对我的创作说了许多鼓励的话.那一个晚上,他却叫我一块儿去散步,严肃地指出我创作中的许多不足,要我冷静头脑,扎实创作.我们在一条窄窄的街道上走过去又走过来,一直到深夜.

他喜欢喝酒,甚至有些贪杯,为了他的身体,师母曾严厉限制过他,我们在一起时也劝他少喝.一次他到我家,我拿了酒敬他,炒几盘小菜,因为他喜欢吃辣,我的小女儿也喜欢吃辣,两个人很快吃完了那盘辣豆腐.他说:“这孩子有个性,和我这个客人抢吃哩!”因为高兴,他喝得多了点,我和他到学校,偏巧遇到师母,问他是不是喝酒了?他当时很尴尬.师母说:“你老师有胃病,以后不要让他喝酒.”从此和他在一起很少再敬他酒,就在他去世的前一天晚上,我们几个朋友在酒桌上还提到他,说今后一定要多劝他少喝.

一个月前,我有事去找他,我们就蹲在校外的马路边上说话,他气色很不好.我说:“你近来身体不好吗?”他说:“是不好.”我说:“你要多保重才是.”他说:“我有个预感,可能随时就不行了.”我吃了一惊,劝他别这么想,不要太劳累.他又谈了许多他主管的作家班的一些事,还谈了他的小女儿,甚至谈到家里的那只猫.

现在蒙老师离我们而去了,我们做学生的一见面就提到他,眼里充满泪水,尘世真是好人难留.

教师节论文范文结:

关于本文可作为教师节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教师节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下载。

相关参考论文写作资料

教师节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