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音乐欣赏本科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跟受众音乐欣赏层次有关开题报告范文

此文是一篇音乐欣赏论文范文,为你的毕业论文写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受众音乐欣赏层次

文字_瞿懿

感官的欣赏

所谓感官的欣赏,说白了就是好听不好听.每个人都希望听好听的音乐,这是客观需求.

就能力而言,听好听的音乐,对每个人的能力要求最低,甚或可以这么判断:每个人对是否好听的理解是不一样的,有人觉得好听的音乐,其他人可能觉得并不好听.

当然,创作者希望自己创作的音乐被所有人觉得好听,但事实上极少有人能做到这一点,只是有个别创作者的作品被世俗所广泛接受而已.

对绝大多数人而言,音乐好听就行了.

感官的欣赏,对作为受体的人,就欣赏能力而言没有特殊的要求,感官愉悦即可.这是普罗大众的音乐欣赏体验,闻乐而乐,率性而为.不必有丝毫的愧疚感,顺其自然就好,开心满足则罢.

情感的欣赏

情感欣赏的需求则迥然而异,并对作为受体的人的情感体验能力和音乐欣赏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能在音乐中感知、体察情感信息并与之形成交互共鸣,这与其教育背景、文化程度、知识修养等,既有关系,也没关系.用摄影做个比喻:摄影,无非主题、技术、构图.

主题,随着人年龄的增长和阅历的增加,自然与青涩年代不同,但也不尽然,有人很早就开窍了,而大多数人一生懵懂,一辈子低水平重复.技术,要尽全力去学,是体现主题的保障,可以极大地拓展和丰富艺术表现的手段.很多人很有摄影的感觉,可惜不够勤奋,不肯钻研和磨练技术,到头来就像绝大多数作曲家一样,自己写的作品,只能由演奏家去演奏,若能像肖邦、李斯特一样,既是作曲家又是演奏家该多好.

相较于感官的欣赏,情感的欣赏则更多地体现出专注性特征.

听音场景的固定

一般而言,听音场景为汽车、居家、音乐厅、剧场、广场、体育馆、影院等.汽车虽然处于移动状态,但听音场景是固定的.居家、音乐厅、剧场、广场、体育馆、影院等自不待言.

听音意愿的主动

具有、具备情感的欣赏需求和能力的人,主动选择音乐作品和听音场景的居多.就作品而言,情感的欣赏人群固然有在某个不特定场景偶然听到能引发情感共鸣的作品的机会,但大多数情况下,是主动选择音乐作品并预设具体听音场景,以满足听音需求.

听音人群的特定

基于需求和能力的判断,情感的欣赏被框定和缩减为一个特定人群,虽然与感官的欣赏人群在某个时域有交叉,但整体而言,其集合明显小于感官的欣赏人群.

情感的欣赏人群,对世俗和艺术的领悟力、感知力、洞察力、判断力明显要高于、强于感官的欣赏人群,在对音乐的主动需求和欣赏能力上被感官的欣赏人群所涵盖,并且明显高一个等级.

理性的欣赏

具备音乐理性欣赏能力的人,包括具备专业音乐理论知识和技能素养,以及虽不具备这些知识和技能素养,但具备深厚文化艺术修养的人.

这主要是指音乐创作者、表现者、教育者,比如作词、作曲、编曲、配器、演唱、演奏、指挥、录音、混音者,以及音乐理论研究者、教学者等.如果仅从音乐创作的角度而言,它甚至不够被框定为一个人群.

那理性的欣赏,有别于并高于前两个层次的特征具体体现在哪里呢?

摆脱单旋律的束缚

音乐是随着时间轴而流动的,这表明其一部分特征是横向运动,也即我们平时常说的旋律.历史上中国民乐曲的显著特征就是单旋律,很少有和声,更不要提科学、系统的和声了,通常在作横向运动,类似于坐标系当中的横坐标.

当代民乐队演奏的民乐曲,无论是老曲新编还是全新创作,基本上是作曲家运用西洋作曲技法作曲、编配,捏合起各种“个性特征鲜明”的民乐器,甚至为了补强历来没有低音的中国民乐,把低音提琴都派上演奏根音的用场,但整个乐队依然发出不团结的、乱哄哄的声音.不能否认作曲家的努力和贡献,更不是否定民乐,但客观现实是,现在影视作品的配乐,大多不会选择民乐队来演奏,而是用西洋乐队,当然当中兴许会穿插一两件民乐器来演奏单旋律,以强调和凸显“色彩”.

作曲家、音乐制作人彭程先生说:“我听音乐,既听旋律,也听和声.听和声时,仿佛一组组色块在流淌,流露出不同的情绪.如果是歌曲的话,这些和声色块,都是契合着歌词的情绪的,或阴郁,或明朗,或感伤,或欢快,体现出作曲者的构思、修养、艺术价值取向.”

音乐的和声,营造的是情感和性格氛围,无论其进行、功能、色彩,都是音乐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相比旋律,其重要性不遑多让.其实,情感的欣赏人群,感知到了和声的存在,借此产生了情感的共鸣,只是不知道和声是如何铺排和运用的罢了.

这就是大多数中国人的通病和痼疾——只听旋律,不知和声!

中国人不主动听和声,也不会听和声,更不知道和声为何物.这和我们民族音乐的承继有直接的关联.

立体地审视音乐

音乐是由各声部组成的,不单是光有旋律那么简单.举个例子,很多人去卡拉OK唱歌,无论是业余的还是专业的,都会对非原版的伴奏非常不适应和不喜欢,往往前奏一出来或唱到一半,就会把歌曲掐断,改选原版伴奏继续唱.

这是什么原因呢?就是因为习惯了熟悉的伴奏版本,不愿意也不屑于尝试其他版本,这是典型的原版依赖症.这证明,人们不光喜欢所选唱歌曲的旋律,也习惯原版的伴奏,更证明,人们是在立体地审视音乐本身,尽管绝大多数人是无意识的.

对具备理性的欣赏能力的音乐工作者而言,他们在听音乐时,除了旋律、和声以外,更会分析如何配器,鉴别选用的音色,研究复调怎么进行,辨别根音走向,深究音色和音色撞击出的新音色,揣摩创作者整体铺排的构思,以及为什么确立这种音乐风格,等等.

这种立体思维,就不仅仅是钻在旋律是否好听、歌词能否引发共鸣的人所具备的了.这种立体思维的好处是,能统领和驾驭音乐的神髓,宏观地、全方位地、多维度地审视音乐本身,理性地借鉴和吸纳其创作手法和养料,继而为我所用.

对非音乐专业但同样具备理性的欣赏能力的人来说,不懂和声、对位、复调、配器等未见得是一件痛苦的事.相反,他们能调集自己的生活经历和人生阅历,统括自身的专业特长,融会贯通,在同一个高度感知和生发音乐欣赏的理性光芒.

具备音乐创作和欣赏的大局观音乐,无论恢宏、委婉、苍凉、凄清,都是听时的感觉.而创作的时候,想要达到听时的效果,必须通过运用和声、复调、对位、曲式等技法进行艰深、复杂的计算.

感性是结果,理性是过程.说穿了,没有大局观和技术支撑的音乐,都是空中楼阁,摇摇欲坠.而没有灵魂的音乐,用再高超的技法写就,也味同嚼蜡.

在创作前和创作过程中预判并牢牢把控结果,这就是音乐创作的大局观.而理性的欣赏,同样需要具备大局观——预想音乐创作技法运用的可能,预判音乐情绪发展的脉络,锁定情感共鸣发生的交点,升华灵魂震颤发生的体验.所以,音乐理性欣赏的大局观,并非由音乐创作者独有,而是由具备这种大局观能力的人共享,这对音乐创作和欣赏而言弥足珍贵.

我想用这段话,来总结这个层次的人群——音乐,有时可以缠绵悱恻,而有时可以金刚裂石.不管哪一种,震撼了心灵,就是了.艺术的最高境界不在美与否,而是沟通,这需要两个人攀过由书籍和生活垒砌的高山,探出头来,互相问一声:“原来是你啊?!”

音乐欣赏论文范文结:

关于音乐欣赏方面的论文题目、论文提纲、音乐欣赏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

1、音乐欣赏论文

2、音乐生论文

3、中小学音乐教育期刊

4、音乐刊物

5、音乐期刊

6、北方音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