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职业教育方面在职研究生论文范文 跟高等职业教育需关注职业竞争力的培养相关在职毕业论文范文

这是一篇与职业教育论文范文相关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资料,为你的论文写作提供参考。

高等职业教育需关注职业竞争力的培养

徐兵 北京联合大学科研处 王莉方 北京联合大学 陈婷婷 北京联合大学科研处

摘 要:生产自动化、扁平化管理的时代来临,以及中国经济的发展,使得职业竞争力成为当前中国高素质技术型、技能型职业岗位的就业需要.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不仅仅要有技术适应能力,更重要的是要有能力参与设计和创造未来的技术和劳动世界.从职业竞争力的内涵以及产生环境出发,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方法设计职业教育课程、采用新型学徒制是培养学生职业竞争力,创新中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 职业竞争力 内涵 产生环境 新型学徒制

人力资源是当今世界上最具有竞争性的战略资源,其竞争力的强弱决定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综合实力的强弱.进入新世纪,如何提升高素质技术型、技能型人才的职业竞争力,如何促进其能力的发展,已经成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关注的重要方面.

一、职业竞争力成为当前中国高素质技术型、技能型职业岗位的就业需要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在组织变革和技术创新的环境中,生产自动化、管理扁平化时代正在朝中国走来,职业竞争力已经成为当前中国高素质技术型、技能型职业岗位的就业需要.

1.生产自动化时代要求员工具有职业竞争力

人类社会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人类劳动和生活方式的不断改进.当前,在中国先进制造业等生产企业,尤其是大型企业、跨国企业和外资企业已经进入到生产自动化时代.

工业生产的自动化,劳动者除了必须具备相关设备的操作技能、自动化系统的管控能力,而且还应具备生产中独立顶岗工作、及时做出判断和随机处理问题的能力以及较强的合作沟通能力等.

2.中国国情需要就业者具有职业竞争力

首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中小企业发展很快,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现在,我国中小企业占全部企业数的99%,每年出口创汇占60%,提供了75%的城镇就业机会.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对高质量产品和服务要求的提高,中小企业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需要员工具有很强的职业竞争力,来创造企业的发展空间.

其次,由于目前中国的劳动力多,职场求职竞争激烈,就业压力大.从2011年开始,我国每年大学毕业生达700多万,2016年更是达到765万人.毕业生争取就业岗位,不但需要具有技术专长,还需要有职业竞争力.面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态势和这些群体的需求,高等职业教育需要增强培养学生职业竞争力.

二、职业竞争力的内涵与产生环境

现代社会,劳动者的专业能力、关键能力和个性特征等因素组成的综合素质至关重要.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不仅仅要有技术适应能力,更重要的是要有能力“本着对社会、经济和环境负责的态度,参与设计和创造未来的技术和劳动世界”,这是现代职业教育职业能力培养中的重要内容.20世纪末,德国不来梅大学Felix Rauner教授提出了基于工作过程的职业教育课程设计理念与方法.该方法打破学科系统化的边界,将学习过程、工作过程、学生能力与个性发展联系起来,强调创造能力的培养.这种创造能力或设计能力即为职业竞争力.职业竞争力赋予职业能力全新内涵,转变了职业教育以培养职业适应力为主的目标,适用于创新型国家和市场经济对职业人才的要求.

1.职业竞争力的内涵

在德国,职业竞争力被称为设计或建构能力.职业竞争力要求每位从业人员不但能适应职业工作,而且能主动设计工作任务.职业竞争力是各种能力的复合与内化,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综合能力.具体来讲,职业竞争力包含四个方面:岗位操作能力、职业综合能力、职业发展能力和职业创新能力.岗位操作能力指按特定要求完成操作程序的能力.它表现为能熟练运用技术(技巧)和知识完成某项具体工作.职业发展能力指任务组织、优化和职业迁移能力,以及把握机遇的能力.职业创新能力指对工作的反思、问题的解决、技术的创新等方面的能力.职业发展能力和职业创新能力是经过不断地实践与反思才能获得.

随着时代的发展,学者们在研究与实践的基础上,以及根据本国的国情对职业竞争力进行的修正与完善.如我国学者杨欣斌等认为,职业竞争力分为职业道德、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社会能力、创新与创意能力六个层次.由此可见,职业竞争力不仅包括从事职业所需的专业与方法能力,还包括面向未来发展的相关能力,最重要的是职业竞争力包含人格能力,如职业道德.

职业竞争力的内涵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职业教育目标是一致的.2016年3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TVET)的建议书》指出:职业技术教育旨在提高劳动者就业、职业、生计和终身学习的知识、技能和能力,促进个人从教育到职场的过渡,将学习与工作相结合,保持其就业能力、作出决策、实现自己抱负.职业技术教育使个人有可能进入劳动力市场、获得生计和终身学习的机会,有助于增强社会凝聚力.因此,职业教育不仅面向劳动力市场,预测并推动工作和组织方面的变化,对企业的竞争力以及社区的发展起着促进作用,还要面向劳动者未来发展需要,培养其决策能力,实现社会抱负的能力.

2.职业竞争力的产生环境

职业竞争力的产生与国家工业和经济发展程度息息相关,它是德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国家创新的需要是职业竞争力产生的根本动力,生产自动化和管理扁平化为职业竞争力的产生提供了有利的环境.在新工作环境下,工人必须具备相关设备的操作知识和技能、网络系统的使用与管理知识,还应具备预测、决策能力和较强的信息沟通能力.其次,德国许多企业进入扁平化管理时代.扁平化的管理特别强调员工的职业竞争力.而传统的双元制的职业教育模式以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为目的.但随着科技的发展,新的技术、工艺用于生产周期的不断缩短,知识、技术的陈旧率不断加快,以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为主要目的职业教育已经不能满足企业对技术工人的素质的要求.基于以上两点,德国职业教育界为扭转“双元制”中职教育与企业培训相脱离,偏离职业实践和滞后科技发展困境,根据新时期行业、企业对技术工人的新要求,提出并开始践行职业竞争力.

三、培养学生职业竞争力,创新中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对职业能力的不同认识,演绎出了不同的职教课程、教学和评价体系.教育独立性的丧失和人的主体性的疏离,必然导致职业教育理性发展和个性化发展的萎缩.因此,在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过程中,职业院校不仅要突破传统上把职业能力局限于职业适应力的认识,更要着眼于职业竞争力培养,实现全新的课程理念,创新中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1.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方法设计职业教育课程

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方法,通过“实践专家座谈会”,“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归纳总结出职业工作的典型特征,并给予恰当的描述,进行科学的课程设计,最后形成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职业教育课程.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使学生获得了独立进行计划工作的机会,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可以自行组织、安排自己的学习行为,其综合能力、发展能力得到培养.

2.采用新型学徒制培养学生职业竞争力

学徒制是做中学密切结合的典范,是当今时代培养学生职业竞争力途径之一.学徒制是工作场所学习的一种形式,指将在职学习和校本培训相结合职业教育形式,旨在满足特定能力培养和工作流程的需要.学徒制的目标是在良好的工作条件下提供学生高质量的培训机会,并为学生、企业和职业教育体系营造多赢的局面.

学徒制的质量的概念由国际劳工组织(ILO)提出,并受到UNESCO和20国集团的广泛支持.学徒制质量标准包括五方面内容:工作和培训条件质量,尊重劳工权利和培训公司的安全标准;将学徒纳入社会保障计划,并给予工资或津贴;培训标准和内容的质量,满足劳动力市场和年轻人对职业所需全部技能的需求;全国认可的证书质量;政府、学校、学生、企业利益相关者多赢局面.新型学徒制通过政府的有效参与严格的质量标准,不但可以加强学校和工作场所的联接,学生通过与教师、与企业师傅的密切接触,掌握某一或某类岗位的专业能力,培养职业道德与工匠精神,增强学生的职业竞争力.

作者简介

徐兵(1966-),北京人, 北京联合大学科研处,工程师,研究方向:科研管理,创新创业教育.王莉方(1976-),河北保定人,北京联合大学副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职业技术教育,创新创业教育.陈婷婷(1978-),安徽人,北京联合大学科技处成果科科长,助理研究员,北师大管理学硕士,研究方向:科研管理,创新创业教育.

职业教育论文范文结:

关于对不知道怎么写职业教育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职业教育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的作为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1、职业教育期刊

2、职业教育杂志

3、职业教育论文

4、现代职业教育期刊

5、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6、卫生职业教育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