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弹论文范文例文 跟园林、丝竹和评弹:想象江南的方式类在职开题报告范文

本论文主要论述了评弹论文范文相关的参考文献,对您的论文写作有参考作用。

园林、丝竹和评弹:想象江南的方式

苏州园林的正确打开方式

小学课文里,叶圣陶先生《苏州园林》的文章已经为我们普及了一些园林的知识.但真正走进苏州园林,你会发现还远远不够.它们在你面前敞开了,你却无法真正“走进”.

问题出在哪里?

知识、审美以及经验姑且不论,最要紧的是扭转心态,就是那种旅游心态.

对任何一座苏州园林来说,旅游的匆匆一瞥都是不够的.园林本身就是一个人造风景,它的价值本身,源自独具的匠心,而它的打开方式,是逛,而不是参观,是反反复复泡在里面,而不是匆匆一瞥.

我们看看别人怎么逛园林.

回忆下《红楼梦》大观园里的太太小姐们是怎么玩的;如果觉得远了,也可以回忆下巴金小说《家》里面高家的花园;如果还觉得隔阂,那就参考下鲁迅先生喜爱的“百草园”,或者回忆下小时候,你最爱去的地方,然后用那种快乐的心情去理解,想象.

苏州园林,最早几乎都是私家园林.所以,最早逛园林的,要么是这家的公子小姐老爷太太,要么是来这里做客的亲戚朋友.园林这种私有属性,让生活在这里的人,与园林的一切都有感情.

对理解苏州园林,仅调整心态还不够,你还要进入江南文人的生活世界.园林凝聚的是他们的生活理想和艺术品位.我们可以根据现在的空间格局、残留的物品,去想象过去,想象可能存在的活生生的人和事.

比如,你站在湖边的远香阁前,你可以想象,当年的主人在春天时候,肯定经常邀约朋友在这里品茗聊天,闻四周的花香.听雨轩里,江南的雨夜,肯定有人在这里独自品味雨打芭蕉的声音.透过墙上各式凿空的窗户,在书房写作的父亲可以听到隔壁院子里女儿抚琴的琴声,在院内回廊散步的太太能看到院外湖中水鸟的倒影……

园林不光为眼睛建造风景,也为耳朵、鼻子,为人的各项感官创造美的感受,创造与天、地、人沟通的条件与时机.

园林是一种艺术,是融合了各项艺术的综合体,是江南艺术门类极其高级的形式.

评弹就是睡着了听的艺术

苏州民间有句玩笑话:“评弹就是睡着了听的艺术.”苏州城里大大小小的评弹书场在午饭后就开场了,以双人评弹最为常见,一人拿三弦,一人拿琵琶,伴着音乐你一言我一语,时而打趣,时而抖个“包袱”,时而妙语连珠,用当地方言将那些历史中金戈铁马、英雄豪杰的故事娓娓道来.

评弹中的音乐就好比电影里的配乐一样,其音调旋律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跌宕起伏,吊着观众的胃口.听一个优秀的评弹演员所唱的评弹就好比看了一场电影大片,甚至比它还要精彩,因为每一次唱评弹,演员会根据台下观众的喜好反应来调整唱评弹的方式,这样一来,每一次的故事都是“新”的,这也就是评弹艺术的魅力所在.

对于习惯了“慢生活”的江南人来说,他门总喜欢在午后闲暇之际来到书场里,点上一壶茶,跟着评弹演员听一场熟悉的老故事,在故事精彩之处喝彩,在故事平淡之处打个小盹,在梦里都是琵琶、三弦在叮咚作响.

就像理解江南园林一样,理解江南音乐也要理解它对人类各种感官的审美包容性,理解它背后的生活诉求.

江南丝竹与江南人的品格与情操

同样的逻辑也可以用在江南丝竹身上.

“江南丝竹”是流行于江南地区的乐器合奏形式.顾名思义,“丝”“竹”指的是乐器的材质,“丝”代表弦鸣乐器,常见的有扬琴、二胡、琵琶、阮;“竹”代表以竹子为材料制成的吹奏乐器,笛子、箫、笙这一类.

丝竹合奏,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早在汉代就有“丝竹更相和”的说法;明末清初时,原本用来为昆曲伴奏的丝竹乐,从昆曲中独立出来,成为吴中(苏州地区)新乐“弦索”,于是就有了今天狭义的江南丝竹.

这种音乐的出现跟园林艺术的繁荣有同样的背景,它们都跟明清江南地区浓郁的“雅”氛围有关.这个氛围之下,民间一大批爱好音乐的文人雅士,和技艺精湛的艺人乐工,终于走到了一起,直接促成了这种“雅集式”音乐文化的出现.

对生活在江南的古人来说,丝竹乐是一项可供欣赏的艺术,更是一种可随时参与其中,与亲朋好友共同“把玩”的文化空间.

江南丝竹的音乐团体分两类:“清客串”和“乐班”.“乐班”是指那些职业艺人,“清客串”则是非职业爱好者组成.

丝竹乐特点就是群体合奏.持各种乐器的人,要在一起奏出和谐之音,必须是乐手们互相认可、信任和密切配合.所以,可以想象这样的乐队,他们在音乐之外也一定是有着共同的文化趣味的朋友.所以,江南丝竹乐也成了江南人闲暇时娱乐、交友、共同品味艺术的文化空间.

在共同演奏的过程中,只有懂得合作,人品优秀的演奏者才能得到大家的认可,江南丝竹的发展,融入了江南人所推崇的品格与情操.

评弹论文范文结:

关于对不知道怎么写评弹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评弹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的作为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相关参考论文写作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