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散文方面硕士毕业论文范文 和村事(散文)类硕士毕业论文范文

关于免费散文论文范文在这里免费下载与阅读,为您的散文相关论文写作提供资料。

村事(散文)

散文 陈永平

下河的田

里下河不是行政区划,仅是个地域概念;因为内部的相似性和连续性已不复存在,现在这个地域概念几乎被人遗忘了.

里下河涉扬州、淮安、泰州、盐城诸市.我的家乡高邮市隶属扬州,被大运河分割.运西是浩瀚的高邮湖及沿线乡镇,运东是高邮城和属于里下河地区的广大乡村.高邮人又把高邮湖、大运河称为上河,运东里下河的地区简称下河.依地势说也应该是这样.大运河是悬河,担在高邮城的肩膀上.汪曾祺先生小时候在上河埫(运河堤)玩,“鸽子飞起来,我们看到的是鸽子的背.几只野鸭子贴水飞向东,过了河堤,下面的人看见野鸭子飞得高高的(汪曾祺:《我的家乡》).”20世纪 70年代以前,运东地区就是一片大水,有或长或短的河沟,或大或小的湖荡,或深或浅的湿地.关键是,农田也常年浸泡在水里,即所谓沤田.越往东,地势越低,兴化市是最低点.到了东台市,地势略有回升;南北的情形大体相似.这种地貌,很容易让人联想到锅.兴化市被称为锅底洼,我的老家虽在高邮市境内,却跟兴化市搭界,同处锅底,与有荣焉.

雨水多,难排难灌,里下河十年九涝.到了雨季,最让人心惊肉跳的是“倒口子”——决堤.内河倒口子损失小点儿,大运河倒口子,那就是灭顶之灾.民国 20年(1931年)江淮地区发大水,高邮湖水冲击大运河,西堤倒了 4处口子,东堤倒了 6处,大水直灌里下河,死了几万人.今天高邮市城北 15公里处有一潭名清水潭,就是那次倒口子冲击成的.传说潭水很深,有人用几斤麻线沉入水下,不可测.更夸张的说法是潭底有巨洞,直通东海.

将浅水区做成圩埂,在里面种庄稼,这就是沤田.上世纪 60年代末“沤(田)改旱(田)”,才变成今天的样子.沤田跟旱田比,在耕作方式上有较大区别.旱田一年两季,稻麦两熟;沤田只种一季水稻,剩下的时间休耕养田.我老家的农民很少吃到干面(小麦面),青黄不接时有人到泰兴贩点元麦、荞麦,卖给农民果腹充饥.元麦、荞麦抗饿,但不易消化,拉出来还能看到麦粒儿.沤田能改旱田,主要原因是水系发生了革命性变化,可灌可排.具备排水功能,土地裸露出来,可以种麦吃干面了,也可以种植经济作物,棉花、大豆等等.沤田与旱田的田园风光大同,有小异,那些传统的大型农具消失了,兴化市垛田镇打造万亩油菜花观光基地,特意置了风车、踩水车,这在沤田种植时司空见惯.“”后解禁的电影,《柳堡的故事》在我的邻县宝应县拍摄,《夺印》在与我老家一河之隔的龙王村拍摄,都很近.电影里小桥流水、风车水车,都是旧时的里下河风光.旱田种水稻要搁田,人可以穿鞋走在秧田里;沤田不行,水稻从育秧到收割都在水里.水稻在沤田里生长才是真正的“水”稻!

沤田土地较贫瘠,秋收过后拉田(犁地)三交,为的是将稻桩埋入地下,沤作肥料.夏种其实从冬季就开始了,田歇下来,人不能老闲着,大劳力们开始张罗罱河泥.

罱泥春二月为盛.除了三伏天,一年的大部分时间都罱泥.不知为什么,我对罱泥的记忆顽固地停留在冬季.罱泥是个力气活,罱泥的壮劳力一天可以吃四顿饭,午后到晚饭之间加一顿,农民美其名曰“吃晚茶”,其实有米饭已是上品.

罱泥要有合作,一人罱泥,一人“拿船”.我的家两面临水,门前是条大河,西山墙下面有一条小河.每天罱泥船来来往往,坐在家里,能听到河泥从罱子里倒进船舱的轰鸣.合作罱泥的大都是夫妻档,丈夫拿罱妻子拿船,大集体后生产队也统一安排.拿船并非全无技巧,把船稳住就是技巧.拿船比行船难.船篙遇水马上结了一层薄冰,一篙下去,手上“虎口”极易被薄冰刺破,啸开一道血口子,疼痛难忍.拿船的船篙比较讲究,在顶端安了 U形的铁器,巴滑,稳得住船.但戳在水里太深不易拽出来,在撑船与拽篙的瞬间人失去平衡,也会掉下水去.我的二姐就掉下去过,来了一个“没头端”,爬上岸时头发上已结了冰碴子,棉袄棉裤也冻上了,走在路上“咵哧、咵哧”响.没进家门,我母亲听到,赶紧接家去,送个铜炉焐手脚,又入灶间烘衣服.

罱得的河泥要存储.船能够到达的田,在田的一角围个圩子;离田远的,在河坎上挖一个戽斗形的大池.罱泥的俩人,一人一把攉锨,分开先后有节律地将河泥从船舱起出来,攉上去.质量好的河泥粘稠度好,像老鳖的壳在空中优美地划飞.攉泥的幅度很大,当地人把不切实际、虚张声势、有意蒙人的人称作“攉子”,很形象.

过年了.贴年画,贴对子;贴“鸡生大蛋”、“姜太公在此百无禁忌”.拜年,赌钱.走亲戚,喝烧酒.三两烧酒下肚,脸涨得通红,眼也红了,肚里寻思:“又该拉田了.”

早春二月,天还很冷.冬天结的厚实的冰融化了,清晨仍会起一层薄冰,跟刀片似的.我们那里耕田犁地基本用人工.电影电视上牛犁地的场景,过去是大户人家才有的.里下河用牛犁地是“沤改旱”以后的事.大集体时村里有几头牛,舍不得用,也忙不过来.难道牛比人金贵?有时候是这样.

拉田当然一天吃四顿饭.前面三个人负责拉,一人背根绳子,扣在犁上.三人一字儿排开,后边的人手搭在前边人的肩上,头一个人拄一根棍儿,帮助平衡.犁后一个人负责扶犁.下水前将长裤挽到大腿根,下水刹那,冷入骨髓,触及灵魂,脚陷到最深处,泥里尚存一丝温度.赶紧把力气使出来,力气使出来,就感觉不到冷了.虽然嘴唇冻得直哆嗦,也要找点话说说.如果扶犁的农民性格开朗,刚好又是牛把式,他会开玩笑地喊赶牛号子:“嘚——驾!……倒——剥!”脚也是尺子,哪一片田凹下去,要不要补泥,脚寸寸就晓得.这时候,河泥派上用场.我们那里有一种小木船,两个人可以扛起来.此时的河泥已经滤到半干,可以用锹挖.船装满,两个人前后一根绳子拖着船在田埂上走;田埂接近水面,如果需要,可以将船翻过田埂,进入相邻的田里.

秋后拉田三交,开春拉田三交,再耙田一交,下面可以插秧了.稻种是一种老籼稻,米红色,抗饥饿,煮粥很香,米油厚沓沓的激人食欲.老籼稻产量不高,沤田种植产量都低,一亩田 400斤属高产,360斤是让农民心满意足的产量.高邮东片大镇三垛镇,有个村庄叫三百六;往东不远,我的老家平胜乡,有一座桥也叫三百六.农民用这种方式表达诚朴的愿望,不作非分之想.这是他们的局限性,使这种古老的耕作方式延续千年,不敢越雷池一步.

与旱田插秧比,沤田插秧活较轻,这大概是沤田唯一胜过旱田的地方.旱田(所谓旱田是相对于沤田而言,秧田在很长时间仍在水中)插秧弯腰幅度大,后背朝向天空,长时间插秧,人会很累,腰有要断的感觉.插秧的农民会找一个支撑点缓解酸痛,用拿秧苗的左手抵在膝盖上部,不妨碍右手插秧.年复一年,膝盖上部竟然显出一块瘢痕,经年不退.沤田插秧要好一些.插秧时节水温适宜,水少泥厚,泥与水相交处泥水交融,粘稠油滑,双腿好似搅动鸡蛋清,站在水里,有一种说不出的舒坦.因为腿深陷泥里,手与水面的距离近,半站着插秧,腰可少受点累.田里有鱼、鳖、乌龟,但是最喜欢靠近人的是蚂蟥,有时会钻进人的隐私部位吸血,插秧前要小心地扎好袖口裤脚.腿的大部是裸露的,极易遭蚂蟥叮咬,吸饱的蚂蟥身子鼓起来,“啪”地一掌,死了,留下一滩血.插秧是倒退前进,左腿右腿,一步一步退.高手都很会走位,脚不会落在插秧的线路上;新手刚拔出脚,立即手脚并用去填塘,进度自然就慢.

沤田草多,张穑、三棱草、四叶菜……杂草前泛后起,农民不胜其烦.张穑、三棱草、四叶菜为沤田特有,今天已无迹可寻.

补水.沤田不可断水,尤其生长季节.补水都是大型农具,风车和踩水车.风车的结构非常复杂,非农业史专家不能尽述.我见过的风车有六蓬风车和八蓬风车.六蓬风车是舶来品,里下河传统风车是八蓬风车,田多的人家才需要,也才有这个实力拥有.我们村子只有一部八蓬风车,有年头了,属于一个富裕的农民,后来风车归了村里.所有权没了,村干部体恤他,让他看风车,保留了使用权.看风车活不累,工分也不低.他在风车边建了个顶头厦子(顶头,极言小,站着头碰到屋梁.厦子是老家保留的古语,表示小屋;厦有小的意思.有人写成“舍子”),后半生的大部分时间都生活在沤田边.他不愿上庄去,他成分富农,跟他的八蓬风车一样全村独一份,村干部请他去,八成又有运动,又要开批斗会了.我的母亲告诉我,她年轻时经常到他那里采水芹.风车出水的沟里长了很多水芹.全村就一个地方有水芹.为什么这个地方长水芹呢?母亲说不清,也没人说得清.我记事的时候这架风车还在,站在庄上就可以看到它悠悠旋转.当我得到机会近距离看它时,蓬已收起歇了,身处蓬下,仍能感到一股强烈的气势.成语“八面威风”大概就这么来的.

我小时候踩过水车,那是好奇闹着玩儿,跟今天人们在湿地公园玩的心情相同.湿地公园的踩水车有遮阳的蓬,那时候没有,下田干活,谁会在意自己的肤色!田野的风很野,日头很毒,乔模乔样拿东西遮起来不顶用,一律把你吹晒成外国人喜欢的麦粒色.一家一户单干时人手不够,一般采取“换工”的方式,今天我家做,明天上你家.踩水车四个踩水位,要六个人参加换工,四个人踩,两个人歇.踩水车的轴扣了一

根细绳,绳随轴转,绳子转到头,下来两个人休息,歇着的两个人顶上去.——绳子起计时的作用.母亲经常感叹,今天的农民不会唱歌,当年不是这样.那时的农民劳动时唱歌,歇工时唱歌;有人时唱歌,没人时一个人唱给自个儿听.我的理解,不是因为太快活,而是因为太寂寞.踩水车时当然唱歌,不可思议的是,踩水车的农民还带了家伙:锣鼓镲.胳膊担在担车杠上,腾出手来,先来一段谦恭词:

“上了踩车我开声,有头无尾不成文;

我今若是唱错了,切莫踩我脚后跟.”

锣鼓镲一通“嘁里哐啷”“咚个咙咚”“嚓!——”正经开唱,换韵:

“我跟姐姐隔条沟,一河清水绿悠悠;

姐姐河边来淘米,我下河里去饮牛;

牛绳担在牛角上,我跟姐姐找话头;

姐姐往我一瞪眼,骂声情哥嚼舌头……”

这种文艺形式叫“踩车锣鼓唱”,我的家乡有很多踩车锣鼓唱的唱段,作家夏增涛搜集了一部分,其余散佚了.有的唱词很长,《李世民外传》50000字,半文半白,似有文人参与加工.高邮获评中国首个民歌之乡是有其道理的.

到了收获季,没遭蝗虫没遭病,稻子籽粒饱满,亩产笃定三百六,农民们喜孜孜的.稻田里有水,带水割.稻子扔在水里会散,扎稻把是个麻烦事儿,农民发明了一种盛具,叫“稻拖”.将割下的稻子放进稻拖,待够扎一捆时扎起,竖放在田里,等人来挑把.挑把的农民用一根又粗又长的叉篙,将一捆捆稻把串起来,叉到 12捆,超过 200斤,挑上肩,站定,水从稻把上刷刷留下来;挑到田埂边先跪下,将双腿挪到田埂上,再立起走路.从陷得很深的泥里一脚跨上去,是要摔跟头的.12捆稻把排成排,人几乎隐去,只看见稻把向前移动.走路的人见了,赞一声:“嗬!”

野鸭子飞来了,也有天鹅、大雁、鹭,一些不知名的鸟.秋天到了.这些候鸟来一批,盘桓数日,吃些沤田的鱼虾补充能量,飞走,又来一批.秋季是狩猎季,猎人也是候鸟,只在秋季才能看到.他们都是两个人,带着结伴而行,白天睡觉,夜间打猎.“蹦!——”两支铳同时击发,两响并一响,巨大的轰鸣声响彻夜空.农民躺在床上,在漆黑的夜里眨着眼睛,心里想:待声没了,冬天就该来了;里下河这片大水,又要被冻得厚厚实实!

团多数时候是个吉祥喜庆的字:团结、团拜、团聚、团团圆圆……在我的家乡,团还是一种食品,是农民自制的奢侈品,金贵到可以拿它作礼品送人.我离开家乡 40多年,每年冬季临近春节的时候,亲戚进城,总要带点团给我.

团作为食品有较强的地域性.我印象中,只有高邮市沿京杭运河以东,宝应县、兴化市乡下的农民有蒸团的习俗.团进高邮城,养在我家盆里,朋友居然不识庐山真面,以为是大个儿汤圆.

团是团,汤圆是汤圆,不过团跟汤圆确实是“亲戚”.它们都用粘面,也就是糯米粉.汤圆全部是粘面制作,现吃现做;团则掺进普通米粉.蒸一次团,可以从冬吃到春.

蒸团的阵势很大,我小时在家乡看到过.选一块三不靠的场地,先用土坯支灶,灶上一口大号铁锅,盛水,锅上一层一层笼屉,摞得很高,顶上有一个斗篷样的盖子盖着,以孩子的视角看,很壮观.支灶要有些技术,全村也就一两个人会这活儿.灶支不好,柴火点着之后烟多火少,呛人不说,团沾上烟火气,口感自然差一等.笼屉的容量很大,一般都是三、五家搭伙,合着蒸一锅.这壁厢在空地上支灶,那壁厢三、五家人家的女人已聚集起来,和面、欠面,欠到合适的粘度,揪下一把,团成团儿,——这就是团.高级一点的,团里搁点豆沙馅儿.团跟汤圆在外形上有区别.汤圆圆润光滑,融抖抖的;团则较粗糙,有个圆的形状就成,因此,许多团上还留了制作者的手印子.团的个儿也比汤圆大,与一个少女攥紧的拳头相当.除了制作团,每户人家都会特别做一些祭祀用品,做成菱、藕的形状,再做 12只饼,代表 12个月,称作子孙饼,元宵节期间供在老爷柜上,祈求家族兴旺、子孙多福.

早年间村里没有钟表,蒸团计时用香.灶火烧旺后,蒸团师傅点起一炷香,香燃尽,团出锅.

团的口感不如汤圆.说实话,我从没真正喜欢吃过.今天偶尔吃一次,也就是吃个念想,多一次回味.团有两个特点,一是实沉.冷却后的团坚硬无比,像个秤砣,如果遇上一只恶狗攻击你,你刚好手里有团,取一只砸过去,能把狗腿打折.二是经放.弄一口缸,倒进水,把团养起来,过三、五天换一次水,第二年清明前仍可食;遇上雪天,也有人家收来雪养团.同样的容器,像腌菜一样,一层雪一层团码起来,天暖雪化,不换水,团不变馊.加馅儿的团要赶紧吃,来年天暖容易变味.这种食品很对农民的胃口.农民都有一副动力十足的胃,早晨天不亮出工,仅吃一碗烫饭(泡饭),实在经不住胃磨,才跨过两道坎,过了一道桥,肚子就“坍动”了.烧早饭的时候,在烫饭锅里扔几只团,一人吃两只(多吃是败家的行为),肚子里多了秤砣样的东西上下翻滚,够动力十足的胃折腾好一阵,可以勉强捱到中午.团对于农民来说最大的好处是:方便、熬饿.

蒸团多少依各家的殷实程度决定,但凡有一点余粮的人家年年冬季都要蒸团.家里穷的,饭都吃不饱,还蒸什么团!村里人大都沾亲带故,遇上这种情况,就有邻居送一些团过去,好歹把元宵节过安稳.有媒人带了未来的亲家来相亲,女主人每只碗里两个蛋、四只团,笑容可掬端上桌,碗里冒着热气,心里便暖洋洋的;跑到灶间一瞅,团有半缸,主意就定了:姑娘嫁到这家不会受穷.

我老家村里的年轻人享受一项特权,元宵节第二天、正月十六日可以偷团;仅此一日,“偷团偷糕剥饼子”,不被视作盗窃行为.不管人家家里有人没人,使出浑身解数,偷到团是王道.如果有人出门上锁,无妨,锁只防君子不防小人(此处“小人”可做少男少女解),门是锁了,钥匙就在墙头扣着的旧鞋里;即使主人把钥匙带在身上,还可以抬门窝子(即古语说的“户枢”),使点劲,把门窝子抬离原来的位置,门就开了.偷团不要偷多,偷多便失去了游戏的初衷,三个五个,意思意思.我的母亲年轻时大概也是爱玩闹的主,她向我承认偷过团,回忆那段经历,她笑嘻嘻的很得意.有一次她跟同伙偷了团,刚拐个弯,进入一个巷子,迎面撞上二姑姑,——我的二姑奶奶.二姑姑见她俩满脸绯红、慌慌张张,知道没干好事,问:“偷到啦?”俩人嘿嘿一笑,点点头.二姑姑自己做贼似的,既兴奋又紧张,一手一个,把她俩拽进自家屋里:“姑姑给你们剥饼子吃!”剥饼子,就是将团切片,下到油锅里炸,再撒点胡椒盐,味道比团好吃几倍.我的母亲和她同伙不吱声,咧着嘴闷头只管吃.二姑姑感觉气氛不对,甚感诧异,跑到自家的缸边一捞,恍然大悟,俩人偷的就是她家的团!这时,我的母亲和她同伙已经笑得趴在桌上了.

您瞧,团,多么吉祥喜庆的一个字.

初夏的假日

“忙”和“假”似乎搁不到一块儿.既然忙,放什么假?的确,现在的孩子只知寒暑假,对忙假茫然不知.放忙徦是我们年轻时候的事,每年初夏开始,放假半月,暑假则迟至 7月下旬,歇 40天.

忙假不是休假,要下乡支农.夏收夏种是农民最忙碌的日子,一着不慎,影响夏秋两季.抢收抢种,忙已不够,是大忙,双抢大忙!这时候,人多多益善.农民说:“扫把头上顶草帽,当个人用.”城镇的机关干部、家在农村的工人放下手中活计,有组织地下乡参加“双抢”.波及到学校,初中生课就课不上了,也去支农.

对学生,支农另有一个目的: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同学们想的,是让“忙”和“假”搁一块儿不拧巴.忙归忙,假照放,忙忙歇歇.半个月“汗滴禾下土”,谁吃得消?老人不是说,上吊还喘口气呢.

真到放假时,大伙儿发现并非想象的那样辛苦,人到地头了,还不知要干什么.生产队长也挠头,怎么给这群十二三岁的城里娃娃派工?割麦子,镰刀不会使;挑麦把,太沉挑不动.一大在田里晃荡,还碍事儿!生产队长胡乱指了一块地,说:“你们拾麦穗吧;就这块地,不要

过界啊!”初一 5个班近两百号人一拥而上,在小小的一块地上低头拾(有时候是抢)麦穗,也算一幅奇景.

集体劳动之外,是分散劳动,主要是拾草积肥.城里杂草不多,老师要求不高.少的,提个淘米箩大小的篮子一小篮;多的,真有同学跑到东门外的田埂上铲杂草,一次一网兜,哼哧哼哧背到学校来.

我家住在一个大院子里.大院子嵌着许多小院儿,有很多院墙,墙头上杂草丛生,屋上瓦楞间也点缀了杂草.说来好笑,农民拾草是下地,我拾草是上屋.骑在墙头上,一棵草一棵草地揪;揪瓦楞间的草要格外小心,动静大了屋里漏雨.父亲看见我上墙拾草挺高兴,爬高上低是我的强项,他从不担心我掉下来,墙上清爽了,省了大人一件麻烦事.

我在农村生活过几年,五年级来到城里当插班生,老家还有母亲、外婆和姐姐.放假数天后,我向班主任庞老师提出想回农村老家去.她很体谅我,让我回城带个证明,证实我在老家干过农活.本以为马放南山,可以痛快玩一阵子,在公社当干部的母亲坚持我干真活,认为将来不管干什么,要会点农活.“农活会做,什么活都会做.”她说.

生产队长安排我给女社员送秧把.秧从秧池田里取出来后,扎成小把,用扁担担着运到大田.这是重体力活,由男社员干.我的任务是将撂在田埂边的秧把,徒手二次运输,放在负责插秧的女社员身边.女社员倒退前进,飞针走线一样插秧,看得人眼花缭乱,眨眼工夫,手里的秧苗就整齐地立在水田里.我要提前将秧把放好,女社员转身就够着.忙时,男社员卸下担子,拎起三五捆秧把,奋力向空中一掷,秧把划着弧线急速下坠,溅起一片水花.弄不好女社员就成了大花脸,男社员会招来一阵嗔骂.

天上有云.麻雀不是水中捞食的主儿,也懒得来瞧插秧的热闹.秧田上空盘旋的多是燕子,还有一两只白鹭.燕子呢喃,突然一抖羽翅,斜刺里冲下来,从尚未栽插的田里衔出一只小虫,一次一次将映着蓝天白云的水面搅碎.女人们在一起总是热闹的,但也有停歇的时候,没有原因,一下子就岑寂了,只留下空中燕子的呢喃.一名女社员打破岑寂,跟她的妯娌说:“新娘子,你娘家人说你好嗓子,你唱一个!”女社员们立即来了精神,一起起哄.新娘子脸红了,忸怩一番,清清嗓子唱起来:“隔耥栽哎……隔耥栽,要我来呀我就来,不叫大家冷了台吆……隔耥栽……栽好秧苗为革命哎……隔耥栽……”有人打断新娘子:“换一个!换个……爱情的.”因为“爱情”是个新词儿,从女社员嘴里出来有点隔生,引起一阵哄笑.新娘子直起腰,迟疑地说:“不好吧,有人听见.”“没人听见……噢,有一个小的!”有女社员把目光投向我,又有人说:“这个不算!”嬉笑过后,新娘子重新开唱:“……黑大汉子戳了脚,转来转去想姐挑;俯下身子来挑刺,八幅罗裙莫要撩;你想与姐成婚配,河里石磙浮一条,老鼠咬煞梅花猫……哎……隔耥栽……”难得的是,她们没有停止做活,插秧的技艺,纯熟到美;虽是脸对着水面歌唱,却清亮激越,将周遭的一切杂音归于无声.我在秧田里来回跋涉,脚踩水下软软的泥土,肥沃的泥从趾缝中溢出,有一种酥酥的感觉.我幸福得快眩晕了.

回城前两天,我请生产队长打证明,他满口答应,可眼看要启程了,证明还没打来.我问姐姐,她咯咯笑起来:“他不识字!”我想我还是该读点书,将来当个生产队长,至少能打个囫囵证明.

高中放忙假,要求住乡下.我们学校在离城 10里的十里尖大队有一分校,有几间屋,有锅碗瓢盆、铺盖被褥,平日关着,放忙假时派上用场.1977年我们上高一时已恢复高考,但同学们对“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热情似乎比上大学的热情高,坚持要下去.学校不便反对,提出一堆“严禁”、“不准”.女生一个组,住村里,男生三个组,都住分校.高中生下乡支农没有老师带队,各组由组长负责,自己管自己.今天人们觉得冒险,当年认为很平常.你照顾不了自己,支什么农?有同学就冲着没老师看,才坚持要来的.

劳动之外,学习,读报读书.劳动和学习之外是否干点别的?那当然.

副班主任来看望同学们,听人声隐约,却不见人影子.分校后面是条河,三个组的男同学下饺子似的全下在河里,泼泼喇喇,上下翻腾.游泳是被严禁的,因为有生命危险.老师很生气,厉声斥责组长及同学,声称要告知班主任、向校长汇报.一同学走过去,向老师诚恳认错,看着到饭点了,请老师一定在分校吃饭,今天伙食不错,有韭菜炒长鱼(黄鳝).“长鱼?哪来的?”“村里买的,四毛钱一斤.”老师天天买菜,跟他掌握的情况一致.时近中午,老师决定吃过饭走.饭后,同学向老师坦陈,长鱼是晚上点火把,带上长鱼夹子,下到田里一条一条夹上来的.他代表三个组全体同学,再次向老师诚恳认错.老师愣住了,半天无语.抓长鱼也在严禁之列,因为毁坏秧苗.老师装模作样又咋呼一气,最后说:“抓长鱼的事就别告诉你告诉他啦!”大伙儿鸡啄米似的点头,胸脯拍得红彤彤的做保证.老师回校后有没有找班主任、校长告状?那怎么好意思,自毁形象嘛.

高中生支农,要的就是这效果.

村口冒出滚滚浓烟,有人家失火!同学们慌忙中还记得带上脸盆、钢精锅,一路狂奔到村口,帮忙灭火.大家排成一队,用接龙的方式将水从河边运到火点,一盆一锅朝屋顶上浇.忙活半天,同学们惊讶地发现,除屋子主人在一边嚎啕外,其他社员都表情木然当看客.农民知道,这种茅草房,掸火就着,没得救.

事实证明,同学们的努力是徒劳的.

徒劳、无用甚至荒唐的事,我们年轻时做过不少,至今想起,仍不免嗟叹.那就是一个荒唐的岁月,与我们这代人迎面相撞,做出徒劳、无用甚至荒唐的事不足为奇.那个荒唐的时代必须弃绝,但无论哪个时代,少年人的荒唐事应当善待,只要他们拥有一颗向善的心就不必担心误入歧途.做徒劳、无用甚至荒唐的事,也许是孩子人生中的必修课,禁止他们做徒劳、无用甚至荒唐的事才是荒唐的.

责任编辑 张庆国

散文论文范文结:

关于散文方面的的相关大学硕士和相关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相关散文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相关参考论文写作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