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共生函授毕业论文范文 与一个重要的时代话题:共生评张永缜《共生的论域》方面函授毕业论文范文

该文是关于共生论文范文,为你的论文写作提供相关论文资料参考。

一个重要的时代话题:共生评张永缜《共生的论域》

摘 要:作者对共生从本体论、方法论、认识论、社会历史观等领域开展研究,并从马克思的文本当中研读透析共生的哲学理念,提出“共生审美的人学逻辑”;研究社会的共生发展研究提出“共生社会进化观”、“共生的伦理学”;开展了共生的实践层面研究,从共生视角论述了“中国梦”、“生态文明”、“美丽中国”、“修昔底德陷阱”等问题;提出从共生理念开辟新人类文明范式的问题.

关键词:共生;审美

中图分类号:G641;B0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09-0111-02

翻开永缜拿来的著作,共生这个贯穿全书的概念出现在眼前,这个概念及其深刻内涵曾经为理论界所关注,并有一些研究,永缜也是其中的一个.尤如浪潮过后归于平静一样,理论之波退去,留下了冲刷的痕迹,并留下了少许的珍奇,留在海难上寻找珍宝的人已廖若晨星,但坚守者往往会有丰硕的收获.读完这本《共生的论域》由衷感到他是拾贝者,是他的执着与不懈完成了这样一部颇有分量的著作,迈出了他理论研究的重要一步.

过去的整整一个时代,人类是在所谓理性的大道上书写其历史的,但这部历史一方面使人类走向进步,另一方面给人类未来生存投下了长长的阴影,我们播下的是追求人类幸福的种子,却收获了战争、罪恶、贫困、生态灾难乃至人类心灵的创伤.我们这个世界是不是一部分人的存在必须以另一部分人的灭亡为前提?人类在遵行自然法则的同时,有没有和平共处、共同发展的价值可以植入人类发展的内在逻辑之中?人类幸福是不是必须建立在一些人的痛苦与绝望之上?人类科学的进步是不是一定将人类带入毁灭的渊薮?人类可否共生共荣,可否找到共同的价值?这些价值能否为人类走向共同幸福之路带来福音?

虽然我们找不到使人类避免困境的唯一真理,但我们却可以为人类未来引进可选的价值坐标.在反思人类曾经的那些行为的荒谬性时,特别是面对极其特殊而又复杂的人类近百年史,思想家们从不同方面切入对人类所构建的现代社会各种弊端的反思与批判,提出不同的思想论题,试图解释和寻找使人类近百年来所沿袭的斗争、对抗、冲突、争夺的现实与理论逻辑能够改弦更张,能够引入新的逻辑与价值路径.

共生概念及其理论为这个时代反思现代性和走向全球化做了理论上的注解.从本质上看,共生是在认可差异基础上的对于普遍性、共通性与统一性的确认.我们曾经对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判断是凌驾于自然之上成为自然的索取者和主宰者,自然则是臣服于人类脚下的任人宰割者;我们对于社会的理解也突出了人类社会不同阶层之间、不同民族之间围绕生存与利益而产生的矛盾与斗争,强调对抗,张扬冲突,扩大分化,社会与人生变成了政治斗争与经济利益博弈的战场,而人自身的肉体与精神则在现实的斗争中发生扭曲与异化.其实,人类社会的诸多价值如追求幸福、自由、、平等、公正等的重要前提,是共生的概念,它具有更为根本的价值意义,认同共生的价值意义并成为一种价值选择,就会在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自身的诸多问题以及国际之间、国家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复杂关系时,有一种普世的眼光和人道的精神在里面.

《共生的论域》一书,以一种学者的特有眼光,从马克思的理论资源中挖掘了许多关于共生理念的理论主张,考察了源于西方对于现代性批判与反思的诸多学说,详解了近代西方及当代中国走向现代化所面临的理论与实际问题,既有哲学之宏观学理分析,也有强烈的问题关照意识.

书中最重要的是道出了共生理论与当代世界与中国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它生成于中西方传统文化智慧基础之上,是那些普适的基本价值如“和谐”、“和和”、“中和”等在当代的延伸,同时,也是解决当代许多重大问题的价值选择.我们知道,当今全球化时代,是人类在规则基础上的共同发展、互利多赢、彼此依存的过程,与以往自然史和人类早期发展过程不同,人类社会,各民族国家之间的关联度和融合的内在要求越来越高,人类社会作为一个整体的存在,一个系统的存在,一个以其他存在为条件的存在的性质日渐突出.不论是解决各国发展过程中的特殊问题比如发展的单一性、排它性、不可持续性等,还是解决人类面对的共同问题如气候、环境、核灾难、能源的有限性等问题时,共生的价值原则都是最重要与基本的原则.在达沃斯论坛所倡导的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战略构想和价值诉求,体现了对人类根本利益和未来命运的重大关切,和对人类未来命运走向的理论思考与价值选择.以往的人类共同体所创造的文明(例如四大文明)为人类未来走向提供了方向,但文明之间不是相互排斥的,是可以互联互通的,人类各国之间的利益虽有不同,但在存在与发展的根本利益上是命运攸关的共同体.在差异与区别的事实背后,将人类联结在一起的最深刻的东西是统一性、共同性,也即共生性.

《共生的论域》不仅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上开拓出新的意蕴,而且从生命内在发展逻辑、社会伦理关系、生态文明建构等多维度对共生概念群进行了拓展性探讨,使这一重要理念既立于哲学的基础之上,又有了广阔的解释空间.特别是其关于审美关系的共生性非常富有意味.审美关系是共生关系的形象化解读的典型论域,审美活动是在人类劳动实践中生成的特殊关系,它把审美创造与自然,把审美主体与客体,把理性与感性活动的相关性、内生性以及审美关系的延伸和艺术之道贯通起来,反映审美活动在微观层面是怎样把人与“它者”联系在一起,其审美关系又以此为轴心向人类的精神层面进行延伸和拓展,这里显示了共生的审美逻辑与共生概念的审美价值追求.

共生概念的人学意义也是作者关注的重要维度.社会之内部关系的共生性,不仅表现于社会组织的架构之中,而且通过微观个体作为人的发展而展现出来,由社会和谐共生而论及个人的个性发展,是此论题的基本落脚点,也是需要探讨的理论难点,我们讲共生,不是主张一种抽象的、抽去人的现实活动关系的温情主张,从个体意义出发,人的发展是在与自然、社会及“它者”的关系中建构起来的,由此建构起更为复杂的社会关系及其相应结构.我们在强调人的个体性的时候,不能走极端,不能认为离开了人的社会性存在,个人的各种诉求和价值可以自动实现,在走向个体的同时,其实也是在走向人类整体的更为深刻的关联和相互依存,现代社会的生活方式使人类个体对个性解放与自由的诉求日益提升,人与人的真实关系和人类个体生存的共同基础共同的追求及价值似乎淹没在张显的个人之中,其实,个体需要与的产生与满足正是在日益密切的网络联结中产生并实现的,只是这种共生性的样态随着社会的进步与技术的革新而发生了形式的改变,人们在社会中的关系在形式上日益疏远,但从相互需要和依存来看,是更为密切了,离开了许多人服务的网络平台,宅民们连一天也无法维持,城市生活的网络化使人们的共生性深刻地显现出来.

由此想到,人类命运的多舛与艰难在客观上要求人类更为密切地联系起来,而不是相反,人类命运的关系犹如美国西海岸的蝴蝶翅膀的煽动会掀起一场世界的飓风一样,人类只有“抱团取暖”才可能抵御所面临的共同风险.

我想,《共生的论域》的深刻性和价值就在于揭示了人类共同命运生成的本质和走向共生的价值原理,并从一个侧面为人类提供了共生价值的逆向选择的警示.

共生论文范文结:

关于共生方面的论文题目、论文提纲、共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论文写作资料

共生关系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