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现代化有关专升本毕业论文范文 与完善农村土地流转机制推进农业现代化有关论文参考文献范文

本论文可用于农业现代化论文范文参考下载,农业现代化相关论文写作参考研究。

完善农村土地流转机制推进农业现代化

【摘 要】国民经济第十二个五个发展纲要中将18亿亩耕地列为一道不可逾越的红线,必须确保,突破这一红线,我国的粮食安全就不会有保障,国民经济发展将难以持续.为确保18亿亩耕地不减少,我国对土地采取最严格的管理制度,严格控制非农建设占用耕地,确须占用的,要落实“占一补一”.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力度,探索村庄整治新模式、新途径、新办法,通过村庄整治改善农村居住环境,

【关键词】完善土地;现代化农业;绿色产业

为保持土地可持续利用,国家每年对地方均下达新增耕地指标任务,不断地开发出适合耕种的土地,想方设法的从数量上增加耕地,达到增加粮食总产出的目标,另一方面,近些年来,国家加大了对农业的投入,采取农业补贴等优惠政策,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种田的积极性,粮食产量逐年提高,最终摆脱吃饱饭问题,人们生活已步入小康阶段,追求更高阶段的物质和文化生活.

然而近几年来,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我国的二、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城市化进程步伐加快,广大农民的就业渠道、收入来源呈现多样化多元化趋势,农村剩余劳动力纷纷进城务工,形成中国特色的“民工潮”,农村出现空巢现象,剩下的是老人和孩子,无力从事繁重的精耕细作式的农业生产,致使农村土地出现大面积抛荒.另外,我国农村实行的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一制度在改革起初的确解放了生产力,推动农业前进了一大步,而时展到今天,科技高速发展,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的分散经营严重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机械化或高科技在它面前毫无用武之地,致使我国农业无法实现现代化发展,长期以来一直处于高风险高投入低产出低收益的境况中.

农业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石,如果农业生产下滑,不光是粮食安全问题,还将引发一系列问题,势必对国民经济全局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我国经济发展就会失去重要引擎,发展增速就会放慢或停滞不前.要解决当前农村农业发展中的问题,就必须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框架下,优化土地承包制度,创新土地经营方式方法.这就引出今天我要表述的观点:完善农村土地流转机制,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

一、农村土地流转的积极影响

(一)促进了土地的规模化经营,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

土地流转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实现规模化经营.实现规模化经营后,才能运用大型农业机械进行生产,就可以大幅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以陈瑶湖镇为例,全镇有大型农机具160多台套,户户都有几千元的小型农机具,该镇还是全国最大规模的稻谷机械化干燥专业基地,目前已拥有135台谷物低温干燥机.另一方面,为追求更大利润,规模化经营户自发发展特色农业,从而间接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陈瑶湖镇包田大户种植的太湖糯常年产量超过15万吨,外地包田大户生产的太湖糯回流本镇的集散量每年为10多万吨,已成为浙江绍兴黄酒酿造企业的主要原料供应基地,据统计,浙江绍兴黄酒酿造业80%以上的原料糯米来自该镇.全镇大米加工企业达36家之多,丰富的优质糯稻资源引来了安徽缘酒集团陈瑶湖黄酒项目.

(二)使农民获得稳定的经济收入

分散经营的农民通过转让、转包、出租、入股等形式将自已承包经营的责任田以有偿方式提供给经营大户,获得一定的租金或股份分红,不管农业生产欠收还是遭遇粮价的市场低谷,这笔收入对于农民来说都是固定的,不会因之而少一分一厘的.而随着土地流转市场不断成熟,土地租金将会充分体现市场价值,逐年提高的.近些年来,粮食逐年提高,土地租金也不断攀升,由最初的几十元一亩到今天五六百元一亩.

(三)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和粮食生产水平

转入的种粮大户耕种的土地大多是弃耕抛荒或粗放经营甚至闲置的圩田,通过大户承包、规模生产,土地利用率显著提高,稳定和扩大了粮食种植面积,也极大的提高了种粮大户的生产经营积极性,生产水平显著提高.以包田大户普遍选用的适合圩田种植的优质高产糯稻——太湖糯为例,规模种植户单产(湿谷)一般在600—650公斤,高的达到750公斤,比普通农户要高25—50公斤.

(四)促进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

我县是人口大县,全县劳动力人口约有42万人,可近两年还是出现用工荒,安徽千仞岗服饰有限公司进驻枞阳,招工成了大问题.因些,只有通过土地流转,使土地集中到少数种植大户或农业产业化发展公司手上,大量使用农业机械,投入到农业生产上的人力就会越来越少,释放的劳动力就会越多,转而进厂打工,一方面实现了劳动力再就业,另一方面又解决了企业用工荒问题.

二、农村土地流转现状

(一)流转方式日趋多样

目前,我县农村土地流转方式主要有四种:一是转包.从事非农产业又不愿意放弃土地的农户,在当地有偿流转,这类流转模式占土地流转总量的40%.二是转让.这类流转模式主要发生在取消农业税之前,市场化程度很低.三是出租.村集体或农户直接与承包方协商签订租赁合同,这类流转模式,占流转总量的31. 7%.四是入股.农户之间自愿联合将土地经营权入股,从事农业合作生产,或农户以土地经营权入股的方式,与承包者合作经营.此外,还有代耕、互换等形式.

(二)土地流转规模小,大部分为散户经营

据统计,我县共有耕地101万亩,其中水田为64万亩,2011年,我县土地流转规模仅为22万亩,其中3000亩以上为2户,1000-3000亩为10户,100-1000亩为480户,50-100亩为1620户,50亩以下的为3960户.

三、农村土地流转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因素

(一)存在的问题

1 、土地流转集中连片流转难度大,不利于规模经营和大型机械作业.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多,主要是一些60岁上下的男劳动力,在家兼顾带小孩和种好自家承包田,他们认为这是一举两得,比承包给别人合算,同时乡村土地流转低廉,平均流转费用一般每亩100-150元,其中还包括一部分国家补贴.二是代耕现象较为普遍.代耕者多为小农户亲戚或邻居,这种方式没有租金之类的费用,代耕者收入还是非常可观的,一般代耕20亩田,年纯收入在2万元以上.如果把土地流转给大户,势必对他们的利益造成冲击,他们以种种理由对土地流转进行抵制,影响了土地流转的进程.

2、社会化服务不到位,土地市场化流转体系尚未建立.大部分地区没有建立土地流转中分服务机构,搭建土地流转平台,土地流转信息不畅,出现农户有意转出土地却找不到合适的流入方,而需要土地的流入方又难以找到有流转土地意向的农户,造成转入转出两头难.

(二)制约因素

1、传统思想观念束缚.虽然近些年来,城市化发展吸引了大量农民进城务工,但实质上农民工很少能够真正融入城市,他们永远只是“暂居”的,随着年龄的增长,就业环境工资水平稍不合心意,他们随时都可以返回乡村.最根本的是在这个过程中没有带来实质的改变,城乡差异还是在不断扩大,城乡分层明显,反而造成相对的失落感,一个民工是不会融入他打工的城市的,他支付不起自己在城市再生产的费用,所以农民仍把土地作为安身立命之本和农外就业的最后保障,其宁肯种“粗放田”、“应付田”,甚至不惜暂时抛荒,也不愿放弃对土地的承包权.

2、农民转移就业空间小,养老没保障.沿海发达地区经济转型,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技术密集型转变,技术要求高,工作门槛自然提高,而我县农民大都受教育程度低,又没有接受系统专业的职业培训,外出就业难;另外我县乡镇大都经济薄弱,二三产业发展滞后,承载力有限,再加上我县养老保障制度还不完善,养老保障水平低,农民那份承包田就是他们最后的保障,不愿舍弃流转他人.

四、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的对策

(一)进一步创新观念,加大土地流转改革和探索力度

积极探索和建立相关的激励性政策和支持措施,引导土地流转,推进规模经营.如:承包地抵押贷款的方式,转出户社会保障措施的建立,对规模经营户的信贷支持、政策性保险以及财政资金支持方式等;有条件的地方,可探索和建立土地流转专项资金以及规模经营户生产的未列入保护价收购的农产品市场风险防御机制等.同时要根据本地经济发展水平、生产条件、农民就业状况、收入水平等多种因素,大胆探索多种形式的土地流转方式和土地股份合作、土地抵押和土地信用合作等方面的政策性规范,引导和支持土地流转.

(二)从生活与设施上改善农村的居住环境、文化环境

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力度,探索村庄整治新模式、新途径、新办法,通过村庄整治改善农村居住环境,建成一批批“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的新型农村社区;加强集镇软硬件建设,提升集镇公共服务水平,加快服务农业三产发展,鼓励农民脱离农业从事三产.千方百计拓展农民就业渠道,降低他们对土地的依赖程度,使土地自愿转出成为可能.

(安徽省铜陵市枞阳县国土资源局,安徽 安庆 244000 )

农业现代化论文范文结:

关于本文可作为相关专业农业现代化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农业现代化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

1、商场现代化杂志

2、农业杂志投稿

3、农业论文

4、农业机械期刊

5、农业期刊

6、农业期刊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