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方面有关论文怎么撰写 跟元杂剧中聘则为妻,奔则为妾的婚姻思想类论文写作技巧范文

这是一篇与浅析论文范文相关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资料,为你的论文写作提供参考。

元杂剧中聘则为妻,奔则为妾的婚姻思想

唐 俊

(山西师范大学 戏剧与影视学院,山西 临汾 041004)

【摘 要】元杂剧众多爱情婚姻剧集中反映元代爱情婚姻现实情况,本文从“聘则为妻,奔则为妾”的婚姻思想来剖析元杂剧,展现元代的聘娶制度.

【关键词】元杂剧;婚姻;思想

中图分类号:I26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6-0046-01

元杂剧种类多样,剧目繁多,爱情婚姻剧约占三分之一.“聘则为妻,奔则为妾”婚姻思想是剧作家们津津乐道的主题,聘娶的婚姻制度是才子佳人爱情的唯一出路,以及“有情人终成眷属”为普天下有情人的夙愿.无论是《倩女离魂》第二折和《墙头马上》第三折直接说白,还是《玉镜台》中媒婆下聘礼游说场景,均反映了繁琐的聘娶制度.

一、“聘则为妻,奔则为妾”的源流

“聘则为妻,奔则为妾”是我国婚姻的主要思想,原文出自《礼记·内则》:“十有五年而笄,二十而嫁.有故,二十三年而嫁.聘则为妻,奔则为妾.”[1]这是聘娶制度的思想落脚点.据《史记·补三皇记》记载“太昊伏羲制嫁娶,以俪皮为礼.”[2]伏羲女娲兄妹婚开创聘娶先河.又《仪礼·聘礼》记载“聘礼.君与卿图事,遂命使者.”[3]君王成婚前需命大臣置办聘礼.再《仪礼·士昏礼第二》中记载:“昏礼.下达,纳采用雁.”[4]故而,古人成婚必有两个前提,即“聘礼”和“媒人”.

在聘娶制度中,媒人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自周代始便有“官媒”和“私媒”,周代在朝还设“媒氏”掌管民众的婚姻.故而,孟子说:“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钻穴隙相窥,踰墙相从,则父母、国人皆贱之.”[5]

二、元杂剧中“聘则为妻,奔则为妾”的思想呈现

元杂剧爱情婚姻剧目中具体划分可分:才子佳人爱情剧,士子剧,人神、人鬼情剧,帝王爱情剧.“聘则为妻,奔则为妾”在元杂剧中具体呈现如下:

(一)作品题材多样.元杂剧反映“聘则为妻,奔则为妾”思想的作品比比皆是,作品繁多,具体有以下三种实例:

第一,否定其思想的剧目.以王实甫《西厢记》为例,崔莺莺原同郑恒有婚约,同张生结合便是违背原有的婚约.用“聘则为妻,奔则为妾”要求,崔张结合并非先毁约,实为有背先前婚约.故而,这一作品是反对其思想的.但有婚约,未下聘,仍然不成立.据《仪礼·士昏第二》中说:“君不许,乃退.”故而,崔郑并未成婚,毁婚也在情理之中.

第二,肯定其思想的剧目.以郑光祖《倩女离魂》以例,王文举同张倩女有“指腹为婚”的约定.不料家道中落,为完成为父遗愿向张夫人提亲,不料却遭拒绝.可倩女魂至王文举处,王却怒:“古人云:‘聘则为妻,奔则为妾.’老夫人许了亲事,待小生得官,回来谐两姓之好.”却不名正言顺,实则“聘则为妻,奔则为妾”影响.

第三,宣扬其思想.以关汉卿《谢天香》为例,柳永同谢天香相恋,友人钱大尹怕其堕落,便施计逼迫柳应考.设计除去谢天香乐籍,后有团圆大结局.为官不得娶娼妇,这是士族的规定,如若要达到“聘则为妻,奔则为妾”思想下的“门第”观念,女子需得削乐籍,方能结合.

(二)男聘女嫁,深入社会.聘娶制度在“聘则为妻,奔则为妾”的思想下影响着整个元杂剧作品,无论爱情婚姻剧,还是才子佳人剧均体现这一思想.如关汉卿的《救风尘》、《金线池》、《玉镜台》等.

(三)以情反理,病态自由.《西厢记》在“以情反礼”的实际中为病态的反理.崔张二人的爱情并非真正冲破“聘则为妻,奔则为妾”的思想.二人定情后,却是想着如何得到老夫人的认可,要符合老夫人“门第”中要求的“状元及第”,这样的束缚更多的却是在“聘则为妻,奔则为妾”思想制度下,以其人之礼来反礼,这样是具有病态自由的.

三、“聘则为妻,奔则为妾”思想继承与影响

元朝是蒙古族建立的政权,其统治政策实行民族歧视,将人民分为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等,在思想上还对儒士进行打压,前期取消科举制度,有“八娼,九儒,十丐”的说法.但官家不幸,剧家幸,这也正是元杂剧中积极宣扬的伦理一样,是时代的呼吁.

元杂剧爱情婚姻的作家们纷纷把“情”作为理想,歌颂自由美好的爱情婚姻.影响着封建婚姻制度和封建礼教.这样的思想和题材为后代文学家创作提供了蓝本.

“聘则为妻,奔则为妾”的思想在元代社会既有饲养它的养料,也有发展它的市场.不得意的文人生活在最底层,这无疑同之前“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传统儒家思潮相违背.聘娶制度下的思想同样也奴役着男女爱情.元杂剧提出的“有情人终成眷属”的渴求符合大众审美.

总之,“聘则为妻,奔则为妾”在元杂剧深刻体现,反映时代的思想.剧作家们真实地描写社会现实的同时,又把自己美好的愿望描绘在剧本之中,表露出他们对功名的追求和对爱情的向往.

参考文献:

[1]杨天宇.礼记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360.

[2]何九盈等.中国汉字文化大观[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264.

[3]杨天宇.礼记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218.

[4]杨天宇.仪礼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25.

[5]金良年译注.孟子[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119.

浅析论文范文结:

关于浅析方面的的相关大学硕士和相关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相关浅析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相关浅析毕业论文范文

相关参考论文写作资料

热门浅析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