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水土保持方面论文怎么写 跟秦州区杏家沟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方面专科毕业论文范文

本论文可用于水土保持论文范文参考下载,水土保持相关论文写作参考研究。

秦州区杏家沟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

摘 要:杏家沟流域位于秦州区天水镇北部,通过整流域科技开发,全面实现耕地梯田化,宜林宜草绿色化,产业基地集约化,农田种植高效化,农路配套网络化,至2014年底,完成治理面积451.39hm2,其中修筑梯田259.37hm2,人工造林184.21hm2,建设果园7.81hm2,人均纯收入达到4865元.

关键词:杏家沟流域;科技开发;水土保持;治理程度

中图分类号:S157 文献标识码: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8.20.036

1 流域概况

杏家沟流域位于秦州区天水镇北部,区域植被稀疏,是山区干旱半干旱雨养农业区的典型代表.流域内年平均降雨量为605mm,水资源紧缺且难以利用,降水年内分布极不均匀,多集中在6~9 月,占全年降水量的68%.流域总面积5.72km2,有大沟谷16 条,区域内人口密度287 人/km2,多年平均粮食单产为1920kg/km2,人均产粮380kg,粮食产量低且不稳,农业结构单一,经济基础较薄弱.

2 综合治理思路和措施配置

2.1 综合治理思路

多年来,流域内群众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积极开展了以坡改梯为主的水土保持治理工作,至2014 年底,完成治理面积451.39hm2,其中修筑梯田259.37hm2,人工造林184.21hm2,建设果园7.81hm2.近年来由于没有水保项目支持,治理投入资金严重不足,部分坡耕地和荒山荒坡未能得到彻底的治理,导致流域内的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逐年加大,为加强农业基础,改善生态环境,需要对流域进行综合治理,扩大治理规模,提高治理效益,完善防治体系.

2.2 技术手段及治理目标

首先利用1/10000 地图到现场实地校核农田、林地、梁峁、荒坡、沟道、村庄、道路、水系的位置与范围,再利用地形地貌、海拔、土壤类型、土层厚度、林草覆盖率、人口以及各项水保水利工程的投工、投资、效益指标等,制定不同土地的综合治理技术,确定了山腰基本农田,山脚台地经济林果区,梁峁防风林带区,沟道谷坊坝系治理区.

3 综合治理技术措施

水土流失是干旱半干旱山区分布广,危害最大,影响最深远的自然灾害之一,也是生态环境恶化的根源.杏家沟流域水土流失的主要地类是坡耕地、荒坡和沟壑,针对此实行综合治理,综合治理面积411hm2,其中坡改梯132.8hm2,营造水保林54.1hm2,经济林果建设169.22hm2,退耕种草54.8hm2,地埂风景绿化树、行道树4 万余株,修整道路27km,沟道防护工程180 道.

3.1 坡耕地整治工程

杏家沟流域原有梯田109hm2,大多数是20 世纪80 年代以前人工修建的,且分布不均匀,在减缓水土流失方面发挥作用不明显,抗旱和拦蓄径流能力不强,在统一规划下集中调动机械车辆,打破乡、村、户地界,实行统一作业,连片整治,有侧重的对区域内坡耕地进行整治,完成坡改梯面积132.8hm2.另外还在梯田地埂种植紫花苜蓿,红豆草等牧草和侧柏,使区域梯田形成了规模,基本保证了降雨就地入渗,大大减少了田面和地埂的表土流失,有利于农业生产和经济林建设.

杏家沟流域内沟壑纵横,在山脚及沟道交汇处,坡度陡,受到径流冲刷强度大,是水土流失较严重的地区.为此规划整修2~3m 宽的反坡水平台,面积169.22hm2,然后挖宽深各1m的丰产坑,秋季铺草压肥回填,春季统一刨坑定苗,浇水覆膜后交给农户经营,在经济林果品种选择上大力推广和引进名优新品种,形成了杏家沟村以薄皮核桃、枣树为主,王家庄以杏为主的三大品种产业基地.

3.2 梁峁及荒坡治理工程

对流域内的梁峁及荒坡地,按照径流调控理论,采用小鱼鳞坑稀植方法,柱间距定为3m×1.5m,尽量减少破坏原有地貌.春季解冻后,在坡度大于25 度的退耕还林还草地上先种草,到雨季来临时地面已经被覆盖,可显著减少地表蒸发和表土.沟道荒坡栽植刺槐、侧柏54.1hm2.同时林草结合,在林带间种植红豆草等适生牧草,提高植被覆盖率.

3.3 集雨灌溉和沟道治理工程

水是限制山区农业发展的一个主要重要因素,在流域规划中要充分考虑和计算人畜用水、农业用水、林业用水等,依托杏家沟村的人饮工程,在农田、果园及田间道路两侧,合理布设容积30m3 的集雨水窖,同时采取工程和生物措施相结合建设,用刺槐封沟,支毛沟布设谷坊,沟头防护180 道,防止了沟头前进,沟底下切,沟岸扩张,有效地缓解了区域人畜饮水紧张的状况,为农田、果园补灌奠定了良好基础.

4 综合治理的效益

4.1 经过综合治理

流域内植被覆盖率增加了15.78%,生态环境将得到明显的改善,经过治理,完成治理面积达到411hm2,新增措施每年减少径流总量21.97 万m3,多数地表径流就地拦蓄入渗,改善了地表径流状况,增加常流水流量,提高地表径流的利用率.通过兴修梯田,提高了土壤抗旱的能力,增加了土壤的有机质和氮、磷、钾的含量,改善了土壤物理化学性质,促使了土壤生态系统的良性转变.

4.2 经济效益

杏家沟流域平均粮食由治理前的1920kg/hm2,治理后人均纯收入由治理前的4203 元增加到4865 元.

4.3 社会效益

项目区土地利用结构得到优化,提高了环境容量.通过治理,加大了土地利用结构的调整力度,提高了农作物产量,促使区域农业、林业、牧业生产向高效集约化方向发展,加快了脱贫致富的步伐.同时通过合理地调整土地利用结构,改善了当地的生产力水平,促进了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人口环境容量和人口密度达到相对平衡.该项目的实施可为当地提供一定的就业机会,解决就业,同时,项目实施后,可节约一定的劳动力,加大对种植业和其他工副业的投入,可有效提高农民的收入.

作者简介:马晶,本科学历,中级工程师,研究方向:水土保持、水利工程管理.

水土保持论文范文结:

大学硕士与本科水土保持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优秀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关于免费教你怎么写水土保持方面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