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校企合作类毕业论文的格式范文 与职业院校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实例与效果相关学年毕业论文范文

本文是一篇关于校企合作论文范文,可作为相关选题参考,和写作参考文献。

职业院校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实例与效果

职业院校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实例及效果研究

王旭

(蚌埠科技工程学校,安徽

蚌埠

233000)

摘 要:本文以蚌埠科技工程学校(蚌埠技师学院)校办公司实施产教融合生产性实训为例,对职业院校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地分析与研究. 通过校办公司营运中的不断尝试,在推进产教融合操作层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现将具体实施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案进行整理,希望对各职业院校加强校企合,推进产教融合具有启发和指导作用.

关键词:职业教育 产教融合 校企合作 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082(2018)04-0199-02

引言

近年来,我国的职业教育事业在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推动下得到快速发展,体系建设稳步推进,为提高劳动者素质、推动经济发展和促进就业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也要看到,我国的职业教育还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产教融合的体制机制还不健全.全国各地一些学校也进行了相关的研究,从教学形式和内容上进行改革,而真正从操作层面的研究却很少.我校在2013年底成立校办公司,进行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尝试,现已在操作层面获得很多宝贵经验,故以此实例为研究对象, 将其转化为研究成果并以论文形式呈现.

一、研究价值

1.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需要

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紧盯经济发展走向,紧跟行业发展趋势,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抓手,把产业优势转为专业优势,职业教育才能增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应性.这就需要职业学校针对市场需求进行研究与培养,使职业学校的学生学有所用,学有所成.

2.我校教学工作的需要

我校为国家第三批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学校对现有专业教学模式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特别是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已经通过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的探索初步形成新的人才培养模式.

3.服务当地经济的需要

蚌埠是安徽制造业的重镇,近些年着眼于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各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每日剧增.如何能为企业培养新型技能人才,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成为我们不断探索的方向.

4.本课题研究的价值体现在:

对职业院校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进行整体设计,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和评价体系、完善相关规章制度,解决操作层面的相关问题,充分调动师生参与产教融合工作的积极性,实现降低产教融合产品的废品率等,推动我市职业教育新发展.

二、研究内容

1.研究职业院校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目标.目标是灵魂,在产教融合实践中,科学设置目标,适时调整目标,和谐完成目标,才可能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而现实在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中往往存在目标不明确, 各环节的处理目的性不强,教学的随意性比较大等问题.所以研究职业院校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目标对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有重要作用.

2.研究职业院校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实施过程.研究实施中如何有效的处理各环节,尤其是有层次的处理重难点,让教师和学生积极参与,避免重视结果忽视实施的过程.

3.研究职业院校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教学方法.教学中避免出现教学方法盲目崇尚标新立异.通过对教学方法的研究,建立了一个有效的职业学习环境与途径、将学校的纯消耗性实训转变为生产性实训、为课程定位与企业需求挂钩搭建了平台,为提升教师工作能力创造了重要途径等.

4.研究职业院校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体制与机制建设.职业院校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最大的障碍就是目前没有一个完善的体制与机制,通过研究全国各职业院校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实例,分

析得出如何建立日常运行管理机制、建立校企合作平台和建立完善的资金管理机制等内容,从而确保预设目标的实现.

三、研究方法

本着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原则,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案例法.通过深入细致地对我校校办公司的产教融合案例进行分析,从而获得第一手资料.

2.文献法.通过查阅有关文献资料,借鉴相关理论和实施方案,力争在操作层面上有所突破和创新.

3.实验分析法.在人工控制情况下,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研究对象的变化和结果.对职业院校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4.拓展思维法.在得出相关结论和方法后,并不仅仅局限于此,通过质疑问题,勤加思考,拓展延伸,全面总结研究成果,分析得失,为后来的研究者提供帮助和思路.

四、研究成果

从2016年6月起,我们组成课题组,对职业院校推进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进行研究.就产教融合生产性实训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一定的解决方案.

1.工作过程

1.1合作企业选择

校办公司从提高学生对工作岗位的适应能力和就业能力方面考虑, 先后与安瑞科压缩机有限公司、蚌埠凯盛工程技术有限公司、金威滤清器有限公司、晶菱机床有限公司等二十余家大中型企业进行产教融合洽谈,陆续与十余家规模企业建立合作关系,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特定的实践技能培训,使人才培养更具有岗位针对性.

1.2加工零件选择

1.2.1从加工种类角度来说,普通加工或者部分数控加工的产品比较适合.普通加工设备较适应于对加工精度要求不高的场合.相关专业的学生由于加工知识和经验的不足,在生产过程中产品合格率较低,易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因此,普通加工或部分数控加工较适合生产性实训的需求.

1.2.2从生产精度角度来说,中等加工精度较为适合.由于学生工作经验的不足,产品的精度难以得到有效的控制,而推进产教融合生产性实训就必须完成一定量的生产任务,因此,要求生产精度不能太高,中等加工精度较适合学生的实习要求.

1.3零件批量选择

由于学生较为缺乏生产性实践经验,初时较易产生不良产品,造成废品率偏高.当生产一定量的产品后,有一定的经验,废品率就会明显降低.因此生产性实训可选择成批生产和大量生产.这既能保证校办公司的生产订单,也能确保学生的实训效果.

1.4教学模式选择

主要采用有师徒结对、学做合一的教学模式.

1.4.1师徒结对

一是分组.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分组前应该做一些调查,联系班主任和任课教师一起研究,将基础较薄弱,动手勤快,不愿意动手的学生,进行适当的区分.科学分组,这是上好实训课的前提.

一般情况下一个班分好组后,只有上实训课都按这个分组便于管理.

二是确定师傅.师傅由校中厂技术人员担任主要教学任务、签订订单企业安排技术人员担任部分教学任务.双方根据生产性零件的特点共同协商制定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

三是师徒结对.采用一个师傅带一个小组成员为一个单位进行结对,师傅带动徒弟在规定时间内保质保量完成订单要求任务.

1.4.2学做合一

一是师傅重点讲解.师傅通过对生产性零件的加工分析,共同制定加工工艺卡,重点讲解其中要点和注意事项.

二是师傅示范.师傅现场示范零件加工过程,涉及安全操作问题师傅需反复强调,并重点强调加工零件的操作重点及要点.并通过实际操作经验,以自身工作经验为主要传授内容.

三是师徒共同完成工作.师傅和徒弟在共同工作的过程中,观察模仿师傅的行为方式、尝试体会师傅的思维过程,然后自己亲自操作、反复试验、不断思考,由浅入深式的逐步建立对工作方法和技能诀窍的认知,直至掌握并熟练运用全套操作工艺.可以认为,徒弟的个体学习方式有:“做中学”、“学中做”、“从经验中学习”和“反思学习”.师傅会给徒弟提供观察模仿的机会,通过演示、说明、讲解,让徒弟理解其经验技能的原理及诀窍,并在徒弟独立操作的过程中给予指导和纠正.

1.5考核评价

考核评价是整个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我们的教学过程是项目任务化,任务步骤化的过程,为了节省考核时间,加强考核效果,我们是分项目进行考核,每个项目完成后就进行一次考核.虽然费时,但考核过程也是学生学习过程,每个项目的考核都是根据学生的训练情况而定.比如某些项目相对简单,学生在规定时间内提前掌握了,那我们可提前考核.难的项目,可适当延长训练时间.或者是看到大部分同学训练不积极时,可随时宣布考核.实践证明,其实大部分同学都是在考核中掌握任务要求的.这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我们的做法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1.5.1考评员的选定

考评员的选定,其不一定是师傅,只要学生愿意参与,能达到基本的操作要求,通过竞选班上的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考评员.考评员主要由教师决定产生,教师主要在如下几个方面考虑,首先,学生平时的表现是否合格.其次,学生是否诚实不能有考试的记录.再是,学生是否尊重教师包括其他任课老师.最后,学生对任务的操作是否达标.这里我们重点对后进生进行了关注,可将其选为考评员,后进生一般自尊心强,适当引导,其考核过程是很认真负责.

1.5.2制定考核标准

考评员依据任务书,在工作准备,操作过程,产品精度、7S工作等方面,制定得分和扣分标准,教师在此过程需要把握标准的合理度,重点突出教学重、难点,紧扣教学大纲.

1.5.3确定考核方式

考核方式主要由考核时间和考核方式两方面,考核时间就是每个项目任务完成的总时间,其实项目任务的完成,只要学生稍作努力还是很容易的,这就是很多学生实训过程中不愿动手的主要原因,如果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学生还是要付出一定的努力才能完成的,所以时间作为考核要求.这样,整个考核过程中可以促进学生自我提高,对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很有效.考核形式可以有多样,重视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整体状态来定,如个别考核,组间抽签,组间总分等.

2.成果成效

2.1建立了一个生产性的实训环境

学校通过政府支持、行业企业赞助以及学校自筹,先后投入300余万元经费为学生创造生产性的实训环境,将原有实训教室直接转变为校办工厂(公司),使教学过程和生产过程得到充分融合,实现学生与企业的零距离对接.

2.2将学校的纯消耗性实训转变为生产性实训

公司成立以来,先后与数十家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为我校“产教融合”教学新模式的探索搭好了舞台.校办公司则充分利用教学资源,把教室放在车间,将教师变成师傅,宽敞的实训车间内随处可见师生们忙

碌的身影.教师与企业师傅采用生产性实训课题指导学生实训,不仅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同时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创新能力.毕业生就业率年年攀升,学生在老师与师傅指导下校办公司实现产值达每年70余万元.已从原来纯消耗性实训逐步转到生产性实训.

2.3按企业需求开发课程

校办公司实施过程中,要求学校专业课程的内容为企业的产品服务,突显“产教融合”的国家方略,确立了校企共同开发课程以迎合企业产品对技能的需求,为校办公司推进产教融合服务.三年内,校企合作共开发3门校本教材.

2.4为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水平创造了重要途径

产教融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为学生工读结合、勤工俭学创造条件.我校将企业产品融入实训课题之中,为学生提供了必要的实习条件和难得的锻炼机会.不仅如此,让学生参与生产,取得部分报酬,这也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生产性实训中,学生在老师和师傅的带领、指导下,将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相结合,从而加深对技能的理解,增强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同学们的技术水平得到大幅提高.近三年来,我校在全省、全国技能大赛中均获得优异成绩,取得全国二等奖2人次、全国三等奖8人次、全省一等奖12人次、全省二等奖21人次、全省三等奖26人次,教学水平显著提高.

五、体会与思考

1.企业的积极参与是基础

企业的发展的目标是创造利润,在与学校进行合作的时候他们会很多时候以企业自身的利润和效益作为第一因素来加以考虑.一是不愿意 投入;二是技能专家因生产任务的关系,参与教学任务难以得到保障; 三是技能专家参与教学的费用如何确定和支付.因此在一些涉及利益的 问题上,造成学校和企业很难达成共识.学校为了推进产教融合工作, 首先成立校办公司,学校投资设备和场地,并提供水电优惠的政策;其次通过增加招聘技能专家来解决供需矛盾;最后由校办公司对参与教学 的技能专家进行适当补助,确保其参与教学的积极性.

2.教师的积极参与是关键

学校实训教师中大多还存着重理论和课堂教学的意识.个别老师因参与生产性实训管理难度大、危险系数高、生产任务紧,报酬偏低等原因对其具有一定的抵触情绪.针对这一情况,一方面学校采用师徒结对方式将学生进行分组,降低每位教师管理学生的数目,从而降低管理难度,提高安全生产系数;另一方面,学校制定了相关激励政策,如给参与生产性实训的教师相应补助、将教师参与生产性实训、服务企业等情况纳入教师学期和年终考核等,由此提高广大教师参与生产性实训的积极性.

3.保障产品质量是最终目标

在生产性实训过程中,合理设置生产性实训课题是学生提高技能水平的重要环节.刚刚进入实习阶段的学生很难兼顾教学安排和企业生产两方面的要求.为此,数控专业学生在实训教学的前四周不安排生产性实训,等其熟悉机床,掌握基本操作技能后再安排生产性实训.生产性实训课题按由易到难进行设置,确保学生能加工出符合生产技术要求的零件.学生不仅通过保障产品质量得到锻炼,同时还能获得部分收益, 大大提高了学生参与生产性实训的兴趣,从而将推进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落到实处.

如何推进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更加适应区域经济和产业结构的发展,是一个有待职业学校不断探索的课题.尽管我校在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建设方面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还有一些问题尚待不断探索与完善.

参考文献

[1]陈选民. 高职院校依托工业园区建设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成效、问题与对策——以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科技创新导报. 2010-09-01

[2]周欢伟.高职教育机械类专业生产性实训基地的业务探索.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0-01-01

[3]翟红兵.交通类职业院校推进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研究.辽宁高职学报. 2016-04-20

[4]陶红霞.关于中等职业教育产教结合的研究. 天津大学. 2006-06-01

校企合作论文范文结:

关于本文可作为相关专业校企合作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校企合作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

1、家校合作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