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实践论文范文资料 跟例谈朗读在语文教学实践中的实施策略方面毕业论文的格式范文

本论文为您写教学实践毕业论文范文和职称论文提供相关论文参考文献,可免费下载。

例谈朗读在语文教学实践中的实施策略

朗读是语文教学的常用手段,也是语文课堂的必备要素.学生以朗读的方式感悟文本,以朗读的方式品析语言,以朗读的方式体悟情感,这些既是语文课堂应该呈现的教学常态,又是教育工作者应该致力于探索和研究的课题.《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强调语文课程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其实现的课堂基础是对课内文本的理解.而要强化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必须增强语文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其中,朗读应该是语文课堂的主要手段并且是贯穿始终的操作主线.

一、朗读的个案分析

朗读在语文教学的具体操作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一是重分析轻朗读;另一种是重讨论轻朗读;还有一种是重表达轻朗读.文本解读、课堂讨论、踊跃表达都是语文课堂的有效教学手段,但是如果用朗读的方式将多种课堂形式和多种情感体验串联起来,就能够呈现课堂的整体性和流畅性.

片段:

师:我常常带领国内外参观者站在树下指着嬉戏的鸟儿们,说:

生:瞧,这是我们的一景!(齐读)

师:想想,当我说这句话时,会是怎样的心情?

生:骄傲.

师:我站在树下指着嬉戏的鸟儿们,骄傲地说:

生:瞧,这是我们的一景!(齐读)

——《都市精灵》

在这一片段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第一遍齐读时,学生的感觉可能是模糊的,至少是没有仔细琢磨过其中的情感.在教师的提示下,学生的理解有所深入,开始揣摩文中的“我”在说这句话时的心情.这种情况下的再次朗读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而且用声音诠释了文字本身的内涵.

二、朗读的目标指向

通过教师引导下的朗读,学生不仅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而且读出了文字所蕴含的感情.由此可见,在教学实践中,朗读的操作应该着重考虑以下的目标指向:

首先是读出文本之意.对于文本内容的理解,我们一般采用概括和分析的方式,分别从总体和细节深入文本,但朗读在其中的角色却被弱化.教师在实践中应以速读和细读的方式使学生不仅形成对文本的整体印象,而且学生逐步深入文本细节,使学生从不同的层次理解文本之意.

其次是读出心中之情.“一切景语皆情语”,将语言所蕴含的情感以朗读的形式表达出来.这种情感的表达意境不需要再去分析,而是自然而然地感同身受,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对文本内容的理解.

最后是读出现实之感.学生对文本产生的现实感是在文本内容理解基础上的拓展,是由文本向生活的迁移.学生在朗读中将自己的独特感受渗入其中,要么将课内知识拉到身边的日常生活,要么将自己投入文本之中,将学生和知识都置于生活的背景下.读着读着,学生也就将知识完全内化了.

三、朗读的实施策略

那么如何将朗读作为课堂教学的主线呢?在课堂教学中有哪些具体可行的操作策略呢?基于以上的案例分析和对朗读特点的把握,结合一线教学经验,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实施语文教学中的朗读策略.

首先,朗读应与文本内容贴合.

朗读是一种课堂活动形式,这一形式的载体是文本内容.在实际操作中,朗读不仅是指将课文内容生动地朗读出来,而且应该在朗读中体现出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对文本情感的感悟,要“设身处地,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叶圣陶).朗读的不同效果体现的是学生的不同理解层次.

片段:

师:你能模仿她的语气和语调,向我介绍她家的“北海”吗?

生:你相信吗……

师:大家觉得她模仿的怎么样?

生:应该读出一点自豪之情,有些词应该重一点.

师:那你能不能结合自己的理解也试着模仿她向我介绍她家的“北海”?

生:……

——《枣核》

在这一片段中,分析人物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是从读者角度的外在分析,而模仿人物的语气则是进入角色的内在体悟.学生模仿文中人物的语气,揣摩人物的情感,然后以朗读的方式将这种理解呈现出来的过程就是学生逐步深入文本的过程.学生的揣摩和模仿的过程是针对文本的分析,是指向文本内部的,而学生的模仿和扮演则是将自己的理解外化的过程,这种由内而外的转化实际上就是学生对文本进一步解读的过程,是对人物形象的分析过程,自然也就是学生的发展过程.

在分析文本的过程中配以朗读,在朗读中发现学生的理解,这才实现了朗读与文本内容的有效结合.这样才能达到叶圣陶先生所说的境界,即“吟诵就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吟诵的时候,对于讨究所得的不仅理智地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法化而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学习语文学科,必须达到这种境界,才会终身受用不尽”.

其次,朗读应与多种学习方式结合.

当下语文课堂的学习方式正在趋于多样性.多样性的活动不仅能够丰富课堂内容,而且凸显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在学习方法上,朗读应注重听说读写的有效结合,单独强调任何一种方式都有失偏颇;在活动形式上,朗读应注重与思考、讨论、展示等课堂活动方式相结合.课程标准提倡要“注重听说读写之间的有机联系,加强教学内容的整合,统筹安排教学活动,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如果以朗读来串联课堂上的教学活动,并与多种方式有效地结合在一起,它的作用才能最大化.

再次,朗读应与课堂情形融合.

任何完美的预设都是单方面的教学行为,必须与学生的学习状态有机结合,才能有所生成,所以,当下的语文课堂应该逐渐加强对学情的关注.以朗读的方式带领学生进入情境,学生就会最大程度上感同身受;以朗读的方式触发学生的切身体验,有利于学生理解上的深入;以朗读的方式扮演文中的角色,学生置身其中,也就实现了读者和文本的有机结合.

语文课堂应该是一种不能够完全预设的流动状态.在流动过程中,教师针对相应的课堂情形将学生与文本紧紧地结合在一起,学生的理解程度逐渐深入,学生的学习能力也就有所发展.

最后,朗读应与学生发展相契合.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这一核心理念也明确了朗读在课堂操作中的效用指向.朗读是学生发展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学生朗读方式的多样和朗读水平的提高可以视为能够量化的显性的标准.但更为重要的是,朗读还会成为学生成长的一种无法量化的隐性力量,即学生将文字转化为声音,再通过声音拉近自己与文本的心理距离,并在这一转化过程中生发出自己的独特体验,从而实现人与文的合二为一.

“出其书,乃复有置之而不暇读者,又有默而视之不暇朗读者,又有始朗读而中有失字坏句不见本义者.”(李商隐《与陶进士书》)可见,只有在注重朗读的重要作用的同时,研究其在课堂中的有效操作方法,才能使其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学习应注重听说读写的相互联系,注重语文与生活的结合,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而朗读作为基础的教学手段,其对整个课堂所起到的作用值得每一位教师关注和研究. ■

教学实践论文范文结:

适合教学实践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相关本科毕业论文,相关教学实践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1、关于英语教学的论文

2、科学教学论文

3、教育教学论坛杂志

4、外语教学期刊

5、教学论文范文

6、教育教学论坛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