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翻译方面本科论文范文 跟MTI本地化翻译课程体系建构相关本科论文范文

本论文是一篇免费优秀的关于翻译论文范文资料,可用于相关论文写作参考。

MTI本地化翻译课程体系建构

摘 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跨国公司投资的扩大对翻译服务形成强大的推动力,特别是本地化的行业对于具备专业翻译技能,能够熟练运用翻译工具的翻译专业化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因此,国内各高校为了顺应时代的潮流和翻译市场的需求,设立了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旨在培养适应经济全球化及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的高层次职业翻译人才.本文主要从MTI 本地化翻译的课程理念、课程内容、课程教学模式建构MTI 本地化翻译课程体系,以期为实现MTI 培养目标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MTI;课程体系;本地化翻译;课程教学;翻译人才

作者简介:赵芹,硕士,合肥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翻译理论与实践;吴平平,硕士,合肥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翻译理论与实践、跨文化交际.(安徽合肥230009)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7年合肥工业大学研究生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编号:2017YJG18) 的研究成果.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8)29-0014-03

根据《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的要求,MTI专业的目标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能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及提高国家国际竞争力的需要,适应国家经济、文化、社会建设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专业性口笔译人才”[1].在传统的翻译课程中,教师大多是外语专业毕业,缺乏语言服务行业的实际锻炼,在课程内容的讲授上多是以教授翻译理论为主.而现代翻译技术教学应该以行业为导向,设立一系列新兴的课程体系,为人才的培养构建课程基础,有目的、有计划地改革和实施课程体系,以满足社会对翻译人才的培养要求,提高学生的专业示范能力和综合才能.我国目前MTI的培养机制还处于摸索期,现行的教育模式尚不成熟,因此积极探索MTI本地化翻译课程体系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学术价值.

一、MTI本地化翻译的课程理念

1.目标导向型理念.各高校在实施本地化翻译的课程中,必须充分考虑到学生能力的培养,结合学校办学的宗旨和特色,因时、因地制宜地进行本地化翻译课程的设计,并结合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优化,将各门学科间的知识融会贯通.现阶段本地化行业主要集中于应用信息技术和现代项目管理技术,MTI 本地化翻译应与之相匹配,涵盖本地化文本翻译、本地化工程和本地化项目管理等,这样才能促进语言翻译业的自动化和体系化水平,同时也代表着未来语言服务行业的专业化方向.MTI本地化翻译的目标导向型课程理念,不仅仅注重培养学生双语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还注重培养学生运用多种计算机辅助翻译软件、本地化软件及项目管理工具的能力.2.综合导向型理念.随着翻译行业的分工越来越细致,本地化将势必成为翻译教学发展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专业化和职业化是MTI区别于传统学术型翻译专业的基本特征.MTI基于专业化且更追求职业化,其职业化特征主要体现在“能满足社会各行业实际翻译之需、瞄准就业目标进行训练”等几个方面[1].笔者认为,将综合型的本地化课程融入MTI课程体系是实现MTI培养目标的必然要求,随着IT技术的推广,新兴的网络翻译模式已从不同角度延伸到今天的翻译产业中,这样的翻译模式往往是语言服务和翻译技术服务的集合,因此本地化翻译的应用对译者综合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

二、MTI本地化翻译的课程内容

根据当前国内本地化市场发展以及对本地化翻译人才的大量需求,笔者认为MTI本地化翻译的课程内容应包含以下三个方面:翻译技能与信息技术课程、项目管理课程、工程实践课程.针对本地化项目综合性和跨学科的社会需求,开设这些课程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本地化翻译能力,有利于提升学生掌握计算机辅助翻译的现代化信息技术的能力,有利于增强学生本地化项目的分析、计划和实践的综合管理能力,从而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1.翻译技能与信息技术课程.翻译技能与信息技术课程重点主要是培养学生扎实的翻译知识,熟练运用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对各种本地化对象(文档手册、联机帮助、软件用户界面、网站等) 进行翻译和编辑的能力.实际教学中,应加强翻译知识和理论引导,以利于掌握本地化翻译的特点和要求,同时结合计算机技术应用课程,以本地化的处理对象为例,仔细分析每种对象的内容特征和翻译要求,加强学生网络和软件的操作技能,并逐步培养本地化翻译的技巧和能力.本地化翻译与技术应用课程的设置让学生在习得翻译技能的同时,还习得了计算机辅助翻译软件及选择方法,最重要的在于指导学生建立自设的本地化翻译的记忆储存数据库,形成项目术语语料,并结合本地化项目的翻译形式和风格细化翻译方法和途径.

2.项目管理课程.项目管理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了解本地化项目的特征,熟悉运用专业知识管理本地化项目的技能.传统的翻译课程经常出现照本宣科和枯燥说教,学生没有实际操作的机会,只为书不为实,缺乏对本地化项目的感性认知,更加缺乏对实际项目管理的经验.本地化项目管理课程的实际教学中,应结合真实案例,根据项目管理的步骤、阶段和重大要素,梳理相关的管理学知识点,其内容应涵盖项目需求分析、项目预算与报价、项目计划与进度、项目招标与投标、项目实施过程的翻译和编辑流程、语言质量管理、进度管理、财务管理、项目沟通与交流、供应商和客户管理、项目结尾与总结等内容.

3.工程实践课程.工程实践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综合使用多种计算机辅助软件和工具对本地化的对象进行专业化的数据分析、网络格式的转变以及本地化翻译产出品的质量检查和修正.要想完全习得和掌握这些知识,应以工程实践课程为基础,结合实际案例,引导学生理解本地化工程的定义以及本地化工程在整个项目中起到的作用,帮助学生了解本地化的流程,以信息技术为支撑,实现线上和线下的链接,并且借助多种计算机辅助软件和工具的组合运用,以期达到本地化翻译的最佳效果.

三、MTI本地化翻译的课程模式

由于本地化翻译产业的延伸以及本地化市场的潜在商机,MTI本地化翻译教学模式建构已成为MTI职业化人才培养的必然需求[2].本地化翻译课程设置宗旨应该以帮助学生全面构建现代信息技术能力基础,引导学生系统掌握本地化翻译的行业规则和运行标准,提升学生的项目管理能力和工程实践水平.因此,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专业化.MTI本地化翻译实践能力的学习主体是学生,主要来源分别是教师教学、学生自我训练和实践活动.在MTI本地化翻译的课程教学中,涉及本地化项目的专业知识,应通过有目的地选修课程、邀请著名的专家学者讲课及讲座来获得.在实际教学中,应增加本地化翻译的案例研究,指导学生阅读和查阅专业文献资料,并加强和就业方向的本地化公司联系,在实际项目中夯实理论知识,学练结合,知行合一,有目的、有计划地逐步培养学生的专业化素养[3].

2.技术化.本地化产业呈现出信息化、专业化和全球化的特点,其中技术化创新是本地化的核心.为了帮助学生适应翻译市场的要求,提高学生的实际翻译能力,成为MTI本地化翻译的复合人才,课程设置中应增加技术课程的开设,并且不断扩大课程资源.同时,应结合本地化公司的实际需求设计实训项目,以任务模式推动情景探究和项目实操.教师也应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指导实践操作,设计不同的角色互换和组合,在实战操练中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全方位提升学生本地化翻译的职业技能.

3.标准化.本地化翻译课程的考核机制应统一标准,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的联合要求,在学期间学生应该通过翻译专业资格考试和本地化人才能力测评等执业资质考评,同时加强软件本地化的培训和测试,以检验课程设置和教学效果.此外,应根据考核反馈的结果在教学实践中不断优化课程设置、课时分配和教材选择等,从而逐步建立科学的教学模式和课程设置.

4.多平台合作.MTI本地化翻译课程的多平台合作主要是指学校和企业之间、学校和学校之间的合作.针对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明显不足的情况,高校应考虑到在企业建立第二课堂,以弥补课堂教学不能涵盖的实践操作,从而构建更完整的MTI教学链条[4].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可以定期选派教师到企业参与培训,同时企业也可以利用高校的人才优势,根据企业的特点,在高校内施行订单式培养,真正实现产学研的紧密合作,从而使校企之间的双向合作成为改善翻译人才培养和市场脱节的最直接途径.在校与校之间的合作方面,应积极走出去,与世界知名的高级翻译学校进行合作以学习经验,推动国内与本地化翻译快速发展.

综上所述,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以及中国和世界更深入的沟通交流,可以预见本地化行业在国内将会有更加强劲的发展,而与此相对应的,社会和企业对职业化、高层次的翻译人才的需求也会进一步提升,这就要求我国高校在MTI翻译专业人才的培养上积极探索,更新教育理念,优化教学内容,完善课程模式,建立更加科学的MTI本地化翻译课程体系,从而为本地化行业的发展输送更多优秀的翻译人才.

翻译论文范文结:

关于本文可作为相关专业翻译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翻译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

1、论文文献翻译

2、毕业论文翻译

3、外文文献与翻译

4、毕业设计英文翻译

5、翻译理论和实践论文

6、英语翻译专业论文选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