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游戏相关专科毕业论文范文 与游戏和成长有关论文怎么撰写

本论文是一篇免费优秀的关于游戏论文范文资料,可用于相关论文写作参考。

游戏和成长

王琼宇

游戏在中文中可以作名词,相当于英文中的game;也可以作动词,相当于play.我们讨论的游戏其实是play,指的是一种游戏的状态和游戏的体验.可以通过game来达到play的状态,但同时,game并不是必不可少的,它只是一种形式,还可以通过其他很多方式去享受play的过程.另外,我们其实是把游戏的概念更加广义化了,它不仅仅是指玩,而是指所有和玩一样身心灵合一的愉悦状态.

一、游戏的力量

(一)游戏,让你成为你自己,做健康、快乐、完整的人

我认为,往小了说,游戏就是做自己喜欢的事,能够让自己快乐;往大了说,游戏就是做自己,抛开外界的评价,不在意输赢,不去和比人比,只一心做真实的自己.

我想起一则寓言故事.一个人发现家门口坐了三个人,分别是财富、成功和健康.他请他们进屋,但他们说他们不能一起进屋,他只能邀请一个人.最后他邀请了健康,但另外两人也跟着进去了.他很惊讶.财富和成功说:“健康到哪我们就到哪.”我想把这则寓言改写一下,主角变成游戏,游戏到哪,健康、快乐也到哪,也许还有财富和成功.

游戏,让你成为你自己,让你成为健康、快乐、完整的人.

1.人本主义的视角

从人本主义的视角来看,游戏体验就是一种高峰体验;游戏的当下就是自我实现的时刻,懂得游戏的人是健康、快乐、完整的人.

健康,包括三方面——生理、心理和社会.自我实现作为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中的最高需要,建立在其他四种需要之上.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得到满足,个体的身体是健康的;归属和爱的需要得到满足,个体会拥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和人际关系;在此基础上,自尊的需要得到满足,个体的心理健康.

高峰体验能带给人发自内心的快乐,需要说明的是,高峰体验不等于成就感.成就感更多的是一种虚荣,是外界带给你的.另外,自我实现也不等同于世俗眼中所谓的成功.

只有当其他所有的需要得到满足的时候,你才能去追求自我实现;也只有当你自我实现的时候,你才是一个完整的人.像席勒说的:“只有当人充分是人的时候,他才游戏;只有当人游戏的时候,他才完全是人.”

《月亮和六便士》的主人公思特里克兰德,原本在证券交易所工作,事业有成,家庭幸福,是典型的成功人士.但是,他在四十岁的时候,毫无征兆地抛下妻子和孩子,只留下一封很简短的信,甚至没说明原因,去了巴黎.所有人都以为他一定是有了外遇,去巴黎花天酒地去了.但事实是,他的经济情况非常窘迫,住在一家破旧的旅馆里.他去巴黎,只是为了画画.他小的时候很想做个画家,可他父亲叫他去做生意.一年之前,他开始在夜校上课,学习画画.他觉得没有办法控制自己,那股力量太过强大,他说:“我必须画画.我由不了我自己.一个人要是跌进水里,他游泳游得好不好是无关紧要的,反正他得挣扎出去,不然就得淹死.”

这种状态就像马斯洛所说的那样:“一位作曲家必须作曲,一位画家必须绘画,一位诗人必须写诗,否则他始终不得宁静.一个人能够成为什么,他就必须成为什么,他必须忠实于他自己的本性.”

当每个人都在追逐名利、追求“六便士”的时候,思特里克兰德却选择追寻自己心中的“月亮”.画画对他而言不是工作,而是游戏.他画画不是为了成名,他一点也不在乎别人对他的看法.他画画也不是为了赚钱,他甚至不想卖他的画.如果没钱了,就去打点零工,赚到够吃、够买画笔的钱之后,又全身心地投入到绘画中.在奋力创造自己心灵所见到的景象时,他把周围的一切都忘记了.

2.精神分析的视角

从精神分析的人格结构来看.我觉得游戏时,人的本我、自我和超我达到了和谐统一的状态,这时,三者之间没有冲突,是一个整体,人也就更健康、更快乐.

我想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儿童容易进入游戏状态而成人却很难.因为儿童的超我还不够强大,本我、自我、超我三者的力量势均力敌,但很多成人常处于失调状态,本我、自我和超我相互冲突,往往是超我过于强大,压抑追求快乐的本我,自我被夹在中间,很焦虑,即使在玩,也不够尽兴.孩子玩起来是很疯的,什么都不考虑,一门心思专注于玩.但大人就不一样了,怕耽误工作,怕弄脏衣服,怕受伤……这也怕那也怕,还怎么可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游戏当中呢.

记得1968年奥运会的马拉松比赛,当颁奖仪式已经结束,大家都纷纷离开的时候,却发现有名选手还在跑,他是阿赫瓦里.他在跑出不到19公里后因碰撞而摔倒,膝盖受伤,肩部脱臼,但他没有因此退出比赛.一名记者问他为什么还要拼命跑下去.他的回答是:“我的祖国把我从7000英里外送到这里,不是让我开始比赛,而是要我完成比赛.”

这是一个曾无数次被人传颂的励志故事,我也曾经感动于阿赫瓦里那执着的精神.可如今,当我再次看这个故事的时候,我却有了一种不一样的感受.我觉得他的坚持并不是因为他热爱马拉松,而是为了国家,为了责任;跑步时的他,是工作的状态,不是游戏的状态.

3.脑科学的视角

春山茂雄认为,人得病,70%-90%都是由于精神紧张引起的.而在游戏时,我们全身心投入,身心灵合一,全脑协调运作,处于α波的状态.这时,人脑能够分泌脑内,会带给人快乐,还能提高人体的免疫力,从而防御疾病,维持身体健康,让人成为健康、快乐、完整的人.

4.禅宗的视角

禅作为东方的智慧,和以上三种观点其实都是相通的.

禅定很静,但是游戏和它的本质是一样的——都是高度专注于一样事物.这种专注的状态就是人本主义所说的高峰体验,这时自我、本我、超我三者和谐统一的状态,人脑处于α波的状态.

(二)游戏,发挥潜能,超越自己

游戏除了能让人更健康、更快乐、身心更和谐统一之外,还可以发挥人的潜能.如果说游戏的基本作用是让人成为自己的话,那游戏更厉害的力量就是让人超越自己.

从精神分析的视角来看,游戏时人处于一种深度放松而又高度专注的状态,这是人最好的状态,这种状态通往无意识.

无意识包括个人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个人无意识中虽然有弗洛伊德所说的一些被压抑的、肮脏的东西,但同时也潜藏了巨大的能量.地震中的人能够推开巨石,为了救自己的孩子,父亲能够抬起卡车,母爱等于0.018秒……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为什么在通常情况下做不到的事,在紧急关头却能完成?我想是因为,平常我们的意识总是占主导,而无意识却被关了起来.但意识毕竟只是冰山一角,真正有着无穷力量的是我们的无意识.所以,在紧急关头,当意识被吓住、暂停思考的时候,无意识就攻破守卫,冲了出来,发挥出它的力量.其实,除了紧急关头,在游戏中,意识处于放松的状态,会疏忽对无意识的看守,这时,无意识也能够出来.而集体无意识当中更是积累了无数人类祖先的智慧.或许这就是为什么人们在游戏时充满了创造力和想象力,能够突发奇想、灵光乍现、文思泉涌的原因.

同时,也能从脑科学的角度得到印证.游戏时人脑处于α波的状态,而α波是连接意识和无意识的桥梁,能够提高神经细胞传递的速率和效率,能够促进灵感产生、加速信息收集、增强记忆力,是促进学习与思考的最佳脑波.当大脑充满α波时,人的意识活动明显受到抑制,无法进行逻辑思维和推理活动.此时,大脑凭直觉、灵感、想象等接收和传递信息.

另外,人本主义的观点认为,自我实现就是实现人的潜能,高峰体验是实现潜能的时刻,通过实现潜能,达到人性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

在东方的智慧里,则是能够吸天地之灵气,汲日月之精华,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二、游戏境界

(一)二分法

游戏的境界,最简单的分法我认为可以分成两种,第一种境界下的游戏,看重的是结果,第二种境界下的游戏,则是享受过程.前者是带有目的的,是功利的,看重输赢,追求成功;而后者并不在意结果,自我实现是顺其自然、水到渠成的.真正的喜欢应该是享受它的过程,而不在意它的结果,目的性太强、只有好的结果才能带给你快乐和满足,那就不是真的喜欢.

比如旅游,大多数人都是走马观花,到一个地方,拼命拍一些照,目的只是为了发朋友圈或者微博,晒一晒自己到了哪儿、吃了什么.他们根本就不是真的喜欢旅游,他们在旅游中也一定没有到达游戏的状态,没有达到游戏的第二种境界.

再比如鲁迅先生在《读书杂谈》中写到的,读书至少有两种:一种是职业的读书,一种是嗜好的读书.职业的读书,看重的是结果,是为了应试,为了奖学金等等,是一种工作的状态.而嗜好的读书,享受的是过程,读书的过程就是游戏的过程.当然也可以增加知识,但这些不是他们的目的,也就达到了游戏的第二种境界.嗜好的读书“如同游公园似的,随随便便去,因为随随便便,所以不吃力,因为不吃力,所以会觉得有趣.如果一本书拿到手,就满心想道,‘我在读书了!’‘我在用功了!’那就容易疲劳,因而减掉兴味,或者变成苦事了.”也就是在游戏的第一种境界.

爱打牌也分两种,一种是意在赢钱的博徒,“这在博徒之中,也算是下品”,他们打牌还只停留在工作的状态、游戏的第一种境界;另一种是享受打牌的过程,享受一张张牌组合到一起的变化无穷,他们打牌的目的并不在于赢钱,而在有趣,那才是游戏的状态,才达到了游戏的第二种境界.

另外我还有一种分法.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到过三种境界,我借用它拿来形容游戏境界,把其中第一和第二境界合并之后,将游戏分成两种境界.可能会有些牵强附会,但姑且当做是一种新解吧.

第一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这种境界其实还未进入游戏,这种状态下的人,总是在辛苦地工作,不断地攀登,努力要达到新的目标.他们相信“业精于勤荒于嬉”,不允许自己游戏.也许偶尔停下脚步,静下心来,会感觉很迷茫,不知道这么些年忙忙碌碌究竟是为了什么,会有“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的悲哀.

第二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种状态是玩物丧志,沉迷于游戏,难以自拔,其实还是可以归为第一境界,第一境界的人是不游戏,而这种境界的人是把游戏当工作,本质其实是一样的,都是不会游戏.就像我在第一部分中写到的,真正会游戏的人应该是健康的,而不是憔悴的.

第三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是一种无心插柳柳成荫的境界.过分看重结果,追求成功,一直寻寻觅觅,很辛苦.但其实,只要消除杂念,全身心地投入于游戏,你就能达到自我实现的状态.

(二)四分法

宋代的禅宗大师青原行思提过参禅的三重境界:参禅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禅有悟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禅中彻悟,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我在最前面给它加上一重境界:看山是山,看水也是山.这种境界下的人不会游戏,只会工作,把游戏也当成工作.在游戏中过分得看重规则,看重输赢,不会玩,也玩不起来.

第二重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也就是说把工作和游戏分开,工作时就好好工作,游戏时就好好游戏,把游戏作为紧张工作后的放松和宣泄.

第三重境界: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这时,工作不再是单纯意义上的工作,游戏也不再是单纯意义上的游戏了,工作可以是游戏,游戏也可以是工作,二者合二为一,和谐统一.

第四重境界: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这是一种洞察世事后的反璞归真,对自己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知道自己追求的是什么,要放弃的是什么.这时,山还是山,水还是水,只是这山这水,看在眼里,已有另一种内涵在内了.

要说提升游戏境界的通关秘籍,也许很简单,我觉得就是要更多的向内看,去觉察自己的内心,去发现真实的自己,做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而不是一味地追求外在的评价和荣誉.另外,超我不要过分强大,不要总是压抑自己.不要总是那么纠结,不要总是有太过的顾虑.不要总是高度紧张,要学会放松.不要老是在做加法,适当的也要给自己的人生做一做减法.

游戏论文范文结:

关于游戏方面的论文题目、论文提纲、游戏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

1、游戏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