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分层教学类论文范文例文 跟高中英语听力分层教学之我见类论文范文数据库

本论文可用于分层教学论文范文参考下载,分层教学相关论文写作参考研究。

高中英语听力分层教学之我见

江苏海安县实验高中(226600)陶正

[摘 要]在一个班级中,由于来自不同地区的学生越来越多,他们所受教育背景各异,传统的整体班级授课制,尤其是听力教学导学案的单一,已很难实现面向全体学生的要求,而听力分层教学这一教学模式,可以比较有效地对各层次的学生进行因材施教,解决好学生个体差异之间的矛盾,从而让每个学生找到更适合自己学习的最佳方法和策略.

[关键词]听力分层教学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150042

随着异地高考政策的出台,来自全国各地的农民工子女纷纷进入城里的高中就读,由于每个学生受教育的背景不同,各地教学要求的差异以及地方语言的影响,给高中英语教学尤其是英语听力教学带来了不小的困扰,如何打造高效课堂,尽快补齐“短板”,让全体学生更自信、更从容地迎接英语高考,这就需要高中英语教师不断探索教学新路子,尽最大可能让每个学生都有所获,由此听力分层教学模式被列入当前高中课堂教学改革的菜单,成了许多高中英语教师近年点击率最高的佳肴之一.

一、分层教学是面向全体学生的体现

所谓分层教学,就是教师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认知能力和发展趋向把学生科学地分成几个水平相近的班或组,在充分了解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差异程度的前提下,有针对性地加强对不同班或组的学生进行知识传授和学习指导,使每个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最大最好的发展.它充分体现了面向全体学生和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大大提高了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主动获取知识,享受成功的快乐.

英语听力是学习英语的最基本技能,也是必经之路.每一个学生只有在有声的语言环境中学习英语,才能更好地唤起他们对英语学习的,才能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必须承认在相同的学习环境或相似的听力教学条件下,由于各种原因,有的学生反应敏捷,较容易完成听力任务,有的反应相对较慢,难以完成听力任务.如果“一案统天下”,就会大大挫伤后者“听”的积极性,也违反了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学生的原则.因此在英语听力教学中,教师更有必要从学生的“听”情出发,遵循教学的规律和教学原则,正确处理整体性和差异性的关系.尊重学生个性,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为各层次的学生制定出符合他们“听”的发展学习目标与学习方法,让他们的“听”始终处在最佳状态中,使他们在原来的“听”的水平上都有所提高.英语听力教学分层不但可顾及不同层次的学生,满足不同水平学生的求知需求,而且会让全体学生“听” 的潜能得到开发,个性品质得到彰显,促使全体学生轻松快乐地“听”,积极和谐地发展,从而补齐“短板”,大面积提高学生的英语听力成绩.

二、全面了解学生,科学合理调配班组

提到分层教学,人们不禁想起几年前盛行的“重点班”和“普通班”,其实分层教学与他们之间有本质上的区别.重点班和普通班是学校在追求升学率的前提下所设置的,它严重违背了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的原则,导致教育机会的不平等.教育资源配置倾斜,使“富者更富,贫者更贫”,学生的积极性被挫伤的同时,也挫伤了教师的积极性,给社会带来许多新的不和谐因素.而分层教学里班或组的确定是在全面了解学生,以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爱好为依据,把学生的亲身体验放在首位,注重学生主动探究,张扬学生自身个性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地调配所形成的.这样的班或组不是静态的,而是动态的,是随学生的学习状况等因素变化而变化的,力争使全体学生“共同富裕”.

在进行组合时,教师充分发扬,把学生的自主选择作为重要的考量要素,这样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学生的学习目的就会大大增强,学习动力就会越来越足.分层组合有很多种,其中最主要有两种,一是分层走班模式 ,二是班内分层互动模式.所谓分层走班式是在不打破原有的行政班前提下,根据学生的现状和所处的层次(A、B、C、D)组成新的教学集体,教师授课时,学生按A、B、C、D层次到不同的班级去听课.走班模式实际上是一种同年级的、大范围的分层.它的特点是教师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的导学案,确定与其基础相适应又可以达到的学习目标,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

在进行英语听力教学时,有条件的学校,学生可以到不同的语言实验室听课,接受“听”的培训,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播放不同的听力内容,用英语与他们交流,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和要求,布置不同的听力任务,使每个学生都有成就感和愉悦感.所谓班内分层互动模式,说白了是一种课堂教学方法或策略.“分层”是隐性的,教师在通过调查、观察和分析班内每个学生的学习状况、个性特点、爱好以及受教育背景的基础上和尊重学生个人选择的前提下,将学生科学合理地组合起来,形成的一个个小的学习群体.在这样的群体里,每个成员可相互学习,共享资源,相互激励,取长补短.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人际互动为每个学生创造整体发展的机会,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共同合作和相互促进下,都有所得,都有进步.在进行英语听力分层教学时,在教室或在语言实验室要合理安排好学生的座位,即:横向为A、A、A、A,纵向为A、B、C、D.教师在授课或指导时,可横向考虑,也可纵向掌控,既可顾及局部,也可面向整体;学生在小组活动时,既可A、A、A、A组合,即同质组合,也可A、B、C、D组合,即异质组合,在这样的多种组合下,学生的共性和个性同时都能得到发展,从而达到大面积提高体“听”的水平.

三、听力分层教学的实施策略

在对学生进行了不同层次的编排组合后,在听力课堂教学的具体实施中,我们要区别对待各个层次的群体,对他们施予不同的教学策略,让全体学生在听力课上都能积极主动地去探究,张扬个性,获得快乐.

首先,教师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学习目标,对听力较好的学生学习目标定得要高些,为他们量体裁衣,制定出“登高目标”.要求在掌握课标所规定的基本要求的基础上,略加提高和拓宽,能听懂原版听力材料,在无字幕的情况下,看懂简单的英美电影,了解和掌握英语国家人们的思维方式、生活习俗、历史传统等方面的知识,增强他们语言使用的跨文化意识.对听力在中等层次的学生,为他们确立符合他们听力现状的“必达目标”,一定要完成教材和课标的基本要求,注重知识的综合运用.能视听一些高中英语材料,听懂材料中更深的含义,即话外之音,同学之间能进行流畅而有效的英语交流,在不长的时间内就能向“登高目标”挺进.对一些听力方面暂时有困难的层次群体,要求他们先完成“可及目标”,树立信心掌握听力教材中的基本要领,具有一定的运用听力技巧的能力,能在教师的指导下,用英语完成基本的交流,完成听力练习,并在一定的时段内向“必达目标”出发.

其次,在英语听力教学时,要针对不同层次的群体实施不同的导学案,以便于每个学生都能轻松地完成听力任务.在对听力较好的学生进行授课时,可创设一个真实的语言环境,尽量不使用母语,最好挑选能反映英语国家人们文化习俗的原版听力教材,让学生犹如身临其境,使学生的听力和口语获得更进一步的提高.对那些听力水平处于中游,相对较大的一个群体,教师使用正常的听力教材并以正常速度进行播放,加强交际功能的训练.可在听完一段对话、一遍短文或一个小故事后,要求学生做一些口头练习,使口语表达与听力融合起来,培养他们“从英语直接到英语”的良好思维模式,使这些学生在强化训练中稳步提高,让有潜力的学生升入更高的层次.对那些相对而言听力较弱的学生,教师应对他们更有耐心、信心和爱心,可根据听力材料的难易程度,让他们反复试听,同时给予恰当的提示与辅导,帮助他们改变“英语-中文-英语”的听力习惯.在这个群体中,也有一部分学生,他们“听”的能力并不逊色于上一层次的学生,只不过是多种原因,比如心理和环境因素等,使他们在听力上暂时处于弱势.所以在对他们进行听力教学时,也可配一些愉悦的音乐,创设逼真的语言情境,让这部分学生在音乐中、在真实的环境下放松心情,产生联想,顺利地完成听力任务.此外,学校还要更多地对听力暂时落后的学生予以关怀和关注,更多地向他们开放语音室,提供听力设备,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进行听力训练.

当然,在整个英语听力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始终把面向全体学生放在首位,把握好每一个环节和每一个细节.即便是同一听力材料,教师也应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精心设置程度不一的口答题和笔答题,难易迥异的讨论题和思考题等.比如在听完一段对话或一篇短文后,让层次较高的学生来确定材料中的人物关系及其职业和身份,并勾勒出大体情节等;对基础相对较弱层次的学生,只要求他们对材料中的时间和日期作出判断等.设计作业时,题型要丰富,层次要明显,既有“必做题”又有“选做题”等等,让学生既“吃得饱”又“吃得了”,更“吃得好”.要科学地、恰到好处地安排好各层次学生的课内课外活动,既有同质组合,也有异质组合,让全体学生“听”的潜能在互动中、在交流中取得质的飞跃.建立听力综合评价体系,客观地评价各层次的学生,把形成性评价与终极性评价结合起来,既重视发展过程,又理性看待结果,调动全体学生“听”的积极性,使他们的“听”不再是一种任务,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自然行为.

高中英语听力分层教学是因材施教的重要手段,也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具体体现,它不但能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最佳学习方法和策略,挖掘其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潜能,同时也为打造高效课堂开辟了一条新的有效途径.

(责任编辑黄晓)

分层教学论文范文结:

关于本文可作为相关专业分层教学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分层教学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

1、分层教学论文

2、科学教学论文

3、教育教学论坛杂志

4、外语教学期刊

5、教学论文范文

6、教育教学论坛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