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相关本科毕业论文范文 跟古典诗歌乐府曲调探析相关论文例文

此文是一篇诗歌论文范文,为你的毕业论文写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古典诗歌乐府曲调探析

“诗言志”,诗歌常通过文字传达诗人的思想、情感、志向等.鉴赏诗词,一般从意象入手,探析意境,把握诗歌的内容和诗人的感情.有一些诗词,作者常把乐曲名融入其中,含蓄蕴藉,创造出新奇高妙的艺术境界.如果鉴赏者不懂乐曲特定寓意,诗人特定的情感就难以准确把握.因此,了解一些乐府曲调,对我们鉴赏古诗词及把握诗人的思想感情大有帮助.笔者以李白的诗歌为例,谈谈常见乐府曲调在诗中的巧妙运用.

一、“杨柳曲”也作“折杨柳”,是古横吹曲名.晋太康末,京、洛有《折杨柳》之歌,其曲多言军中辛苦及战争斩获之事.六朝梁、陈及唐人所作大多为伤别之词,以怀念征人为多.如王之涣的《凉州词》:“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在关外,征人看不到青青杨柳,羌笛却吹着“折杨柳”的曲子,自然就会牵动离愁.

李白诗歌中“折杨柳”的曲调的运用则突破了“怀念征人”这一题材范围,将它拓展为抒游子的离情别绪或羁旅之思.如《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这首诗是李白735年(开元二十三年)游洛阳时所作,描写在夜深人静之时,听到笛声而引发思乡之情.其意为“是谁家精美的笛子暗暗地发出悠扬的笛声,随着春风飘扬,传遍洛阳全城.在今夜的曲中,听到故乡的《折杨柳》,哪个人的思乡之情不会因此而生呢?”此诗第三句点出了《折杨柳》曲.笛乐飘飘,如此动人,究竟吹的是什么曲子呢?原来吹奏的是“折柳”,即《折杨柳》.古人送别时折柳,“柳”谐“留”音,故折柳送行表示离情别绪.所以,诗人听到这首《折柳》曲,便引起客愁乡思.《折柳》为全诗点睛,也是“闻笛”的题义所在.三,四两句写诗人自己的情怀,却从他人反说.强调“此夜”,是面对所有客居洛阳城的人,“何人”一词概括性极强,听到这笛声的,谁不会动思乡之情呢?足见诗人思乡之切.李白的老家在四川,二十几岁就离家东游,春夜闻笛《折杨柳》曲,触发深长的乡思当是再自然不过的了,因此情真意切,扣人心弦,千百年来在旅人游子心中引发强烈的共鸣.

再如:《塞下曲》“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首联极写边地苦寒.“五月”在内地属盛暑,而天山尚有“雪”.但这里的雪不是飞雪,而是积雪.虽然没有满空飘舞的雪花(“无花”),却只觉寒气逼人.仲夏五月“无花”尚且如此,其余三时(尤其冬季)寒如之何就可以想见了.同时,“无花”二字双关不见花开之意,这层意思紧启颔联“笛中闻折柳”,“折柳”即《折杨柳》曲的省称.这句表面看是写边地闻笛,实话外有音,意谓眼前无柳可折,“折柳”之事只能于“笛中闻”,“无花”兼无柳,也就是“春色未曾看”了,此联除了烘托出边地环境的酷寒之外,也暗含征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颈联紧承前意,极写军旅生活的紧张.此二句只就一“晓”一“宵”写来,并不铺叙全日生活,概括性亦强.尾联用西汉傅介子的故事表达了边塞将士的爱国:“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愿”字与“直为”,语气砍截,慨当以慷,足以振起全篇.这是一诗点睛结穴之处.

二、《梅花落》,笛曲名,简称《落梅》《梅花》,《乐府诗集》此调题解云:“《梅花落》本笛中曲也.”以思乡怀远为主题,曲调悲凉.南朝至唐许多文人都有《梅花落》歌词,大都表现怨愁离绪.如高适的《塞上听吹笛》“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风将笛曲《梅花落》吹送到关山处处,好像盛开的梅花在风中散落,表现了征人思乡、思妇念远之情.

如李白的《黄鹤楼闻笛》“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这是李白乾元元年(758)流放夜郎经过武昌时游黄鹤楼所作.西汉的贾谊,因指责时政,受到权臣的谗毁,贬官长沙.而李白也因永王李璘事件受到牵连,被加之以“附逆”的罪名流放夜郎.“一为迁客去长沙”,就是用贾谊的不幸来比喻自身的遭遇,流露了无辜受害的愤懑,但政治上的打击,并没使诗人忘怀国事.在流放途中,他不禁“西望长安”,这里有对往事的回忆,有对国运的关切和对朝廷的眷恋.然而,长安万里迢迢,对迁谪之人是多么遥远啊!望而不见,不免感到惆怅.忽然听到黄鹤楼上吹奏《梅花落》的笛声,感到格外凄凉,仿佛五月的江城落满了梅花.诗人巧借笛声来渲染愁情.江城五月,正当初夏,当然是没有梅花的,但由于《梅花落》笛曲吹得非常动听,便仿佛看到了梅花满天飘落的景象.梅花是寒冬开放的,景象虽美,却不免给人以凛然生寒的感觉,这正是诗人冷落心情的写照.由乐声联想到音乐形象的表现手法,就是“通感”.诗人由笛声想到梅花,由听觉诉诸视觉,通感交织,描绘出与冷落的心境相吻合的苍凉景色,从而有力地烘托了去国怀乡的悲愁情绪.

三、关山月:乐府《横吹曲》调名,也称“关山”,《乐府古题要解》:“‘关山月’,伤离别也.”多写征戍离别之情.如王昌龄的《从军行》“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戍边将士耳中挥之不去的是《关山月》的曲声,他不由想起万里之外的妻子,于是愁绪萦怀,这如泣如诉的笛声,传达出戍边将士强烈的思乡怀远之情.

如李白的《关山月》“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唐朝国力强盛,但边尘未曾肃清过.李白此诗,就是叹息征战之士的苦辛和后方思妇的愁苦.开头四句,可以说是一幅包含着关、山、月三种因素在内的辽阔的边塞图景.这两句是从征戍者角度而言的,士卒们身在西北边疆,月光下伫立遥望故园时,但觉长风浩浩,似掠过几万里中原国土,横度玉门关而来.以长风、明月、天山、玉门关为特征,构成一幅万里边塞图.这里表面上只是写了自然景象,但只要设身处地体会这是征人东望所见,那种怀念乡土的情绪就很容易体会到了.中间四句在广阔的边塞自然图景上,描述出征战的景象.汉高祖刘邦领兵征匈奴,曾被匈奴在白登山(今山西大同市西)围困了七天.而青海湾一带,则是唐军与吐蕃连年征战之地.这种历代无休止的战争,使得从来出征的战士,几乎见不到有人生还故乡.末四句战士们望着边地的景象,思念家乡,脸上多现出愁苦的颜色,他们推想自家高楼上的妻子,在此苍茫月夜,叹息之声当是不会停止的.

诗歌的创作十分讲究含蓄、凝练.诗人的抒情往往不是情感的直接流露,而是言在此意在彼,诗人的聪明往往就在于他能创造一个或一群新奇的“意象”,来含蓄地抒发自己的情感.李白诗歌中通过“乐府曲调”表现征戍离别之情就是很好的说明.

★作者单位:陕西丹凤县丹凤中学.

诗歌论文范文结:

大学硕士与本科诗歌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优秀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关于免费教你怎么写诗歌方面论文范文。

1、诗歌刊物投稿

2、诗歌投稿杂志

3、投稿诗歌

4、诗歌月刊

5、诗歌投稿

6、诗歌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