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民俗旅游方面学术论文怎么写 与我国民俗旅游的开发和保护有关专科毕业论文范文

这篇民俗旅游论文范文为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可用于相关写作参考。

我国民俗旅游的开发和保护

刘 溪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以及居民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我国旅游产业发展不断加速.其中,民俗旅游作为旅游业的独立与特色形式之一,也日渐成为拉动旅游业经济增长的重要内容.然而当前,国内民俗旅游的开发总量仍然较少,且盲目性与同质化开发严重,对民俗旅游资源的保护意识与力度不足.由此,本文在分析我国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现状基础上,深入分析了民俗旅游开发与保护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提出了几点对策与建议,以期在促进旅游业经济增长的同时,保护我国传统民俗文化.

民俗旅游是传统民俗资源与旅游的有效结合.其立足于本地区、本民族的标志性与特色民俗文化,进行进一步的旅游资源开发.民俗旅游的产品较多,主要为旅游目的地民众的宗教信仰、生活方式、饮食文化与民族特色等,具有高度的真实性.除此以外,民俗旅游还具有如下几个主要特点,分别为文化性与历史性、参与性与体验性、民族性与地域性、传承性与发展性.居民可通过提供展演场地,出售自身民族文化方式,获取一定收益与就业.消费者的旅游活动实现,主要为旅游目的地民俗风情、文化与习惯,并从中获取追新猎奇的感受.因此,当地居民素质的高低,民俗态度的好坏,对民俗旅游产品质量具有直接影响,而如何有效开发民俗旅游资源,对对其进行保护,对促进民俗旅游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一、我国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民俗文化不再被贬低为传统、保守、落后、愚昧、迷信等,而成为了一中弘扬中华传统民俗文化,展示民族地区本土形象的重要旅游资源.其对消费者新奇、趣味、求知等心理的满足,使自身成为了国内旅游资源开发的重要内容.1992年起,我国国家旅游局有计划地策划了多届主题旅游年活动,各地旅行社也纷纷推出独具魅力的专题旅游.1995年,国家旅游局隆重推出了民俗风情游,第一次提出了民俗旅游的主题概念.

新世纪以来,我国旅游业发展不断加速.作为高层次旅游活动之一的民俗旅游,因自身的独特与新颖,包括厚重历史氛围、特色文化内涵、多彩表现形式与欢快生活情调等,也赢得了一部分消费者的青睐.并且,随着人民对民俗文化保护意识的逐渐提高,以及中华文化在全球的逐步扩散,国内外人们纷纷选择体验民俗旅游.据统计,来我国旅游的美国人中,仅有不足30%是为了欣赏名胜古迹,却有超过60%的人是为了了解我国的传统生活方式,体验民族风土人情感.这种现象的不断增多,使得我国民俗旅游不断发展.

我国极为丰富的民俗旅游资源,使其成为了未来国内旅游发展的重要趋势.例如,2003年,中国烹饪王国成为民俗旅游的主题;2004年为中国百姓生活游.这些均这说明,中国民俗旅游的开发正逐步走向成熟.另外,江苏无锡华西村的江南水乡特色民俗旅游,吸引着国内外众多游客;北京胡同与四合院文化也早已驰名中外;杭州“给我一天,还你千年”的最大规模宋文化主题公园宋城等等.这些宝贵的民间传统文化遗产,为我国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提供了极大地发展空间,具有极为丰富的旅游价值.

二、当前我国民俗旅游开发与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一)过度注重商品化,盲目性与同质化开发严重

当前,我国民俗旅游的开发与保护,存在过度注重商品化,盲目与同质化开发严重的问题.具体而言,多数地区为了追求效益与利润,开发了一些与当地民俗文化与历史状况不统一的旅游景区,同质化现象也较为严重.例如,部分旅游景区过多地在意游客的旅游心理,刻意追求民俗旅游的表面形式,急功近利、刻意地在景区中加入了一些受追捧的民俗文化元素;或将其他地区的特色建筑风格套入本地旅游景区,导致当地民俗文化特色被大幅削弱,主题不再突出.这些过度注重商品化,盲目性与同质性开发严重,使旅游景点特色与差异化降低,产品吸引力逐步弱化,难以在竞争中长久生存.

(二)资源的保护意识与力度不足,原始性被破坏

在我国民俗旅游开发中,存在较为普遍的资源保护意识与力度不足问题.例如,许多民俗旅游地区的居民,不再重视当地民俗节日的原始性,如节日清点时间、形式等,而是根据游客的旅游需求,随意开展节日庆典;且不少民俗活动的内容,也被随意压缩、删除,民俗旅游的节奏大幅加快.而少数被保留传统文化的真实性与原始性也被极大地破坏,使得部分民俗旅游脱离当地社会生活,民俗文化被歪曲.并且,开发生也仅限于民俗和文化的开发,而不注重旅游资源审美与丰富的旅游项目,造成不同年龄段、不同知识水平游客兴趣的满意全部满足,丢失了许多目标客户.总体而言,当前我国民俗旅游资源的保护意识与保护力度不足,民俗旅游的原始性被大幅破坏.

(三)民俗旅游开发过于形式化,本土文化内涵保护不足

现阶段,我国民俗旅游还存在开发过于形式化,本土文化内涵保护不足的问题.具体而言,目前,我国仍有许多民俗旅游只注重开发景区的建筑、景区环境等外观形式的建设,却不考虑本地区的民俗文化内涵与风格特色,导致民俗旅游的本土特色难以体现,且文化内涵保护不足.但事实上,大部分选择民俗旅游的游客,均是被民族地区的文化内涵与艺术特色所吸引,因此都更为注重民俗旅游的文化内涵.然而,我国当前民族地区一味在形式上做文章,却忽略景区当地的内在民俗风格特色与内涵的建设,造成景点的开发、保护与宣传均难以达到良好效果.由此可见,我国民俗旅游的开发过于形式化,对本土文化内涵的保护较为缺乏.

三、推进我国民俗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的对策建议

(一)完善民俗旅游立法,借助政策保护民俗旅游资源

制定民俗旅游开发与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完善民俗旅游立法,是民俗旅游资源保护的重要法律手段.我国应根据资源开发与保护的具体的情况,确立相对应的法律保护政策与法律.例如,将民俗旅游景区当地的饮食用具、手工艺品、民族器乐等大部分民族文化资源等,列入法律保护范畴.在此过程中,应充分发挥政府部门的宏观调控与指导职能,在不应大幅开发的地方的方面加强立法,从而保证民俗旅游项目开发与规划的科学性,最大限度的保持民族地区旅游资源的完整性,从而突出我国民俗旅游的特点与亮点.

(二)加强民俗文化保护与传承,预防外来文化本地的冲击

在民俗旅游的开发过程中,我国应加强民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一方面,我国应增强对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视力度,包括不可再造与多样性等价值,以此增强民族地区居民的自豪感与自信心.因此,相关部门应充分了解我国各民族地区的文化精华与特色,做到不因经济发展牺牲传统文化.另一方面,还应完整保存人类文明与历史的结晶,科学引导民族地区居民对外来文化的看法,做到既不盲目迎合、模仿,也不过度排斥、否定.通过以上方式,高效解决民俗旅游景区本地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冲突,最大程度地降低其对民俗传统文化的冲击.

(三)强化民俗旅游保护监管,保持资源的真实性与民族性

民俗旅游资源的实质是传统文化资源的传承,因此,我国应要注意强化民俗旅游文化的保护与监管,努力维护其原始性与传统性.在此过程中,监管部门、旅游部门与门应充分发挥自身作用,对开发商功利性与刻意修饰民俗旅游景区,破坏传统民俗文化原始与古朴的行为,进行大力监督与惩罚.同时,充分珍视各民族地区的传统文化内涵,对特定时期与地点的传统民俗活动,由其是历史价值与文化背景浓厚的人文资源等,进行管理与保护.坚决打击肆意亵渎和歪曲旅游地民俗风情旅游资源,再现民俗而不按民俗办事,以及牵强附会或标新立异等现象.通过各部门的通力合作与配合,有效保证民俗旅游资源的真实性与民族性.

(四)有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资源开发与保护预警机制

建立资源开发与保护预警机制,可以有效降低民俗地区遭受负面影响.因此,我国应有效运用现代互联网技术,建立资源开发与保护预警机制.应设立专项资金,开发或引进现代先及互联网技术,建立资源开发与保护数据库.并依托有影响力的专业技术机构,充分发挥与运用专业机构内部的现代互联网技术,构建数据平台与预警系统,实现民俗传统旅游资源基础数据的收集、分析与更新.进而,借助预警机制,对民俗地区的资源环境的开发、保护状况与承载力进行定期监控,并迅速有效的处理预警信息,做到及时发现问题,采取防范措施,逐步实现民俗旅游资源的高校保护.

(作者单位:营口职业技术学院)

民俗旅游论文范文结:

关于对写作民俗旅游论文范文与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民俗旅游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有帮助。

1、旅游管理论文题目

2、旅游杂志推荐

3、旅游杂志

4、生态旅游论文

5、旅游期刊杂志

6、旅游电子商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