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类有关在职研究生论文范文 跟系统性红斑狼疮小剂量激素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类论文如何写

本文是一篇关于系统论文范文,可作为相关选题参考,和写作参考文献。

系统性红斑狼疮小剂量激素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摘 要:目的:分析轻度到中度活动性系统性红斑狼疮采用小剂量激素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 年6 月-2016 年6 月期间于我院诊治的46 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先后顺序,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对照组单独应用糖皮质激素以常规剂量(0.5-0.6mg/kg.d)治疗,实验组采用小剂量糖皮质激素(≤0.2mg/kg.d)与甲氨蝶呤联合用药治疗.观察并比较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SLEDAI 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的感染发生率(8.70%%)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感染发生率(34.78),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轻度到中度活动性系统性红斑狼疮未发生严重内脏累及病变患者,以小剂量激素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具有控制病情进展,防止复发的效果,且小剂量应用激素减少了用药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甲氨蝶呤;糖皮质激素;活动性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属于自身免疫性炎症性结缔组织疾病,好发于青年女性,随着病情进展,可累及多个脏器,目前临床尚未研究清楚其发病机制,可能与内分泌异常、遗传、免疫异常、感染等因素相关[1].对于轻中度活动性系统性红斑狼疮且未发生严重重要脏器累及患者,临床一般采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控制病情进展,但长期应用大量激素易诱发感染等不良反应,不利于患者康复,且感染是引发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2].为避免这一情况,部分学者提出小剂量激素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在临床实践应用中,取得了良好效果,明显降低了激素的用量,减少了不良反应发生率[3].本次研究选取了2014 年6 月-2016 年6 月期间于我院诊治的46 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了采用小剂量激素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 年6 月-2016 年6 月期间于我院诊治的46 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先后顺序,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3 例,实验组有男2 例,女21 例,年龄21-43 岁,平均(31.25&plun;3.26)岁,病程2-10 个月,平均(4.56&plun;1.17)个月;对照组有男3 例,女20 例,年龄19-42岁,平均(30.47&plun;3.32)岁,病程1-11 个月,平均(4.64&plun;1.22)个月,将两组患者的年龄、病程、性别比例等一般资料比较,组间数据差异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

1.2 纳入标准

(1)所有患者的诊断均符合1997 年美国风湿病协会(ACR)最新修订的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标准.(2)所有患者来我院均为首次就诊,之前未应用激素治疗.(3)所有患者均为轻度、中度活动性系统性红斑狼疮,且未累及肾脏等重要脏器.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单独应用泼尼松以常规剂量即0.5-0.6mg/kg.d 剂量治疗,连续用药3 个月或以上.实验组采用小剂量泼尼松即0.1-0.2mg/kg.d 剂量用药,并联合应用甲氨蝶呤,每次10mg,每周1 次,连续用药治疗3 个月或以上.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定期监测肝功、肾功、血尿常规等指标,并观察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两组患者均进行为期6-12 个月的随访.

1.4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观察指标:(1)治疗前、后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度评分(SLEDAI)[4].(2)治疗效果及复发情况.治疗有效标准:SLEDAI 评分下降1 分以上;复发标准:与上次SLEDAI 评分相比,上升3 分或以上或激素加量.(3)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5 统计学分析

本组研究采用SPSS19.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plun;标准差(x &plun;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SLEDAI 评分比较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SLEDAI 评分组间数据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但两组患者治疗后的SLEDAI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复发情况比较

经过治疗后,46 例患者均符合有效标准.随访期间,对照组有6 例复发,复发率为26.09%,实验组有1 例复发,复发率为4.35%,实验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实验组控制病情稳定性优于对照组.

2.3 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实验组患者的感染发生率(8.70%)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感染发生率(34.78%),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其他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组间数据差异不大,P>0.05,无统计学意义.见表3.

3.讨论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治疗,需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予以个体化治疗,常用的药物包括:非甾体类抗炎药、免疫抑制剂、糖皮质激素等,如用药治疗方法不当,可能引发患者感染甚至死亡,感染发生率增加与治疗中大剂量应用免疫抑制剂及激素类药物相关.部分医学界科研学者提出,治疗中合并应用甲氨蝶呤具有减少激素用药剂量,控制病情活动的作用,得到了临床实践治疗的证实[5].

甲氨蝶呤属于临床常用的免疫抑制剂,在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具有良好的抑制异常免疫效果,从而起到了控制病情发展的作用[6].本次研究中证实,采用甲氨蝶呤联合小剂量激素治疗及采用大剂量激素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两组患者SLEDAI 评分均明显降低,且组间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种治疗方式疗效相当,且联合用药有效减少了激素的应用剂量,从而降低了感染等副作用的发生率.同时甲氨蝶呤具有用药方便、低廉等优势.随访期间实验组患者的复发率为4.35%,明显低于对照组26.09%的复发率,说明甲氨蝶呤联合小剂量激素用药治疗效果稳定性更佳.两组患者除感染外,其他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甲氨蝶呤的应用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具有一定的用药安全性.

综上所述,轻度到中度活动性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未发生严重内脏累及病变,以小剂量激素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具有控制病情进展,防止复发的效果,且小剂量应用激素减少了用药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朱继发.评价小剂量激素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14):146-147.

[2]杨文浩,崔刘福,舒荣等.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脊髓炎六例临床分析并文献复习[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15,19(3):165-169,后插2.

[3]高登文.小剂量甲氨蝶呤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7,12(1):127-128.

[4]宋欣伟,唐伟杰,关天容等.PMC 方案联合狼疮扶正解毒胶囊治疗重度活动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33(10):1315-1319.

[5]张科,邱茜,廖兢业等.甲氨蝶呤联合环孢素A 治疗难治性狼疮肾炎的临床疗效[J].实用医学杂志,2013,29(13):2192-2194.

[6]王占奎,樊冰,李大可等.甲氨蝶呤、地塞米松联合阿糖胞苷鞘内注射治疗狼疮中枢受累癫痫反复发作1 例[J].山东医药,2013,53(8):101-102.

系统论文范文结:

关于系统方面的论文题目、论文提纲、系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

1、论文系统

2、期刊协同采编系统

3、学生管理系统论文

4、通信系统论文

5、信息系统项目管理论文

6、论文查询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