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类学士学位论文范文 跟从转喻和隐喻视角water的一词多义现象有关硕士论文范文

本文关于浅析论文范文,可以做为相关论文参考文献,与写作提纲思路参考。

从转喻和隐喻视角water的一词多义现象

摘 要:一词多义现象来源于人类社会与客观世界间源源不断的互动.本文以water 一词为语料,从转喻和隐喻的认知方式分析该词的语义延伸过程,并指出其相应的转喻和隐喻用法.

关键词:一词多义;水;隐喻;转喻

作者简介:刘贻珍(1994-),女,汉族,吉林辽源人,吉林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语言文学专业2017 级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英语语言学.

[ 中图分类号] :H032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002-2139(2018)-20-174-03

一词多义是常见的语义现象,即同一语言形式承载两个或两个以上义项.许多学派的语义学家已经从历时和共时角度对一词多义进行研究.历史主义语义学家采用历时的方法研究一词多义的分类及解释.结构主义语义学家采用共时的方法对一词多义现象进行分析并提出语义场理论、成分分析等.

然而,早期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隐喻及转喻对分析一词多义的重要作用.为弥补这一研究空白,本文拟从转喻和隐喻视角浅析water 的一词多义现象,并提出如下研究问题:如何从转喻和隐喻视角看待water 一词的语义延伸过程? Water 一词具有哪些转喻和隐喻用法?相应地,本文有以下研究目的:借助概念隐喻及概念转喻的相关理论,从认知角度分析water 的语义延伸过程;通过实例分析,找出water 一词具体的转喻和隐喻用法.

一、文献综述

国外许多语言学家从认知角度对一词多义现象进行了研究.从历时角度,Unger(2008)借助原型转换,对多义词coach 的历史发展进行了详尽的分析.他们认为coach一词可被看作是一个独立的语义范畴,其他相关语义都是该范畴的成员且这些成员的语义会随时间变化.从共时角度,Lakoff 提出了多义词over 语义结构图.他指出“aboveand across”是该语义范畴的核心意义,其它意义通过转喻和隐喻获得.根据家族相似性,该语义范畴下的不同语义可相互联系并最终形成统一的语义结构图.Tyler(2001) 同样从共时角度对多义词over 进行了研究.他认为,一个抽象的初始语义成分可以推动其它语义的形成,并推动所有语义形成统一的语义网络,而这些不同语义可通过同初始意义间的互动来进行相互联系.

国内许多语言学家同样从认知角度对一词多义现象进行了分析并在英汉词对比研究领域取得了突出成就.李瑛和文旭(2006)从隐喻和转喻角度对英汉多义词head 和头进行了研究,他们指出在这两个词的语义延伸过程中,转喻意义呈锁链模型分布,而隐喻意义呈辐射模型分布.为了解释中西方认知相似性和差异性,宋来全和杨忠(2011)从原型范畴、隐喻和转喻等认知角度对多义词eye 和眼进行了对比分析.他们发现两者的语义延伸的认知机制是相似的,都包含隐喻、转喻及以转喻为基础的隐喻,而文化及心理认知差异都会对两者的语义延伸产生影响.

尽管前人对一词多义现象进行了较为丰富的研究,但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研究对象大多局限于特定的某类词,例如方位词、表示身体部位的词语等;大多数对多义词的研究都局限于单一语言,并忽略其具体应用.为弥补研究对象的局限性及相关应用的缺失,本文拟从转喻和隐喻视角对water 的一词多义现象进行分析,并指出其相应的转喻及隐喻用法.

二、隐喻与转喻

隐喻在语言和认知中十分普遍.从某种意义说,隐喻不仅仅是一种修辞手段,其在本质上是概念化的,而人类概念系统本身就是隐喻化的.Lakoff(1980)认为隐喻的本质是用一种事物来理解另一种事物.隐喻是一种概念映射,不同概念域间的概念有着相对密切的对应关系.更确切地说,在隐喻范围内的匹配是一种单向匹配.在认知过程中,相对具体的始发域直接匹配到不同的且相对抽象的目标域,进而人们可以借助始发域来理解目标域.始发域和目标域可以相互匹配的原因在于它们内部的相似性,简言之,相似性是隐喻的运行机制.隐喻可以被这样理解,目标域即始发域.例如,短句Life is a journey.

隐喻有以下六个特性.第一,因为两个不同概念仅有某一相似点,所以隐喻可能包含语义冲突,语义冲突在某种意义上也促进着隐喻;第二,隐喻包含两种认知领域:始发域和目标域;第三,相似性是隐喻匹配的衡量标准;第四,由隐喻推动的匹配是一种单向匹配,只能从始发域到目标域;第五,隐喻匹配是系统性的,即源实体与目标实体相照应,源事件与目标时间相照应;第六,隐喻使得多义词的语义延伸成为可能.

和隐喻一样,转喻在语言和认知过程中同样十分重要.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Radden(1999)将转喻定义为一种通过同一理想认知模型下的一种概念实体来理解另一概念实体的认知过程.这一定义与以下三个假设保持一致:转喻是一种概念现象;转喻是一种认知过程;转喻在一个理想化的认知模型中进行,邻近性原则是概念隐喻的运行机制.

通常来说,存在着两种类型的转喻关系:命题转喻和言外转喻.命题转喻可下分为指称转喻和谓词转喻.此外,概念转喻包括以下两种方式:第一种是将原意扩充到相对完整的矩阵域;第二种是通过强调源域中的某一语义来实现矩阵域.

依据同一多义词两种语义的邻近性,转喻从始发域到子域的方向(或相反方向)来研究语义延伸过程.例如,head一词可以完美地诠释转喻对一词多义语义延伸过程的影响.Head 的本意是“人或动物身体的顶部”.在日常使用过程中,head 一词可用来指智慧、竞争力等,如“聪明的大脑”.通过这种方式,转喻使得多义词的语义得到了延伸.

总体来看,隐喻和转喻的主要区别在于隐喻包含两个不同的认知域,而转喻仅包含单一的认知域.除此之外,相似性是隐喻的工作原理,而邻近性是转喻的工作原理.隐喻帮助人们借助一种事物来定义另一种事物,而转喻则用一种事物来代表另一种事物.

三、多义词water的义项分析

Water 一词的语义延伸主要借助以下两个原则,一是相似性原则,即本义向其他概念域映射,从而不断衍生出新的词义;二是邻近性原则,在本义的概念模式内部,通过强调某一语义来激活另一相近语义,从而扩展出新的语义.这两方面分别是从隐喻和转喻角度考量的.Water 一词的基本语义是“无色、无味且透明的液体”,这些特征拓展到不同的领域会使人通过联想不断扩充该词的词义.由于不同词典侧重的语境和编撰的目的不尽相同,在词汇义项选择方面有很大差异,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可以借鉴.在查找water一词的义项时,笔者借鉴了Oxford Advanced Learner’sDictionary (8th edition) 和Longman Dictionary ofContemporary English (5th edition) 两本词典.根据查找结果,water 做名词的义项总结归纳如下:1 无色、无味且透明的液体,人类生活的必需品;2(用于某种用途的)水;3 水域、水体;4 水体(水域)表面;5(某一江、河、湖、海的)水域;6 领海、海域;7 水路交通;8 流动的水、波浪和湖水;9 矿泉水;10 溶液;11 体液、分泌液;12 羊水;13(哲学)水元素;14 供水设备(系统);15(纺织品或金属表面的)波纹;16(或水晶的)透明度和光泽度;17优越感;18 虚股;19 虚假的资产条目.Water 做动词时的义项如下:20 浇水;21 喂水;22 流泪;23 分泌唾液;24(江河、溪流)灌溉(土地等);25 稀释;26 给(纺织品或金属表面)按压波纹.

(一)多义词water 的语义延伸过程

经总结归纳后,water 一词的义项共有26 项.其中,名词性义项19 项,动词性义项7 项.义项1 是该词的最基本的词义,是water 的基本语义特征,而其它义项都是在语言的发展过程中不断扩展而来的.

笔者将首先分析哪些语义延伸是通过概念转喻实现的.义项2 和3 是义项1 的不同方面,义项1 可看做是一个整体,而义项2 和3 分别是这一整体中的一部分.义项2 和3 带有转喻的特征,它们将water 一词的词义缩小到某一特定领域.而义项4 和5 可看作是义项3 的不同方面,语义延伸同样由概念转喻实现.因为义项6、7、8 均描述的是义项5 的不同方面,所以义项5 可看作一个整体,义项6、7、8 可看作是通过概念转喻而形成的延伸语义.同样地,义项8 通过概念转喻可引申为义项15. 义项9、10、11、12 均描述的是具有某种特定用途的水,它们可以看作是义项2 的一部分,是义项2 通过概念转喻产生的新的义项.以上词义延伸得到的义项都是通过将原义项缩小到某一特定领域实现的,而义项1 和义项14 之间包含着比较特殊的转喻关系.通过概念转喻,义项1 的语义得以扩充并得到了义项14.

当water 一词用作动词时,部分义项的语义延伸同样可以通过概念转喻实现. 虽然义项20、21、24、25 是动词性义项,但是每个义项分别阐述了该词的某种用途,名词性义项2 通过转喻可得到这些动词性义项.动词性义项22 和23描述了人体某一部位分泌某种液体的过程,与名词性义项11 相对应,语义延伸通过概念转喻实现.类似地,动词性义项26 是名词性义项15 通过转喻实现的语义延伸.

在上文中,笔者已经讨论了多义词water 的26 个义项中的21 个,这些义项的语义延伸大多通过概念转喻实现.在一些情况下,一些名词性语义可能会产生一些与其词性不同的相关语义.接下来,笔者将讨论多义词water 的其余5个义项,这些义项的语义延伸是通过概念隐喻实现的.

从表面看,义项1 与义项13 是不相关的.但实际上,它们之间存在某种相似性.正如谚语所言:“夏属火,冬属水”,冬天的水给人一种凉意,这种“凉意”正和五行中的“水”的含义相对应.由此可见,义项13 和义项1 之间存在着某种相似性.义项1 可看作是源域,义项13 是目标域,人们可以通过义项1 来理解义项13,从义项1 到义项13 的语义延伸是通过概念隐喻实现的,相似性是其基础.

义项1 与义项16、17 描述的是不同领域的事物,但它们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相似性.Water 一词的本义表述的是自然界的事物,义项16 用以评价的质感,义项17 用来描绘人的感受.义项1 与16 的相似点在于透明性,义项1与17 的相似性在于两者均表示某种美德.根据这些相似性,语义延伸通过概念隐喻的方式得以实现.

义项18 是一个经济术语.义项1 表示的是自然事物,义项18 和19 均是经济领域的术语,语义实现了从自然向经济领域的映射,两者不属于同一认知模式,带有隐喻的色彩.义项19 既可以看作是义项1 通过概念隐喻获得的语义,也可以看作是义项18 通过概念转喻形成的语义,它是隐喻和转喻的连续统.

综上所述,笔者发现在多义词water 语义延伸的过程中,概念转喻起着主导作用,而概念隐喻起着辅助作用.由概念转喻推动的语义延伸多呈锁链模型分布;由概念隐喻推动的语义延伸多呈辐射模型分布.

(二)多义词water 的转喻和隐喻用法

概念转喻和概念隐喻在日常生活中极为常见,影响着人们的语言表达方式.笔者首先将对概念转喻的应用进行分析.因为概念转喻所创造的所有语义都集中在同一认知域中,因此water 的转喻用法要在数目上少于隐喻用法.关于water 一词的认知域是广泛的,要涵盖其性质、状态、作用、气味等诸多方面.这些特性可以用来代表不同的子域.这些子域的运用即water 一词的转喻用法.

首先,water 一词可用来指代水体,如河流、湖泊、海洋等.下列表达方式可看作是water 一词的转喻用法,如“淮水”、“洞庭湖”、“东海”以及“大西洋”等.其次,water一词可用来代表某一特定的液体,如“茶水”、“药水”、“墨汁”、“羊水”等.最后,在某些特定用法中,water 一词可代表水路.如英语词组by water 可意为“由水路”或“乘船”.

Water 一词的隐喻用法要多于其转喻用法.客观生活经历,作为始发域的重要特性,可以与许多不同的目标域进行搭配,从而激发出water 一词的隐喻用法.

流动性是水最突出的特点.当始发域中的这一特性与目标域相匹配时,多义词water 将会具有以下六种隐喻用法.第一,水可以比作一些移动的物体,如用来形容讲话、交通状况等,汉语中的一些成语恰好是水的隐喻用法的印证,如“滔滔不绝”、“车水马龙”等;第二,水可以比作时间,如英文句子Time and tide wait for no man. 和孔子的名言“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第三,水可以比作金钱,如中文表达“股票资金的大量涌入”;第四,水可以比作主意或想法,如“绞尽脑汁”等;第五,水可以表示一种能力或力量,如“水能”、“顺水推舟”和“滴水穿石”等;第六,水可以比作某种“麻烦”或“困境”,如短语“水深火热”、“拖人下水”等.除了以上六种与多义词water 有关的隐喻用法外,water 一词还有以下两种隐喻用法,即表示透明度和某种美德,如英文短语of thefirst water,短语“一廉如水”、“水平一流”等.

四、结语

笔者以water 一词为例,从隐喻和转喻视角研究该词的词义延伸过程并得出以下研究结论.根据不同义项间的关联性得出,词语的语义延伸在很大程度上是人类对客观世界认知的结果,是隐喻和转喻思维方式的产物.在water 一词的语义延伸过程中,概念转喻起着主导作用,概念隐喻起着辅助作用,部分义项存在着转喻和隐喻的交叉.通过转喻构成的义项多呈锁链模型分布,而通过隐喻构成的义项多呈辐射模型分布.此外,water 一词具有广泛的转喻用法和隐喻用法.

参考文献:

[1]李瑛、文旭. 从“头”认知——转喻、隐喻与一词多义现象研究[J]. 外语教学,2006 (3): 1-5.

[2]宋来全、杨忠. Eye与“眼/目”多义现象的认知对比分析[J].当代外语研究,2011 (5):13-17.

浅析论文范文结:

大学硕士与本科浅析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优秀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关于免费教你怎么写浅析方面论文范文。

相关浅析毕业论文范文

相关参考论文写作资料

热门浅析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