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价值观论文范文例文 和论《三言》中对学生的思想价值观方面硕士学位论文范文

本论文为您写价值观毕业论文范文和职称论文提供相关论文参考文献,可免费下载。

论《三言》中对学生的思想价值观

胡冰 衡水市教师进修学校

摘 要:《三言》是我国古代短篇小说集的优秀代表,其人物形象的价值判断往往充满了东方式的智慧,且暗合于西方哲学的“主体间性”价值思维.故本文拟从“主体间性”出发,来揭示《三言》小说对于学生价值观教育的意义所在.

关键词:价值观;三言;主体间性;价值

作者简介:胡冰,衡水市教师进修学校助理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20-049-02

《三言》是晚明文学家冯梦龙所编撰的拟话本短篇小说集《喻世明言》、《醒世恒言》与《警世通言》的简称.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萌芽,重商观念在晚明颇为流行.作为对这种思潮的回应,在三教九流熙熙攘攘的大背景下,《三言》所着力塑造的也正是各具面目的商人“群像”.在这一组组商人“群像”中,固然不乏唯利是图、见利忘义之辈,但小说着墨最多的还是那些谦恭孝友、推诚待人,靠辛苦奔波与诚信经营而发家致富的商人,比如《徐老仆义愤成家》中的徐阿寄、《吕大郎还金完骨肉》中的吕玉、《施润泽滩阙遇友》中的施复、《宋小官团圆破毡笠》中的宋金……

对于《三言》中的商人形象历来研究颇多,多是从传统道德、明代社会思潮、商业文化等角度来着手探究,而从价值观念层面来进行解读者尚为数不多.笔者认为,对《三言》中各色人物尤其是商人群体价值观念的研究,同样也可为剖析其中所蕴含的文化观念提供一把“钥匙”.我国现阶段正处于商品经济蓬勃发展的转型期,对《三言》中商人正面形象价值观念的分析,也有利于学校学生从中汲取有益的精神养分,从而帮助他们树立起科学的价值观念.故笔者拟根据西方哲学的“主体间性”思想,来尝试解读《三言》中商人形象及其他人物形象的价值观念问题.

首先,我们要搞清楚何为价值与价值观?一般来说,价值是主客体之间的关系,它所体现的是客体的内在属性、外在功用及其现状和发展趋势对于主体需求的适应性、一致性和满足性.而主体之外的所有客观存在物及客观关系,大到天地万物,小到日常琐屑,甚至包括与主体“我”对立的“他人”以及人际关系,都可视为“客体”.主体对客体的价值判断标准及其价值取向,包括有关价值的理想、信念等,则构成了体系化的价值观念.一般来说,人的价值观念体系是由“主体”对人生、职业、婚恋、道德、审美、环境、人际交往等各方面的具体价值观念组成的.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近现代西方社会,由于过分强调“主体性”,导致了个人价值观的高度功利化——主客体关系多被折算为金钱来衡量.于是,拜物主义和享乐主义甚嚣尘上,人际关系却日趋冷漠,人与自然的关系也日趋紧张.为了纠正这种偏颇,西方哲学大师胡塞尔、海德格尔、哈贝马斯等人提出了“主体间性”概念.“主体间性”也称“交互主体性”,最初用来考察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关系.即主体“我”不再将他人视为纯粹客体,而是看作与“我”有相同权利、遵守相同社会规则的其他主体——“他我”.“我”与“他我”之间,应遵循平等交流的规则来共处.“主体间性”有效地克服了个人中心主义,也常被用来阐述人与集体、社会之间的关系,故而这种观点对培养科学价值观有着重要的启发性.后来,“主体间性”又被发挥运用于考察人和自然界其他物种间的关系,有效地打破了人类中心主义,成为环保科学及生态批评的重要理论支撑.

“主体间性”虽是近代西方现象学与哲学的概念,然而在我国明代晚期诞生的《三言》中,就已明确无误地包含了这种思想,比如《醒世恒言》中的《施润泽滩阙遇友》:心地善良的施复拾到六两二钱银子,最初也是将价值取向锁定在经济功利方面——用这些银子添置绸机,多织绸匹.可快到家时他却改变了主义,决定还给失主.此时施复是完全站在另一主体——“他我”的立场上,用理解以及道德同情的思维来考虑问题,并未将他人遗失的银两作为工具和手段来利用,是明显的“主体间性”思维.在施复将银两还给失主朱恩后,他养的蚕年年吐丝光洁匀称,织成绸缎质量上乘,人们增价竞买,利润大增;又得了一个儿子,两次挖到地底藏银,甚至别家的八锭银子也不翼而飞来到施家.这些情节无非要证明“善有善报”的观念,从唯物主义观点来说自然不足为训.

然而施复巧遇朱恩一节,却在偶然中含有必然因素.施复因缺桑叶同他人结伴买叶,路过滩阙.因上岸取火种巧遇六年前失落银子的朱恩,结为异姓兄弟.恰巧朱恩桑叶甚多,且不像别的养蚕人家出于迷信而忌讳生人入户,故而免去了奔波的辛劳与危险,且定下一门儿女亲事.在这里,小说显然是运用“巧合误会法”来安排施、朱二人相会.但倘若当年施复未曾用“主体间性”思维做出价值取舍,则今日二人就会“无缘对面不相识”;倘若朱恩不是因为银两失而复得,悟出“凡事是有个定数,断不由人”的道理而革除了忌讳生人入户的陋俗,则今日施复面对的恐怕是朱家紧闭的大门,根本无缘见面.可见偶然中却包含着必然因素——作为“主体”的施复通过自己的价值取舍传递了“正能量”,进而改变了另一主体朱恩的价值取舍,使后者对自身利益的看法也变得豁达.这就为二人日后的巧遇以及朱恩“雪中送炭”报答施复创造了条件.施复没有靠功利性的价值判断行事,日后却获取了更大的利益.原因就在于,“主体间性”的价值取舍标准使人们不再斤斤计较个体的利益得失,人际关系在“平等、交流、理解、互助”等方面发生了正向变化,呈现出了一种“生态性”的互助式联系,从而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令对方、“他者”来受益.

这部小说的另一细节在于,朱恩要杀鸡款待,施复连忙制止:“既承相爱,即小菜饭儿也是老哥的盛情,何必杀生!况且此时鸡已上宿,不争我来又害他性命,于心何忍!”至半夜鸡的骚动引得施复起身,躲过了车轴砸身的横祸.笔者以为,这个细节的含义并不在于因果报应,而是体现了“主体间性”思维及其价值取向的可贵.上世纪60年代,美国环保之母蕾切尔?卡逊将“主体间性”思维推广到环境生态领域,主张站在其他物种的角度换位思考,在承认并尊重其他生命主体性及权利的基础上,保护生态环境以便让人类与各种生物和谐共享地球资源.因此,在写作《海风下》这本书时,蕾切尔?卡逊以设身处地的心态来对待笔下的海洋生物:“我成功地变成了矶鹞、螃蟹、鲐鱼、美洲鳗和另外好几种海洋动物!” 而这种思维方式与施复的所思所想又何其相似!家养鸡虽非野生物种,但施复的行为则体现了“人与其他物种和谐共处”的“主体间性”价值判断,且这种思维也为其命运带来了正向变化.反观我们今天涸泽而渔导致的生态失衡、滥伐森林导致的水土流失,施复这种“主体间性”的价值观不是很高明吗?

在《三言》其他小说中,“主体间性”价值判断也得到了反向的强调.如《徐老仆义愤成家》:徐言、徐召在三弟死后分家,出于利益私心将牛马分给自己,而将老仆人徐阿寄分给守寡的弟媳,理由是“那阿寄夫妻年纪已老,渐渐做不动了,活时倒有三个吃死饭的,死了又要赔两口棺木,把他也当作一股,派与三房里,卸了这干系,可不是好”.然而阿寄却外出经商,挣下千金家业,为弟媳和侄子置办下千亩良田.从中可见徐言、徐召出于单纯主体性利益考量的短视,也反证了“主体间性”价值思维的可贵.

又如《老门生三世报恩》,蒯遇时做主考官,出于一己利益认为:“我取个少年门生,他后路悠远,官也多做几年,房师也靠得着他.那些老师宿儒,取之无益.”然而,正是他无心点中的“老师宿儒”鲜于同解救了蒯家父、子、孙三代的危难,那些“少年门生”反而无济于事.蒯遇时临终告诫“我子孙世世不可怠慢老成之士!”可谓正是对于“主体间性”价值判断的彻悟与回归.

由上可见,《三言》中的许多拟话本小说,都闪耀着“主体间性”价值判断的智慧,不仅体现了东方人生哲学及其价值观念的可贵之处,而且在今天仍有其现实意义.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受物质利益驱使,社会价值取向也出现了如晚明时代的“功利化”、“庸俗化”、“短视化”现象;尤其是网络的兴起,虚拟世界导致学校学生的人际关系日益淡漠.种种情况都迫使学生思想教育呼唤一种能够彰显“主体间性”价值判断的实用方法.笔者以为,秉承“寓教于乐,润物无声”的原则,依托学校教学平台,用《三言》中的故事来生动、有趣地阐释“主体间性”价值判断的优势,不失为各所学校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可行之路.

参考文献:

[1]苏令银《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三联书店2012年版.

[2]王诺《欧美生态文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价值观论文范文结:

关于对写作价值观论文范文与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价值观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有帮助。

1、人生价值观论文

2、人生观价值观论文

3、大学生价值观论文

4、价值观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