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吉州窑黑釉考方面有关毕业论文格式范文 和宋代吉州窑黑釉考相关毕业论文模板范文

本论文主要论述了宋代吉州窑黑釉考论文范文相关的参考文献,对您的论文写作有参考作用。

宋代吉州窑黑釉考

课题来源: 基金项目:2015年江西省艺术规划项目(江西省文化厅),《吉州窑陶瓷胎釉中的“铁”元素的采样分析与高温烧成研究》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YG2015145

一、前言

釉是陶瓷器的外衣,是陶瓷器的重要构成因素,对于陶瓷工艺的认知,就是从陶瓷的胎骨(泥土)与胎釉开始的.釉料的发展脉络分为几个阶段,一是商周时期釉的形成阶段,这个时期的釉色为高温下草木灰落到烧制的器物表面生成的玻璃质,这是釉的前身,古时的陶瓷艺人可能就是观察到这一烧造现象并将此特征发扬光大继而形成了釉料的概念.二是汉代起始阶段,这个时期已经出现了“南青北白”的产业格局,釉已经作为一种重要的器物构成部分承担着部分实用功能属性与审美属性.三是从宋代至今,宋代出现了誉满天下的宋代五大名窑,将釉色的追求极致人文属性正式切入到社会生活中并引导社会艺术潮流.

黑釉的全盛时代实是宋始的,方方面面的因素,比如:社会审美的趋向、茶文化的变革等让这个时代的陶瓷艺术达到了历史的最高峰,黑釉在这个时代有着最绚烂的文化与艺术表现.宋代的吉州窑黑釉是民间陶瓷文化鼎盛时期的优秀展示,它代表了一个时代的审美趋势与审美高度,为未来的釉色的多元化发展做下了厚重的铺垫.

二、黑釉的历史

1.早期黑釉

最早的黑釉极有可能是随着青瓷一起产生的,我国在商周时期就已经开始烧制原始青瓷,青瓷的色调调成为胎釉中含有一定量的氧化铁,氧化铁在还原焰气氛焙烧中会被还原成氧化亚铁而是釉色呈现青色.黑釉的出现与青釉的出现一脉相承,黑釉中的氧化铁的含量远高于青釉中铁的含量,(实验证明eg:青釉氧化铁含量小于百分之二,黑釉氧化铁含量大于百分之六)并且在氧化焰气氛焙烧下获得.北宋时期的江西吉州,就出现了一种名为“紫金釉”的酱色釉,这是一种以氧化铁为主着色剂的釉料,这里的氧化铁主要取材于含铁量大于百分之五的紫金土,这种铁釉呈现深褐色甚至黑色.

2.黑釉的兴盛时代-宋朝

宋朝(960年—1279年)是中国历史上承五代十国下启元朝的朝代,分北宋和南宋两个阶段,宋代是陶瓷艺术最绚烂辉煌的时代,五大名窑和民间八大瓷系的产生将中国陶瓷推向了陶瓷艺术历史的新高度.

南宋时期崇尚黑釉,这与宋代社会盛行饮茶、斗茶的风尚是分不开的.蔡襄在《茶录》中指出: “茶色白,宜黑盏,其痕易验”.所以宋代特别重视黑釉茶盏,由于黑釉茶盏利于衬托白色茶汤,易于观察汤色而广受文人喜爱,由于黑釉茶盏为斗茶的最佳器具,故黑釉盏的烧制盛极一时,从而促进了宋代黑釉瓷器的普遍发展,以至全国近三分之一的瓷窑,包括定窑、磁州窑、耀州窑等名窑均有烧制黑釉瓷,其中江西永和镇的黑釉瓷别具特色,以烧制黑釉盏供人们斗茶而发展起来的吉州窑,利用当地特有的瓷土,创烧出许多别具一格的黑釉瓷器皿,成为当时风行一时的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产品.

宋人在哲学上选择了尊崇自然和倡导秩序的儒教性理学说,追求简约质朴的风尚,在艺术上则爱好幽玄苍古之趣.仔细分类宋代的五大名窑器物,不难发现,其中官窑、哥窑、汝窑为青瓷,定窑为白瓷,钧窑为瑰丽的窑变釉瓷,他们共同的特征就是极简考究的器物造型,与通体自然朴素的釉面装饰.南宋官窑瓷器在这样的时代风气下,追求细洁净润、色调单纯、线条简约、趣味高雅的静谧幽玄之美.

黑色茶器作为一种承载茶文化的器物在宋代也占据了恰到好处的位置,随着理学逐步居于统治地位,人们的美学观念也相应变化,黑色茶器的幽玄,追求内在韵味,釉层的蕴润,三、宋代吉州窑的黑釉瓷特点

1.时代背景

吉州窑,是宋代众多民窑窑口中的一颗珍珠,这曾经是江南地区的一座局势文明的综合性瓷窑,它具有浓厚的地方风格与汉民族艺术特色.宋时吉州窑庞大的烧造产区,众多的能工巧匠的汇集对江西地区制瓷业的发展起过相当重要的促进作用.

吉州古窑兴于晚唐,盛于两宋,衰于元末,因地命名,因当时永和又为东昌县治,故又名东昌窑、永和窑.吉州窑产品精美且产品线异常丰富,尤以黑釉瓷产品著称,其“木叶天目”和“剪纸贴花天目”都是在黑色茶盏上的装饰延伸,意趣盎然.吉州窑在中国陶瓷发展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曾经的战事让北方的中原制瓷工艺流入此地并依托于当地制瓷材料得到升华,吉州本地的古庐陵的人文气息对吉州窑器物的装饰情趣也产生的深远的影响,使吉州窑的产品成为中国瓷史上的一个重要的分支和独特的品类.

吉州窑的瓷器在宋时就已经出口东南亚各国,日本与韩国等国家,也属于中国早期外销瓷的一个类别,它为促进中国和世界各国的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作出了重大贡献.1975年,在博物馆举办日本出土的中国陶瓷展览,吉州窑的兔毫斑、鹧鸪斑和玳瑁斑成为传世珍品,日本国珍藏的剪纸贴花盏被誉为国宝.1976年,在新安海域发现一艘开往朝鲜、日本的中国元代沉船,从沉船中打捞出1.5万余件中国的古陶瓷,不少属吉州窑烧制.韩国博物馆陈列的42件吉州窑瓷器被视为稀世珍品.英国博物馆所藏的吉州窑产凤首白瓷瓶堪称瓷中尤物,木叶天目盏则被列为国宝.

2.吉州窑黑釉瓷历史脉络

吉州窑创烧于唐代晚期,经五代、北宋,鼎盛于南宋,至元末终烧,有1200多年的烧造历史.

晚唐时期的吉州窑只烧造酱色釉、乳白色釉的瓷器为主,至北宋年间,酱色釉瓷基本停烧,乳白釉瓷持续烧制,黑色釉在这个时期似乎开始创新烧制,至南宋时期,黑釉瓷依托于社会审美趋势开始在吉州窑大量烧造,这个时期烧造的黑釉茶器的特点为芒口、敛口、卷唇、深腹.具体的器物造型为:碗、盘、碟、罐、瓶、注壶、鼎、杯和器盖等.“芒口、底足矮内凹”为吉州窑黑釉碗、盏最常见的形制特点,且多施满釉.元代时期的吉州窑黑釉瓷有碗、碟、杯、高足杯、罐、黑釉彩绘折唇盆、扁腹壶、鼎、器盖、镂空炉和褐釉柳斗纹罐等造型,这个时期的碗盏、杯多芒口,腹斜削,制作工艺较粗糙.

吉州窑黑釉瓷器经历了北宋、南宋和元代三个不同时期,延续时间较长,形制也略有变化.

3.“黑如漆”的釉色特点与延展装饰表现

吉州窑黑釉瓷,又称之为“天目瓷”,在中国陶瓷史上留有浓重的一笔.约在日本的镰仓时代(1192—1333年),日本来我国游历的僧人把这种瓷器带回日本,并称它为“天目”,于是后来人们习惯上便把黑釉瓷称为“天目瓷”.吉州窑黑釉瓷以天然的易取得的含铁量较高的“紫金土”为材料,并配合当地的一种名为“土子”的矿物,该矿物含高比例锰、钴等碱性氧化物,的通过独特的制作技巧,使釉料产生幽玄的色调,黑釉瓷色黑如漆,手感光滑润泽.吉州窑黑釉瓷釉料成份中氧化铁含量较高,经髙温氧化后成了三氧化二铁,因而色泽钳黑.

宋徽宗说过:"盏色以青黑为贵,兔毫为上."吉州窑黑釉瓷的装饰大体有:剪纸贴花、釉下彩绘、撒釉、釉面剔花、刻花、划花、木叶天目等,其中最富有盛名的为:木叶天目盏与剪纸贴花天目工艺,这两种风格独特的装饰工艺是吉州窑独有的,剪纸贴花天目多将剪纸装饰在碗盏内壁,采用同一种样式的剪纸小品比如:梅花、奔鹿等素材,均匀排列在碗盏内壁,使得画面与器物形制匀称协调;木叶天目盏的装饰是将采集的桑叶直接放在挂满黑釉的器物中,在高温状态下,桑叶变为灰烬落在器物釉面上并发生化学反应,桑叶的脉络形态就永远被固化在碗盏中了.吉州窑是一座民间的综合性窑口,善于对其他的很多窑口,比如:耀州窑、建窑等窑口的借鉴与学习,“油滴”、“兔毫”、“洒釉”等窑变色斑更是黑釉瓷中的制作工艺有对其他窑口的仿制,依托于黑釉为底釉的二道面釉叠加让这些异彩缤纷的釉面装饰呈现,反映了当时人们对大自然中呈现的美好事物的仿制与重现.

四、吉州窑黑釉木叶瓷的现代复烧

木叶天目盏是古吉州窑黑釉瓷的代表性产品,依托于传统吉州窑器物的黑釉标本检测,我们得知宋代吉州窑黑釉为:石灰碱釉,此种黑釉在高温下粘度大,不易流动,这正是木叶在高温下落入釉面并发生化学反应的必要条件.釉料中以长石代替部分石灰石,釉中氧化钙含量在小于8%,釉面高温熔融下粘度大,不易流动,裂釉的倾向.

通过关于对相关矿物的采集及梯度实验烧成,我们明确得出当叶子在900摄氏度为灰烬落入釉面,叶子中的钙质及其他微量元素对黑色釉面造成二度熔融、侵蚀、填缝或膨胀.使得叶子的筋络形象在高温下与黑色釉面融为一体,此时,黑釉为底釉,木叶灰烬为面釉,完美融合而得到木叶天目盏.

五、结语

中国古窑-吉州窑系黑釉瓷在中国陶瓷史上有着浓重的一笔,它承载的朴实的民俗风格,对于佛学禅宗的表法思维阐述,匠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都通过宋代这个儒雅的时代表现的淋漓尽致,吉州窑现代的复兴已经走上正轨,大批的企业与匠人正在立足传统、推陈出新,这是新时代对古陶瓷文化的关注,是新时代对传统文化的致敬与传承.

宋代吉州窑黑釉考论文范文结:

关于宋代吉州窑黑釉考方面的的相关大学硕士和相关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相关宋代吉州窑黑釉考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1、软考论文范文

2、堂吉诃德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