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论文写作技巧范文 和外向型汉语学习词典综述类开题报告范文

本论文可用于学习论文范文参考下载,学习相关论文写作参考研究。

外向型汉语学习词典综述

至2017年12月31日,全球已有146个国家和地区建立525所孔子学院及1113个孔子课堂.[1]伴随高涨的汉语学习热情,针对汉语作为第二语言习得者的外汉学习词典(以下简称“外汉学习词典”)应运而生.据笔者统计,自20世纪90年代,我国已经出版的外汉学习词典多达41部.外汉学习词典是对外汉语教学的有力支撑,也是学生学习汉语的重要工具.对外汉语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外国人汉语学习的有效提高都有赖于学习词典的高品质保证.有鉴于此,本文试从1980年至2015年的外汉学习词典和文献入手,分析近年来外汉学习词典的研究情况,梳理研究的热点问题.

一、材料的选取

(一)材料选取时间维度的确定.追溯我国的对外汉语教学事业的历史,可以发现自汉代,对外汉语教学便初见端倪.建国后,对外汉语教学学科经过准备阶段,商务印书馆于1980年正式发行《现代汉语八百词》.它是我国词典史上第一部介绍现代汉语用法的词典,面向的用户群体为非汉族汉语学习者.

研究拟以1980年为时间起点,收集整理1980年到2015年9月学术期刊论文、硕博学位论文、会议论文和外汉学习词典.

(二)材料整理及汇总.通过中国知网(CNKI)对“对外汉语学习词典”和“汉语学习词典”进行主题检索,分别检索出114篇和178篇学术论文.二者比对,去除与主题没有相关度或重叠的论文;不收会议、图书发行通知;重复出现的同一篇文献,收时间最早的;词典编纂序言和经验是对词典编纂的探索,记为学术期刊论文类.整理出论文174篇,其中学术期刊论文110篇,硕博学位论文55篇,重要会议论文9篇.采用阅读随手记录的方式,共收集外汉学习词典46部.

二、材料的分析

外汉学习词典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1980年至1994年为萌芽阶段;1995年至2004年为兴起阶段;2005年至今为发展阶段.在准备阶段,外汉学习词典成果多达12部,但研究论文仅2篇.初创阶段,数量明显提升,词典编纂总量达到了24部,是前一阶段的2倍;论文撰写数量增加到16篇.发展阶段,外汉学习词典数量虽不及前一阶段,但研究外汉学习词典的论文有156篇之多,较前一阶段有了大幅度的上涨.

三、研究热点发展概况

释义问题、结构问题是我国外汉学习词典研究热点,下文就这两方面的发展概况作出说明.

(一)释义方法.释义包括释义方法、释义单位、释义原则、释义语言、释义模式等.

《现代汉语词典》的权威性和科学性奠定了它在词典中的地位,外汉学习词典多受其影响,尤其凸显在释义方法上,外汉学习词典“内汉”痕迹明显,而外向性和科学性不充分.张念曾抽取内向型语文词典和外汉学习词典的120个词条,比对其释义方法后发现外汉学习词典中同义对释的使用频率并没有内向型词典高.[2]但外汉学习词典采用传统的对释释义的释义方法,易造成循环释义,也在一定程度上违背汉语学习者的认知规律,这种做法历来为学者所诟病.章宜华曾多次就这一问题进行研究,曾表明一种语言中不存在完全对等的两个词语,从根本上否定了对释释义这一释义方法,指出这一释义方法对于外汉学习词典用户的不适用性,并主张采用英语学习词典语义分解释义的方法来替代同义对释,即揭示词语的语义结构.[3]可喜的是,一些外汉学习词典已经开始探索新的释义方法.如,《当代汉语学习词典》革新释义方法,采用完整句释义法,提供词语的使用范例,让用户在实际语境中体会词语的意义和使用规律.刘川平对该方法予以肯定,但同时不乏对该方法使用过程中释义的准确性、周延性及示例用语和句法等级要求的辩证思考.[4]

外汉学习词典的释义方式要突出外向性,结合汉语本身的特点,同时吸取英语学习词典的编纂经验为己所用;编者也应把语言研究成果和词典编纂结合起来,尝试创新释义方法,向外向型、学习型靠拢.

(二)释义结构.外汉学习词典是由各个释义结构相配合构成的有机整体.国内研究初期把释义结构与释义模式、释义方法等术语混用.但目前研究中的释义结构是指词典的整体结构框架,而不是释义方法或释义模式.

1971年由法国学J.Rey-Debove提出宏观结构和微观结构的概念,并对二者的配合情况分类.而中观结构的研究比较晚,1993年《应用词典学:词典编纂的原则与方法》一书中首次提到.我国辞书编纂工作很重视释义结构的研究.第一篇外汉学习词典的论文就提到了同义、反义等词典内参见.之后,词典结构的研究逐渐细化.黄建华就双语词典宏观结构的词目确立和编排进行研究,但其中也掺杂着中观参见系统的研究.[5]其后,诸多学者开始逐渐意识到以往传统词典结构研究的局限性,将词典结构的研究朝更加全面的方向推进.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重视词典微观结构中词条提供信息的全面性,在词条结构中增加语体信息、词源信息、文化信息、形象信息等等,从更加全面和立体的角度考虑用户的认知接受效度;其次,词典结构框架日益多元化,诸多学者尝试构建更为完整的词典框架结构.其中,袁世全对词典中观结构的研究起步较早,他曾阐释词典中观结构的主体内容,但更多关注的是内向型词典的中观结构.[6]章宜华在学习词典领域用力颇多,曾在论文和著作中构建了学习词典的结构体系,将词典结构划分为六个构成要素.但中观结构和分布结构、索引结构的界限,以及框架结构和总体结构的界限并不明确,出现一定程度上的含混和重叠现象.

国内学习词典结构的研究虽硕果累累,研究的领域也涉及结构的各个要素.但是对于外汉学习词典的结构体系的建构尚未达成共识,各个结构要素的名称也未能统一,结构要素的主体研究内容仍存在交叉重叠部分,各结构要素间的配合关系也并不十分清楚.

四、结语

通过文献梳理,已有研究主要针对外汉学习词典的研究主要集中于释义方法和释义结构,成绩有目共睹.然而国内的外汉学习词典编纂和研究仍存在实践滞后、定位不明、总结不足等问题.

一是外汉学习词典的编纂实践滞后于研究理论.虽然很多学者积极研究外汉学习词典,从语用学、认知语言学、题元理论、语料库等角度以期解决编纂中的问题,,但是研究成果却很少被采纳.如摆脱依靠编者经验释义的传统做法,提取释义元语言,建造释义基础词库.这种做法在西方学习词典中已经被广泛使用,而在国内学习词典中却很少见.

二是外汉学习词典的类型定位仍需明确.从已有编纂成果来看,外汉学习词典仍保留着“内汉”痕迹.他们大多以《现代汉语词典》为蓝本,甚至在原词目上直接进行删减甚至照搬.我们应该看到外汉学习词典有自己的类型定位,它和内向型词典有着质的不同,无论是用户群体,还是词典的编纂结构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定位,需要厘清和内向型词典之间的界限.

三是外汉学习词典研究的系统总结尚不足.自准备阶段起至今外汉学习词典已走过三十五年的历程,但对外汉学习词典的总结性论文却只有3篇.我们对该领域研究现状缺乏清晰的认识,这就不可避免造成了研究工作的重复,研究进程的反复.

因此,加快对现有成果的系统梳理和总结是当前外汉研究工作的重中之重.

参考文献:

[1]http://www.hanban.edu.cn/confuciousinstitutes/node_10961.htm.2018-2-25.

[2]张念.外向型汉语词典释义特征考察[J].学术研究,2012(11).

[3]章宜华.内向型普通词典与外向型学习词典的对比研究[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10(5).

[4]刘川平.对外汉语学习词典用例效度的若干关系[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6).

[5]黄建华.双语词典的宏观结构(上)[J].现代外语,1993(1).

[6]袁世全.三个结构与第三结构——九论辞书框架,兼与三种观点商榷[J].辞书研究.2000(4).

学习论文范文结:

关于对不知道怎么写学习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学习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的作为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相关参考论文写作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