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任相关论文范文集 与新时期化解基层干群信任危机的路径相关论文范文文献

本文是一篇关于信任论文范文,可作为相关选题参考,和写作参考文献。

新时期化解基层干群信任危机的路径

摘 要党的十九大再次强调要建立健全社会征信体系,褒扬诚信、惩戒失信.但是社会上存在的暴力件震惊全国,充分暴露了干部与群众的信任问题,恶化了干群关系,因此,这些警示我们必须高度关注基层干群关系的“信任危机”.通过了解信任危机的概念,分析基层干群信任危机的表现,从而探寻化解基层干群信任危机的路径.

关键词新时期基层干群信任危机路径

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首部社会心态蓝皮书指出,从总体上看当代中国人的精神状态显得生机盎然、活力四射.但与此同时,社会信任度正处于低值状态,信任危机不仅存在于不同人群之间,也存在于不同阶层、行业之间.因此,社会弥漫着不信任感,信任危机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引起了高度关注.

1 干群信任危机的概述

信任危机是表示社会人际关系产生了大量虚伪和不诚实、人与人的关系发生了严重危机的用语,指一定社会或群体的道德原则和规范不被人们所遵守,人与人之间缺乏一种道德的联系和约束,彼此都无法相信对方的真诚和忠诚,因此不敢委以对方重任的现象.

干群信任危机是指干部与群众之间互不信任,出现信任危机问题.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1 )干部对群众的个人素质、价值观念取向等方面存在质疑.(2)群众对政府颁布的政策、法规、条例和一系列科学决策,对干部处理各种政务,存在不理解、不支持、不信任,从而引发了干群信任危机.

2 新时期基层干群信任危机的表现分析

2.1 互不关心

群众不关心干部.“感情淡化”,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家颁布了各项惠民政策,群众的幸福指数一年比一年高,这样也造成了一些群众等、靠、要的思想.在民调走访中,群众反映基本就是低保问题上存在不公,看东家得了低保,西家得了救济,心里愤愤不平,如果是上一年享受了低保,下一年评给别人了意见更大,他们认为国家政策给予自己的是“理所当然”,缺乏感恩之心,不关心干部,这让基层干部工作也为难.

干部不关心群众:一是走少了“泥巴路”.只顾推进上级工作,缺乏走村串户调研,个别甚至是屁股还没坐热,茶还没喝完就走了,所以遇到问题,哑口无言,束手无策.二是听少了“百姓声”.现在有的基层干部习惯于“电话安排”“遥控指挥”,与群众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是越来越少了,个别甚至是瞎指挥,如何让群众支持.三是角色充当的是“夹板墙”.基层干部是上级与群众关系中的中间一层.一要对“上级负责”,二要让“群众放心”,可在个别乡镇有上级要求和群众的切身利益发生矛盾时,维护上级让群众把基层干部当成“出气筒”,维护群众利益时上级给不了好脸色看,可见这个“夹板墙”让基层干部也为难.

2.2 互不放心

群众不放心干部.一是认为基层干部“暗箱操作”.近年来,小官大贪并不少见:云南第一人民医院院长被查收了100 套房、100 个车位;深圳宝安区沙一村村支书、村企董事长陈才兴,以被曝“贪污30 亿,坐拥9 栋楼,月入约50 万”这个惊天数字刷新了小官大贪的纪录等等,一系列的事例说明,正因为“暗箱操作”,权力监管不到位,使基层干群之间出现了严重的信任危机.二是认为基层干部“力不从心”.从当前的基层干部的整体素质来看,特别是村干部,首先发展意识不强,带富能力有限.在帮助群众增收致富上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其次理论水平有限,学历层次不高.在做群众工作时传达上级政策精神欠准确.再次年龄偏大,思想观念陈旧,与新形势下农村工作也不适应.

干部不放心群众.群众集体观念不强,“利益驱使”,有时觉得是群众故意给政府找麻烦,引发矛盾.如全国最牛“钉子户”,就是由于群众集体意识不强,不愿意舍弃个人既得利益,不仅阻碍了社会经济发展的进程,也让干群信任危机随之产生.

2.3 互不虚心

干部不向群众学,认为自己是百姓父母官,高高在上,有官架子,官腔子.群众也不向干部学,觉得个别干部是三门干部,出了家门进校门,出了校门进机关门,不了解基层实情,而自己见得多、听得多、看得多,因此对干部不理不睬,不闻不问.

3 新时期化解基层干群信任危机的路径

3.1 多放一颗心,认识上高度

一要“得人心”.“人心”是农村社会发展和建设的基石,化解群众信任危机的保障,首先要从“取信于民”入手,俗话说,“人无信不立”,因此,人心是关键,基层干部要“一诺千金”,要谨言慎行,要一言九鼎,才能得到广大群众的拥护和爱戴.二要“有真心”.真心为民,真心多走“泥巴路”.干部做群众工作也必须深入群众中去,多走一走“泥巴路”,脚踏实地开展群众工作.真心让群众讲一讲“心中话”.近年来各地发生的各种各样的群体事件,都体现出来了人民群众对政府和干部的不信任,为什么老百姓要反对,重要的原因就是干部没有到基层去听取群众的“心中话”.所以我们要搬好凳子,俯下身子听人民群众讲一讲“心中话”,叙一叙“过往情”,从中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三要“表忠心”.基层干部要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政治立场要坚定.十八大以来,从到地方加大了力度,打出了一只又一只大老虎.因此,干部要保持正确的思想武装头脑,高度重视,廉洁自律.

3.2 增一个位———主体多维度

一是提高政策执行力.提高政策执行力要“三重”:一重执行前宣传.在调研中,我们发现,有时政策宣讲不到位造成基层干群关系紧张,事实上,如果政策宣传再详一些,解释说明再细一些,这些矛盾就可以消除.二重执行中的.政策行不行得通,关键还是群众说了算,因而充分做到执行中.一要确定优惠政策惠及对象,将急需要帮助的群众推选出来,消除群众疑虑.二要拓宽民众利益表达渠道.例如开通“县长电话”、建立“电子政务”,让群众满意,让百姓放心.三重政务公开和监督.比如衡山县政务公开做到“三创新”:创新渠道,通过设定党务公开“文化走廊”、公示栏、会议、电视网络、电子屏幕等渠道公开党务、政务内容;创新方式,开展了“村评蹲点镇干部”活动,将话语权交给群众;创新制度,推行重大党务工作决策党组织负责人末位表态制.以更好地打造群众拥护、党员满意的“阳光工程”.

二是强化干部有能力.一要求务实.所谓务实就是要扎扎实实为民办事.“说一千,道一万,不如一个干.”我们要学习2015 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的“移民第一责任人”湖北团风镇黄湖移民新村党支部书记赵久富,他虽已年过60,仍勤勤恳恳地为群众服务,哪位群众不敬佩他,不信服他呢?二要重道德.所谓重道德就是要注重个人的道德修养,言行一致,必须加强基层干部的伦理道德教育,让基层干部增强自律意识,以德服人,提升基层干部在群众心里的地位.三要讲诚信.干部的诚信是个人的名片,直接树立了在群众中的威望.而近年来,官员履历频频.所以,基层干部要讲诚信,要学习台州市黄岩区,它建立“党员干部道德诚信信息查询网”,让干部诚信有档可查,并制定《党员干部道德诚信信息评估细则》.道德诚信体系的建立,有利于加强干部诚信考核,引导党员干部守法、守信,一心向民,一心为民.

三是引导群众讲素质.一要引导主动尽责.权利和义务本是一体两面,是法律不可分割的两个组成部分.而在基层,由于个别群众只记得法律中对自己有利的部分,忽略了自己应尽的责任与义务,属于自己的要拿,不是自己也要拿,出现了很多矛盾和纷争.因此,我们要积极引导群众,让群众明白没有“只享受的法律”,也没有“只履行义务的法律”.二要引导办事依法.各地各部门要将本地部门用法律手段解决民事纠纷的典型案例收集、整理,制作成教材,因为发生在身边的实例对村民更具有说服力,案例的最终裁定对村民的言行更具有导向性,让群众养成依法办事、依的习惯.

3.3 多添一根绳———监管有力度

第一,强化行政机关内部监督.既然是内部监督,就很有可能像老百姓所讲的“官官相护”,所以强化政府内部监督主要是要有效遏制和解决腐败问题,建立廉洁政府.遏制腐败的关键就是让政策在阳光下运行,让群众能看得见、摸得着,避免让“一粒老鼠屎坏了一锅汤”,增强干群之间的信任.

第二,加强基层干部个人监督.在干部监督体系中,党内监督是最直接、最有约束力的监督,通过合理分权,以权力监督权力,以权力约束权力,科学制衡权力过大问题.关键是要认真贯彻落实好集中制,结合干部考察、日常管理、生活会等形式,加强集中制教育,提高贯彻执行集中制的能力,特别要在重大问题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要建设项目安排、大额度资金的使用等方面,严格进行监督.

第三,强化人民群众监督.通过推选成立村务监督委员会,监督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决议执行情况、监督重大事项决策情况、监督村务公开和理财情况等,实现“村纪委”县域全覆盖.衡山县长江镇石桥铺村还实行了村党支部书记不直接管理财务制度,由党员、村民推选村级财务监督员管理,并定期公示.真正地置于人民群众的监督中,以增进干群互信.

第四,促进新闻媒体舆论监督.近年来中国的新闻媒体力量也在日益加强,十八大以后,通过网络揪出来很多贪官,哪怕是随手一拍,随便一发,可能真有哪个官员落马,这是新闻媒体监督的威力,但媒体所呈现出来的是一种事后监督,是一种异地监督,是一种低阶位的监督.因此,舆论监督的威力并不来自于其本身,而是来自新闻媒体背后所代表的民意,如果藐视或不愿意接受舆论媒体的监督,实际上就是藐视或不愿意接受人民的监督.

孔子曾说“民无信不立”,因而需要从自我做起,让基层干部和群众彼此增强互信,赢得他人信任的同时,让政府更能取信于民,让民族更能强而不衰.因此,全社会要齐心协力,同心同德,努力化解基层干群信任危机,增强干群互信,从而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目标.

信任论文范文结:

大学硕士与本科信任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优秀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关于免费教你怎么写信任方面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