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特色类有关学术论文怎么写 与哈萨克民间达斯坦中比喻的民族特色方面论文范文集

这篇民族特色论文范文为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可用于相关写作参考。

哈萨克民间达斯坦中比喻的民族特色

摘 要:哈萨克民间达斯坦是用韵文写成的长篇叙事作品,内容丰富,诗句优美,是哈萨克民间文学宝库中的精品,其中的比喻修辞方式特别发达,包括显标比喻、隐标比喻和混合标比喻等多种类型.同时,在喻体的选择上充分体现了哈萨克民族极具特色的生活环境、宗教信仰、图腾崇拜和思维方式.

关键词:哈萨克民间达斯坦 比喻 民族特色

哈萨克民间达斯坦,即哈萨克民间叙事长诗,主要是用韵文写成的长篇叙事作品,内容丰富,情节曲折,故事动人,诗句优美,是哈萨克民间文学宝库中的精品.其表现形式独特,主要包括英雄达斯坦和爱情达斯坦两部分.英雄达斯坦主要赞颂那些在抵御外来侵略、反抗内部的斗争中,在与大自然搏斗中,大义凛然、舍生取义、顽强斗争的勇士形象.代表性的作品有:《英雄霍布兰德》《阿勒帕米斯》《英雄哈姆巴尔》和《英雄塔尔根》等.爱情达斯坦则多数歌咏感天动地的凄美的爱情故事,塑造了许多美丽、善良、聪慧的女主角的形象,她们不畏、蔑视财富,对爱情忠贞不渝的品质熠熠生辉,感人至深.典型作品有《阔孜情郎与巴彦美人》《少女姬别克》《萨里哈与萨曼》等.

一般来说,民族文化传统及其发展状况对语言的使用会产生深刻的影响.在人类思维发展的低级阶段,当一些抽象的概念还没有完全形成的时候,人们需要比较一些客观事物,需要表达一些客观事物的属性时,比喻就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认识事物和表达事物的手段.在我国的文化典籍中,比喻出现得比较早,比如《易经》《尚书》中的比喻就不少.在《诗经》中,比喻就发展得更加丰富多彩了.如: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周南·关雎》)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卫风·硕人》)

硕鼠硕鼠,无食我粟!三岁贯汝,莫我肯顾.逝将去汝,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魏风·硕鼠》)

以上就是“比兴”式的开端,有贴切生动的铺陈式比喻,也有精当准确的借喻①.同样,作为古希腊文学中最早的一部史诗——《荷马史诗》里,比喻同样运用广泛,据统计,其比喻达八百多处.如:“赫克托耳的儿子,父亲掌上的明珠/美得像一颗闪光的星宿.”“谣言像火苗似的在人群中活跃,作为宙斯的使者督促着人们向前.”这些形象、生动的比喻,被人们誉为“荷马式的比喻”②.

哈萨克民间达斯坦主要靠口口相传的方式传播,因此,其在言语中就特别注重借用各种形象来表达概念、传达感情,注重反复咏唱.所以达斯坦中的比喻、夸张、反复、排比等修辞方式特别发达.其中最常见的是“比”“兴”手法.所以“比”和“兴”便成了哈萨克民间达斯坦传统表现手法的主要方式.

一、哈萨克民间达斯坦中的比喻类型

“比”就是比喻,即以乙物喻甲物,把两种或几种具有相似点的事物互相作参照,以利于清晰说明道理或形象描写事物.因此,比喻必须有相似点,没有相似点不能构成合格的比喻.哈萨克民间达斯坦中所采用的比喻修辞方式非常多,本文以喻标为参照,根据喻标出现的方式,将比喻分为三大类:一类是有标比喻,称为“显标比喻”;一类是无标比喻,称为“隐标比喻”;还有一类是“混合标比喻”.

(一)显标比喻

显标比喻中本体、喻体和喻标完整,不同的喻标显示出本体和喻体的相似程度不一样.根据喻标的不同,可将哈萨克民间达斯坦中显标比喻分为等喻、类喻、博喻和较喻等.

1.等喻

等喻是以“是”“成”作为喻标的显喻,本体和喻体的相似程度较高,关系密切.

1)“是”标等喻

(1)我是父亲和母亲娇宠的白天鹅,/我是绵羊里肥硕的小羔羊,/我是马群里欢快的小马驹.(《英雄塔尔根》)

2)“成”标等喻

(2)姬别克本身就悲苦无边,/这一番话将她的心儿烧成了灰烬.(《少女姬别克》)

(3)让那些被你挥霍的牲畜,/变成一只只蝎子叮咬你的后背./让那些被你挥霍的金币银元,/变成一颗颗穿过你的胸膛.(同上)

2.类喻

类喻是以“像”“如”等为喻标的显喻,以喻标为标准,类喻又分为两种:

1)“像”标类喻

这种类喻数量众多,包括用于喻体之前的前喻标“像”“好像”“好比”和用于喻体之后的后喻标“一样”“那样”“一般”等.

(4)他策马像白鼻羚羊一般奔跑,/他挥鞭像旋风一样掠过草原,/他举矛像猛虎一样扼住猎物的咽喉.(《英雄哈姆巴尔》)

2)“如”标类喻

“如”标包括“犹如”“如”“若”“似”等.

(5)他犹如一把铁梳梳过敌阵,/他犹如一匹空怀母马力大势强.(《英雄塔尔根》)

(6)他飞奔的身姿若流星划过天空,/他闪光的铠甲若流水映出波光.(《英雄霍布兰德》)

(7)他站在马背上拉开如月的满弓,/他站在马背上射出似光的飞箭.(同上)

3.博喻

博喻是等喻或类喻的复合体,即多个等喻或类喻的叠加,所以又称叠喻.为了突出某一事物的特点,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往往从多方面设喻,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来作比,使人感觉丰富而不纷乱,多彩而不呆板,迭而不赘,博而不烦.在哈萨克民间达斯坦中,博喻出现的频率特别高.如:

(8)黝黑的双眸闪动着脉脉深情,/恰似淙淙泉水清澈晶莹./洁白的牙齿守着伶俐的舌头,/恰似两排珍珠耀眼夺目./白皙的脸上挂着眉毛,/恰似两只弯弯的长弓./……(《少女姬别克》)

(9)你是我金子铸就的套鞋,/你是我铺满鲜花的天堂,/你是我沁人脾肺的甘露,/你是我解渴解暑的美汁,(《英雄霍布兰德》)

(10)你银丝般的颈鬃飘逸,/你金丝般的尾鬃飞扬,/你钢铁般的四蹄疾驰,/你大风般的响鼻响起,/你珍珠般的皮毛顺滑,/你泉水般的汗水流淌.(同上)

(11)在我浩浩荡荡的驼群里,/你就是那峰天下无双的雄驼,/无奈今天我失去了你./在我浩浩荡荡的马群里,/你就是那匹盖世超群的神骏,/无奈今天我失去了你./在满天翱翔的飞禽之中,/你就是那只直冲云霄的雄鹰,/无奈今天我失去了你./在漫天遍野的羊群之中,/你就是那只雄性勃发的种公羊,/无奈今天我失去了你./在青草坡上吃草的幼畜之中,/你就是那只欢快蹦跳的小牛犊,/无奈今天我失去了你.(同上)

例(8)用几组事物作喻体,对五官极尽描写,突出表现姬别克姑娘世人难及的美貌.例(9)是未婚妻胡尔特哈在劝说霍布兰德不要丢下她去征战,并向他诉说浓浓的情意.因此,达斯坦中使用了多个与上述性质相似的事物——“金子铸就的套鞋”“铺满鲜花的天堂”“沁人脾肺的甘露”“解渴解暑的美汁”来进行泛比,读来一气呵成,酣畅淋漓.例(10)则从多个角度设喻夸赞青灰马与众不同.例(11)是霍布兰德的父亲在沦为奴隶后,用“雄驼”“神骏”“雄鹰”“种公羊”以及“小牛犊”来比喻自己的儿子,充分表达了思念儿子的殷切心情.这种比喻类型,往往采用排比的形式,句式比较整齐,读起来气势磅礴,紧凑凝练,迸发动人的力量.

4.较喻

较喻是以“比……还/更”“难及”“还不及”等为喻标的显喻,是一种喻体和本体既喻又较的比喻方式,它的被比喻物与比喻物之间不但相似,而且二者能够相互比较,权衡轻重、高低,二者之间表示一种相比关系,表达上往往带有一定的夸张性.

(12)姬别克姑娘,/你的血统比细瓷碗还纯净.(《少女姬别克》)

(13)高大健壮的海青马,//狂风难及它的速度,/流水难及它扬起的飞尘.(同上)

(14)马背上魁梧壮实的英雄,/对它来说,不及一顶又轻又薄的花帽.(《英雄霍布兰德》)

(15)锋利的长矛,尖锐的刀剑,/还不及野地里的一根荆刺.(同上)

(16)我比饥饿的狮子还威猛,/我比扑食的老虎还强壮,/我是男子汉中的豪杰志士.(《英雄塔尔根》)

(17)他的举止比姑娘还动人,/他的行为比炭火还温暖.(《英雄哈姆巴尔》)

这种比喻的特点是,用比喻和比较的方式强化突出本体,给人以深刻印象.

(二)隐标比喻

隐标比喻就是不带喻标的比喻.根据本体、喻体的隐现情况及结构方式,可将哈萨克民间达斯坦中的隐标比喻分为三类:引喻、同位喻和借喻.

1.引喻

引喻也叫“兴”或“起兴”,即先言他物,造成某种氛围,以引出所咏之辞.引喻在句式上的特点是平行句式,它不再是词与词的打比方,而是发展到句与句.汉民族诗歌中引喻用得比较多.如“羊肚子毛巾包,/虽然人穷好心肠”(李季《王贵与李香香》)“三伏天下雨呦,雷对雷;/朱仙镇交战呦,锤对锤;/今儿晚上呦,咱们杯对杯!(郭小川《祝酒歌》)”哈萨克民间达斯坦中也大量地采用了这种起兴手段.如:

(18)缝得再结实的皮鞋,/也敌不过秋天的泥泞./美人胡尔特哈也将落入敌掌,/被龌龊的汉子抢婚,/被带到黑蒙蒙的毡房.(《英雄霍布兰德》)

(19)大雁总会飞回自己搭窝筑巢的故土,/每一个男子汉都该履行男子汉的职责.(同上)

(20)没有四蹄个个完好的骏马,/没有翅膀双双丰满的雄鹰,/人的临世神圣无比,/人的死亡肃穆庄严,/没有谁能活至千年.(《少女姬别克》)

(21)脖颈已被扭断的山鹰,/怎么能再展双翼?/没有马鞍的海青马,/哪儿还能重新找到主人?(同上)

(22)从鸟巢飞离的雏鸟,/当然会梳理自己的羽毛./出生显贵的美丽姑娘,/做什么事儿都得心应手.(同上)

(23)杨柳繁茂增添河岸的魅力,/牛羊成群增添男子汉的魅力.(同上)

(24)我想让铁爪利牙的雄鹰,/捕获翱翔在蓝天的白天鹅./我想让机灵敏捷的猎犬,/捕获飞奔在原野的赤狐./我想借用你宽阔的沼泽地,/支起我们久居的毡房.(《英雄哈姆巴尔》)

例(18)用“缝得再结实的皮鞋,也敌不过秋天的泥泞”两句来喻指敌人将霸占美人的事实.例(20)用“没有四蹄个个完好的骏马,没有翅膀双双丰满的雄鹰”的现实来说明谁也不可能活到一千年的道理.引喻中本体和喻体之间不靠喻词连接,喻体在整段达斯坦中有直接引起下文的作用,后面的几个例子同样都采用了这种方法.这种比喻手法不仅在哈萨克民间达斯坦中被广泛应用,而且一直被哈萨克诗歌传承沿用.如哈萨克著名现代诗人唐加勒克在诗中写道:“众人围猎的野兔难逃活命,/与众为敌的人必有最后的报应.”(《宣言》)再如当代女诗人努尔依拉的《致妇女》一诗:“谁说辫子长,见识短?/我一听这话心就烦,/如果儿马无能为力,/骒马也会上前线.”用引喻批评了“重男轻女”的思想.

2.同位喻

同位喻是本体和喻体直接以同位结构的形式构成.表达上,本体和喻体并连,具有复指解注的作用,即喻中兼释.

(25)乡亲们啊,我暖融融的太阳,/我现在该去向谁诉说?(《英雄塔尔根》)

这种形式往往是在感情十分充沛激动时使用,用“呼告”的语气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因而抒情性很强.

3.借喻

(26)青灰马——天下无双的生灵,/我将小羔羊霍布兰德,/交给你照看助佑,/千万别让小羔羊掉入壕沟,/千万别让小羔羊遭受折磨.(《英雄霍布兰德》)

(27)我是战无不胜的男子汉,/犯不着为一只虱子拔剑.(《少女姬别克》)

(28)你们的雄鹰曾经在天空翱翔,/你们的雄鹰后来落回了大地.(同上)

对父母来说,子女是自己心头最柔软的地方,永远长不大.哈萨克达斯坦中把孩子比作“小羔羊”和“雄鹰”,与直接表达相比要更形象、具体.例(27)中敌人看不起桑斯孜拜,觉得他年龄尚小,不屑于和他动武,所以借“虱子”来比.

(三)混合标比喻

混合标比喻就是既有带喻标的比喻又有不带喻标的比喻.目前在哈萨克民间达斯坦中只发现一种此类比喻——对喻.

对喻就是同时列举两个或更多的喻体,构成对比的比喻方式.如:

(29)转过身来,迎接你的是热情的怀抱,/背过身去,面对你的是万丈的悬崖.(《英雄哈姆巴尔》)

(30)以前我是一根金柱子,/现在我是一个秃橛子.(《少女姬别克》)

(31)我一定会带着你穿越漫漫长夜,/我一定会带着你迎来灿烂白昼.(《英雄霍布兰德》)

这种比喻的喻体并列对比,相反相成.例(29)中的“怀抱”和“悬崖”两个强烈对比,突出纳孜木姑娘对英雄哈姆巴尔又爱又恨的矛盾心理,使本体的意思更加鲜明强烈.例(30)表现了当父亲得知自己的小儿子要去寻找失踪多年的哥哥时那种难过的心情.因为前途渺茫,小儿子这一去生死未卜.老人用“金柱子”和“秃橛子”来对比自己失去儿子前后的不同生活境况,形象而生动.

二、哈萨克民间达斯坦比喻喻体的民族特色

语言是一种符号,通过记录,表达人们的认识、思维、交际,促进参与文化的形成.语言不仅反映了一个民族的生存环境、风俗习惯,还反映了其宗教文化和民族心理.因此,别林斯基说过,一个民族的民族性不仅在于衣食住行,而且在于对事物的理解和态度.所以不同民族语言之间的比喻,差异最大的地方就表现在喻体的选择上.例如,蒙古族因游牧生活需要经常食用耐饿的风干肉,所以他们比喻人太“骨感”,就有“瘦得像风干肉”或“瘦得像干羊皮”的说法;塔吉克族世代居住在帕米尔高原上,常常与雪莲、冰山为伴,所以他们一直把这两种事物作为他们民族性格的代表,民歌里也常用这些事物做比,如:“姑娘恰似一轮明月高悬,胜过冰峰银岭的雪莲;我好比那雄鹰展翅啊,腾空翱翔在那高空蓝天.”维吾尔姑娘常用“奥斯曼”草掐出汁水来染眉毛,谚语里就有“染眉的奥斯曼洗掉了,眉毛还在;水流走了,石头还留着”的引喻.哈萨克族是我国西北的游牧民族之一,千百年来,他们逐水草而居,高山、河流、草原以及草原上生活的各种牲畜、动植物都与他们朝夕相处,因此,山林形象、草原风光、生产和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形象,都被达斯坦纳入到比喻修辞方式中,喻体极具游牧民族特色.如:他们把声音比作“百灵”和“金铃”,把英雄比作“苍狼”和“雄狮”,把奔马比作“流弹”和“离弦的箭”,把多彩的嫁妆比作“草原上的鲜花”等等,这些独具地域特色的自然景物和包含民族风情的事物,成为表情写意的最佳素材和背景,成为增强达斯坦艺术魅力的最好媒介.

1.以各种牲畜和动物作喻体

几千年来,哈萨克族都有发达的畜牧业,他们培育养殖了各种牲畜,对草原上动物习性也了如指掌.因此,在打比方时,他们常常会采用自己身边最熟悉的东西作比.据不完全统计,在《英雄霍布兰德》《少女姬别克》《英雄哈姆巴尔》和《英雄塔尔根》等四首达斯坦中,所涉及的牲畜就有:羊、马、牛、骆驼等,其他走兽、飞禽和昆虫多达十几种:秃鹫、狼、雄鹰、白隼、白天鹅、乌鸦、山鸡、野兔、水蛇、水獭、野狗、狐狸、狮子、老虎、羚羊、鱼、萤火虫等.如:

(32)他驮着两个敌人回到了城池,/犹如从密林中猎获了一对沙狐.(《英雄霍布兰德》)

(33)狮子般的霍布兰德,/犹如一只白隼凌空俯冲.(同上)

(34)喀尔曼长长地叹了一口气,犹如受伤的老虎低低地.(《英雄哈姆巴尔》)

(35)我今天找的就是你!/瞧你那公乌鸦一般的丑态,/不过是一个男人平庸无奇!(《英雄塔尔根》)

(36)她像天上的满月一样丰盈,/她像水里的白条鱼一样妖娆.(《少女姬别克》)

(37)别像死了驼羔的母驼一样,姬别克!/你的那个情人已经走了许久,/想给我们当姐夫他可有音讯?(同上)

这种以牲畜和动物作喻体的比喻极富民族特色,受民间达斯坦的影响,在现当代的哈萨克诗歌创作中大量出现.如:“正如蓝天上飞来的白天鹅,/我驾着春风来到伊犁河边./恰似母马领着马驹驰骋,/伊犁河的波涛滚滚向前.”(马哈坦·夏力甫汗《在路上》)“母亲,我就是跪在你面前的骆驼,/多重的驮子我都能扛起.”(扎达汗·蒙拜《伟大的母亲》)

2.以各种生活必需品作喻体

作为草原民族,炭火、灶膛、灯盏是他们的生活必需品;、、弓箭是他们的狩猎工具;熏马肉、蜂蜜、马颈油是他们的主要食物;帽子、大衣和丝绸是他们的衣着服饰.因此,达斯坦中的众多喻体都是这些生活中最常见的物品.如:

(38)亲爱的兄长,/只要见不到你,/这鲜亮的世界犹如粪土!/这鲜亮的世界犹如脚底燃起的炭火!(《英雄霍布兰德》)

(39)双目炯炯有神,/犹如苍穹闪闪的明灯;/双耳高高耸起,/犹如两把锋利的刀剑.(《少女姬别克》)

(40)他的双眉犹如拉满的弓箭,/他的睫毛犹如待发的.(《英雄塔尔根》)

(41)我那像马颈油和熏马肉的同龄人,/我那像砂糖和蜂蜜的同龄人,/阔布克特成群的马匹尽管挑.(《英雄霍布兰德》)

(42)他是一条河流的岸地,/他是一件大衣的领袖.(同上)

(43)她犹如天空耀眼的星辰,/她犹如头顶漂亮的豹皮帽,(《英雄塔尔根》)

3.以草原上常见的植物作喻体

哈萨克民间达斯坦中常把草原上的鲜花、树木、芦苇、干柴等作为自己的喻体.如:

(44)他犹如狂风吹动的蓬蓬草,/一路滚动直达哈姆巴尔的门前.(《英雄哈姆巴尔》)

(45)他威严的声音令敌人不敢轻举妄动,/他摄人的魂魄令敌人犹如芦苇一般倒伏.(《英雄霍布兰德》)

(46)你是河床里漂浮的水草,/你是没有芬芳的刺梅,/你是没有功绩的无能之辈.(同上)

(47)德高望重的母亲,/……/犹如一棵苍老的枯树.(《少女姬别克》)

(48)她犹如展开的鲜花一样娇艳,/她的婀娜身姿天下无双.(《英雄塔尔根》)

4.以大自然山水风物作喻体

作为游牧民族,哈萨克族世代迁徙,风餐露宿.他们头顶蓝天,脚踏草原,在与大自然朝夕相处的过程中,对山川河流、星象形貌、气象变化都非常熟悉.所以,很多比喻都选择了狂风、冰雪、日月星辰来做喻体.如:

(49)哈姆巴尔看到了美丽的纳孜木,/犹如钻出乌云的太阳动人心弦.(《英雄哈姆巴尔》)

(50)四蹄扬起的滚滚尘土,/犹如落在山梁的雪花漫天飞舞,/奔向风眼的英雄,/犹如从阿尔卡山峦刮过的风暴.(《英雄塔尔根》)

(51)即便你是一道又一道的关山,/即便你是无阻无拦的狂风,/我也不会将爱侣让给你.(同上)

(52)听姑娘悦耳的声音,/犹如在山间叮咚作响流淌的小溪.(《少女姬别克》)

5.以草原上日常活动和现象作喻体

每年11月至12月,牛壮羊肥,哈萨克人都要大量宰杀羊、牛、马,宰后将肉熏烤准备过冬食用,这些肉一直要吃到来年春天,这就是冬宰.一家“冬宰”,周围邻居都会来帮忙,场面非常热闹.同样,如有客人来访,哈萨克族是要宰羊待客的.他们认为这是光荣体面的事情,也是应尽的义务.所以,对哈萨克族来说,“冬宰”“宰羊待客”这样的活动和事情经常发生,司空见惯,这些活动也便成了达斯坦中常用的喻体,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如:

(53)你已经使我体无完肤,/只留下双手还有双腿,/我犹如被冬宰的公牛,……/我还有什么脸再去见人?/我该怎么回到家乡?(《英雄哈姆巴尔》)

(54)我会像给客人宰羊一般,/宰杀你们这些混账东西.(同上)

三、哈萨克民间达斯坦比喻特点的形成原因

斯大林曾经说过:“要了解语言及其发展的规律,就必须把语言同社会发展的历史,同创造这种语言、使用这种语言的人民的历史密切联系起来研究.”同样,对于比喻的理解也离不开文化背景,在文学作品中,用什么作喻体,表达什么意思,都与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以及社会心理有关系.

(一)生活环境

哈萨克族世代生活在广袤的草原上,他们在草原上放牧、狩猎,终日与大自然相伴,对大自然的了解和依赖是众所周知的.因此,这种游牧生活的生存背景,决定了在达斯坦中存在大量以牲畜、动植物和自然现象作喻体的比喻手法.

(二)宗教信仰

原始宗教对一个民族文化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哈萨克族曾经信仰过萨满教,萨满教盛行对自然的崇拜,对日月星辰更是尤为尊崇.这一信仰一直影响到现在.比如,哈萨克人的毡房就采用了太阳的形状——圆形,而且他们至今还保持着向太阳发誓的习俗.另外,每到新月初升时,哈萨克人还有向月亮祷告、祈福的习俗等等.正是因为这种崇拜,在民间达斯坦的比喻中以日月星辰作喻体的比率才比较高.例如:“她美若天仙,犹如十五的圆月”“她是部落的月光、太阳和星辰,她是部落娇宠伶俐的姑娘”等等.哈萨克族还有拜火、崇拜猫头鹰的习俗.

(三)图腾崇拜

在原始社会时期,人们的认知能力比较低下,无法科学地解释自己的由来,便常常以某一动物或植物作为民族的标志或图腾,从而认为自己民族的祖先是由某种动植物或其他生物转化而来.这种民族图腾被全民族的成员所崇拜,是该民族的祖先和保护神.哈萨克族的祖先以狼为图腾,传说乌孙王昆莫是由苍狼的乳汁喂养大的,因此至今哈萨克人不能骂狼.在哈萨克民间达斯坦中常常把狼作为喻体,作为智慧、勇敢的化身.如,“犹如苍狼吆赶羊群一样,哈姆巴尔将敌人砍尽杀绝”“青灰马像苍狼扑向敌阵”等.

(四)思维模式

不同的民族,由于生活习俗、宗教信仰的不同,在对待生活中相同的事物时,有时切入点或思维过程不一样,那么由此产生的联想也就有所不同.如,“凶恶的敌人犹如苍龙,卡里夏特应声而去.”“龙”自古以来就是汉民族的图腾,是权利、力量、吉祥的象征,在汉语中的用法都是褒义的.但在哈萨克文化中,“龙”却是一种能够喷烟吐火邪恶凶残的怪物,所以基本上都用于贬义.再如,“他那金子铸成的胸膛,将塞满马头般无法消解的苦难.”汉民族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出“苦难深重”与“马头的大小”之间存在什么可比性的,但对于草原民族的哈萨克人,这是再形象不过的比喻了.

四、结语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长期生活在高山、草原环境中的哈萨克族,以他们丰富的情感、剽悍的气质,融合了美丽大自然的养育,迸发出无穷的智慧,创造出了独具民族特色的比喻.这些灿烂的草原文化,无疑为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宝库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注释:

①袁晖.比喻[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2.

②徐艺玮.《诗经》与《荷马史诗》的比喻之比较

[J].郑州航空管理学院学报,2007,(4):31.

参考文献:

[1]阿尔斯兰·阿不都拉.《福乐智慧》中的比喻及其

民族特色[J].民族文学研究,2002,(4).

[2]陈汝东.对外汉语修辞学[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

社,2000.

[3]哈依夏·塔巴热克.哈萨克民间塔斯坦[M].乌鲁木

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9.

[4]罗湘怡,潘为民.《选集》比喻辞格之

“艺”与“译”[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4,(10).

[5]吕静涛.塔吉克民歌中的比喻和对比[J].民族文学

研究,1985,(2).

[6]斯大林.马克思主义和语言问题[M].北京:人民出

版社,1964.

[7]苏北海.哈萨克族文化史[M].乌鲁木齐:新疆大学

出版社,1989.

[8]图雅.蒙汉比喻思维的民族特色[J].赤峰学院学报

(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1).

[9]王德春,陈晨.现代修辞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

育出版社,2001.

[10]吴孝成.20世纪哈萨克文学概观[M].乌鲁木齐:

新疆人民出版社,2006.

民族特色论文范文结:

关于对写作民族特色论文范文与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民族特色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有帮助。

1、民族团结论文

2、民族艺术期刊

3、民族文学杂志社

4、世界民族杂志

5、民族文学杂志

6、民族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