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教学方面有关专升本论文范文 与高中文言文教学探微类毕业论文的格式范文

本论文主要论述了文言文教学论文范文相关的参考文献,对您的论文写作有参考作用。

高中文言文教学探微

文言文不仅富有较多的文言知识,其文化内涵也较为丰富,无论是文言文教学,还是文言文学习,都可谓是困难重重.结合以往高中文言文教学来看,采用的是“文言夹杂”的方式,既讲文,又讲言.而现在大多教师所采用的是先“言”后“文”的模式,这种模式的优点在于让学生先掌握文言文知识,再对其文化内涵进行探究.文言文是“文”和“言”相互统一的,提倡文言合一,讲究以文带言,能更好帮助学生掌握文言文知识,掌握其文化内涵,提高文言文教学效率.

一、打破常规,先文后言

文言文的中心是“文”,文言文属于文章,只不过这种文章是以文言的方式呈现的,而学生的文言文知识尚浅,这就致使在教学中需要先解决“言”的问题,于是,在以往的文言文课堂中,大多采用的模式都是先“言”后“文”,甚至是只讲“言”,丢弃“文”,这是一种极为不好的现象.既然文言文的中心在“文”,即文章深层次的文学知识和文化内涵,这理所应当成为核心.同时,从学生学习角度来说,“言”是工具和手段,先了解文章的背景、基本内容,再对“文”展开深入探究,这样也有助于学生掌握文言文.

以《季氏将伐颛臾》为例,在课堂中当教师问“季孙氏为什么要讨伐颛臾?”几乎没有学生能回答,原因何在?季氏伐颛臾一事,是在“陪臣执国政”的鲁国的特殊背景下发生的,讨伐颛臾这一主意,不是鲁公之意,相反是“三桓”(指鲁国卿大夫孟氏、叔孙氏和季氏)之意.为此,孔子才发表三段议论.提倡先“文”后“言”,目的是要让学生先弄清文章的背景,初步了解其内容,这样,虽然有词汇尚不理解,也能对文言文的内涵初步掌握.同时,提倡“文”先“言”后,也有助于学生正确翻译.如“萧墙”一词,本指国君宫内迎门的小墙,也被称为“屏”,君子要见国君,走到此墙,肃然起敬,而萧古通“肃”,于是也就被借来指代宫廷.弄清了“萧墙”的来由,对孔子所言“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也就会深有体会.

二、提倡探究,弄清“言”

当然,在文言文教学中,若只重“文”而轻“言”,久而久之,学生的文言知识匮乏,莫说对“文”的理解,就算是翻译也会经常闹笑话.虽然文言文“文”为核心,但“言”也同样重要.尤其是对高中学生而言,更要注重引导其掌握“言”.在以往高中文言文教学中,对于“言”部分,大多是教师讲授,学生听、记,学生没有深入探究,对“言”的知识理解不深刻,学了难以记住,效果不佳.在文言文教学中提倡以探究方式来组织学生学习“言”,旨在通过合作交流,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言”的含义,由此而展开对“文”的学习,把握其内涵.

在文言文课堂教学中,对“言”的学习要提倡先自主再合作的方式.即先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借助工具书先自学,对基本实词、虚词的含义、用法进行梳理,再以探究方式组织学生展开交流和讨论.如《烛之武退秦师》中,对于“辞、犹、用、然、许、缒、既”等基本词汇,组织学生自学即可.重点是要引导学生对此类活用进行理解,归纳整理.如通假字“今老矣,无能为也已”中“已”通“矣”;“夫晋,何厌之有”中“厌”通“餍”“满足”.词类活用如“烛之武退秦师”中“退”,使动用法,使……撤兵;“晋军函陵,秦军汜南”中“军”,名词作动词,驻军.古今异义的“东道主”、“行李”、“乏困”等;特殊句式的判断句如“是寡人之过也”(“……也”表示判断);省略句如“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汜南”(省略介词“于”);宾语前置句如“夫晋,何厌之有?”

三、文言合一,文行言合

初学文,后探言,再究意,如此才能把文言文学通学透.当学生对文言文章的背景、历史知识等有了初步了解,对文中所涉及的文言知识进行了系统地梳理,那么,接下来就需要引导学生把“文”和“言”整合起来,由“言”探“文”,以“文”带言,深入理解.

以《鸿门宴》为例,这是不是一次真正的宴会,由此问题而引入,并在读的基础上概括故事梗概,列出四队主要人物,接着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探究.以第一段为例,可设问“课文第一段记叙了哪几件事?这些事件对情节展开起了什么作用?”再引导学生归纳“曹无伤告密”(矛盾挑开,故事“开端”)、“范增进言”(矛盾进一步激化,推波助澜).项羽接获曹无伤的密报,当即“大怒”,项羽为何会“大怒”?在探究该原因时,要注重强调文中特殊的字词与句式.如此,由对“文”的分析引导学生学习“言”,文言合一,文行言合,自然可让学生更好地学好文言文.

吴燕芬,江苏常州市武进区礼嘉中学教师.

文言文教学论文范文结:

适合不知如何写文言文教学方面的相关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文言文教学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1、关于英语教学的论文

2、科学教学论文

3、教育教学论坛杂志

4、外语教学期刊

5、教学论文范文

6、教育教学论坛期刊